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有拜關公的習俗?

什麼時候開始有拜關公的習俗?希純音樂2017-11-19 15:19:06

什麼時候開始有拜關公的習俗?

第一,關羽的“忠”、“義”古今少有。

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劉關張並沒有桃園結義,這其實不重要,不管是不是結拜兄弟,關羽對劉備的“忠”我看是相當到位了,這段君臣或者說兄弟際遇堪稱千古佳話,況且劉備的前半生顛沛流離,險象環生,跟著他並沒有什麼好處和利益,這就更顯出這個“忠”的成色之高。

《三國志。關羽傳》中說:“稠人廣座,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是惜墨如金的,能對關羽費了這麼多筆墨是很是少見,並且表現得極為到位,可見作者陳壽也是佩服關羽的為人的,至於羅貫中那更是佩服得過火了。

什麼時候開始有拜關公的習俗?

第二,關羽善待士卒,愛護百姓。

關羽給人的感覺是很“傲”,但那只是對所謂“士大夫”有傲氣,他看不起那些整天以國士自居又不能救民於水火的“名流”,痛恨那些以陰謀權術博取利益的所謂“謀士”,這正是他能一心跟隨劉備的原因,他敬重劉備是英雄,是實幹家,他以能展露才華和拯救國家為最高目標,自然不把那些玩虛的放在眼裡。但是有一點值得提一下,就是他對手下計程車卒非常好,據《三國志》記載:“羽善待卒伍”,“請諸將飲食相對”,可見關羽是一個沒有架子的將軍,這樣的人往往在士兵中有很高的威信,再加上它刮骨療毒面不改色,進攻襄樊威震華夏的赫赫神威,這都是一個優秀軍事家應有的氣質,軍中人氣頗高。

還有關羽特別重“義”。明是非、知圖報,曹操對他好,他就盡全力報答曹操,但並不背叛本主,自古忠義難兩全,關於的忠和義就處理的相當成功,斬顏良誅文丑現在有人持懷疑態度,我認為是不是關於殺的不影響他的“義”,他是儘自己所能地立功報答曹操後毅然離去,功指定是立了,至於殺了誰沒殺誰就不要深究了,一個“掛印封金”就足夠說明問題了,知恩不報的太多了,恩將仇報的也不少,關羽做的已經夠到位的了。

更為難得的是,作為一個統兵武官,在鎮守荊州的時候能夠愛護百姓,荊州治理得並不比文官差,在關羽在世時,與荊州民眾結下深厚感情,百姓服其德行,仰慕其神威,珍視其情意,所以在關羽被害之後,荊州百姓曾自發地進行祭奠活動,這是最早的民間祭拜,發展到後來就成了香火鼎盛的局面。

什麼時候開始有拜關公的習俗?

第三,人們對關羽被害的自責心理和對叛徒的痛恨與不齒。

人們在關羽死後祭奠他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原因,即人們的自責心理,關羽走麥城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部下士兵的家屬被呂蒙所扣,而使軍隊四散投降東吳,首先呂蒙的這種手段就不光彩,贏的讓人看不起,再有那些投降計程車兵和他們的家屬多少會感到內疚,他們雖不曾親手殺掉關羽,但關羽卻是因他們而死,加之以往的感情,祭奠活動是免不了的,多少也是一種贖罪的表現。文學家也是下筆毫不留情,褒關貶呂的言辭躍然於紙上,輿論的威力是巨大的,呂蒙贏了戰爭,輸了名聲,連死法都那麼慘,相比之下,好像還是關羽贏的多。

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們崇拜英雄痛恨叛徒的心理使然,關羽的死與臨陣叛變的幾位將領有重要干係,死在叛徒手裡的人往往讓人痛惜和同情,所以民間傳說中的關於往往被加入很多主觀的誇張,至於叛徒當然是口誅筆伐毫不留情了,這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三國演義》裡有“玉泉山關公顯聖”這一章節了吧,也充分表現出人們對關羽的愧疚和敬仰之情。

以上三個原因使關羽慢慢超出了一個普通武將的傳統範疇,他所獨具的各種氣質和傳奇經歷使他成為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熱門人物,祭奠和崇拜他的活動也慢慢地從荊楚一帶傳向全國,世代相傳,不斷地提升和美化,最終走上神壇。這是自發的,是廣大人民的自主選擇,沒有任何的“炒作”嫌疑,關羽的“神”不是封的,是我們真心“捧”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