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蟄龍動山2019-05-14 23:49:27

朋友,你好,對於你說的問題,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你。

守宮(一般取雌性壁虎),軀體略扁,脊部顏色灰暗,有粟粒狀的突起,腹面白黃色,口大,舌肥厚,四足各有五趾,趾內多皺褶,善吸附他物,能遊行在直立的牆壁上。

守宮砂,藥性屬寒,主治祛風、活絡、散結、抗癌。其丹砂藥性甘涼,可安神、定驚、明目、解毒。

對於你說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這個問題,其實是用來檢驗古時女子是否守貞,

最早的記載可見於馬王堆帛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對“守宮”釋名做了簽註,也有講到用守宮試貞的做法;而

東晉張華的《博物志》卻是對如何製作守宮砂做了詳細記載:“

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擣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

”這段文字的意思大致是:用硃砂餵養壁虎,待它吃滿七斤硃砂、通體赤紅後便把壁虎搗爛,然後將汁液點染處女的肢體(ps:一般是指

少女手臂

),其顏色不會輕易消褪。只有在發生房事後,其顏色才會變淡消褪,故名守宮。正

因它有這樣的特性,

守宮砂成為了中國古代驗證女子貞操的藥物。

實際上,點守宮砂的做法是在宋代隨理學的興起而得到推廣的。

而之所以“守宮砂”會在房事後顏色褪去,是有其原因的。據現代藥理證實,雌性壁虎在繁殖期,全身充滿雌激素,當它和雄激素相遇時,雌激素和雄激素便會中和消失,而夾雜這硃砂的雌性激素也會因中和反應的產物而產生褪色反應。但是,個人認為,用守宮砂來標記古時候女子的貞操,從藥理知識來說貌似具有一定科學道理,不然古人也不會一直沿用它;可是從科學角度來說,這樣的做法不能全信,如果上述做法可行,現在的醫學技術可以輕鬆製作出很多,而且涉及守宮砂的藥書、殘存藥物、史料等等能直接證明功效的資料寥寥無幾,難以讓人信服。

希望答案能為你解惑,謝謝。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勇戰王聊歷史2019-05-14 22:51:57

一點守宮砂,殘害了多少姑娘啊。

在我國古代,守宮砂是驗證女子貞操的神藥。

關於守宮砂的用處,我們在武俠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就曾用守宮砂向李莫愁證明自己和楊過的清白。不夠,後來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以後,身上的守宮砂就消失了。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不僅是武俠小說,在很多古典書籍中,也有類似記載。

在晉朝張華的《博物志》卷四中記載:

“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擣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 ”。《傳》雲:“東方朔語漢武帝,試之有驗。”

“守宮”是壁虎的古稱。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硃砂給壁虎吃,時間久了,壁虎就會通體變的通紅。然後,把壁虎搗爛,用其汁液點染處女的肢體,顏色不會消褪。如果,處女和男人交合,其顏色就會變淡消褪。因此,被稱為“守宮砂”。這裡的守宮,原指的是壁虎,現在多延伸為“守”女子的子宮。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據說,最早關於“守宮砂”驗證處女的說法,是東方朔告訴漢武帝的。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守宮”(壁虎)釋名之下的簽註,也有講到守宮“試貞”的事。不過,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這是謠傳,缺少科學依據。《唐本草》的作者蘇敬就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飼朱點婦人,謬說也。”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壁虎是不可能吃掉7斤硃砂的,硃砂可不是什麼好吃的活蟲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取抓壁虎試試,看看它吃不吃硃砂。而且,這種東西真的可以洗掉。。。在古代,誰要是不小心,洗掉了,那就悲劇了。古代因為這事被冤死的,肯定不在少數。

守宮砂只是封建社會強加給女子的一種心理暗示。

在封建社會,守宮砂被傳的如此“神乎其神”,讓被點上守宮砂的女性在潛意識裡產生敬畏之心,不敢越過道德的底線。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在古代,女子被灌輸三從四德的教育的同時。還要受到“守宮砂”的禁錮。當時,因為大家都缺少見識,都以為守宮砂真有這麼神奇的效果。也是因此女子更是對“守宮砂”敬畏不已,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與女子點守宮砂相對應的是,男人卻可以三妻四妾,姬妾成群。

總之,守宮砂和裹腳一樣,都算是女性被歧視的一種表現。

(文|勇戰王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