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大愛無恨劉成軍2021-05-15 09:48:27

還用的著試探嗎?敵人來攻打了,城頭上是不是應該佈滿士兵,士兵們手持弓箭,箭在弦上等待著將軍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把攻城之敵射死或射退?正常現象絕對應該是這樣的。最起碼,守軍也必須嚴陣以待啊!我們看看諸葛亮是怎麼做得?《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中寫的: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訊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藏匿,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那麼,司馬懿看到孔明的這一番做派,他的怎麼做的?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會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司馬懿果斷地退兵了。原因是怕有埋伏。城裡有埋伏的話,怎麼埋伏?也就是在城門後埋伏吧,能埋伏多少人?如果攻城的部隊就一萬人,那可能是怕埋伏。可是司馬懿帶來了十五萬大軍,豈怕什麼埋伏?另外,司馬懿可以把十五萬大軍分成三路,從三個城門攻打。難道,諸葛亮還能在三個城門都設有埋伏?

司馬懿也可以指揮士兵將西城包圍的水洩不通,然後架起雲梯,直接從城牆上攻打。諸葛亮怎麼埋伏?城牆的垛口後邊可以埋伏一名弓箭手,這個軍事常識無人不知,再其它的地方,沒聽說還可以埋伏人。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所以,諸葛亮沒有埋伏,西城是一座空城。司馬懿對此是洞若觀火。以諸葛亮的用兵風格就是:越是有埋伏,越是要讓你知道,讓你看到他的埋伏。這叫“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拿著大實話騙人,你愛信不信。”

像當年的華容道,諸葛亮就安排關羽燃放煙火,告訴曹操我這有埋伏,曹操卻偏不相信。

而諸葛亮在西城的所作所為,很明顯就是沒有埋伏。要埋伏的話,就應該在城門口搞得煙塵瀰漫,殺氣騰騰才可以。哪能這麼悠閒自在。諸葛亮一副無所謂的狀態:“我就在這裡,司馬老兄,你來抓我吧,抓住我看你怎麼辦?”

那麼,司馬懿如果抓住了諸葛亮怎麼辦?帶回去交給朝廷,那司馬懿的政治軍事生涯就都到了盡頭了。曹魏早就想解決司馬懿了。曹魏對司馬懿的防備之心,由來已久。早在曹操時代,曹操就一直對司馬懿是疑神疑鬼,從來沒有推心置腹過。直到曹操臨終的時候,還不忘提醒曹丕要對司馬懿有所防範,不可掉以輕心。

曹丕的繼承者曹睿更是智慧過人,剛上任不久,就藉著視察工作的機會把司馬懿給罷免了。司馬懿當時覺得此生再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這不,諸葛亮的北伐使司馬懿的政治生命起死回生了。

諸葛亮不但北伐,而且把曹真、夏侯楙等宗族大將們打得落花流水。司馬懿心中那個高興啊:“諸葛老弟,我謝謝你啊!沒有你的北伐,老夫我只好任人宰割了。有你在,看老曹家誰還敢動我?”

事實證明:只要天下太平,對曹魏來說司馬懿就有無都可,甚至是有不如沒有;可是諸葛亮一旦北伐,曹睿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就只能啟用司馬懿。

也就是說:司馬懿的政治生命依賴於諸葛亮的北伐;而司馬懿又必須要抵擋住諸葛亮的北伐。司馬懿跟諸葛亮的關係是司馬懿既要依存於諸葛亮,又要跟諸葛亮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對立。現在的形式就是,一旦沒有了諸葛亮或者是諸葛亮不再北伐,司馬懿立即就會被曹魏“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司馬懿就要打退諸葛亮或者把諸葛亮擋在國門之外,但是又要確保諸葛亮的人身安全。以保證諸葛亮以後可以源源不斷地前來北伐。所以一到關鍵時刻,司馬懿就堅決退兵。這正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分天高地迥。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上一次借諸葛亮之手除掉了曹真和夏侯楙;又借孟達之手除掉了徐晃。下一步呢怎麼走?司馬懿的思路十分清晰,那就是必須想方設法除掉張郃這個刺頭。張郃勇猛無敵,又對曹魏死心塌地。不除掉張郃,自己就難以完全掌控曹魏。

要除掉張郃,最好還是要藉助諸葛亮之手。所以,司馬懿就不痛不癢地中幾次諸葛亮的埋伏,把諸葛亮塑造成一個神機妙算的神話,也滿足諸葛亮用兵如神的自我感覺。

所以放走諸葛亮,讓蜀漢得以修養生息,然後諸葛亮好繼續北伐。這就是司馬懿的既定方針。

那麼,怎麼順順利利地放走諸葛亮,又不至於授人以柄,免得被朝中大臣扣上“養寇自重”的大帽子。這才是司馬懿的當務之急。

所以諸葛亮打,司馬懿就抵擋;諸葛亮退,司馬懿就追趕。擋就要擋的諸葛亮知難而退,下次再來;追就要追的諸葛亮從從容容,自鳴得意。

反正,司馬懿就是要營造出兩個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大眾形象。而且還要顯得是諸葛亮用兵如神略高半籌,否則以蜀漢弱小的實力,怎麼能夠長期支撐下去呢?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所以,當諸葛亮局勢不利,需要撤退的時候,司馬懿就裝模作樣地追下去,一旦諸葛亮到了生死攸關的緊急時刻,司馬懿就立即毫不猶豫地下令退兵。

退兵的理由冠冕堂皇,那就是:“諸葛亮有埋伏。”反正具體有沒有埋伏,只有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心中有數。

司馬懿的做法就是:有埋伏要退兵;可能有埋伏也要退兵;懷疑有埋伏還要退兵。司馬懿的原則就是:第一、堅決不能活捉諸葛亮。第二、堅決不能消滅諸葛亮。保證了這兩個大前提,那麼諸葛亮有沒有埋伏就無關緊要了。反正我是退兵了,有埋伏我不中計;沒有埋伏也是我小心謹慎也沒錯啊。

經過這幾次的戰鬥,諸葛亮算無遺策、智計無雙的偉大形象已經充分樹立起來了。曹魏內部無人再敢迎戰諸葛亮了。司馬懿是曹魏唯一一個能夠匹敵諸葛亮的大將,這些認識已經深入人心了。司馬懿如願以償地成了曹魏的國之柱石、萬里長城。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所以西城下,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琴聲心有靈犀。司馬懿從諸葛亮的琴聲中聽到了諸葛亮的心聲:“我就自己在這,有本事你來捉拿我吧,把我捉回去,你的結局不言而喻了。司馬老兄,識相一點就趕緊退兵吧!”

司馬昭看出來諸葛亮是虛張聲勢,就提出了自己的懷疑:“莫非諸葛亮無軍?”豈是莫非,諸葛亮就是無軍。司馬懿當然心中雪亮,但是這一切一切又怎能在此時此地對兒子解釋?區區幾里小城,即使是有埋伏又能怎麼樣,十五萬大軍一番猛攻,還不把它踏為平地?

彈丸之地,其實對諸葛亮和司馬懿來說,有沒有埋伏都是一個樣。攻打,諸葛亮必被生擒;不打,諸葛亮就安全撤回。

正是因為沒有埋伏,司馬懿才不能攻打。因為一攻打,諸葛亮就露餡了,司馬懿也下不來臺了。等攻打完了,打得諸葛亮毫無招架之力了,司馬懿再退兵,到那時怎麼自圓其說?

司馬懿聽了諸葛亮的琴聲後大加讚賞。說什麼諸葛亮的琴音似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又似百萬雄兵征戰沙場。說諸葛亮琴音悠揚而不亂,說明諸葛亮胸有成竹等等,反正就是信口雌黃,諂辭如潮。

諸葛亮越是高深莫測,司馬懿越是有藉口趕快退兵。所以說,高明的人都是表揚自己的對手、抬高自己的對手、尊重自己的對手。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

司馬懿本來是奔著西城的糧草而來的。為了諸葛亮的安全,司馬懿糧草也不要了。夜長夢多啊,趕緊退兵吧,時間一長,曹兵將士們看出虛實多不好,一旦諸葛亮再鬧出什麼么蛾子來就更不好收場了。所以,司馬懿不容任何人置喙,立即命令前軍改為後軍,後軍改為前軍而掉頭退兵。

高手博弈就是這樣:彼此心照不宣,一切盡在不言中。不過諸葛亮之所以敢賭一把,主要是因為諸葛亮是為理想而活,就不害怕被司馬懿活捉,不害怕為國捐軀。而司馬懿為了榮華富貴而活,就不能去活捉諸葛亮,不願意自己被曹魏卸磨殺驢。

諸葛亮看透了司馬懿的內心世界。這一回合,諸葛亮贏了。司馬懿對諸葛亮是又打又防又保,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司馬懿一面對諸葛亮,一面又對曹魏糾纏敷衍到最後,贏了全域性。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吉家凡2021-05-06 23:22:53

攻什麼城?衝上去一陣箭雨把諸葛亮射死不更爽?

小說、戲本里的故事,不要太當真。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上善若水576999222021-05-06 23:11:02

耗子整死了,留著貓還有啥用!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皮皮萌寶李時珍的皮2021-05-06 23:15:12

根本沒有空城計,演義是為了增加諸葛亮的料事如神,事實上諸葛亮北伐基本都是因糧草不足而退兵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雲海滄月2021-05-06 23:30:24

作者羅貫中不讓,歷史上並沒有空城計,那是作者杜撰出來的

空城計,為什麼司馬懿不試探攻城?心理學導師2021-05-06 23:15:04

這個得問司馬懿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