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斤畝產河蟹養殖模式?

500斤畝產河蟹養殖模式?使用者95225599521092021-04-21 08:08:15

河蟹生態養殖模式“種草、投螺、稀放、配養、穩水”的技術經驗,本技術可實現畝產河蟹 100 千克以上,平均規格150克以上,回捕率達70%以上,養殖的河蟹深受消費者青睞。

一、池塘條件

池塘以新開池為最好,一般池塘也可,具體要求為最宜面積10-20畝、水深1。5-2。0米,坡比1∶3,保證一定的淺灘區;淤泥 10釐米以下,最好5釐米左右;池角圓弧形;池中央為淺灘區水草區(建議種植水稻),四周是環形溝,寬 3-5 米,最深水位可達 2。0 米;進、排水口設置於池塘對角線上,以利於注水時形成迴圈水流;進排水方便,外河水質良好。

二、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一般要求在春節前完成。首先清除過多淤泥,清淤後曝曬 15-30 天,促進底泥中有機質的分解。然後進水 20 釐米,用生石灰 150-200 千克/畝全池潑灑,隨即均勻翻耙底泥。

三、放養前準備

1。防逃設施:池塘四周內側,用加厚薄膜、塑膠板、鋁皮圍起,入泥 10-15 釐米,高出埂面 60 釐米,每隔0。5-1米設一樁支撐,最好在其外圍四周設定網片,高 1米。

2。 過濾設施:60 目雙層篩網過濾進排水。

3。 暫養區:在蟹種入池前 10天,用網片圈池塘面積1/5作暫養區,地點為環形蟹溝(水位相對較深的區域),待水草覆蓋率達50-60%時撤去暫養區網片,暫養時間一般至 4 月份,最遲不超過 5 月底,以免影響河蟹生長。

4。 選擇蟹種:宜本地就近選購蟹種,要求規格基本整齊一致,足爪無損(包括爪尖無磨損),色澤光潔、清新無附著物,呈半透明狀長腳長江水系大規格親本蟹種。

5。放養前處理:先用池水浸2分鐘後提出片刻,重複三次後用10-2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浴10 分鐘,或 3-4%的食鹽水溶液浸浴 1 分鐘後,拎起讓其主動爬入水體。

500斤畝產河蟹養殖模式?

500斤畝產河蟹養殖模式?

四、放養模式

河蟹放種時間為11-12月或次年 2-3 月中旬,最遲不超過 4月初,水溫要求在5-10℃。其他品種除鱖魚(5-6月)外與河蟹放種時間基本同步,具體放養情況如下:投放規格為 120-160 只/千克蟹種,每畝投放數量為 600-800只;每畝投放5釐米以上鱖魚種 10-20 尾,10 釐米以上花白鰱50-100尾。

五、種草投螺

1。 伊樂藻:在清塘消毒後移栽,數量50公斤/畝。

2。 輪葉黑藻:在穀雨前後移栽,數量30公斤/畝。

3。苦草:在3月中下旬播種,數量50-100克/畝。

4。空心菜:在3月下旬至4月初植播或2月中旬大棚育苗後移栽,播種或移栽點在蟹池沿岸帶水位 20-30 釐米處。畝用種量50-100克,栽種空心菜主要是為炎夏淺灘區域降溫,促進河蟹生長,減少性早熟。

5。投螺:在清明前後,投入活螺300公斤/畝。

六、飼料投餵

1。從3月中旬始至4月,水溫在12℃以上時,選擇晴天,以新鮮小雜魚煮熟後拌少量小麥粉呈團狀多點投餵開食,日投一次,時間為下午 5 時,投食量為蟹體重的2-3%;最好投餵河蟹全價顆粒飼料,投食量稍減。

2。從5月始,水溫在15-18℃時,每天投兩次,上午 8-9 時,佔日投量的30%,地點在深水區;下午5-6時,佔日投量的70%,地點在淺灘區;至6月份,投食量從蟹重的 3%逐漸增加到 7%。飼料以新鮮小雜魚(蚌肉、螺肉也可)或全價顆粒飼料搭配 20-30% 豆餅、玉米、小麥等。

3。從7月始至8月中旬,日投兩次(方法同上),以玉米、小麥、黃豆、蠶豆、水草、青萍等植物性飼料為主(其中玉米、小麥、黃豆、蠶豆應煮熟為好)。高溫季節,為減少殘餌汙染,投顆粒料較好,顆粒料日投飼率為3-5%,具體視河蟹吃食情況、天氣情況決定。

4。 從 8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植物性飼料為輔,動植物飼料比例為60∶40,日投飼率為8-10%,日投兩次(方法同上)。

5。11 月中旬始,以植物性飼料玉米、小麥、豆餅等為主,日投一次,平均日投飼率為 3-6%(晴天投餵),投餌時應注意觀察,以2-3小時吃完為度。總體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0-36%。

七、水質調節

1。 透明度:5 月前透明度為30釐米,5月後到夏季為35-50釐米,原則上前期適當肥水,可防止青苔大量繁殖,中後期保持水質清爽。

2。水位:從放種時0。5-0。6米始,隨著氣溫升高,視水草長勢,每10-15天加註新水10-15釐米。3-5月份水位0。5-0。7米(早期切忌一次加水過多);6-8月份水位1。5 米以上;9-11 月份水位 1。5 米左右。

3。 改善水質:生石灰在 4-6月份每 20 天用一次,每次 10 千克/畝,兌水均勻潑灑;6-9 月份,每 20-25 天用一次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3克/立方米,在加註新水後潑灑;7-9月份用EM生物製劑全池潑灑4次(最少3次),用量1千克/畝;光合細菌5-6千克/畝潑灑或拌飼料投餵,改善水質,促進有害物質(氨氮、硫化氫)轉化,提高河蟹抗病率。EM、光合細菌等在生石灰等消毒劑用後 7-10 天使用,使用後 20-25 天可再潑灑生石灰等消毒劑。

4。換水:高溫季節7-8月份,每7-10天一次,換水30釐米;9-10月份每週一次,換水1/3(有條件的,7-9月份每天注少許新水,達到微流水)。

5。施肥:早春,為促進水草生長,可視水體情況施肥(以磷酸二氫鈣、複合肥為好);盛夏,因殘餌、排洩物多,宜每 15 天進行一次磷酸二氫鈣潑灑,新池 2-3 千克/畝,老池3-5千克/畝。

八、病害防治

1。4 月底 5 月初,用 0。3 克/立方米纖蟲淨(甲売淨或纖蟲必克等)殺滅纖毛蟲等,二天後換水;5-6 月份用一次溴氯海因 0。3 克/立方米。

2。6-9 月份,用 EM 生物製劑拌飼料投餵,乾料新增1%,新鮮料新增2-3%,每次連服3天。

九、脫殼期管理

掌握蛻殼規律,預測下一次蛻売高峰期,外用藥潑灑、施肥應避開脫殼高峰期;蛻殼期前一週換水後消毒,投飼料時新增脫殼素和磷酸二氫鈣以及維生素 C、三黃散等;脫殼高峰期內減少投餵量,並注意保持池塘環境安靜。

總之,河蟹生態養殖技術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完善,幫助廣大養殖戶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收入,以鞏固農村脫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