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在四川寫了哪些詩詞?

陸游在四川寫了哪些詩詞?呂國賓9332022-05-05 19:34:00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五年(1178年),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先後在成都、蜀州(今崇州市)、嘉州(今樂山市)、榮州(今榮縣)等地宦遊。

在這段蜀中生涯中,陸游與“蜀之望縣”大邑結下了特殊的情緣。他多次流連於大邑,或登高抒懷,或汲泉煮茗,或沽酒賞菊,留下了10多首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詩歌。

大邑的山水,因為陸游的詩歌,被鍍上人文的光輝,獲得獨立的文化生命。同時,大邑淳樸的自然生活,也為報國無門、滿懷鬱憤的陸游帶來無限欣慰,成為詩人的精神安放點。

大邑:詩意的美學繩索

斜江河悠悠流淌,安仁“南岸美村”,秧田裡青綠一片。

當夏日的晚風吹過時,我看到水田裡白鷺飛起落下,翅膀雪白,明亮耀眼,彷彿是一群穿著白裙的女子,在嬉戲歌舞。遠處群山疊青,淡月留痕;近處渡船閒橫,稻香蟬鳴。如此田園風光,如此清涼晚風,好一個似曾相識。

古人不知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我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一個人,一襲青衫,形象清瘦,在細雨中騎驢緩緩而來,頭戴竹笠,白髮暗生。他,就是陸游。

乾道九年(1173年),川西平原的夏天,是不是與今年的夏天一樣?那年,陸游由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改任蜀州通判,來到廣袤的川西平原,是惑還是不惑?那年,他49歲,正抓住不惑的尾巴。

陸游入蜀前的時光,很難用惑或不惑去評判。要說,也只能是“豐富多彩”:他殫精竭慮,報國之心難酬,唯有詩文相親相近,形影不離。

他帶著一顆惆悵的心來到蜀州。大邑與蜀州相鄰,口音難分難辨,風物民俗極為相似。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安穩,為盆地寧靜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奠定了基礎。

陸游到任後,不僅心繫百姓,勤政為民,他的足跡,也延伸到了大邑。而且,在行走大邑中,他很快被川西風物深深打動,將生命融入詩性人生中。

陸游留下的多首代表性詩作,恰好沿著大邑的地勢走向,即安仁→鶴鳴山→霧中山→西嶺雪山這條自然文化遺產生態走廊的順序寫就。

大邑的地理脈絡是一條明顯的爬升線,從海拔475米的平原,到海拔800多米的丘陵,再到海拔5364米的永久性雪山。這條線的奇異,在全成都可謂絕無僅有,造就了大邑地質、地貌學和生態、生物學的多樣性:才看過陌上花開、斜江晚渡,旋即領略深山古寺和道觀鐘聲,再往上走,可以踏雪問泉,觀賞雲海……具有自然美學意義的地貌線條,像一條無形的繩索,深深拴住了詩人的心

在安仁:何時有餘俸,小築佔雲根

乾道九年。秋思悠悠,西風陣陣,古渡斜陽中,片片落葉逐流水。這樣的季節最容易思鄉遣愁,何況離鄉背井的遊子、多愁善感的詩人。此時的陸游,半生奔波,胡未滅而鬢先秋,滿腹壯志只剩手握的一把蒼涼。

那晚,陸游夜宿安仁。夜涼人靜,竹籬茅舍的客棧顯得格外清寂。秋意如斜江河水一樣,冰涼沁骨。客房裡一燈如豆,陸游輾轉難眠,在《安仁道中》的題目下,蘸著愁緒寫下兩首五律。曾經對家國傾注滿腔熱望的他,“飛騰付年少,回首思悠悠。”陸游還清楚地記得,兩年前,他還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任王炎的幕僚,洋洋灑灑寫下《平戎策》,信心百倍地擬定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戰略計劃。令人扼腕的是,朝廷調王炎回京,幕府解散,陸游無比憂傷。

乾道八年(1172年),鬱郁不得志的陸游,帶著“衣上征塵雜酒痕”,騎驢入川,嘆息自己的命運,難道註定僅僅是一介書生——“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好在,還有這片蜀地的田園與山水,可供安放愁緒。

“何時有餘俸,小築佔雲根。”那一刻的陸游,想要的只是斜江邊的一座“小築”。

在鶴鳴山:安得仙翁索米術,一生留此弄寒泉

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載: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這個意味深長的地名,會帶給陸游怎樣的思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關於“仁”的價值追求,已伴隨每時每刻的呼吸,成為儒者血液裡流淌的文化基因。

不只是安仁,道教發源地鶴鳴山(也稱鵠鳴山)同樣讓陸游駐足流連。

史書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於大邑縣鶴鳴山,創立“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1173年,在張天師羽化千年後,陸游行遊至此,看到被古柏掩映的道教祖庭,重重殿宇、層層樓閣,彰顯著道門的威儀森嚴。陸游夜宿道觀,寫下名篇:

西遊萬里已關天,採藥名山亦宿緣。

老柏幹霄如許壽,幽花泣露為誰妍?

苔黏石磴捫蘿上,燈耿雲房掃榻眠。

安得仙翁索米術,一生留此弄寒泉。

(《夜宿鵠鳴山》)

陸游在大邑,將自然風貌變成審美移情的物件,因景生情,以情入景。在陸游的筆下,大邑的山山水水獲得了文化意義上的生命,散發出恆久的人文之美。

這首詩中,鶴鳴山在陸游的墨跡點染下,成為仙氣氤氳、美不勝收之地:連綿起伏、白霧繚繞的鶴鳴山,有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仙鶴;山中古木森森,蒼翠欲滴,巖縫裡乳泉泠然有聲;雲房被蘿葛遮擋,隱約有道家音樂傳來,細細聽來,恍若仙樂……

這首詩裡有難得的逍遙自在,彷彿詩人卸下重負,迴歸自然,與青山、河流、道觀、樹木等默默相對,“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詩人拾階而上,嗅聞著草木馨香,仰頭久久注視著巍峨古柏。他一定想起了《道德經》裡的那一段話:“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他一定想到了世事無常、造化弄人,想到了生命的虛無,由此發出慨嘆:“安得仙翁索米術,一生留此弄寒泉。”

在霧中山:今日蜀中生白髮,瓦爐獨試霧中茶

多少輾轉的愁緒,核心都是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哪怕正值佳時,滿山的丹萸、黃菊開得絢爛,陸游卻觸景傷情,鬱悶難解。有詩為證:

一日籃輿十過溪,丹萸黃菊及佳時。

端居恐作他年憾,聯轡聊成此段奇。

側蹬下臨重澗黑,亂雲高出一峰危。

何時關輔胡塵淨,大華山頭更卜期。

(《次韻周輔霧中行》)

陸游一刻也不曾忘記家國之痛。這首賞菊詩,透過一縷幽微的菊香,讓人讀到他壯志未酬的蒼涼與悲壯,以及一心期盼驅除金人、恢復中原的滾燙之心。

生活畢竟不是一潭死水,美麗的川西大地給詩人彈起了動聽的琴聲,琴聲由許多細節組成。眾所周知,大邑物阜糧豐,山水好、瓷器好、茶好、酒好,歷代各種文獻記錄中屢見不鮮。杜甫客居成都草堂時,就對大邑白瓷心心念念,曾經盛讚:“大邑燒瓷輕且堅,叩如哀玉錦城傳。”

好山好水出好茶,陸游自然免不了品茗這一生活雅趣。瓦爐中,鮮紅的炭火在跳動,在一縷茶香中,過往的似水年華彷彿全部返青,重新鮮活。鋪一箋素紙,陸游寫下七絕:

少逢重九事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今日蜀中生白髮,瓦爐獨試霧中茶。(《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

陸游寫過好幾首關於霧中山的詩,如《九月三日同呂周輔教授遊大邑諸山》《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並簡朱縣丞》。霧中山,也稱霧山,是大邑縣境內的一座名山,位於從平原到雪山過渡的丘陵山區。

霧中山開化寺是南傳佛教第一寺,古佛彌陀的道場。清同治版《大邑縣誌·寺觀》記載:“霧中,大邑之叢林,禪教之總持也。”霧中山山高林密,氣候溫和,四季雲霧繚繞(霧中山之得名,即因“山恆孕霧”),茶樹生長緩慢,茶葉清香遠溢。

霧中山僧人採製的茶葉,在唐宋時期聲名遠播。陸游接受僧人饋贈之茶,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開罐品飲。茶汽嫋嫋升騰,在淡苦的滋味中,他憶起少年,每逢重陽舉家郊遊,繫著鈴鐺的馬車裝飾華美,錦緞彩繪,珠簾薰香。如今年華老去,只能在偏遠的蜀地,獨自燃爐烹茶,任茶葉在壺中浮沉又緩緩展開,將沸水染成濃濃的茶色,細細啜飲,濃淡甘苦,別是另一番滋味。

故事總是這樣,繁華過後,一杯清茶足矣。

在西嶺雪山:從今惜取觀書眼,長看天西萬疊青

都說茶香醉人何須酒,但是,在天府之地,撫慰詩人的不僅是四時清景與佳茗,美酒佳釀同樣不可或缺。1174年,陸游50歲,正值知天命之年。

一場秋雨後,野菊花開得更加繁盛,空氣裡瀰漫著潮溼的清香。山徑兩邊,每一片草葉上都綴著水珠。陸游和友人相聚大邑靜惠山上的高秋亭,臨風把酒,痛飲大醉。人生難得幾回醉,總是清醒地活著,太苦太累。

醉眼迷離中,他又聽到了戰馬嘶鳴,還有漫山遍野的擂鼓聲和吶喊聲。此前的八月二十七日,陸游在蜀州閱兵,重披戎裝,眼前重現曾經的戎馬生活——在大散關一帶的軍旅生活,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親臨抗金前線、力圖實現愛國之志的軍事實踐。這段生活雖只有8個月,卻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

想起昔日繁盛的唐都長安,想到被金人蹂躪的三秦父老,他仰天長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在美酒飄香的大邑,那一場醉了又醒、醒了再喝的宿醉,最終化成一首七絕:

三日山中醉復醒,

徑歸回首愧山靈。

從今惜取觀書眼,

長看天西萬疊青。

(《高秋亭》)

陸游看見的“萬疊青”,就是杜甫筆下的“千秋雪”。大邑山川秀美,尤其是經鶴鳴山往上,數十公里外的西嶺雪山,更是層巒疊嶂,林木蔥蘢。杜甫寫過“窗含西嶺千秋雪”,那是詩聖在成都草堂推窗遙望西邊的景象,高高聳立、銀裝素裹的雪山矗立在藍色的天際,閃爍著聖潔的光芒。

陸游的身心融化在“萬疊青”裡,得以暫時放鬆和休憩。不知何時,天邊的晚霞燃燒殆盡,那一枚形似耳環的月痕,已經放大、升高,高懸天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因為陸游,大邑山水獲得了自身獨立的文化生命。山川幸甚,大美存焉。

多年後,耄耋之年的陸游在《新春感事八首終篇因以自解》中憶起成都:“錦城舊事不堪論,回首繁華欲斷魂。”我相信,無數個午夜夢迴裡,陸游一定還記得大邑,而大邑也始終銘記著陸游。(楊慶珍)

陸游在四川寫了哪些詩詞?甘露糖茶民2022-05-05 15:25:17

詩集卷四一百一十八首》

21

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漢嘉數得雨然未足也立秋夜三鼓雨25

五十衰翁發半華,猶能把酒醉天涯。絲毫美政何曾有,惟把豐年贈漢嘉。96

漢嘉山水邦,岑公昔所寓。公詩信豪偉,筆力追李杜。常想從軍時,氣無玉關路。至101

眉山漢嘉東西州,估船日日到津頭。不得講書一行字,倚遍臨江百尺樓。黃鐘大呂忽

《詩集卷五一百一十六首》

114

疏君勿嘆,漢嘉去歲無荷看。

《詩集卷十七一百五十五首》

31

唐安薏米白如玉,漢嘉栮脯美勝肉。大巢初生蠶正浴,小巢漸老麥米熟。龍鶴作羹香

《詩集卷四十一九十九首》

162

異硯出漢嘉,溫潤蒼玉質。因形作獸背,得墨如點漆。才高德亦全,終月不更筆。蠻

《生又一日,開卷就窗光。》

16

簷間秋雨時一滴,絕似漢嘉方響泉。不聽此聲三十載,夢迴搔首一悽然。

《文集卷十四》

62

唐安,又東至於漢嘉,然後知昔者之感,蓋非適然也。到漢嘉四十日,以檄得還成都。因

《文集卷十八》

3

漢嘉郡治之西偏望雲樓東有石穴,天將雨,輒出雲氣。予疑而發之,則石室屹立,室

《文集卷十九》

92

光川靄。鐘鳴鯨吼。遊者動心。過者駭目。又甚似漢嘉之凌雲。蓋兼天下之異境而有之,騷

《文集卷二十二》

17 《洪雅葛仙硯》作者陸游,詩詞全文如下“異硯出漢嘉,溫潤蒼玉質。因形作獸背,得墨如點漆。才高德亦全,終月不更筆。蠻溪大沱輩,烏敢相甲乙。從我歸吳中,略計將萬日。

斯石也,出於漢嘉之蠻溪,蓋夷人佩刀之礪也。琢于山陰之錢湖,則放翁筆墨之瑞也。

《文集卷二十六》

122

年九月既望,刻石置漢嘉月榭上,山陰陸某識。

《跋黃山谷三言詩卷》

1

此帖與漢嘉安樂園題名絕相類,豈亦謫僰時所書耶。淳熙癸卯二月二十三日,甫裡陸

陸游跋雲:“此帖與漢嘉安樂園題名絕相類。豈亦謫僰道時所書耶?淳熙癸卯(即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二月二十三日甫裡陸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