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武全順2018-09-05 16:35:17

有,真有布衣先生在底下,悟,禪。德。容。同時較大一部分,人。天天喊,合著唷人,在做兩面人,深之於三四面人,混跡各級階層,我個人理解認為。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共賞五千年2018-09-05 09:54:07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現代“孺子牛”雖然翎毛鳳角,但還真的有這一類人的存在!正因為還有他們——內心才真正溫暖: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A先生,生於50年代,從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走過來,吃不飽穿不暖, 對生長於“黃土地”的人來說上學是一種奢侈,能上個小學已經屬於不錯的家庭哪——能幫父母寫個信,算個帳,不做“睜眼瞎”就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週而復始……

雖然那個年代戰爭還是頻發,但對於三歲沒了娘,連自己生日都不知道的人來說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就是——當兵!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以前人大多沒出過遠門,一走千萬裡,告別父母,告別妻子,告別在捱打時可以睡到其家牛棚的二大娘——不捨之外更多的還有忐忑……

對於人口流動封閉,連“出去做客”都有可能隨時會被“抓起來勞教”的年代——當鄉音漸漸聽不見時,才曉得走了幾百裡,內心思緒萬千!“還好還在省內”……

汽車換火車,經過無數輾轉,坐上了省城的火車。當車上廣播:即將出省馬上進入外省地界時——A先生再也無法控制情緒,眼淚唰的掉下來了,不能自已!按照其當時的心境我感覺就和 王維的詩寫的“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情境一樣……

來到邊疆——有哭鼻子想回家的,還有未展開訓練就不得不住進醫院的……其實A先生也是不適應的,整天打不起精神,但他只有一條信念——撐下去,邊疆總會有人守吧,別人能行他肯定也要能行!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可能是其小時睡牛棚 ,吃剩飯, 穿單衣的經歷幫到了他,使他較快地調整了過來!他也有自己的小秘方——少說話、少打鬧、少想家(因為想家是沒用的,只會耗費精力)。然後他又幫助照顧了很多反應激烈的戰友,幫他們洗衣、整理內務、打飯等日常事項!慢慢地一些人就會習慣性讓他幹這幹那——有人說他傻,“自己家都是八輩貧農,睡牛棚長大,還借錢給別人”,“你好心無好報,他那人有錢還你才怪”……對於這些,他只是一笑了之!還是繼續在那個十分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自己、做自己……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漸漸地其憑藉過硬的軍事訓練,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秉性贏得了戰友們的親近和信任!在邊疆一待十餘年,30多歲時因體質不適而主動要求轉業回家。後得知以前“幾乎天天泡病號”的一戰友現狀還是不佳,因其部隊還認識很多人,就立馬為其方打聽奔走——其終於又返回部隊“大修”了一回!這對於在看“赤腳醫生”都奢侈的年代是非常不易的……

然其後來為了生活瑣事和A先生卻反目成仇!A先生出過不少冤枉錢,也受了諸多的冤枉氣——但其卻吩咐家人絕不能和對方計較吵鬧,不僅僅是因為對方已成了寡婦……也從沒聽其說過“埋怨”、“後悔”之類的種種話語。。。。。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孺子牛”吧——

樸實平凡,任勞任怨;

說少做多,不求回報;

有甜不享,有苦不說!

臨大難不動聲色,受大欺念人長處;

對朋友無怨無悔,對家人照顧有加!

……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蝦百花說說2018-09-09 11:38:10

相信有這樣的人,但也相信這類人很少!

現代社會還有“孺子牛”這類的人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