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中派源流,如何看待南北宗之爭帶來的利弊?

禪宗中派源流,如何看待南北宗之爭帶來的利弊?和_子2020-07-03 17:21:06

我們先來談一談南北的由來及兩者的關係,然後再來分析兩者之間,是否有利弊之爭?

慧能及神秀都是五祖弘忍門下的得意弟子,相同的師父卻教出,人們認為兩個不同的宗派出來,

禪宗中派源流,如何看待南北宗之爭帶來的利弊?

神秀提出的偈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想想,人的一生中,若能如此般,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的能夠勤拂拭,使之一點塵埃煩惱都沒有,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修行人可做到的。五祖師父也宣佈所有的弟子以後亦要,遵照神秀的方式繼續不斷的努力,學習成長,精進圓滿。

慧能所提的偈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同的兩個偈,不是哪個比較好?哪個比較不好,它是兩個不同的,人生修行成長的過程。師父五袓弘忍,把法衣,傳給了六祖慧能。

禪宗中派源流,如何看待南北宗之爭帶來的利弊?

從此以後,各種人的因緣關係,便產生了,南能北秀,南頓北漸之稱,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南邊的慧能以頓悟的教法,北邊的神秀以漸進的教法,各分為南北。

知道南北的由來以及相互之關係,便可分析部份人所說的利弊之爭,實乃部分人,不全然瞭解之故,方會提出如此般見解。經雲:【法無漸頓,迷悟有遲疾,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法華經雲:【法,是一乘法,無二也無三】,若二,若三,乃是因人而有,八萬四千法門乃是因人的方便,而有,法,永遠是一乘法。

禪宗中派源流,如何看待南北宗之爭帶來的利弊?

頓與漸,亦復如此,不是漸比較好,也不是頓比較好,亦不會相爭,而有利弊的。是因人的根器與業來決定。維摩經雲:【隨其福德,飯色各異】。用簡單的例子來表示,小學生去讀大學生的課。肯定讀不來的,反而誤了自己,同樣的博士生,去讀小學生的課,浪費時間。不是說我想讀博士就讀博士,我想念小學就是念小學,那是由個人的業的因緣,及根器,迷悟成度來決定,小學與大學,不分好與壞。心的迷情程度不同,變分為,漸與頓,南與北,這是生命成長的不同的過程罷了,那來的利弊之爭。法,無高低,人的迷悟才會有高低,才會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