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才子八怪2019-02-16 11:43:07

春秋,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之間的近三百年時間;戰國,則是指從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這二百五十餘年的歷史。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春秋年間出現的“春秋五霸”,齊僅齊桓公一代強盛;宋襄公被“仁義”自傷;秦處西部邊陲;楚國雖有莊王問鼎,終究地理偏僻;最具實力的,當屬晉國!因為當時的

晉國雄踞北方,佔據著黃河流域這片在當時最為肥美的土地,農耕發達、人口集中、文化繁榮!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晉國起初設一軍,晉獻公時設兩軍,自己和太子各領一軍。晉文公時代,晉國國力膨脹,文公乃設上中下三軍,後又增設二軍:新上軍、新下軍。晉襄公繼位後,重編三軍。每一軍分別設將、佐一名,晉國六卿自此登上歷史舞臺!

六卿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各有封地、人口、軍隊,為爭權奪勢,彼此間攻伐不斷。春秋晚期,晉國六卿被智氏、魏氏、趙氏、韓氏、範氏、中行氏六大家族壟斷!六家不斷坐大,矛盾愈演愈烈。柏人之戰中,趙氏滅掉範氏、中行氏,奪其邯鄲、柏人兩大重鎮。四大家族中,以智氏勢力最大。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智氏家主

智伯一直想侵吞其他三家之地,便假惺惺提出各家分別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一萬戶百姓歸還晉國,藉機中飽私囊。魏氏、韓氏畏智伯之威,只好就範。但趙氏以勇武善戰出名,寧折不彎,不願聽從智伯的建議。智伯以此為藉口,率魏、韓兩家猛攻趙氏!趙襄子寡不敵眾,只好收縮防線,帶著兵馬退守晉陽。

以智氏為首的三家兵馬很快便攻到晉陽城下,趙氏兵馬堅守不出,三家這一圍便是兩年多。

智伯出毒計引晉水水灌晉陽城,大水澆灌下,晉陽城朝不保夕。智伯頗為自得,引韓康子和魏桓子前去欣賞自己的戰果。魏、韓兩家卻擔心唇亡齒寒,遂萌生異志。恰在此時,趙襄子派人勸說魏韓兩家共同滅亡智氏,瓜分晉國,兩家一不做、二不休,同意共同滅智。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次日夜裡,

趙、魏、韓三家聯手,智氏全軍覆沒,家主智伯也被殺死!智氏土地、人口盡為其他三家所有。公元前375年,三家瓜分晉國所有土地,晉國滅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趙籍、魏斯、韓虔三人為諸侯,三家所建之國亦稱“三晉”。

三家分晉後,華夏文明進入更加殘酷鐵血的戰國時代!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戰國初期,魏文侯魏斯對能臣李悝、吳起委以重任,率先變法強國。後魏國因外交失策,導致三晉不和。魏國兩敗於齊,又敗於秦楚兩國,國力逐漸萎縮。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所滅!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軍爭大國趙國,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下強盛一時。長平之戰後,趙國衰落。公元前230年,趙國大旱,秦國趁機攻趙,趙國名將李牧被趙王冤殺,趙國無力抵抗秦軍。公元前228年,趙國滅亡。

春秋戰國的“三晉”指的是什麼?有何歷史?

倒是韓國,進入戰國時代一直不溫不火,申不害的“術治”也未能使韓國脫胎換骨,故而韓國在七國爭雄中多以“小弟”形象出現。臨了,韓王還踢出一腳烏龍球——鄭國渠,公元前230年,韓國第一個被秦國攻滅!

我是“才子八怪”,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