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暖歷史2021-02-02 16:08:34

後金(大清的前身)對朝鮮的征服是透過二次戰爭實現的。1627年是第一次,史稱“丁卯之役”,透過這次戰爭,後金和朝鮮結成了“兄弟關係”。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

清朝軍隊

因為朝鮮一直奉明朝為中華正朔,丁卯之役之後,朝鮮君臣上下依然實行奉明朝為“天朝上國”的交往原則。這就引起了後金的不滿。

“丙子之役”的起因,是因為皇太極改後金為清,並且稱帝號。要求朝鮮承認。而朝鮮不但拒絕上“尊號”,並且帶頭抵制。這讓皇太極十分不滿,震怒之下,剛剛登基稱帝的皇太極選擇御駕親征,討伐朝鮮,目的是要朝鮮徹底屈服。

這場戰爭後來被稱為“丙子之役。”

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丙子之役的具體細節,我按時間線來說。

天聰十年三月,皇太極準備稱帝改制,派遣英俄爾岱、馬福塔、尼勘率領龐大使團赴朝鮮。送給朝鮮皇帝一封書信,信中的意思有兩個,第一通知你我要稱帝了,這是一個大喜事。第二這樣大的喜事你們得表示一下,要求朝鮮皇帝李倧“勸進尊號”。

“一則使聞內外諸貝勒勸進尊號之意,一則使各國來附,兵力強盛之實也。”

朝鮮人的反應顯然出乎後金的意料,以大臣洪翼漢和太學生金弘壽為首的朝鮮官員給朝鮮國王上書,指出正朔在明,皇太極稱帝是僭越之舉,堅決反對上尊號。

在這種氣氛之下,朝鮮國王拒絕接見後金使團,拒絕拆看書信,決心和後金斷絕交往,全民備戰。以應對後金可能的報復。

天聰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舉辦登基大典,外蒙古,清諸貝勒都行三跪九叩之禮慶賀,唯獨朝鮮使者郭德憲等拒絕下跪行禮,結果後金人把他們揍了一頓,衣服撕破,鼻青臉腫,但是仍然是“終不屈腰。”拒絕擁戴皇太極稱帝。

皇太極大怒,氣憤地說:“你們這是給老子成心添堵來了,挑釁是吧,那我就打你。”

戰爭之前,皇太極做了必要的宣傳鼓動,然後率領群臣祭祀天地和祖宗,告知“徵朝鮮之由。”而且當著要出征朝鮮的十二萬大軍

宣佈了朝鮮的“五大罪狀”------“助天朝(也就是明朝),刷逃人,接毛將,修城池,不許會寧開市。”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

丙子之役

皇太極御駕親征,代善、多鐸、多爾袞、豪格等傾巢而出,大軍分為兩路,右翼兵往東京大路,沿渾河一線排列。左翼兵往撫順大路排列。

馬福塔率三百精兵奔襲漢城,貝勒杜度出擊皮島、雲從山、鐵山一線,防備明軍對朝鮮的增援。

到了十四日,嶽託軍攻陷平壤,朝鮮國王逃到漢城以東三十里的南漢山城,二十九日,皇太極率軍在南漢城外紮營,展開進攻。漢城成為一座孤城。

朝鮮嚮明朝求援。此時明軍被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拖住,無力增援朝鮮,不得已,朝鮮國王請求皇太極罷兵,議和。

皇太極不理會,繼續派多爾袞攻擊江華島。

直到二十三日,朝鮮國王給皇太極送去一封國書,表示歸附大清。

“自今以後,事之大禮,悉照常式,永世不覺,陛下以禮儀待小邦,君臣之間,各盡其道。”

至此,以前後金和朝鮮的“兄弟關係”,變成了大清和朝鮮的“君臣關係。”

但朝鮮國王李倧仍不願意出城投降,多爾袞攻陷江華島,俘虜朝鮮王妃,世子等人,三十日,朝鮮國王李倧無可奈何之下“棄兵器,服朝服,率文武群臣,獻上明國所給敕印。”

請與朝鮮在漢城東岸一個叫三田渡的地方築壇為盟,簽署了《南漢山城條約》,朝鮮正式向大清稱臣。

二月二日,皇太極率清軍撤出朝鮮。

這個就是“丙子之役”的整個過程。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

古代朝鮮士大夫婦女

下面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還鄉女的問題,有多少人,結局如何?

清軍撤退的時候,順便掠走了幾十萬的朝鮮百姓到遼東半島,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婦女。所謂“還鄉女”,是指被清軍掠走,之後又被朝鮮贖回的朝鮮婦女。

俘虜掠走的婦女數量很難統計,按朝鮮史書的說法是朝鮮人口被掠走了一半,不算被掠至蒙古的,光是掠至瀋陽的就有60萬人,其中有多少是婦女沒說。

不過據後代學者考證,60萬人應該沒有那麼多,但是幾十萬人應該是有的。

清後來在瀋陽設朝鮮被俘人交易所,准許買賣。結果就是:“所俘男女於城門外,其麗數萬,或子母相逢,或兄弟相見,相持嚎哭,聲動天地。”

朝鮮和清商議贖還人口,清的開價是最低一人20-25兩,最高的達1500兩,平均下來大概一人150--20兩。

朝鮮君臣經過商量,覺得價格太高,合議後決定堅持平價贖回,不然寧可不贖。

1637年8月10日,朝鮮派辛奇榮率620人到瀋陽,要求平價贖回朝鮮被掠人員,皇太極直接回絕,想壓低價錢,不可能。

皇太極堅持讓朝鮮出高價,是因為他注意到被掠人員中有數量不少的朝鮮宗室成員和士大夫家的婦女,這些人家有餘財,而且極重臉面禮教。趁機索取高價也有補充軍費的考慮在內。

朝鮮君臣沒有辦法,只好支付鉅額的贖金。但是被贖回的大都是宗室。士大夫或者有錢人的家眷,至於一般平民,仍有大量無力贖回的,這些人就冒險找機會逃跑,之後清又向朝鮮施壓,讓其把逃跑回朝鮮的如數送回,朝鮮人當然不樂意,但是在不斷施壓之下,僅1641年2月,朝鮮就送回“544人”。

除此之外,清還要求朝鮮選送面目攪好著嫁給清的貴族和軍官。朝鮮君臣沒辦法,只好選妾所生女、婢女收為養女來冒充自己的女兒,給清人挑選。

除了少數被贖回的,逃跑的,被掠婦女中還有大量自殺而死的。

這個和朝鮮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禮教的影響有關。

比如有的婦女看自己的贖價過高,家裡來人帶錢不夠,根本無力贖回,用刀“自刎而死”,也有的“絕食而死。”

朝鮮被掠女子為守貞潔而死的,不在少數。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

朝鮮士大夫和婢女

至於“還鄉女”,回到朝鮮也並不好過,因為當時的朝鮮也是一個尊奉“三從四德”的禮教社會,而朝鮮計程車大夫階層又是極重家門榮譽,偏偏有能力被贖回的往往又是這些人家的女子。

所以這些“還鄉女”回答朝鮮以後,因為被掠及“失節”除了要忍受來自社會的指責,侮辱,諷刺謾罵以外,還要面臨來自父親、兄長以及丈夫的壓力。

最大的壓力就是朝鮮一時間離婚成為風氣。各大臣紛紛上書朝廷,要求准許自己的兒子離婚再娶。

但是因為被掠非只一兩家的事,於是關於“還鄉女”以及由此導致的離婚話題成了朝鮮君臣之間討論的意見大事。

簡單說就是分兩派,一派覺得這些女子被掠非其本意,也是受害者,不支援離婚,另外一派就是強調餓死事小,失節是大,支援離婚。反對的一派基本是有閨女的,閨女被掠的,支援的一般都是有兒子的,兒媳婦被掠的。

爭論的結果是准許家有被掠婦女計程車大夫子弟再娶,但是不得拋棄贖還的原妻子。

總之戰爭是慘烈而殘酷的。受害的總是平民,尤其受害的就是婦女。所以制止戰爭,反對戰爭,爭取和平,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做的事。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戴益斌16519855932422021-04-08 04:30:34

大明,滿清,朝鮮的戰略格局被破壞,是華夏千古罪人,滿清第一功臣袁崇煥,毛文龍將軍死,朝鮮人也要負責任,毛文龍將軍在,大明安,朝鮮存,毛文龍將軍亡,大明危,朝鮮亡,毛文龍將軍死後一年,朝鮮被滿清攻破,滿清第一次入關燒殺搶掠,這一切都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將軍的後果,最嚴重的後果是從此為華夏埋下了亡國滅種的,甲申天變,華夏衣冠文明盡毀,

丙子之役”中的“還鄉女”有多少人?結局如何?折衝萬里2021-08-07 15:24:08

這是鄙人拙作《圖騰海東青》中關於丙子之役朝鮮被擄婦女的內容,希望能對你有用。

提及被清軍擄走的朝鮮女子,她們可以算是丙子之亂中最為悲慘的群體了。清初,滿洲社會發展水平還很落後盛行以野蠻著稱的奴隸軍功制度。受當時社會制度和階級屬性影響,註定清軍此徵朝鮮必會大肆擄掠。清軍為斂聚錢財專門挑選朝鮮當地家財豐盈的富貴家庭劫掠同時必會擄走其女眷,朝鮮上層社會官宦富貴之流的妻妾小姐大多被擄走。押回清朝後清人再根據被擄女子的家庭出身公開出售,最低賤的民女也可售二十五兩銀子,而朝鮮婦女平均售價在一百五十兩到兩百兩銀子。對於那些出身較高的女子則可售到一千五百兩銀子,而出身王族的公主售價最高其價可值百金。無論清人索要價格有多高,都會有朝鮮人主動贖買。那些講究禮教名分的朝鮮宗室及士大夫們為贖回自家骨肉至親,只得再被清人狠狠敲上一筆。

根據在盛京作為人質的朝鮮世子記述。清人將俘獲的朝鮮人聚集於城外市場出售,同為俘虜的親人相見後場面甚為悽慘,“其麗數萬,或子母相逢,或兄弟相見,相持號哭,哭聲動天地”。又據朝鮮大臣崔鳴吉記述,“臣前往瀋陽,出身士族為贖還隨往者甚多。夫妻相逢,抱持痛哭,如見泉下之人。路觀者無不悲涕”。清人勒索贖價實在太高,千里迢迢趕來拿錢贖親的朝鮮人很多都沒能贖回親人。那些“厥錢財不足者”唯有在市場上與親人抱頭痛哭。很多朝鮮婦女見贖身不能又不願受清人玷辱紛紛自盡身亡。根據《朝鮮實錄》記載,“有一處女姿色頗美,清人誘脅萬端,而終不聽,及至沙河堡,不食而死。清人亦感嘆為之,埋葬而去”,“有一處女約價將贖,而清人後乃背約以求增價,厥女自知不得還,引刀自刎而死。畢竟買其屍以歸向”。被清軍擄走的朝鮮婦女中像這樣誓死守潔、寧死不屈者比比皆是。

至於那些未死又未能贖身的朝鮮婦女,只能終生為奴飽受欺凌下場同樣是慘不忍睹。清朝文獻記載,清人中很多悍婦用盡各種殘酷手段折磨虐待家中那些擄來的低賤朝鮮女奴。(《清實錄》:“至於朝鮮婦女,軍士以力戰得之。今聞我國之婦女,沃以熱水,拷以酷刑,既不為妾,又不留為婢,妒忌殘虐,莫此為甚”)。可憐!可嘆!這些命運悽痛悲慘的朝鮮女奴大都難逃化為異域之鬼的厄運。還有很多朝鮮婦女不堪忍辱受迫,鋌而走險冒死逃回朝鮮。清朝得知後氣勢洶洶地告誡朝鮮,必須立即把逃人如數送回否則清軍將再起戰端。面對清朝赤裸裸的恫嚇,怯懦至極的朝鮮國王李倧哪敢違抗乖乖滴選擇順從。在莫大屈辱中將九死一生輾轉回國的朝鮮逃人一一搜出重又遣送回清朝。因所查逃人數目不足為湊齊清朝要求的人數,朝鮮還從義州、安州、定州等處監獄中提取被囚犯人編入遣返的逃人中,即“以足其數”。而這些朝鮮逃人一旦被遣回清朝,無一例外都會遭到主人嚴厲懲罰以及更為殘酷的人身迫害。

小小的朝鮮徹底被清朝打服、打怕、打慫了,連一點血性都沒剩下。無論清朝提出什麼樣苛刻無禮要求,軟弱無能只知苟且的朝鮮都不敢有絲毫忤逆。清軍撤走不久,崇禎十年、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九月,清朝以“內外諸臣締結婚礴,以固和好”為由,要求朝鮮進貢處女供給清朝諸貝勒大臣們享樂所用,而且必須是出身士大夫家庭的姿色女子。朝鮮國王李倧不敢有違,只得在宗室及大臣家中精心擇選六名處女進獻給清朝。對朝鮮民族而言丁卯、丙子年間的兩次侵朝戰爭,給朝鮮民族帶來深重苦難和太多屈辱,更是朝鮮民族心中永遠無法忘卻的痛,終朝鮮一世反清思潮都是社會主流情緒。因對清朝極度反感,朝鮮私下裡依舊蔑稱清朝為“胡虜”,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即便明朝滅亡朝鮮官方文獻《朝鮮實錄》也不用清朝年號,而是用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只是迫於清朝淫威在官方層面交往上,敢怒不敢言的朝鮮依然規規矩矩地履行著藩屬職責和禮數,恭謹敬奉使用清朝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