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襟亞2020-10-12 16:30:37

大家好,題主好,我是襟亞,就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曾鞏的七言絕句《詠柳》好是好,“都說好”可不那麼確切。畢竟大家對曾鞏文學成就的肯定,絕大部分都來自於他的散文!大家知道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知道他長於議論、說理透徹的行文風格;知道他的《墨池記》、《醒心亭記》、《思政堂記》等等散文名篇。但是對於他的詩,卻和與他同為散文八大家的韓愈不同,並算不上那麼很熟悉。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對柳吟詩(圖片來源於網路)

何況這首《詠柳》還和唐朝大詩人賀知章的一首七言絕句“撞了詩”!結果是——問問吧,幾個中國人不知道

“二月春風似剪刀”?

然而曾鞏的這首《詠柳》畢竟的確也是一首好詩,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它到底好在哪裡?

1。寓褒貶別善惡

這首《詠柳》乍看是詠物詩,一字一句讀過之後就會發現,實質上它是一首諷喻詩。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鞏在文學上,主張先道德後詞章。他的散文“本原六經”,遵循古代散文“重道”的優秀傳統,懷有積極修身、濟世的情懷。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畫像(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的詩,亦是如此。《詠柳》因事而發,詠柳的目的是諷刺當時那些勢利小人,諷刺他們得志便猖狂的卑劣行徑。

從這層意義上來看,這首詩有很強的社會針對性,是曾鞏對於時政、社會生活中的某些弊端進行的揭露和干預,說明作者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文采飛揚,氣勢順暢

曾鞏在重道的同時,也很重視文采。歐陽修曾經把蘇軾做的文章誤以為出自曾鞏,蘇軾文采的汪洋恣肆自是不在話下,由此可見,曾鞏的文采自然也是非比尋常啊!

他曾經提出過“蓄道德而能文章”的觀點,這個“能文章”就是指的要“文采至美”,他認為“文采至美”是文章得以流傳後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本詩開門見山,上去了了數筆就把藉著春風的力量狂飛亂舞的柳枝、柳絮刻畫的淋漓盡致。一個“亂”字生動的扼住了枝條和飛絮交雜、混亂的張揚畫面;一個“狂”字又精準的賦予了這個場景相對應的人格。最後一句“不知天地有清霜”霍然把全詩推向深遠的哲理思辨,一個深刻、端正的人生態度就隨之呼之欲出了。不僅言之有物,語言還舒展流暢,對仗則工整、穩妥。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柳絮漫飛(圖片來源於網路)

3。敘議結合,言之有物。

曾鞏的散文一向長於議論。他的文章往往結構嚴謹,條理分明。本詩顯然同樣也具有這些特點。這首《詠柳》上半部分著力寫景,下半部分著力抒發情感並進一步闡發思想認識。章法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可謂深得曾文的精髓!

小結:

曾鞏的詩,現存大約400餘首,這首《詠柳》是他詩作中較為有名的。雖然他的“詩名”遠不及“文名”,但是對於他詩中傳達的那些積極、深刻的思想,還是很值得今天的我們思考和借鑑的。因此才不自量力的寫了這篇關於他《詠柳》的賞析,不足之處還望好友們批評指正!

謝謝閱讀,我是襟亞。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點贊、評論、關注吧!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晴空莽莽2020-04-30 17:27:34

謝邀。我是晴空莽莽,一起閒讀詩詞。

說起詠柳詩,最耳聞能詳的當屬賀知章的這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日的勃勃生機撲面而來;曾鞏的這一首《詠柳》獨特在於把柳條比作得志便猖狂的小人、惡勢力,跳出了固有意象,給讀者帶來新鮮的感受。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先來說說曾鞏為什麼會寫這樣一首詩?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南豐先生”的曾鞏出身世代耕讀之家,天資聰慧,記憶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在散文、詩詞、書法等文學方面有卓越成就。

曾鞏入仕為官,勤於政事,關心百姓疾苦,興教勸學,政績斐然。這首《詠柳》創作時間已不可考,只能從其為官生涯中去尋找,晴空推測可能是在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中途受阻的這一階段的某個春天。

變法期間,

曾鞏在治下奉行平反冤獄、打擊豪強、維護治安、救災防疫、疏河架橋、修繕城池、興辦學校、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等為政措施,深受當地群眾百姓得擁戴。

看見朝中群魔亂舞,張牙舞爪,曾鞏寫詩貶低嘲諷,同時也是表白自己堅定無悔的決心。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淺析《詠柳》:表面猖狂,實則後繼無力

春日剛剛來臨,河邊的柳條凌亂不堪,尚且來不及泛起青黃之色,就開始倚仗東風的照拂,飄忽起舞,肆意妄為,猖狂搖擺。

“倚得東風勢便狂”,透過柳條風中狂舞的行動,彷彿看見了那些小人的猖狂嘴臉。

“東風”不再是春天的信使,成為詩人筆下惡勢力的幫兇,助力勢利小人蓄勢待發。

可是連搖擺都要藉助外物的柳條能幹什麼呢?他們只知道揮灑出更多的柳絮,企圖遮避日月的光輝,卻不曉得,秋天來臨時的霜寒地凍,將使它逃不掉枯萎凋零的命運~

“解把飛花蒙日月”

嘲諷勢力小人的虛張聲勢的愚蠢行為,掩耳盜鈴,柳絮飛花妄想遮天蔽日,實則是後繼無力;

“不知天地有清霜”作為全詩的點睛之筆。

警告“柳條”不要得志便猖狂,終將被清霜覆滅,發人深省!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淺析:與其他詠柳詩對比,曾鞏不落熟套

古詩詞意象當中,“柳”通常指代春色,還有離情別意,亦或是送別時折柳相贈。賀知章筆下的柳就是春天的代表,春風化雨,春回大地,所以“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仙李白筆下的柳是帶著離愁別緒的,“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晚唐詩人唐偓折柳相贈“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裡時

”;千古賢后長孫無垢唯一一首《春遊曲》“

簷邊嫩柳學身輕

”則是借用了柳腰的意象。

凡此種種,不勝列舉,大多跳不出柳樹原本的意象,縱觀歷代詩人唯有曾鞏的《詠柳》別具匠心,用詠柳來諷世態,跳脫情感之外,令人驚歎深思。託物言志暗諷猖狂小人,詩中不露鋒芒,然而意義深遠。王安石曾盛讚

“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

,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可見一斑。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引申開來晴空甚至產生了一報還一報的想法:

詩中的

春柳經不住霜凍,清霜亦會被冬日的暖陽所化,冰雪有消融之時,萬事萬物都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運轉之中。

善惡到頭終有報,誰能夠笑到最後猶未可知~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老街味道2020-05-02 09:14:51

問題: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前言

曾鞏(1019年 —1083年 ),字子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文學成就最高的是其文章,

被後人評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南豐先生”。

不過,他的詩也有很高的水平,這首詠柳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一、謂其不能詩者妄矣

清朝文學評論家潘德輿評價曾鞏詩的水平時說:

昔人恨曾子固不能詩,然其五七言古,甚排宕有氣。近體佳句。。。。。頗得陶、謝家法。 七言絕句,如“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紅紗籠燭照斜橋,復觀飛入斗杓。人在畫船猶未睡,滿是涼月一溪潮”。

皆清深婉約,得詩人之風旨,謂其不能詩者妄矣。 《養一齋詩話》

潘德輿說, 評價曾鞏不能作詩的人很荒謬,並且列舉了曾鞏的一些作品加以證明,其中就有《詠柳》這首詩。

那麼,這首詩好在哪裡呢?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二、清深婉約,得詩人之風旨

潘德輿對於列舉出來的這些作品,有一個統一的評價,就是:

皆清深婉約,得詩人之風旨。

我們看看這首《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清深婉約,是說清峻而且深刻,同時委婉地表達出來,因此具有“風旨”。這裡“風旨”即是風人之旨,就是傳統文學的“興寄”。詩人透過描寫事物,其中寄託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圖。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三、倚得東風勢便狂

詩人評價某人、某事,不會直接說:

你這個人,稍微得勢就太猖狂,看你今天跑得歡,你知道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言外之意,早晚一天你要倒黴。

倚得東風勢便狂,這七個字寫出了柳樹的姿態,很明顯是暗中諷刺“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而且在“亂條猶未變初黃”的時候,你就猖狂,羽翼未滿就不可一世,將來是不是要上天?

第三句 ,解把飛花蒙日月。你只知道可以把自己的柳絮散發的漫天都是,矇蔽了日月。

第四句接著說,難道你不是到天地之間還有清霜嗎?

整首詩的意思,是第四句結束後的留白,言外之意是說: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等到了那個時候,你咋辦?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結束語

詠物詩常常人與物合一, 是詠物也是詠人。

同時宋詩又擅長說理,《詠柳》就是借詠物來說理的一首詩。即我們在很多詩詞賞析中,常見到某詩被評價頗有“理趣”。

道理不能乾巴巴的說出來,透過意象(形象思維)來表達,既有道理,又有詩的趣味。

@老街味道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2020-05-01 06:41:22

曾鞏的《詠柳》全文如下: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藉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燉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不知天地有清霜”好

<詠柳》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曾鞏。曾鞏少即見長於文章,他的文風,雍容平易,不露鋒芒,而曲盡事理。他的一些詠物詩寓意很深,如這首《詠柳》,就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藉以諷刺邪惡勢力。詩的前兩句是說:當春天剛到來的時候,零亂的柳條還沒來得及轉變為淺淡的青黃色,它就倚仗著東風吹拂而飄忽搖擺,氣勢更加猖狂。詩剛開頭即語帶嘲諷、蔑視,它描寫“亂條”如何倚仗權勢,張牙舞爪,逞性妄為,實際上是在為全詩主旨作準備,亦即古人所謂“蓄勢”。蓄足了氣勢,則必然有力地得出顛撲不破的結論,於是後兩句水到渠成,警語立出:那些柳條只會使柳絮飛上半天,企圖遮蔽日月的光輝,卻不知秋季來臨,天地間還將有一場又一場的嚴寒霜凍,到那時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為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它對那些得志一時的小人提出了嚴正的警告,振聾發聵,促人警醒。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讀書分享與推薦2020-05-01 23:13:17

曾鞏的《詠柳》寫得非常好,那到底有何出彩之處?和賀知章的名作《詠柳》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概括來說,

這首詩的妙處,是透過詠自然之景來諷刺人世之事,對那些猖狂的勢利小人,極盡嘲諷之能事,狀物與哲理相交融,意味深長,引人無限深思。

曾鞏的這首《詠柳》詩,流傳非常廣,原文如下:

詠柳

宋代: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一、寫作背景

曾鞏是北宋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少年時期便長於文章,他的文風,雍容平易,不露鋒芒,而曲盡事理,他的一些詠物寓意詩,更是廣受好評,他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在文章和詩歌方面,都有影響深遠的建樹,極受後世推崇,是大文豪歐陽修先生的高足。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生活的北宋時期,朝廷中的各種勢力比較尖銳,官場腐敗成風,為了升遷得好處,溜鬚拍馬、諂媚逢迎,無所不用其極,而一些正直之士,卻受到排擠和打壓,這讓正直的曾鞏非常不滿,於是寫下了這首託物言志的著名詩篇。

二、賞析

這首詩,雖然是寫自然界的柳樹,但是卻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猖狂得勢的小人,藉以諷刺他們和邪惡勢力。

這首詩的前兩句,“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意思是說,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凌亂的柳枝還沒有來得及變成青黃色,它便倚仗著東風變得猖狂起來,四處張牙舞爪。這兩句,其實便已經語帶嘲諷了,寫柳條如何倚仗東風,張牙舞爪的醜惡面貌,這帶著一種蔑視的情緒,同時也為下文道出主旨做足了準備。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所以詩的後兩句說,“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那些柳條只會讓柳絮飛上天空,遮蓋住了日月的光輝,但殊不知,一旦秋季降臨,那麼天地之間,將會有一場冷酷的嚴霜,到時候,它就會枯萎下來,再也猖狂不動了。這兩句,

尤其是最後一句,是畫龍點睛之筆,對那些一時得志的小人,提出了告誡和嘲諷,詩人說得義正言辭,當真是振聾發聵,相信那群宵小見了,也會心頭一震吧!

這首詩,是透過吟詠自然界之柳樹,將柳人格化了,對其進行無情的嘲諷,而且如此辛辣和痛快,這是此詩的高明之處,也是深受後世人們追捧的原因。

三、對比賀知章的《詠柳》

同樣是“詠柳”之作,賀知章的這一首《詠柳》也同樣著名,但是和曾鞏的立意卻截然不同,詩曰:

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的這首詩,與曾鞏的不同,是單純的讚美自然之作,讚美柳樹、讚美春天,將春風比作剪刀,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想象力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極有藝術美感。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但是你看,這兩首詩的共同之處,都是以擬人的手法來寫柳,主旨卻是一個讚美一個貶低,然而,這都不影響後世對於這兩首詩歌的喜愛,這說明,

只要是好詩,只要是入情入理,無論是單純的詠物還是借物抒情,總是能夠激起人們共鳴的!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天地之間小太陽2020-09-04 13:26:56

在進行討論之前,我們先看看曾鞏的《詠柳》是如何寫的。全詩如下: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從直描的手法來看,《詠柳》寫出了柳條的柔軟,遇風便隨風飛舞,似那顛狂無狀之人,沒有一點骨氣,也沒有任何收斂。同時寫出了柳絮的特點,鋪天蓋地而來,如落花般飛散,把日月都遮住了,寫得也很生動逼真。

但更為重要的是,古詩往往是託物寄情寓志的,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則是寫心,《詠柳》也不例外。在作者的筆下,那柳分明就是活脫脫隨風搖擺、借勢猖狂的小人,只顧著一時風光,卻根本不會考慮人間還有清風正氣。而小人的下場也會如那柳絮一樣,雖然一時風光佔盡,能夠遮天蔽日,但隨著季節的轉換,清霜降臨,再瘋狂的物事也會陷於肅殺,經受考驗,那隨風狂舞、落絮遮天的柳更是如此。“不知天地有清霜”為全詩的結句也是畫龍點睛之筆,它對那些見風使舵、得志便猖狂的各類小人提出嚴正警告:輕狂不會有好下場;同時也讓根底不牢、輕狂浮躁的世人保持警醒,學會收斂和低調,扎穩根基做人做事方是正確選擇。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敖雪寒梅2020-05-02 11:11:24

曾鞏是北宋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寫的巜詠柳》原詩是: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詠柳》其意是,

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便飛快的變綠了。

只懂得用它的飛絮蒙日月,卻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古時的詩人,一般用“柳“來寫離別傷愁景象,然而曾鞏則用它來描述那些得一時之勢的小人百態。他的精彩就在這裡。

比如說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借楊柳,當春風剛來時黃葉未脫淨,就倚風勢忘我得行的猖狂地擺弄著自己的舞姿,用來以諷刺那些邪惡勢力,卑鄙小人。同時帶著嘲諷,蔑視,得勢小人的張牙舞爪的醜態。

前兩句為後兩句作鋪墊,於是後兩句就水到渠成。

你柳條借東風猖狂,而最終的結論是,你也就是隻能將你的花絮飛上半天,而卻忘了還有秋季來臨,冬季的嚴寒霜凍,到那時你只會枯萎凋零。

”不知天地有清霜“這句為全詩畫龍點睛之筆。也就提出了那些得一時而勢的小人一個嚴正警告,同時促人警醒。

所以說曾鞏”詠柳“有他精彩之處。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錯誤的理解請老師們指教。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無韻詩翁2020-05-02 21:55:01

詩人曾鞏位列唐宋八大家,存詩四百餘首,頗得唐詩的神韻。對於詠柳,唐人賀知章也曾寫過一首七言絕句詩《詠柳》,原文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而更為巧合的是,賀知章的這首詠柳詩寫於早春二月,他所看到的楊柳和宋代詩人曾鞏看得景物幾乎如出一轍。但他不能步唐代名家賀知章的後塵,唯有獨闢蹊徑也寫了一首《詠柳》,原文為:“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儘管世人評價宋詩有說理的通病,但他只能如此。

這是一首哲理詩,首句點出了早春季節,前兩句描寫凌亂的柳枝藉助東風狂飄亂舞。詩中把柳樹比喻為得意猖狂的勢利小人。後兩句有警示意味,柳絮飛揚遮雲蓋日不會長久,等到寒霜降臨的時候,柳葉就會面臨凋零的下場。這首哲理詩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宋代文人有唐詩的基礎,他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造出新的輝煌,然而由於唐詩已經達到了歷史的巔峰。說來宋代文人也不容易,不能去模仿,也無法超越,只好獨闢蹊徑創造了宋詞的輝煌。他們也寫宋詩,也有蘇軾和陸游等名家,但是卻有重於說理的通病。

文學家曾鞏更出彩的是他的散文,他也寫了不少宋詩,以七絕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頗有風致。比如這首《詠柳》,他也想抒發情感,但是卻超越不了唐代文豪賀知章,他只能寫出說理詩,這也是無奈之舉。所幸這首詩獨闢蹊徑,寫活了柳樹和春風,也啟迪了後人。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琳琅文齋2020-10-10 11:16:28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曾鞏所寫的《詠柳》,

是唯一一首貶低柳樹而託物言志的古詩

自古以來,柳樹就深得人們喜愛,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借柳抒情的文章數不勝數,尤以詠物詠景、抒發離別和懷念之情者居多,而且幾乎都含褒義,其中不乏名篇佳文。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而曾鞏的這首《詠柳》,卻另闢蹊徑,極盡嘲諷之能事,將春柳貶得一無是處,但通篇讀來,才知

意在言外,託物言志,富含哲理。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全詩前兩句,描繪了剛綻新綠的柳條,便藉助東風的力量搖來擺去的景象,其中用了“亂”、“倚”、“狂”三個字,

一幅倚仗權勢、小人得志、淺薄輕狂的樣子呼之欲出

,表達了作者的蔑視和嘲諷之情。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第三句中,以誇張的“蒙”字,

暗含螢蟲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之意

,借柳絮漫天飛舞之姿,把傲慢猖狂的跳樑小醜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最後一句“不知天地有清霜”,表達了整首詩詞的“主旨”,猶如當頭棒喝,振聾發聵,警告勢利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這裡不用“寒霜”而用“清霜”,

蘊含了作者希冀天地正氣、世風清明的意味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在這首詩中,以擬人的手法,不僅借柳諷刺鞭撻了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而且警醒人們要保持低調內斂的修身養性之道,別具一格,寓意深遠,可謂也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歡迎關注,我的世界裡希望有你。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趙伯文417628832020-10-22 12:12:13

一提古詩《詠柳》,人們自然而然首先想到並順口就禿嚕出來的總是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我認為這是慣性思維的使然。

殊不知,作為唐宋八大家的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更是不逞多讓,妙筆生花。

出彩在字裡行間,獨秀於詩詞歌賦。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文雖詠柳而言非

唐代詩人賀知章和宋代大家曾鞏都寫《詠柳》,而且都是詩中無柳勝有柳。

但賀知章的《詠柳》是一首純粹抒情的詩,從樹枝葉到風裁剪,來讚美春天的美麗,春風的活力和大自然的魅力。

而晚於賀知章的曾鞏再賦《詠柳》時,是絕對不會循規蹈矩,照貓畫虎的,如果那樣的話,則有失大家風範和大才風度的。故曾鞏之《詠柳》出彩之一就在於其借題發揮,文雖詠柳而言非。一上來就用“亂條”、“勢便狂”的詞句,喻諷和蔑視那些包藏狼子野心“得勢便猖狂”的邪惡勢力邪祟之人。從而把詩的主題點明,並推向了高潮。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詩鋒不露已自威

我總是認為,古往今來,

詩為己意,言為心聲。

曾鞏的文學造詣深廣猶如滔水博疆,不然也不會被世人稱之為“八大家”。其文也以古雅、平正、沖和而立世,眾口交贊。

曾鞏的這首《詠柳》出彩之二,就在於其文

雖無大經大法,但也見大開大合;雖無兵戎相見,但已是唇槍舌劍;雖無口誅筆伐,但已現滿懷激憤問蒼天;雖無義正詞嚴,但已是小人頭上顯英威。

剛正不阿沖霄漢

曾鞏不但文采飛揚,其還為官多年,廉潔奉公,勤於理政,關懷民生,申冤平案,維護平安,打壓豪強,防疫救災,疏河架橋,修建城郭,興辦教育,整治惡吏,減廢捐稅等,深受老百姓的擁戴。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透過曾鞏的《詠柳》一詩,不難看出他剛正不阿氣宇軒昂的一身正義,十分清楚的顯示出他嫉惡如仇急公好義的高尚品格。僅僅四句詩就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抨擊了官場的醜陋現象,表達了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的決心。全詩充滿了硬氣,骨氣,大氣,正氣,豪氣,霸氣,當然更是少不了才氣。這是該詩出彩之三。

振聾發聵立史碑

曾鞏的這首《詠柳》,最為叫絕的是後兩句,“解把飛花蒙日月,”——微小散舞的柳絮怎能遮擋住日月的光輝。而“不知天地有清霜”——卻不知深秋霜降之日,就是它枯萎凋亡之時。更是全詩的詩眼、詩魂,賦予了詩的生命,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墨。可以說是警示箴言,振聾發聵。這是該詩最為精妙的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結語

曾鞏的《詠柳》,出彩於含義深刻,令人深思,發人深省中。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以書為徑2020-05-01 22:48:45

北宋曾鞏寫的這首《詠柳》是一首

託物言志

的詩,生動形象地把風吹柳絮的景象呈現出來。採用

擬人化的寫法

,使得

全詩變得人格化,

寫得非常好,與一般的詠柳詩相比,主要

有四點出彩之處。

【原詩】:《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譯文】:

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便飛快的變綠了。

只懂得用它的飛絮矇住日月,卻不知天地之間還有清霜。

第一點,採用了反諷的寫法,把柳樹化作小人得志的形象。

一般的託物言志詩的寫法都是從正面詠物,讚美景物的美好。其他詠柳的詩詞,也是從正面描述柳樹的美,從而讚美春天之美。

而曾鞏的《詠柳》則是諷刺柳樹,柳樹在東風的吹佛下,依仗風勢,非常的猖狂,就像小人得志時那種情景。

柳樹用自己的飛絮來遮擋著日月,以為可以瞞天過海,無人知曉。就像小人做了陰險的事情,要遮蓋真相,採取的手段一樣。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天地之間還有清霜,

清霜是遮擋不住的,就相當於天地正氣一樣,邪不勝正,總有一天浮出水面。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第二點,全詩描寫的都是動景,巧妙與人物個性融合。

“亂、倚、蒙”

都是動景下的動作,貫穿全詩,與人物的動作相一致,非常巧妙地融為一天。雖然呈現在面前的是柳樹的形象,卻彷佛就像是一個人站在面前。

“倚”

就是倚仗的意思,小人得志的背後是倚仗別人的權勢。

“蒙”

乃矇蔽、遮擋之意,做了壞事之後,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醜行,採用一些陰險的手段來掩蓋真實情況。這樣的寫法,

簡直就是活生生的人。

第三點,利用自然景象相結合。

“日月”與“清霜”都是自然景象,但是“日月”屬於光的照射,可以用物體擋著。但是“清霜”是一種霧水,水無孔不入,潤物細無聲,一切想象在水的面前都會顯露出真面目。詩人神奇地運用了這些自然現象,堪稱一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第四點,符合客觀真理,真相總會出現,醜行必將曝光。

有句話叫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可事實上不可能只有一個人。在社會上,所有的壞人壞事,總會有曝光的一天,而事實的真相遲早都會出現,並且

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客觀的事實。

小人得志,依靠的不是自己的實力,沒有真才實學,走的歪門邪路、旁門左道,遲早會有墜落的一天。

而真正的好運,總會留給有實力,腳踏實地的人。柳絮可以矇蔽日月,卻無法遮擋清霜,也就是這個真理。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九思堂筆記2021-03-07 19:00:37

九思堂筆記,

愛好傳統文化藝術,回答您的問題,僅供參考。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詠柳》一詩,物象表現力一般,“言志”有亮點,這正是出彩之處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入詩第一句平鋪直敘,初春乍到,柳樹剛剛從寒冬過後甦醒,橫七豎八的枝條上,還沒有來得及長出嫩黃的小芽。

第二句接著蓄勢,一旦春染大地,和風頻吹,柳樹一夜間由嫩黃變綠,並恣意在東風中或搖擺或狂舞,肆無忌憚地表演和炫耀。

物象的描繪是鋪墊,三四句進入主題、中心觀點。柳樹、柳條只知道一味地讓柳絮滿天亂飛,遮天蔽日,卻不知秋風起後,冷露寒霜冰雪紛紛而至,它將凋落和衰敗。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此詩,託物言志、詠柳諷世。揭露那些得勢小人,猖狂至極,仗勢欺人,顛倒黑白;得逞一時,不會長久,時辰到了、報應來了,必將被世人唾棄,被當做垃圾處理。

所以說,曾鞏這首《詠柳》,純粹的文學藝術含量不多、價值不高。但擬人以言志,寫物而明哲理,寓意深徹,發人深省,從這方面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也是出彩所在。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的文學藝術特點及風格

曾鞏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王安石、歐陽修來往密切。

他出身官宦之家,少時聰穎、博聞強記,加之苦讀勤學,盛名早播。但入仕不暢、屢試不第,因其擅長策論而不重應試之文。

從文學角度講,他的散文成就高於詩詞。他的文章古雅、清正、厚重,剖析透徹、結構嚴謹、論理自立。代表作有《唐論》、《隆平集》、《醉心亭記》等。從傳世作品看,他的主要精力和側重點、興趣點放在了策論、史傳方面。從一方面講,曾鞏也是一位政治家。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能文也能詩,詩的風格秉承散文,雖也有清新、飄逸之作,但大都質樸、深厚,而不追求雕琢堆砌,更多的是他性格中的堅強、冷靜、客觀、正直、愛眾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應。

曾鞏留存詩有400首左右,以“七絕最有名”。而其生活在“詞”昌盛的宋代,卻只留存了了一首詞《

賞南枝

》,也的確是件憾事。

現摘錄《

賞南枝

》,供大家欣賞:

暮冬天地閉,正柔木凍折,瑞雪飄飛。對景見南山?嶺梅露、幾點清雅容姿。丹染萼、玉綴枝。又豈是、一陽有私。大抵是、化工獨許,使佔卻先時。

霜威莫苦凌持。此花根性,想群卉爭知。貴用在和羹,三春裡、不管綠是紅非。攀賞處、宜酒卮。醉捻嗅、幽香更奇。倚闌干、仗何人去,囑羌管休吹。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九思堂筆記

謝謝關注和閱讀!(圖片來自網路)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聊城王崗愛講字2020-05-04 11:57:29

您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曾鞏的《詠柳》寫得好,作者是借早春時的柳葉,暗指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藉以諷刺邪惡勢力。把這些人的嘴臉刻畫的淋漓盡致。我將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詩中本意: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把它的飛絮想矇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第一句:亂條猶未變初黃

這句話的原意:當春天剛到來的時候,零亂的柳條還沒來得及轉變為淺淡的青黃色。但作者用了擬人化 的角度,來形容那些原本就沒什麼實力的小人。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第二句:倚得東風勢便狂。

這句話的意思是倚仗著東風吹拂而飄忽搖擺,氣勢更加猖狂。暗指一些小人的無恥和一些邪惡實力的得意忘形。詩句中頭兩句就嘲諷和蔑視那些奸詐小人,實際上是為後面的兩句詩作鋪墊。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第三句:解把飛花蒙日月。

這句話的原意是:柳葉想用它的飛絮想矇住日月。表明柳樹的無知,暗指一些邪惡勢力的自不量力。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句話的意思是:揭示了柳樹的無知,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透過對以上四句的分析,來解釋了曾鞏的《詠柳》精妙之處。

【我是聊城王崗,如果您也是喜愛文化知識,歡迎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相關知識。】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還文樓主2020-05-02 00:16:24

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曾鞏寫的寓言詩。主要寫,柳條還沒變黃時,在東風的吹動下狂亂舞動,想用飛絮矇住日月,卻不知道天地還有秋霜。

古詩背景,不詳,估計是朝堂上,社會上,得勢小人多,藉此詩諷之。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雜亂的柳條還沒有變成以前的嫩黃,倚仗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這裡用擬人手法,借物寓人,把柳條比成人。柳條還沒變黃,剛吐新芽,就倚仗東風的吹動下狂舞。暗指小人的力量還沒有生長壯大,就倚仗某些大人物或者大勢力,開始狐假虎威,猖狂起來。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想將它的飛絮矇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柳條想將它的飛絮矇住日月,暗指小人不自量力想為非作歹。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秋霜專剋制柳條的飛絮。秋霜一來,柳絮凋零。暗指在當今世上,還有專剋制小人力量的大人物或者大勢力存在。諷刺小人坐井觀天,不自量力,就異想天開的想作大惡事。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這是一首用擬人手法的諷刺詩。用柳條比作得勢小人,東風比作小人的依仗勢力或者人物,秋霜比作剋制小人的大人物或者大勢力。全詩描寫未變黃的柳條,依仗東風亂舞,想將柳絮蒙日月,如遇秋霜,必將一場空。來諷刺當今社會,一朝得勢的小人,只是不自量力,坐井觀天。小人想作惡事,必將失敗的哲理。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文發揚2020-09-03 11:35:19

曾鞏《詠柳》的出彩之處

論北宋曾鞏《詠柳》的出彩之處

文/文發揚

2020年9月3日

古人詠柳的詩作,據說是唐代賀之章的《詠柳》名列第一,然後直到北宋曾鞏《詠柳》,名列第二。為了瞭解曾鞏的《詠柳》何處出彩,不妨先看[唐]賀知章的詩《詠柳》。詩曰: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樹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歌頌楊柳樹歌頌春天的詩作。

前兩句擬人,小家碧玉:碧玉妝成一樹高。一個妝成,表明碧玉是一個美麗的女人。萬條垂下綠絲絛,正是美女齊腰的長發。

下面兩句是歌頌春天,春天是位別出心裁的化妝師:

不知細葉誰裁出?這個細葉,柳葉如眉,正是柳樹最美之一。

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正是春天從事裁剪的剪刀。把春風比作剪刀,正是應了上句:不知細葉誰裁出。

春天這個偉大的化妝師,把小家碧玉般的楊柳,打扮成長發及腰葉如媚的美女。

表明作者熱愛春天欣賞楊柳。

這首詩入選了《唐詩一萬首》。(P27)此為賀知章的名篇。但未入選《唐詩三百首》。

現在再看北宋曾鞏的《詠柳》-詩: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更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如果說,賀知章的《詠柳》把柳樹寫成一個小家碧玉,展現柳樹最美的一面。那麼曾鞏則把柳樹寫成了一個潑婦:

亂條。一個亂字,表明柳樹之潑:猶未變初黃就亂,豈不是壞?

倚得:仗勢欺人。

勢更狂:小人得勢更猖狂。把柳樹當作得勢的小人給痛罵了。

解把飛花。繼續寫柳樹,柳樹把絮花從懷裡掏出一把撒出去:蒙日月。柳絮飛花矇蔽了日月。

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

清霜,即清白。柳樹飛花矇蔽了日月,連天白地青都看不出來了。

在曾鞏的筆下,柳樹是一個討人厭煩的角色,而春風(東風)卻助長了這個惡人。

的確,柳花飛絮,正是柳樹最令人討厭的一面。曾鞏正是放大了柳樹的缺點。

所以,曾鞏的《詠柳》之所以出彩,在於他將柳樹寫作為一個壞女人。

為什麼賀知章與曾鞏寫同一物,態度如此不同?連齡異也,經歷異也,世事不同。但考察二人在不同朝代做官皆為順利。

那麼,只有一種情況,曾鞏故意反賀知章之意而為之,也是可能的。自古和詩皆有反其意而用之。當然,也可能是對當朝某些同仁的諷刺。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南太湖號2020-05-02 16:03:02

北宋曾鞏《詠柳》詩之賞析:

作為古人夢中相思樹的柳樹,楊柳依依的美好形象,在曾鞏的這首詩中毀於一旦,曾鞏的《詠柳》實為反其道而行之,妙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之一,世稱“南豐先生”。

出身世家,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時期名臣。

曾鞏的弟弟曾布是“南豐七曾”之一,曾布後來仕途發達官至宰相,曾布曾是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支援和參與者。曾布的妻子就是宋朝第一女詞人魏玩,魏夫人。

曾鞏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骨幹。其文學作品中,尤其以散文稱著於後世,曾鞏不僅能文,詩也是頗具特色,自成一格,《詠柳》就是傳世佳作之一。

曾鞏的《詠柳》是一首託物言志詩,堪稱經典之作。

詠柳

宋朝: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譯文:

零亂的枝條尚未吐芽變黃,藉助春風的吹拂下便開始上下扭動猖狂。

想要將飛舞的如花的柳絮遮掩住日月的光明,可是不知天地之間春去夏過,還會有肅殺的秋天嚴霜。

賞析:

柳樹,古人作為一種相思樹。折柳贈別,依依不捨。

柳枝在古代作為一種愛情親情友情的信物,文人墨客筆下尤其喜歡詠誦柳樹。

傳統的詠柳詩,大多託柳寄興,言志抒懷。而曾鞏的這首詠柳詩,是一首最為奇特的詠柳詩。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春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被它遮蓋住了。

詩人抓住了事物的特色,運用擬人手段使之性格化,讓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不可一世的輕狂柳樹形象。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未變初黃”,準確地初春的季節,是說柳枝剛要吐芽,還沒有染上嫩黃的顏色;但是春天剛剛來,枝條漸漸圓潤,在春風的吹拂下,便婆娑起舞,上下扭動癲狂不安起來。

詩人的這兩句詩,非常明顯是借喻一些些政治小丑,小人得志剛剛得勢便耀武揚威猖獗狂妄令人不齒。

“亂”、“倚”、“狂” 三字堪稱神來之筆,帶有強烈鮮明的感情色彩,蘊含著詩人的憤怒不滿、憎惡鄙夷和嘲諷之意圖。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只是意圖想以飛舞的柳樹花絮去遮掩住日月的光明。卻忘記了春去夏過之後,秋天來臨的時候,寒冷肅殺的嚴霜會將柳葉剝落得所剩無幾。詩人實際上,是在表達倚勢猖狂,好景不長,清霜之時,便是凋零之日。

與前面兩句詩形成強烈的對比,抓住了柳樹輕狂的特點,使它人格化,增強了詩歌對人的感染力。

這兩句詩詩人是在暗喻那些得志的小人們只知道以自己欺騙矇蔽的手段來維持恩寵榮華富貴,得意忘形,為非作歹;但總會有一天他們失去勢力遭遇災難,受到嚴厲的懲罰。

曾鞏這一首《詠柳》詩,創意獨特,別出心裁,名為詠柳,實際則在寫當時社會的黑暗一面,寫小人得志輕舞猖狂的一群人。

既形象生動地抓住了初春東風吹拂柳枝飄展的動態之妙,異曲同工,又暗中有寓以作寄託,達到了託物言志寄物諷刺的最高境界。

《詩經·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同時,作為古人夢中相思樹的柳樹,楊柳依依的美好形象,也在曾鞏的這詩中毀於一旦,曾鞏的《詠柳》實為,反其道而行之,妙也。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煙雨立凡2020-05-01 21:02:01

唐詩宋詞中,詠柳之作頗多,但大都是“送別”“傷春”。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曾鞏的《詠柳》,則借柳諷刺那些勢利小人。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鞏《詠柳》

凌亂的柳條還沒有變黃,嫩嫩柳葉剛冒出頭,一陣東風吹過,便乘勢狂舞。

這些猖狂的柳條,只顧著肆意地飄散著柳絮,遮天蔽日的無所顧忌,卻不知道,這天地間清霜降臨時,柳葉終會飄零四散。

自古文人罵人不帶髒字,卻辛辣如刀。

“倚得東風勢便狂”為全詩的點題之筆,曲和“狗仗人勢”“狐假虎威”之意,卻指桑罵槐,讀來不免令人會心一笑,拍手稱快。

這首七言絕句,把尋常的柳絮飛花寫得活靈活現。柳絮飄飛,肯定是在春天。

曾鞏偏不寫“倚得春風”,而是“倚得東風”,一字之差,暗指小人得靠山的得意之醜態,躍然紙上。

接下來的“狂”字,一下子就把柳葉人格化了,擬人的手法,不是狂舞,也沒用發狂,只一個“狂”,就讓讀者眼前浮現出狐假虎威的小人得意洋洋的醜惡嘴臉。

“未變初黃”,意為春之初,柳枝剛吐新芽。一個黃字,讓人想起南北朝詩人何遜的“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邊城思)”。

不過,前者的“黃”,只是鋪墊,為的是後面的罵人。何遜的“柳黃”,則是為了烘托“客思故鄉來”的遊子吟。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解把飛花蒙日月”,則形象的描繪出小人得意的猖狂之態。“蒙日月”,是說小人狂得沒邊了,恨不得把日月之光都比下去。

末一句無疑是暗諷小人早晚會遭報應的。“清霜”的內涵很有深意,一指“花無百日紅”,小人的靠山早晚會有倒臺那一天;二是失勢的時候,小人會連狗都不如。

曾鞏的《詠柳》與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同為詠柳上佳之作,不過,一個柳字,卻兩種心境。

曾鞏名列“唐宋八大家”,尤擅政論文,筆帶機鋒,疾惡如仇,罵起人來,駕輕就熟,得罪了不少人。

幸虧他碰上宋仁宗這位仁義之君,再得伯樂歐陽修的提攜與王安石的庇護,終得善終,也是幸事。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歲月如華2020-05-01 08:29:17

題幹是:都說曾鞏的《詠柳》寫的好,到底有何出彩的地方?

我國詩詞文化長河中,歌頌,吟詠柳樹的詩歌,不在少數。要想更好的瞭解曾鞏的《詠柳》出彩的地方,我們就要從詩人的寫作背景,詩人當時的心境和詩歌解析中去加以理解。

1、詩人的成詩背景

曾鞏,生於北宋天禧年間,建昌南豐人,後世也稱“南豐先生”,被追譽為“文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擅長詩歌和散文。

詩人生活在北宋政治較為黑暗的時代,各種階級矛盾很尖銳,官場腐敗,買官賣官猖獗,溜鬚拍馬,小人得志,猖狂無比,有識之士,賢德志士遭受排擠和冷落,報國無門。愛國人士時常用託物言志的手法來表達內心對現實的不滿,以此來諷薦時政,寄託情致。詩人就是以柳樹得勢猖狂來諷刺得志的小人,獨闢蹊徑,巧妙的表達自己躊躇滿志,對現狀不滿的控訴。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2、本詩解析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雜亂無章的柳樹枝條還沒來得及變黃,倚仗著和煦春風的吹動之勢下迅速變綠,瘋狂亂舞,只知道把飛花柳絮飛得漫天都是,遮天蔽日,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存在,那時候只剩下柳葉飄零,不見了得勢之時的猖狂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3、詩人心志的表達,也就是本詩最出彩的地方

曾鞏的《詠柳》詩,表達了詩人對柳樹仗勢欺人的厭惡,也表達了詩人對類似柳樹之類的得勢小人的厭惡,諷刺那些仗勢欺人的小人都沒有好下場。雖然能夠借溫暖的東風吹暖之勢,使漫天柳絮遮天蔽日,呈一時猖狂之快,但到了秋天冷風飛霜到來之日,等待他的就只剩下黃葉飄零,留下枯萎的枝丫訴說秋風的蕭瑟。從而告誡人們得志時要學會低調,懂得收斂,不要到到失勢時,凋零枯萎,被人恥笑。

本詩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很多詩人都是來詠柳樹表達對春天,對自然風光的無限讚美之情,詩人卻用“亂”“狂”另闢蹊徑,以漫天柳絮蔽日遮天,寫出他的囂張狂妄不可一世,讓人耳目一新。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以上是本人觀點,請大家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謝謝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枕月拾星2020-04-30 21:51:39

《詠柳》是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宋代人曾鞏的筆下。

曾鞏,何許人也?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最後一家。八大家中唐朝有兩家:韓愈和柳宗元。然後是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最後就是曾鞏。全詩是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春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意思是春天到了,柳條還是冬天那樣亂七八糟,沒有改變它最初的鵝黃色。這芽苞張開以後,綠葉就出來柳條依仗著春風,瘋狂地飄舞起來。風想把柳絮吹起來,把太陽和月亮都遮擋起來。但是你不要猖狂得太早了,天地之間還有清霜,等到秋風一起,清霜一降,你就黃葉飄零,你就完了。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使用者渤海潮生2020-08-21 11:46:42

柳色青翠最離傷,枝頭絡金猶囀簧。嫩嫩玉葉垂絲秀,依依荑煙落絮翔。蕩似雪渡扁舟子,輕如風流奔月嫦。秋聲喚處無限恨,猶抱琵琶送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