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運唯美的意思?

哲運唯美的意思?多才多藝小丑影視2021-05-01 06:37:53

唯美主義是十九世紀末流行於西歐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潮。它最初起於詩壇,後來漸及小說、戲劇,主要流行於英國。所謂“唯美主義”,就是以藝術的形式美作為絕對美的一種藝術主張。這裡所說的“美”,是指脫離現實的技巧美。因此,有時也將唯美主義稱為“耽美主義”或“美的至上主義”。

唯美主義思潮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是唯美主義運動的先驅。他說:“美的東西就是永久的歡樂。”法國作家戈蒂耶是由浪漫主義向唯美主義過渡的作家。他反對藝術的功利主義,主張純藝術,追求形式美,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戈蒂耶成了唯美主義運動的倡導者。

我們常說的唯美=浪漫

唯美主義運動(Aesthetic movement)是於19世紀後期出現在英國藝術和文學領域中的一場組織鬆散的運動。通常,人們認為唯美主義和彼時發生在法國的象徵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同屬一脈,是這場國際性文藝運動在英國的分支。這場運動是反維多利亞風格風潮的一部分,具有後浪漫主義的特徵。它發生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大致從1868 年延續至1901年,通常學術界認為唯美主義運動的結束以奧斯卡·王爾德被捕為標誌。

所謂“唯美主義”,就是以藝術的形式美作為絕對美的一種藝術主張。這裡所說的“美”,是指脫離現實的技巧美。因此,有時也將唯美主義稱為“耽美主義”或“ 美的至上主義”。十九世紀末的英國唯美主義運動的形成,具有兩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樂主義的批評;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藝術化的思想。比德認為,文藝批評家的職責不在於掌握知識,羅列材料,以滿足正確的美的定義,而應該具有一種特殊氣質,善於感受美的物件的能力,將自己同書本中的內容緊密地聯絡起來,從中探討得到的快感和樂趣,這才是審美批評的根本。莫理思認為,改造社會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藝術化不可。任何文明社會,假如不能對它的成員提供這種環境,那麼世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觀點,奠定了唯美主義的理論基礎。再加上英國詩壇中拉斐爾前派的主要代表羅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終於形成了唯美主義運動。

英國的頹廢派作家們受瓦爾特·佩特的影響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間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張人們應該熱情的擁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藝術化。頹廢主義者們接受了這一觀點。法國哲學家維克多·庫辛和奧菲爾·戈蒂埃在法國推廣了這一觀念,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並聲稱藝術與道德之間沒有關聯。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資訊。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痴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並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唯美主義運動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建議性而非陳述性、追求感觀享受、對象徵手法的大量應用、追求事物之間的關聯感應——即探求語彙、色彩和音樂之間內在的聯絡。

唯美主義視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和雪萊為先驅,也受到了拉斐爾前派的影響。在英國,唯美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奧斯卡·王爾德和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這兩個人都接受過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和唯美主義運動有關聯的藝術家包括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和但丁·加布裡埃爾·羅塞蒂。唯美主義思潮對室內設計也產生了影響。唯美主義的室內設計師們喜歡以孔雀羽毛和藍白相間的中國瓷器作為裝飾。唯美主義運動曾經受到來自雜誌《笨拙》以及吉爾伯特和蘇利文的小歌劇《忍耐》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