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呢?

為什麼感覺《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呢?一本金書闖天涯2020-04-29 22:40:22

這個問題問的好,讓彭彭想起了魯迅的《狂人日記》,書中全文並沒有直接寫封建社會是如何“人吃人”,也沒有直接刻畫封建社會下的人們內心是如何醜陋麻木,而是用一個精神病人的發狂痴想來鞭撻醜惡的舊社會,以此來喚醒人們的良知。

《連城訣》也是如此,雖然是一本武俠小說,但是關於武功比斗的描述在全書中佔了很少的比率,更多的是敘述“人人耗費精力尋寶,狄雲草率復仇”的故事。破譯連城劍法,尋覓寶藏成了小說的主線故事,其中關於狄雲的復仇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如此看來,便造成了《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的感覺。

為什麼感覺《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呢?

弱化武林鬥爭,強化主旨:保持希望

其實,從《連城訣》這部書的寫作背景來分析,就可以看出為何這部書輕武俠而多故事。

這部書脫胎於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情節相似。含冤入獄的年輕人埃德蒙被判了終生監禁,要在監獄裡孤獨終老,這對於一個年輕人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就在埃德蒙瀕臨絕境的時刻,同在獄中的老神甫教給他知識,並告訴他一個寶藏……

一天一天過去了,埃德蒙終於逃離了監獄,改名基督山伯爵,並憑藉老神甫教給他的知識和那處寶藏,成為名利雙收的貴族,不僅懲罰了那些陷害過他的惡人,而且報答了那些對他好的人,成為人人敬佩的基督山伯爵。

類似於《基督山伯爵》,《連城訣》以扣人心絃的“人人尋寶,狄雲復仇”的故事情節將讀者的心牢牢抓住,透過敘述尋寶的各種荒誕情節,弱化武學鬥爭的寫作手法將全書的立意上升到“縱然多有黑暗,但是請保持希望和等待”的哲學高度,自然而然讓讀者讀起來少了些“快意恩仇”的武俠鬥爭快感,多了些思索在其中。

武學天花板:“練成神照經,天下無敵手”

那麼,書中的武學層次是否真的整體偏弱呢?其實不然,從全書的細節和幾次伏筆中,可以窺探出這部小說裡的武學體系。學習了《神照經》的丁典、狄雲是絕頂高手,南四奇和北四怪,以及血刀老祖是二流高手,萬震山,戚長髮等人是三流武學人物。

為什麼感覺《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呢?

《神照經》在金庸先生的武學體系裡可比肩《九陰真經》、《北冥神功》等絕學,大成以後可獨步天下,具有生死逆轉的功效,當屬世間深厚無比的內力。只可惜世間學成《神照經》的兩人出手的記錄都不多,未能在江湖中掀起狂風暴雨。絕頂武學的沉默,直接造成了這部小說中武學層次不高的表象。

《神照經》是哪位前輩高人所著,書中並沒有介紹。湘中名宿,武林中人稱“鐵骨墨萼”的梅念笙是掌管這部絕頂內功的第一人,至於他是否練成,書中也沒有提及。如此一來,第一個真正練成這門絕學的人是丁典。

丁典這時的內力其實早已遠在那道人之上,只是要試試自己新練成的神功,收發之際到底有何等威力,才將他作為試招的靶子。那道人本已累得筋疲力竭,油盡燈枯,這半碗冷水潑到後腦,一驚之下,但覺對方的內勁洶湧而至,格格格格爆聲不絕,肋骨、臂骨、腿骨寸雨斷折。他眼望丁典,說道:「你……你已練成了《神照經》的……大法……那……是……天下……天下……無敵手……」慢慢縮成一個肉團,氣絕而死。

為什麼感覺《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呢?

對這部絕學和連城劍法垂涎三尺的門派並不確定丁典是否練成了這門絕學,故而派來搶奪《神照經》的都是各派裡武學最高深的一流高手。穿烏蠶衣的雪山派人物和血刀五僧等高手,無一不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但是在丁典練至大成的《神照經》面前,聯袂而來的這些高手毫無抵擋之力,輕鬆被虐,

正是應了丁典那句:練成神照經,天下無敵手”。

逃出監獄後,丁典中了金波旬花之毒,愛人已死,他心存死志,終於沒有機會在江湖中映證《神照經》的威名。此後,唯一學習了這部寶典的人只剩下狄雲。

狄雲在雪谷之中與血刀老祖拼鬥瀕死之際,機緣巧合打通了任督二脈,終將神照經內功練至大成,一躍成為《連城訣》的絕頂高手。

但是作為書中的男主角,狄雲與丁典一樣,並沒有復仇的執念,也沒有憑藉一身武藝去瘋狂復仇,去揚名立萬。

而是選擇查明自己被冤枉的真相後歸隱雪谷。雖然未曾出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狄雲已經成為當世第一高手。

為什麼感覺《連城訣》的整體武功水平不高呢?

全書著墨最多的情節是連城劍法裡藏有的寶藏和在江湖裡掀起的狂風暴雨,為了寶藏,師徒反目成仇,父子間相殘的種種荒誕情節,讓讀者對故事情節的思考和探索成為重點,壓過了對武俠世界裡比斗的感覺,自然讓人覺得《連城訣》武學整體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