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表現的是他當時怎樣的感情和意境?

李白的《靜夜思》表現的是他當時怎樣的感情和意境?閒庭信步2062524152019-03-05 22:45:08

謝大聖邀。李白生於唐代,享年61歲,一生寫了近萬首詩,存世的卻僅有一千多首,既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深厚感情,也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志得意滿,李白所具的豪邁曠達的品質在其詩句中的表現的淋漓盡至,但是我認為,這麼多的詩文中,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這首《靜夜思》五言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學一年級的課本是必修的,而且因為詩文字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往往會被許多家長用作學齡前兒童啟蒙所用,甚至身邊一些外國朋友最先接觸的中國文化範文,也是不可或缺的,可見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這首詩創作的時間是李白離家遠遊揚州時因為思念家鄉所寫,正值26歲,他少年成名,十幾歲已詩名遠播,但由於種種原因,李白不能透過科舉取士進爵,可謂懷才不遇一無所成,加之遠離家鄉的孤獨和微恙,這時只有月亮明白他的心,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心樸素,韻味含蓄無窮,而且並無精工華美辭藻,平鋪直敘,耐人尋繹,短短四句詩,盡是明白話;構思細緻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單純洗練,內涵豐富,自然灑脫,體味不盡。無怪乎有人讚歎“妙絕古今”,李白這首思鄉之作,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千百年來感動吸引著古今海內外無數異鄉流落遊子……歎為觀止!

李白的《靜夜思》表現的是他當時怎樣的感情和意境?

李白的《靜夜思》表現的是他當時怎樣的感情和意境?楊曉豔2019-03-05 23:26:41

先來讀一讀這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邊讀我們一邊用電影鏡頭想像那意境。詩人從睡夢中醒來,看見皎潔的月色穿過窗戶,照在地板上,好像籠罩著一層薄薄的寒霜。很可能詩歌現場是在一個秋天月圓的晚上。詩人醒來以後,他來到窗前。抬起頭來,他看見天上的明月,低下頭卻又想起了故鄉。 很顯然,這時候,詩人是位於異鄉的。月圓晚上的情景讓他覺得孤單,所以字裡行間流露著淡淡的哀愁。原來這是一首鄉愁詩,表達的是詩人獨在異鄉思念家鄉及親人的離愁別緒。

李白的《靜夜思》表現的是他當時怎樣的感情和意境?大林W2019-03-06 02:08:11

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靜夜思》原文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在五言千家詩中也是首選一課,並備有註解。

我認為作者李白出於情感而抒發的此作。身臨他鄉,仲秋時節。傍晚在床前望著明月發出的銀光,似乎帶來一定的寒意,作者才妙用了一句疑是地上霜,也就是把月亮照出的銀光比作霜,是作者進一步筆中藏神,巧用霜來告訴了季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後兩句全面扣了詩的主題,看看當空明月,秋天裡又感覺到了絲絲寒意,所以說作者身臨此時此景,揮筆寫出了這首思鄉之情的佳作,流傳至今家喻戶曉,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