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打電堆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伏打電堆是怎麼發明出來的?使用者68702440820832019-12-20 04:47:08

伏打(1745~1827)伏打,義大利物理學家,出生於科莫。 伏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1799年發明了“伏打電池”。這種電池由用鹽水浸泡的銅片和鋅片相間堆集組成,用導線把兩端連線起來,導線中就形成穩定的電流。 伏打電池的發明改變了電學的面貌,它使科學家有了強大的電流源,以前摩擦起電的機構和萊頓電瓶電容器雖可產生電位差,但電流很小。 伏打在發明電池後又發明了驗電器、儲電器和起電盤,這些發明在電學上起了很大作用。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電動勢、電位差、電壓的單位定為“伏特”,簡稱“伏”。 電池的發明伏打像往常一樣來到圖書館,他像淘金者一樣,翻閱著一本本書。突然,一本德國科學家的實驗報告彙編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這本書記載了一個叫茲路扎的科學家在1750年左右做的一個實驗。 茲路紮在實驗報告中說,把兩塊不同的金屬分別夾在舌尖的上下,然後用一根金屬導線連線兩塊金屬板,此時,舌頭上會有一種麻木的感覺。如果用兩塊相同的金屬片夾在舌尖的上下,就沒有這種感覺。 “我找到突破口了!”伏打看完這個實驗報告,欣喜若狂。回到實驗室後,伏打馬上找到一塊薄錫片和一枚新銀幣,並用一根導線將它們連線起來。果然,他的舌頭出現了麻木的感覺。 “這是觸電的感覺。”伏打對他的助手說,“導線中肯定有電在流動。” 伏打發現,不但單獨使用錫片或銀幣在口腔裡做這個實驗時,沒有這種感覺,而且將錫片和銀片連線後放在清水中做實驗時,也沒有任何感覺。“這是什麼原因呢?”伏打推測可能是口腔中含有稀酸的緣故。 根據這一推測,伏打改用稀酸做茲路紮實驗。果然,發現有麻木的感覺。 稀酸實驗的成功給伏打很大的信心,他決定生產一種能產生和儲存電能的裝置。 伏打和他的助手用臺鉗和剪子加工了一塊較大的銀片和鋅片,並用一根導線將它們連線起來,然後在兩塊金屬片的中間做一個夾層。接著,又用兩根導線連線鋅片和銀片,以作為兩極。最後,把這個裝置放入裝有稀酸的溶液中。伏打用手觸控導線,感到一陣麻木,手發生強烈的痙攣。 “我觸電啦!我成功啦!”伏打興奮無比。 然而,新裝置給伏打帶來的喜悅是短暫的。不久,這個“寶貝”就沒有輸出電了。伏打明白,這是儲存電能太少的緣故。他決定做一個儲存電能多一些的裝置。 於是,伏打又提出新的方案。他把幾個裝有稀酸的杯子排在一起,然後在每個杯子中都裝著一塊鋅片和一塊銅片,並將前一個杯子裡的銅片和後一杯子裡的鋅片用導線連線。最後,兩端用導線接出。 伏打用手指捏住兩端的導線。他不僅感到手指麻木,而且身上也有這種感覺。這說明新的電源裝置產生了相當大的電壓。 於是,“伏打電堆”作為最早的乾電池,傳遍世界各地,引起了一場電學的革命。後來,人們把它稱為“伏打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