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代中醫沒有婦孺皆知的名醫或者名著了?

為什麼當代中醫沒有婦孺皆知的名醫或者名著了?布袋72017-11-07 20:52:28

翻開《黃帝內經》你的眼前會出現一個寬宏的畫面:人們在萬千年中透過自身對大自然的觀察中去體悟宇宙世界與身於大地的人的關係,自然界中的一切改變對人產生的影響,在適者生存的社會中人又如何應對這一切的變化才能讓自身活得更好,從這一互動中人們的祖先們如何體悟自身去進一步適應環境的過程!!按現今的說法 中醫 包括了我們現今所知的所有學科,然而在西醫的敲擊下,在過去一百七十年西方科技的打擊中,國人懷疑及放棄祖先們的體察方式以西方思維及教育方式去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 中醫,現今中醫教肓把“宇宙一體″的中醫拆分成若干的科目進行學習此所謂的”科學″教肓,如此確能大批“複製″出中醫學孑,但卻失卻中醫中最為精髓的部分,每年畢業於中醫學院的學生有多少能成為醫生?又有多少中醫生能堅定不移地研究祖宗的智慧?

中醫有著自身的獨立性與自然價值觀,其診療中需以中醫的思想作指導,因人辯證施治,當今學院出師的學生在對治療中又有幾人能跳出西醫的”科學“思維對病人疹治?在簡化字流行的今天又有幾人能看通”醫古文″?另因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衛生部也少有中醫的身影,在對中醫生評級晉升等也按照西醫的參加標準作衡量,考級評職稱等廢去“醫古文″而改考英語,學習英語或有利於向外傳播,而學習”醫古文″則有利於中醫的提高,對中醫繼承與發展熟輕熟重實是一目瞭然。在研究方面則舍宏觀而逐細化,可說一切與原中醫原則背向而行,如此之下,中醫的教育與就業問題越顯!!

如今的中醫博士們所研究的方向與西醫已大同小異,如基因研究 植物藥物理化指標 提取物的分子構成等,但又有多少人去通過當今科技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與各種科學成就再與人體內的小宇宙去“取類比象″加以應用???

但如今也有可喜的一面,畢竟還有一些中青代的中醫師也成長而起(如 徐文兵 羅大倫等),他們如民初名醫 張錫純 一樣,以中醫思維與西醫科技相合走出一條條名中醫之路!!另國家也因人口迅速老化和西醫治療成本日高中帶耒的整體醫療成本急升的壓力中意識到,從來都是平民醫學的中醫的作用與珍貴,更逐漸開放中醫的生存空間並給予更多的鼓勵!!隨著這”春天″的到來,個人相信,我們將迎來中醫更大的人爆發期,會有更多的名中醫及名著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