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只為開心一笑小小魯2020-06-15 12:32:06

什麼叫貶清?這是讓它回到它真正的歷史地位,不是活在電視劇中那太平盛世的假象。

自順治入關以來,在滿清那前幾代統治者厲行的文字獄國策下,中國古代士大夫那種敢於對皇權發起抨擊和對人性的思考與關懷的獨立精神都在中華大地上滅絕了。

而荒謬的金石學,魚蟲學則統統冒了出來。

乾隆引以為豪的《四庫全書》更是華夏文明的空前浩劫。

乾隆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繳“詆譭本朝”之書,盡行銷燬。乾隆四十年令四庫館臣對所收書籍“務須詳慎決擇,使群言悉歸雅正”。不僅不利於滿清的文獻被禁燬,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部還多,焚燬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禁燬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

明清之際,黃道周、張煌言、袁繼鹹、錢肅樂、顧炎武、黃宗羲、孫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為禁書。歷史學家吳晗說: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中華的歷史和智慧都在古書裡)文字獄之徹底可見一斑。唯一倖免於難的就是漢字。滿清較之前代的外族統治者,更加陰險卑劣惡毒。魯迅說:對我最初的提醒了滿漢的界限的不是書,而是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的頭,這才種定了的,到我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天工開物》《物理小識》《武備志》《明將軍傳》等非常有用的,記錄中國明朝科學成就的書籍也被清朝列為禁書。吳三桂的《反滿檄文》,《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略》,在中華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後,才從日本找出來。滿清就是這樣閹割了中華的光輝科技和燦爛文化,使中國回到了歐洲中世紀黑暗矇昧的境地。思想沒了,文化沒了,科技沒了,後來錢也沒了。發展了幾千年,又被打到原始社會,怎能不愚昧不落後?——百度知道,淮安浙江人

魯迅一生對滿清深惡痛絕,多次發表過言論抨擊滿清的愚民統治,可以說魯迅是反偽中華的近代第一人。

魯迅先生的《算帳》:

說起清代的學術來,有幾位學者總是眉飛色舞,說那發達是為前代所未有的。證據也真夠十足:解經的大作,層出不窮,小學也非常的進步;史論家雖然絕跡了,考史家卻不少;尤其是考據之學,給我們明白了宋明人決沒有看懂的古書…… 但說起來可又有些躊躇,怕英雄也許會因此指定我是猶太人,其實,並不是的。我每遇到學者談起清代的學術時,總不免同時想:“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罷,但失去全國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奴隸,卻換得這幾頁光榮的學術史,這買賣,究竟是賺了利,還是折了本呢? “可惜我又不是數學家,到底沒有弄清楚。但我直覺的感到,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賠款來養成幾位有限的學者,虧累得多了。” “對我最初的提醒了漢滿的界限的不是書,是那大辮子,是砍了我們古漢人先祖的許多的頭顱,滿清這才定了的,到我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了這血史。” “其實說到這大家早忘了滿清的血史,四庫全書還是功不可沒的。滿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陰毒,不是焚書,而是全毀!抽毀、剜去之類的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他們刪改了古書的內容” “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確,即使我們永遠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且介亭雜文集》:“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闢天地’之後,有三皇五帝,…… 宋朝, 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裡,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我久不看現行的歷史教科書了,不知道里面怎麼說;但在報章雜誌上,卻有時還看見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過去,原沒有什麼大關係,但也許正有著大關係,而且無論如何,總是說些真實的好。”

《病後雜談之餘》: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之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以及維基百科的摘錄:

文人魯迅在批評明清和民國文人時表示:“現在不說別的,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清朝的考據家有人說過,“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妄行校改。我以為這之後,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變亂舊式,刪改原文;今人(民國)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佛頭著糞: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大厄。 ” [19]

歷史學家吳晗慨嘆:“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20]。

唐弢:《四庫全書》。。。使作者的思想和軀殼一齊淹沒,是近於消極的取消。至於改竄,是要借作者的名聲,替改者說好話,使讀者暗受其影響,看不出底細來。所以這不但是毀屍滅跡,而且還借刀殺人,要古人也和自己一樣,讓他們進反省院,寫悔過書,從此變成正統。然而《四庫全書》不但掛著欽定的招牌,便是刪改和擯斥,在乾隆,也是不加深諱的。他的給《四庫》總裁們的諭旨裡,就常常明白地指示著:哪一種應該刪改,哪一種應該釐訂,大都說得很清楚。他似乎並沒有料到:他的那些諭旨,在將來,正是自己篡改古書罪案的證人[21]。

史學家陳寅恪在《陳垣元西域華人化考序》中指出清朝所禁燬的書籍幾乎都是晚明清初的書,其他書籍甚少:“然清室所最忌諱者,不過東北一隅之地,晚明初清數十年間之載記耳。”[22]

費正清[23]:透過這項龐大工程,清廷實際上進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學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締一切非議外來統治者的著作。編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字以編入這一大文庫時,也就能夠查出那些應予取締或銷燬的一切異端著作。他們出善價收集珍本,甚至挨家挨戶搜尋。該禁的圖書是研究軍事或邊務的著作以及有反夷狄之說的評議,還有就是那些頌揚明朝的作品。……正如L。 C。 古德里奇所論證的,這是最大規模的思想統治。

史景遷[24]:編纂《四庫全書》還具有檢視文獻的目的,藉此搜查私人藏書,並嚴懲那些收藏有輕視滿人內容的書籍的人。這類書,以及包含有害於中國國防的地理和遊記類書籍也被銷燬。這些毀書行動之徹底,使得我們知道的被乾隆的文化顧問納入禁燬之列的兩千多種圖書從此銷聲匿跡。

獨立學者周英傑[25]:你當然可以說它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但也完全可以說它是“閹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缺德工程”。

歷史學者張宏傑:“經過康熙雍正兩代文字獄,清王朝思想專制已經大大加強。乾隆皇帝又透過修四庫全書,開展“消滅記憶”運動。”[26]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劃發展司副司長李建臣認為,編纂《四庫全書》過程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一次戕害。只要是被認為對清朝統治不利的著作和圖書,就會毫不猶豫地統統毀掉,被銷燬的各類圖書典籍在3000餘種,6萬餘卷,15萬冊,70多萬部。這導致中華民族的一些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和善本、孤本、秘本、禁燬本等一大批珍貴史料典籍永遠消失,甚至對明代皇家檔案和有關明朝類的史書、筆記等也進行了系統銷燬。由於《四庫全書》是國家強行徵集,民間所珍藏的典籍無一漏網,盡皆被毀[20]。

季羨林評論《四庫全書》為“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09卷,存目書籍6793種,93551卷,分裝36000餘冊,約10億字。相當於同時期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國重要典籍,許多都收載其中。由於編纂人員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因而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乾隆編修此書的初衷雖是“寓禁於征”,但客觀上整理、儲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27]。

史學家龔書鐸評價:“乾隆年間《四庫全書》的編纂,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後人保留了許許多多珍貴的書籍和資料,但是,在編纂過程中,也免不了發生許多令人遺憾的事情”[28]。

梁啟超:“乾隆中修《四庫全書》,其書之採自《永樂大典》者以百計,實開輯佚之先聲。此後茲業日昌,自周秦諸子,漢人經注,魏晉六朝逸史逸集,苟有片語留存,無不蒐羅最錄。”[29]

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新清史學派學者歐立德指出,乾隆從一開始就想透過編纂《四庫全書》來對學術和文學的發展加以審查的說法有失公允。乾隆的初衷是“蒐集和儲存古今之圖書”,以塑造出自己是“文化巨人”的正面形象,儘管乾隆期間的文字獄帶來種種亂象,但並非是乾隆一個人的責任,他指出,許多文字獄的判罰雖然以朝廷的旗號進行,但這並不能說明大規模的審查得到了乾隆本人的授意,雖然這和乾隆的“報復心”有關,但“底層官員的熱情和野心以及地方上發生的那些與地主士紳相關的瑣碎紛爭至少也應該承擔同樣的責任”。乾隆不出面阻止的原因,是因為清朝皇帝的皇權實際上並不是無限的,乾隆無力阻止官僚擴大化文字獄。哈佛大學歷史學家、漢學家孔飛力以“叫魂案”為例,指出“清代皇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獨裁,皇權與官僚制度存在不穩定的依存關係,皇權必須隨時提防來自官僚制度的惰性威脅”。中國歷史學教授高王凌在也提出過相似的概念“反行為”,高王凌認為清代官僚對於皇權只是在表面服從的前提之下,在暗地裡卻幹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貓膩行為,從而將皇帝的意志“反過來”[30]。

百度百科的摘錄:

清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燬了對大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15萬冊。銷燬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除了焚燬書籍,大清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燬。明代檔案僅三千餘件,主要是天啟、崇禎朝兵部檔案,也有少量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朝的官方文書。其餘估計不少於1000萬份明代檔案,已經全部被銷燬了。除了銷燬書籍和檔案外,大清還系統的對殘存書籍和檔案,進行篡改。

《四庫全書》的編修可以說是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不僅不利於大清的文獻被禁燬,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多部,總共焚燬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禁燬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初下詔時,切齒於明季野史。其後,四庫館議,維宋人言遼金元,明人言元,其議論偏謬尤甚者,一切擬毀,……隆慶以後,至於晚明,將相獻臣所著,靡有孑遺矣”。明清之際,黃道周、張煌言、袁繼鹹、錢肅樂、顧炎武、黃宗羲、孫奇逢諸人的著作,均於例禁。後來稍稍放寬,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違礙字句,無庸銷燬”。但對錢謙益、呂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錫侯、尹嘉銓諸人的作品,查禁特別嚴厲。[12]乾隆時被銷燬的書籍“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卷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吳晗說過“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文字獄如此之徹底,一篇吳三桂的“反滿檄文”,一本《揚州十日記》,一本《嘉定屠城記略》,竟在中華本土湮滅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後才從日本找出來。

再如宋代《契丹官儀》記載遼國見聞:“胡人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胡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四庫本則篡改為:“契丹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異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國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改掉“胡服”、“胡人”等。[13]

種種罪證看下來,滿清朝廷確實是惡貫滿盈、罪大惡極、罄竹難書,摧殘文化、人口屠殺,都這樣了還有清粉鼓吹滿清是盛世,還鼓吹出了康雍乾盛世。真的是,康雍乾三朝確定配得上盛世這個詞嗎?盛世不是隻有吃飽飯,那是豬,那是在養豬!盛世不止是吃飽飯,更有文化上的繁榮昌盛,漢唐宋明都有文化上的繁榮昌盛,獨你大清沒有,你大清真的配得上盛世這個詞嗎?在康雍乾三朝配不配得上盛世這個詞的問題上,周思源教授在正確看待康雍乾之世裡講得很中肯,建議大家去了解一下。

在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就是完全處於一個“黑暗中世紀”時期,1644/1911,這是中國的黑暗中世紀。

如果他們肯消停,那我們也不會如此噁心他們,可他們總是一遍遍的噁心著我們,垃圾清宮劇一遍遍放來放去,看到豬尾巴就想起那段慘絕人寰的屠殺和暗無天日的歲月。

同時,各種侮辱漢族的言論自網路誕生以來就沒停過,上個世紀的河殤主義,本世紀的狼圖騰、虛無化漢族、李唐鮮卑趙宋沙陀朱元璋回回等鋪天蓋地的奇葩論調。

漢族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一頂頂亂七八糟的帽子突突突地扣上來,不把這些帽子給扔掉,難道還要當成寶貝供著?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天地人生happy2020-08-30 15:59:36

謝邀!

明清兩朝的對比!

一,統治者。明由漢人統治,清朝由滿人統治

二,統治時期都在200多年。

三,都是封建制度,但明朝中晚期少略引進西方先進工業化。

四,施政方面,明朝早中期比較人性化,君臣開明,農耕發達,人文生活不錯。

五,對外貿易方面,明朝比較清朝開放得多。有鄭和下西洋。而清朝閉關鎖國,妄自稱大。

六,疆域,清朝稍大一點。

七,對待外敵方面,清後朝喪權辱國,割地賠款!明朝頑強抵禦外侮,有戚繼光,餘大猷等抗倭名將。

八,文化教育,明朝較清更好!

(粗略談點個人認識,由於時間關係,望指點!)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達摩說2020-10-10 22:53:23

時下網路上的明清之爭主要分兩類。

一類是營銷號互懟,純為炒作賺錢,其吃相之難看令人瞠目結舌,比如光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所以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這第二類呢,就是意氣之爭。爭到了什麼程度呢?基本上拋棄了最基本的史實,並利用雷同的情緒化語言去進行攻訐,個別人髒話連篇,毫無素質,甚至透過威脅他人人身安全,以發洩其胸中怒火。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這裡尤以明吹群體最為典型。

明吹這類人呢,他們立論的出發點就有問題。他們之所以認為明朝優於清朝,是因為明朝是漢人建立的王朝,而清朝則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他們那裡,漢人漢族成了民粹主義的一個觸發點和發洩口。他們透過貶低少數民族王朝來獲得民粹怒火得以紓解的滿足感。

而他們並沒有試圖用史實去證明明朝優於清朝的地方,而是透過歇斯底里的情緒化言論去代替擺事實講道理的過程。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比如:

1。洋人無不懷念我大清;

2。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

3。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4。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5。這都能洗;

6。金錢鼠尾辮、豬尾巴;

7。你是滿族吧;

8。中國就有這麼一幫神經病……

9。舉報了;

10。《大明贊》(好像是叫這麼個名字)

……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凡此種種,不可勝數,而且絲毫不去針對你的言論進行理性批評與評論,而是反覆、非理性地迴圈使用上述情緒化語言去迴應。每每在評論區看到此類言論,就像看到電線杆子上貼的治牛皮癬和性病的小廣告。

我只想說,明吹們可以先回爐深造一下,多囤一些像樣的、稍微有些說服力的材料,再過來對比和評論明清兩朝。千萬別弄成網路牛皮癬,這叫佔用公共資源。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莊周史夢2020-10-04 15:56:26

明朝、清朝怎麼看

明朝和清朝是一個政權取代另一個政權,緊挨著的兩個封建統一王朝。現在我們從多個角度解讀一下這兩個王朝,使大家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和感觸。

一、1。首先看明朝文化方面的成就;明朝調動了並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大規模的歸檔整理,其中包括

類書

、政書、叢書、文集、總集、字典、詞典、書目等等。尤以類書和叢書為最,其規模宏大、編制精密,不僅在中國屬於空前,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開始出現平民化與世俗化的趨勢,文學藝術空前繁榮。宋明理學也在明朝達到完善。 文學方面:詩文、小說、戲曲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明朝永樂年間編撰完成了《永樂大典》

,是由姚廣孝和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到1408年編成(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

類書

《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明初開國時

,劉基、宋濂等多以文名世,詩人高啟所著古詩更是膾炙人口。永樂年間,國都北遷後,詩文趨向文筆工整,詞章藻麗,內容多歌功頌德,點綴昇平,為解縉、三楊所提倡,帝王宮廷所喜歡,稱“臺閣體”。後出現擬古派的“復古運動”,擬古派的文學復古運動前後掀起兩次高潮,時間達百餘年之久。

在嘉靖

時極力反對擬古派,獨來獨往的文士在江浙有徐渭、唐順之、歸有光等人,在四川還有楊慎等人。

萬曆時

,堅決反對擬古派復古運動的公安派、竟陵派又在文壇興起。他們為文為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均是成書於明朝。馮夢龍編輯完成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等等。

戲曲方面,崑山樂工魏良輔和劇作家梁辰魚合作創成崑曲,用笛管笙琶合奏,以後傳入北京,也成為北京流行的戲曲。經明初文人的改編潤色,宋元時的南戲《荊釵記》、《拜月記》、《白兔記》 、《殺狗記》等,被稱為“荊、劉、拜、殺”,即明初的四大傳奇。還有,湯顯祖的《還魂記》 、《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被稱為“臨川四夢”。

2。再來看清朝文化方面的成就;清朝文化又指清朝時期的文化。滿族文化經過與漢族文化衝突與融合之後,產生了兼具兩族特色的清朝文化,並且延續影響民國建立之後。三百多年前,滿族(女真)文化就開始了由原始的薩滿文化體系向廣泛吸收蒙漢等周遭民族文化。自滿族征服中原以後,更加專注吸收漢族文化,並以此原始薩滿文化為基礎進行自身的整合與創造特殊文化。

清朝學術興盛,文人學者對明朝以前各朝代的種種學術都加以鑽研、演繹而重新加以闡釋,集歷代之大成,梁啟超稱清朝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 。鑑於晚明政治腐敗、內憂外患不斷,宋明理學流於空泛虛偽,致使清初學者多留心經世致用的學問。明朝滅亡後,清朝問鼎中原後,一時學者痛定思痛,排斥空談心性的宋明理學與陽明學,推究各朝代治亂興衰的軌跡,提出種種改造政治與振興社會的方案,使清初學術思想呈現實用主義的風氣,發展出實事求是的

考據學

。清朝的四大學術:目錄、訓詁、考據、金石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編纂完成《康熙字典》。

該字典是在明朝《字彙》、《正字通》兩書的基礎上加以增訂的。始於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歷時六年,因此書名叫《康熙字典》。是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收錄相當豐富,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是我國字數最多的一部字典。除了僻字僻義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義下,都舉了例子,這些例子又幾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見”的古書。

編纂完成《四庫全書》

。在清高宗時,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實證,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儲存豐富的文獻資料。

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成書於清朝。

《紅樓夢》對後世影響深遠,並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學問——紅學,成為中國小說創作的高峰。

二、

1.其次再看看明朝科技發展方面。

明朝對古代科學技術的總結髮展主要是由私家學者來完成的,這又一次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封建王朝重人文輕科技的缺陷。明朝科學家在總結古典科技的同時還繼續推動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繼續發展,農學、醫藥學、金屬冶煉等方面都居世界領先地位。伴隨著西學的傳入,中晚期明朝的科學技術出現新的進步。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等。

2.清朝的科技發展情況。

清朝的官方和學術界都不重視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這方面的成就和同時代的西方國家相比落後甚遠。明末清初有不少外國傳教士傳來西方的科學,但並未得到重視,所以沒有廣泛傳播推廣。清中葉,由於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原因,外國傳教士中止來華。從此,和外部世界的聯絡更加阻隔。清代科學技術的落後是中國貧困積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某些傳統的科學技術領域中比之前也有所進展。清朝入關後,湯若望、南懷仁等教士來華傳教,帶來西方科學與技術。他們先後被任命為欽天監 。康熙帝對於天文歷算,火炮之學很有興趣,曾令白晉、德瑪諾等人,測繪全國地圖,歷時十年而成,康熙帝命名為皇輿全覽圖,它是中國第一部用經緯度測繪的地圖 。康熙帝時,戴梓發明連珠銃、沖天炮,頗具威力。但清朝中期以後,國家太平,加上清朝是“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不能放眼世界,只強調刀矛騎射,不重視火器的改進。至此清朝科技越來越落後,最後被西方的科技產品打敗。

三、1。

最後看看明朝社會發展方面。

大明建立並統一全國後,明太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全國的農業生產在蒙元時代長期大規模戰爭而遭受極大破壞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加上洪武年間大規模向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蕪之地、墾荒填充移民,使人口得以穩定增長。明初在普查戶口、田產的基礎上,編制各種冊籍,又行保甲法與關律法,把人民牢固地束縛在土地上。

明朝初年,大批奴隸得到解放,四川和江南一帶的佃戶,也因地主勢力被打擊而改善了自己的地位。明初專制集權的中央政權,曾一度打擊了豪強地主,整肅了吏治,這都有利於抑制兼併和緩和階級矛盾。這時手工業工人地位也有所改善。這一切,都有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而出現了明初的“洪武之治”和“宣德之治”。

古代農耕社會,個人認為人口可以作為分析一個王朝社會綜合發展情況的切入點。就人口發展情況來看,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全國有6500萬人,其中民戶佔6175萬人,軍戶佔325萬人。

明朝戶口的峰值出現在明朝後期,但對於具體時間與人口數量,不同學者有不同說法。趙文林、謝淑君認為1626年明朝達到人口峰值,實際人口大約有99,873,000人; 王育民認為萬曆年間明朝人口達到峰值,實際人口在130,000,000人至150,000,000人之間; 葛劍雄認為1600年明朝實際人口大約197,000,000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億; 曹樹基認為1630年明朝達到人口峰值,實際人口大約有192,510,000人,1644年實際人口大約有152,470,000人; 而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則認為1600年明朝實際人口大約有160,000,000人。本文取平均值,粗略估計為1。4億人。

2.清朝社會發展方面。

清朝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並引進了番薯等高產農作物。使同樣的土地能養活更多的人。加上中國“多子多福”的傳統文化作用,致使清朝人口快速增加。順治十二年 (1655年),人口約1。2億;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恢復至1。5億,不久又突破2億人,到道光三十年 (1850年),全國人口已經達到4。3億的新紀錄。

從以上情況綜合分析看,明朝文化發展成就更高,科技上也有創新和發展。就當是社會生產力來說,人口與土地處在較為均衡的狀態下。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已經成熟,一定程度解決了人才通道問題。反觀清朝,雖然人口數量急劇增加,但農業科技並未實質性提高,是透過減稅與引進農作物來促進人口的增加,農業生產力並未提高。這樣的人口增加會減緩社會發展。雖然完成了《康熙字典》和《四庫全書》,但這只是一種彙總,並未有多少創造性。《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焚燬了一些“統治者認為”無用的書籍,對文化有一定破壞。並且後期清朝盲目自大,閉關鎖國,錯過科技發展的歷史時機。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沙裡金641970312020-10-03 16:34:12

謝謝邀請!

對此我的回答是,明朝與清朝,這兩個中國處於君主專制時期的最後的兩個王朝之功與過,歷史與歷史界,早已經給出了答案與定論!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梅里的傳說2020-09-12 21:14:05

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兩個大一統的時代,由於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發展,處在17世紀中到20世紀初的清朝大多方面肯定是輾壓處於14世紀末到17世紀中紀的明朝的!這是歷史的車輪決定的,當然也有一些人總愛找些牽強的資料,霸王硬上弓薄清厚明,因為清是滿清!明儘管有日月教回的爭議,大多數人是認可漢明的!

清修的明史,對朱元璋,朱棣評價還是很高…但是明究竟怎麼樣,版圖在那擺著,努爾哈赤沒反時,大明兩京十三省,也就400萬一500萬的國土,人口也不多!同時歐洲正處於文藝復興時期,大航海時代,像哥白尼,布魯諾,達。芬奇,伽俐略,哥倫布…都是明朝時期歐洲人,說這些意思就是明朝時,中國已經開始落後了西方…對外,明英宗土倫堡被瓦刺俘虜了,萬曆三大徵,連最有名的東亞海戰,日本,朝鮮的歷史都不認可,末期還被努爾哈赤打了個薩爾滸,天啟,崇禎更不用提了!要糾真,大明哪裡有什麼外戰的光輝,幾個海盜倭寇都擾得民不安生,非得拔巨資訓練什麼戚家軍…

清朝在後面,康乾盛世人口3個億,國土一千幾百萬平方公里,與明比自然強,但是,什麼牛頓,瓦特,尤拉,拿破崙,華盛頓就是康乾同時代的…人家在工業革命,乾隆在盛世裡修什麼圓明園,南征北討十大功,等到道光,燒個鴉片,就惹得一個戰爭,一萬多人的英軍打到南京…人家近代化,工業化,清還在農耕,與歐洲的差據比明時的差據還大!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企業聯合發展服務平臺2020-06-14 07:21:41

大明是龍文化,內聖外王懷柔萬邦,遠方觀赴蠻夷義行!大清是鳳文化,浴火重生披荊斬棘,開疆萬里一統華夷!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千古張小花2020-10-06 18:56:23

對於現在比較具有爭議性的兩個朝代,明朝和清朝是比較容易惹上口水的話題。清朝客觀意義上的確是一個封閉,民族矛盾的國家,在建國初期,追捕逃人,圈地,屠殺惡政比比皆是。但是作為同樣是封建皇朝巔峰的代表,明朝的皇權集中和昏君出現的比例在封建皇朝中的確也是十分的集中,排除歷史撰寫的主觀性,明朝不少皇帝的所作所為也是實打實的亂政和不作為。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從理性的角度上面來說,明朝廢除了丞相,開創了內閣,清朝執行明朝的政治遺產繼續創造出軍機處等行政機構。這些都是兩朝皇帝為了保證和加強自己的統治權力而做出的手段,明朝和清朝在封建王朝中都是屬於權力集中的巔峰。

而具體到兩朝皇帝來看,封建王朝都是一丘之貉,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兩朝對於自己治理下的平民都是實打實的階級壓迫和盤剝,只不過因為清朝民族的特殊性質,在明朝的基礎上面又多了一層民族剝削。在加上之前有不少電視劇對於清朝的各種歌頌,使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清朝特別是康雍乾是的的確確的盛世。

但是從歷史上面來看,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馬嘎爾尼前往北京的路上也記載了當時的清朝社會貧富差距極大,流民和吃不飽飯的人很多。而明朝當時的勳貴階級對於一般的平民壓榨的也是相當的殘酷,皇莊等的出現使得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依附於勳貴,而後期的遼餉等更是加劇了明朝一般人的負擔,江南完完全全成為了明朝的奶牛。

而在幾十年之前火遍電視熒屏的各種秘史之類,將多爾袞一手炮製大同之屠的屠夫洗的乾乾淨淨,多鐸等人在揚州的暴行是拯救漢人百姓,更誇張的是前幾年的一部龍珠傳奇更是將一代民族英雄李定國變成了投靠清朝乞求活命的小人。

因為這些人的大吹若黑,使得越來越清楚兩朝歷史的普通人對於這種現象極為反感,於是清朝評價也就相應的極低。另外從電視劇的表現來看,雙方的粉絲表現的差距和理性情況也是導致明朝和清朝在現在的口碑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首先從描寫清朝的歷史電視劇來看,一部分作者更是罔顧事實,昧著歷史真相大肆吹捧清朝,完完全全的忽略了清朝存在的不足之處。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而在網上吹捧的明朝粉絲則相對冷靜。例如之前關於明朝的一部電視劇。在這部電視劇之中,明朝英宗皇帝和王振稍微被洗白了一下。但是?明朝的電視劇迷們就這齣戲的歷史不符大罵編劇,說這是明朝的屈辱,甚至公然在貼吧開黑!這讓貼吧不再談及任何有關正史的問題。將近三百年曆史的清朝,除了同治等少數沒登臺的,包含溥儀在內的其他清朝帝都被劇集洗白一空,慈禧也被吹成女強人。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世紀之初,過度消費者的清劇引起了民憤。它的意志在一定水平之上也削弱了他們對明代的瞭解,引起了關於唐宋的探討。但同時,他們不會忘記明朝。對明朝的不甘心和期望積存了衝擊,就像一股逐漸放寬的拉繩。當唐宋時代,由於種種原因,相關探討被按下去,而清代則被完全趕出了行列。這個情緒積攢了很長的醞釀終於全然發生了。最終,一個全新詞語發生了——明粉。明粉最早沒侮辱性,但是因為過度的誇大其詞,明朝也清朝一樣開始被潑上了墨水。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竹史鐵驪2020-10-09 17:35:45

鱷魚要和鯊魚比,獅子該和老虎比,羚羊得和麋鹿比,這樣比,比較得出的東西才有意義有價值。才會幫助我們把世界看得更準確,更清晰。總叫喊著老虎比鯊魚厲害,或者你敢下水嗎?我家鯊魚一口吃了你。還樂此不疲,這有意思嗎?

所以,為什麼明朝和清朝總要拿來放在一起比呢?難道就不覺得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嗎?

一個迷惑的邏輯起點,只能帶來莫明其妙的爭競和強詞奪理引發的怒火,以及各自假裝在握的真理。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明清對比,這確然是近年曆史認識上一個比較糾結的誤區。就因為兩個王朝隔得比較近,所以就這樣方便快捷地合併同類項,然後爭競高低,吵來吵去,誰聲音大,罵得兇,就當成歷史結論了嗎?

從象限上,由女真人建立的滿清朝,其實根本不適合和明朝比好嗎?它明顯更應該更適合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比較。而明朝,更貼切的比較物件是宋朝。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滿清和蒙元,都是來自北方的異民族崛起,利用軍事上的優勢,擊敗中原王朝,在此基礎上所建立的封建王朝。

雖然一個不足百年,一個二百多年,但他們的本源、根基、執政姿態都是性質相近的。只是在具體如何維持長久統治上,如何保證本民族利益,如何對待被統治者上,用了不同的法子。

總的來說,元寬鬆,清嚴苛。但採用愚弄封鎖的一個異族統治更長。這其中的原由是什麼呢?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宋、明,都是近千年漢人擊退異民族統治所建立的王朝。最終又毀於新一撥崛起的異民族。

雖然北宋後南宋維持時間較長,南明維持得短。但兩個朝代骨子裡還是極其相似的。區別在一個是寬厚的紳士建國,一個是剛烈的窮苦農人建國。採用了不同的施政方案,對士大夫的態度也不同。

科技文明,文化經濟都很發達。那麼,比如中國封建王朝最接近合理的官吏制度是哪一種,我們很可以比較探討一下。發明創造服裝樂器瓷器也然。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所以,結論就是:思考歷史的時候,頭腦一定要清晰,出發點和目的是什麼要把握好,才能避免莫名出現的泥潭。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古鏡52020-10-15 18:59:46

各有利弊,各走極端,由盛轉衰。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蘭州飛馬2020-10-23 09:35:58

明、清兩朝是中華民族歷史程序中的兩個重要階段,延續有其利,終結有其弊,應該用歷史的眼光,去真實、公正、客觀的去看待去評介!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有爭議的歷史2020-10-12 18:15:01

謝邀!新網路時代,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明清這個大議題的討論,進行對比與評價。

我對此是表示歡迎、持樂觀態度的,但應理性、客觀、公正看待現有觀點,任何一個王朝的功過是非絕不是一言而定。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喜愛者,也就是粉絲。

而針對一個朝代發表的觀點,無論是史學專家、歷史愛好者,還是普通人都難免多少帶有個人主觀傾向,或許還夾雜著名與利的抉擇。

尤其是在明清這兩個朝代,更加顯得針鋒相對,甚至各種情緒發洩,對轟,乃至人身攻擊都不在話下。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評論者掌握的史料多寡,現有觀點難免偏頗較大,難以理性、客觀、公正、全面。

我也是一個帶有主觀傾向的人,相對於清朝來說,我確實更喜歡明朝,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清朝統治者強加在全國百姓上的剃髮易服,這樣的審美觀讓我難以接受。所以,相對來說,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基於這個原因,我研究明朝更多,而對於清朝相對陌生,但這並不代表我就凡清必反,對於我不清楚的向來較為謹慎,很少去發表意見。

鑑於評價明清,尤其是雙方對比,這的確是個龐大議題。

由於我對明清兩朝所知資訊不對稱,不敢全面妄加評價對比,僅就有人提及的

明朝藩王宗室太過腐敗,而清朝卻沒有這個問題

一點,來談談我個人淺見。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明朝藩王宗室發展到中後期,人口龐大佔用了很多國家資源,也成為了明朝的重大負擔,沉重包袱。除了賞賜的田賦外,歷經兩百年繁衍的藩王宗室,也透過各種手段兼併土地,奪取各種社會資源,過度的奢靡貪腐加劇了國家危機,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造成國家財政收入的流失,導致朝廷入不敷出。

需要看到的是,這不光是藩王宗室所造成的,所有士紳階層、乃至商人都有參與其中,兼併土地後偷稅漏稅,明末甚至大部分人敢不交稅。

如果說明朝藩王宗室是統治階級特殊階層,清朝就沒有嗎?

清朝也有藩王宗室,他們數量也很龐大,也是朝廷供養的,一樣有田莊、商鋪等產業,他們也一樣很會享受,貪腐奢靡都不落下。清朝中後期,也面臨明朝差不多一樣的難題。

而與明朝略有不同的是,清朝由於是少數民族趁機奪取了中原,為維持長久統治,衍生了旗人這麼一個統治特權階層,也就是滿洲貴族集團。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

這個階層成分複雜,不僅包括滿人,還有蒙古人,甚至是原漢人等,數量尤為龐大。以往聽到的抬旗,就是入旗(這大部分是漢人晉升),也就是正式成為八旗子弟,滿洲貴族集團一份子。

雖然現在不適宜去提民族壓迫之類的,但旗人確實是凌駕於國人(主要是漢人)之上,他們享受支配著整個帝國的資源,也過著貪腐奢靡的富貴生活,而且這個群體的數量遠超明朝藩王宗室數十倍。

明朝也好,清朝也罷。同樣都是封建社會,但卻格外不同,類似的可做一番對比,不同之處卻是無法比較的。

以上是我基於一個小點的淺陋論述,僅供參考,且當拋磚引玉,歡迎更多的人加入明清議題討論,

正所謂越爭議,我們離真相就越近

喜歡我的人,也不妨關注下,將定期給你講述大明人眼中的明朝事。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島主說事2020-09-25 08:12:51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歷史巨輪來到眼前,功過千秋自有後人評說。對於明清兩代,在華夏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明清是個承前啟後的時期。應該說,中華文明發展到明清時代,先後也湧現了許多改革家改良派,明朝時期的對外開放政策,使明朝的發展融合了諸多多元因素,建立了永樂盛世,這一時期,明代的造船業和鄭和下西洋等著世聞名,可以說,明代發明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創舉,屬於思想開放的時期。而對於清朝來說,由於清兵入關,在八旗子弟的管制下,整個體制出現了固化,雖然清朝歷經三百年,但其思想僵化和閉關鎖國,使明朝發展的許多先進理念受到限制,這是造成清朝腐敗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明清兩朝都是從中興走向衰敗,其過程令人深思。明朝雖然有過輝煌,但到中後期在管理上採取了極端政策,使官府與民眾脫離了接觸,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的設立,把皇權與治國剝離開來,應該說這是明朝最失敗的地方。而對於清朝來說,把國家作為了私有財產,雖然也有洋務運動等外來思想進入,但總體上仍然是坐井觀天,清朝的落後並不是裝備和武器的落後,而是思想和理念上的落後。

因此,如果非要將明清功過作一比較,明朝的開放政策和外交成果要優於清朝,而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帶來了國力的重大提高。但後期都由於在發動民眾方面缺乏有力的舉措,最終都坐吃山空,走向衰敗。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東方大國2020-09-28 16:44:52

說中國幾個封建王朝聚在一起討論誰最渣?結果滿清完勝。秦朝說,我有焚書坑儒,清朝說,我有文字獄;漢朝說,我與匈奴和親,清朝說,我皇室公主都嫁蒙古;晉朝說:我八王之亂我吸五石散,清朝說,我八國聯軍進京我全民抽鴉片;五胡說,我從黃河一直屠殺到長江,清朝說,我從遼河一直屠殺到珠江;隋朝說,我奢侈造洛陽城三徵高句麗,清朝說,奢靡造圓明園四徵緬甸;唐朝說我不顧長安百姓逃往四川,半路弄死楊貴妃,清朝說,我國不知有民顧不上園中珍寶宮中文物逃往西安,出發前先弄死珍妃;宋朝說我與遼國歲貢向金國割地,清朝說我與俄國割地賠款又與倭國割地賠款,還與列國欠帳民國還錢。元朝說,我搞民族歧視政策分四等人,清朝說,我搞民族剃髮令還玩過奴隸制,圈地法,投充法,逃人法,搶耕地還讓人變農奴。明朝說,我天災大饑荒人吃人,清朝說我人禍耕地種鴉片,發生丁戊奇荒,整村整村吃人。最後清朝揚揚志得說,他還有其他王朝所無之絕渣技能,眾王朝疑惑,清朝不緊不慢說,我乃中華五千年唯一一個落後世界之王朝,手握千款不平等條約,世稱東亞病夫,民曰百年國恥。眾王朝皆服,於是清朝渣出歷代王朝之集大成者,清出於藍勝於藍,一舉奪冠。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貧韓2020-09-21 22:47:05

感謝邀請,你韓哥從不認為自己最牛逼,但是關注韓哥你最開心!

如何看待現在對明清兩朝的對比與評價?兵團戰士19492020-10-03 17:02:05

這個問題很簡單,國家復興的需要!尤其需要我們對近五六百年中華文明做出正確的評價和繼承,這兩個朝代離現在最近,影響也最深,我們中國人都知道今天中國的崛起並不簡單,他應該叫做復興,那麼問題來了,從哪裡復興才叫真正的復興,刨開兩個朝代本身的封建屬性,他們都曾是代表中國的世界性強國,無論是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每一個選項下都遙遙領先世界,但那還不夠,我想恢復我們在世界中心的地位,應該是最引人入勝的選項吧,從這個意義上說,具有明顯創新性,文明先進性的大明王朝對今天更有吸引力更有意思和價值,人民生活水平明代最高,不比清代只有番薯可吃,耕地面積明代最大,1161萬餘頃,只有新中國三十年後可達到,清朝還是洗洗睡吧,農業技術像鑿井澆地、水車灌溉、輪作、土地增肥,等等,農具有稻床、拔車、木牛等等這麼說吧,工業革命前傳統機械動力最高峰就是明代,直到新中國三十年後才達到,清朝一邊兒玩去,養殖業明代也遙遙領先全球,為什麼?因為有基塘桑魚多種養殖,這種逆天的技術可是消滅了瘧疾的存在,紡織工業,更是了不得,五穂紡車,水轉大紡車,產量質量都是空前的,日產輕鬆破百,民營行業如瓷器,已居主要地位,外貿外商雲集中國各大海港,市民生活豐富發達,所涉三產達兩萬餘種,人民受教育程度遠非後世可比,只有在新中國普及基礎教育之後才可比擬,至於醫療、救災、造船,軍工,樣樣都居世界首位,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最心之嚮往的偉大時代,對今天意義更大,對比明清兩代,怎麼比法都可以,清代都大大不如,你不能槓精非要今天中國復興我大清吧,它的部落文明制度?奴隸制?愚民政策?對內豪橫,對外屈膝?哪一樣有可取之處,就是民族團結政策,明代三司制度都遠比清代民族隔離強到天邊兒去,能提一提的大概只是疆域了,而這對今天意義最不大,我們甚至不敢在世界政治舞臺提上哪怕一句這個話題,因為清代簽了兩千多個不平等條約,我們敢高喊要借鑑和繼承嗎?就那英國還總拿南京條約噁心我們呢!以上,謝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