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養生科學嗎?

辟穀養生科學嗎?薄利軒12017-11-06 13:07:29

關於辟穀

辟穀、間斷食有科學依據嗎?是迷信嗎?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有一些科學常識。根據現在人們對人體能量轉化機能的研究,辟穀是有科學依據的。只是要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才能到達預期效果。一些把“辟穀”神秘化,超越人的認識水平的說法,充其量是猜想,不足取。

能量是人類生命活動的動力,人需要能量來維持生命活動。

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來自食物:

1.糖類(碳水化合物) 1g碳水化合物可供能為16。81kJ(4kcal)

2.脂類1g脂肪可供能37。56kJ(9kcal)

3.蛋白質1g蛋白質可供能為16。74kJ(4kcal)

人類攝取食物中的能量用於維持所有生命活動,人體以能量作功的同時也有熱量的釋放以維持體溫。

如果人體攝入的能量不足,機體會動用自身的能量儲備甚至消耗自身組織以滿足生命活動能量的需要,人若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則出現生長髮育遲緩、消瘦、活力消失,甚至生命活動停止而死亡。

相反,若能量攝入過多,除少量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儲藏外,幾乎完全轉化為脂肪,使人發生異常的脂肪堆積,人因此就會肥胖。

人每天能量的攝入與每天的能量消耗正好一致才是一種能量的平衡,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

人體的能量消耗主要用於維持基礎代謝、體力活動和食物特殊動力作用三方面能量消耗的需要。

對於孕婦則還包括母體組織(子宮、乳房、胎盤)生長髮育和體脂儲備,以及胎兒的生長髮育;乳母則需要合成乳汁。

對於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還包括生長髮育的能量需要。

能量需求因人而異,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階段時需求也不同,年齡、基礎代謝率、身體大小和構成、身體狀況和活動程度,都會影響能量需求量。

人的身體每天消耗能量的大致情況:

(1)基本能量需求(基礎代謝率)60%

(2)運動30%

(3)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10%

一般成人熱量供應標準(千卡/日):

男 女

輕體力 2400 2100

中體力 2600 2300

重體力 3400 3000

這些只是對一般人,一般情況的參考,實際上每個人都不同,因人而異。

影響能量代謝的主要因素有

①肌肉活動:勞動、運動都可提高能量代謝。

②精神活動: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可使肌緊張加強,並引起促進產物的激素的釋放(如腎上腺茹、去甲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等),使能量代謝顯著提高。

③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各種食物中,蛋白質的特殊動力作用量大。

④環境溫度:在20℃~30℃的環境中,能量代謝最為穩定,環境溫度低於20℃或高於30℃時能量代謝均可提高。

當長期能量攝入超過正常能量代謝,攝入能量會儲存起來。以糖的形式儲存量不大且時間短,以脂肪形式儲存量大且時間長。長此以往,人會出現肥胖、血糖過高等一系列症狀。現在人們發現,血糖長期過高,會給有害細菌、癌細胞提供合適的生存繁殖環境。脂肪過量會導致血液迴圈障礙,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脂肪轉化為能量的機能長期不用,會退化。

過去人們不知道人體能量轉化的機理,但是卻知道人體能量轉化機能退化造成的危害。中醫中的“辟穀”,伊斯蘭教的齋月,印度的“絕食”,實際上就是用間斷食方法鍛鍊人體能量轉化機能。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知識還相當不足,可以說是貧乏。間斷食方法調動人體能量轉化機能是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超出人體內部平衡調節的限度,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近些年來,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人們有一種享受口腹之慾的衝動。八十年代我們說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在吃這個方面有沒有想把缺吃的東西吃回來?口腹之快帶來能量過剩,進而帶來的代謝性疾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普遍。說是“吃飽撐得了”,“餓的輕”,雖然話不好聽,但一點兒也不假。

現在講健康與長壽,餓一餓可以,但必須科學的“餓”,不能隨心所欲。要注意身體機能平衡,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自己不明白的,最好嚴格遵守醫生指導。“吃飽撐得”難受,“餓的很了”也難受,甚至能餓出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