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成人禮”有多隆重?

古代的“成人禮”有多隆重?生猛歷史2018-06-24 16:58:03

文|麗靜

現今的法律中,男女年滿十八歲即為成人。但在今天,雖然年到十八,但由於沒有真切的儀式讓自己感知到自己已經是成人,很多90後的“寶寶”們還是會堅持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發個朋友圈告訴大眾,自己仍是個元氣滿滿的“寶寶”。然而,這種操作在古代的小哥哥小姐姐那裡就行不通了。因為我們的老祖宗每到成年,都會有隆重的成人禮告訴自己已經是個可以結婚生育的成人了,再也不能做任性撒潑的行為了。那麼,古代的成人禮到底是怎樣的呢?



古代的“成人禮”有多隆重?



身為禮儀之邦,

我國古代針對男女的不同分別有“冠禮”和“笄[(ji)禮”。男子二十歲即可及冠,女子十五歲即可及笄。

我國的成人禮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出現。到了夏商周時期,成人禮逐漸完備。



古代的“成人禮”有多隆重?



冠禮,在周代時就已經有詳細的禮儀要求。《儀禮·士冠禮》中記載,行冠禮之前,必先挑選良辰吉日、邀請德高望重之人做冠禮的主持人;

到了冠禮當日,冠者穿上特定服裝,行加冠之禮;加禮完成後,冠者還要以成人的身份拜見母親,用成人之身去感恩母親的養育之恩;拜見完畢,大賓即可為冠者取字,並致辭祝福冠者成年,叮囑其承擔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把家族大擔繼承下去。

最後,冠者拜見兄弟姑姐,換上常禮服向其行禮。



古代的“成人禮”有多隆重?



在古代,冠禮的完成象徵著一個男子的身份轉變。意味著其成年身份已經得到了宗族的認可。往後可以自如地以一個成年男子的身份參與宗族事務。

而笄禮則是女子在十五歲時的成人禮,意味著其從童女走向成年,到了可以談婚論嫁的年齡。

笄禮 相對於冠禮來說,沒有那麼繁雜。只要到了十五歲,將頭上本來是分於兩側呈“丱”形的兒童髮髻,匯成一束挽作成人髮髻,然後插上笄即可。這種髮型的轉變意味著女子身份的轉變。由於主要是針對髮型的轉變儀式,所以笄禮也稱“上頭禮”。

周代時,女子笄禮同冠禮一樣是需要占卜良日吉月的,到了兩宋期間民間女子上頭時間多集中在清明節,

“清明交三月,……凡官民不論大小家,子女為冠笄者,以次日上頭。”而到了明清時期,普通庶民笄禮不再單獨舉行,只在嫁娶時,由男方遣人為新婦行笄禮。



古代的“成人禮”有多隆重?



笄禮和及冠禮一樣,不意味著身份的轉變,更是意味著從今以後需要承擔起成人的責任、宗族的責任,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東漢]班固編,[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85-2176。

2、[南朝]宋]范曄,[唐]李賢等注。後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2559-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