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癲癇的藥有哪些?

治療癲癇的藥有哪些?使用者32849656880912112019-10-28 13:02:03

治療癲癇的藥物包括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拉莫三嗪、奧卡西平、左乙拉西坦、託吡酯等。有必要結合具體的癲癇發作型別和影片腦電圖表現,以及患者以前的基本生理狀態,如肝腎功能等。,給予相關藥物治療。例如,卡馬西平適用於癲癇的部分發作,特別是複雜的部分發作,其療效優於其他抗菌藥物。丙戊酸鈉作為一種廣譜抗癲癇藥物,適用於癲癇的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治療癲癇的藥有哪些?神經內科崔愛勤醫生2020-01-10 09:05:54

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 ,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 對於癲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國內擁有的新型抗癲癇藥物有5種:左乙拉西坦(開浦蘭)、加巴噴丁 、妥泰(託吡酯)、奧卡西平、拉莫三嗪片。抗癲癇中成藥製劑有:癲癇平 、香草醛 、羚羊角膠囊等,但是所有的藥物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防止濫用藥物對自身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治療癲癇的藥有哪些?PSM藥盾公益2020-11-10 17:53:55

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大腦區域性神經元異常高頻放電並向周圍正常腦組織擴散所導致的運動、感覺、意識或精神等腦功能失常行為,呈間歇性無預兆發作的慢性神經系統症狀。此外,腦部腫瘤、頭部外傷、中風、癲癇病史、電解質紊亂、低血糖、重症感染、藥物過量或突然停藥等都會誘發或加重癲癇。

目前癲癇的治療仍以藥物治療作為首選。抗癲癇藥物根據作用機制可分為四類:膜穩定劑、減少神經遞質釋放的藥物、提高γ-氨基丁酸(GABA)介導的興奮性抑制的藥物和其他類。但臨床中更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根據藥物出現時間的先後順序,將抗癲癇藥分為傳統抗癲癇藥和新型抗癲癇藥。其中,傳統抗癲癇藥的代表藥物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丙戊酸鈉、乙琥胺、卡馬西平、氯硝西泮、地西泮等。新型抗癲癇藥的代表藥物有拉莫三嗪、奧卡西平、託吡酯、加巴噴丁、左乙拉西坦、氨已烯酸、布瓦西坦等。與傳統抗癲癇藥物相比,新型抗癲癇藥不良反應較少,藥物間相互作用較少,而傳統抗癲癇藥物多需透過血藥濃度測定來制定或調整給藥方案。

抗癲癇藥物所造成不良反應受到劑量的影響,常見臨床表現為噁心、嘔吐、頭痛、頭暈、血液生化指標異常等,上述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發生比例相對較高,其延續時間一般較短,是抗癲癇藥物所致的輕症不良反應,停藥後患者症狀能夠得以緩解,不會對其臨床治療及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危害。此外,抗癲癇藥物還可以誘發面板系統、肝臟及血液系統的超敏反應,一般其面板不良反應症狀為Stevens Johnson綜合徵、毒性表皮溶解症、斑丘疹等,多為患者皮膚髮生皮疹或皮屑,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其黏膜及重要器官受損,尤其是毒性表皮溶解症,其致死率較高,這與患者體內的遺傳因素有關。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會增加,除誘發精神症狀和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反應(包括睏倦、共濟失調、認知損害、激惹、複視和頭暈)外,不同的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也不相同。

因此,在使用抗癲癇藥物時需要加強監管,主要措施有:對患者血藥濃度進行動態監測,並篩查患者抗癲癇藥物代謝酶基因多型性篩查,對於血藥濃度過高或不足現象,應及時調整抗癲癇藥物劑量;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與嚴重超敏不良反應相關基因的檢測,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於備孕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服用抗癲癇藥物時,應與醫生充分溝通,評估相關風險,權衡利弊,合理調整給藥方案。

(以上內容由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藥學部盧偉藥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