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純想即飛22017-02-06 19:55:50

感謝邀請,之乎者也,我認為在古人日常對話中不大可能出現,畢竟受教育的人在古代社會還是少數人。你讓一個讀書人搖頭晃腦的對普通老百姓講些之乎者也的,老百姓也聽不懂啊。包括僧道法會講法,在古代也專門有俗講僧這種專職僧人存在,就是將經卷中記載的故事用老百姓能聽懂的大白話來將說。俗講僧也就是說書人的前身,說書人也是用大白話給普通大眾講故事,畢竟古人的志怪小說或通俗演義要麼純文言文要麼就是半白話文,以普通大眾的教育水平能看懂或聽懂原文的人幾乎沒有幾個,所以需要說書人把故事先翻譯成大白話再給大眾們講。所以日常對話我認為是大不可能使用之乎者也的。

但是,在一些非常正規的場合,讀書人才會使用之乎者也,用以展示自己的才華。例如一些文人聚會,詩會之類,你說之乎者也大家都能聽得懂,你要說大白話那可就有辱斯文了。還有就是君臣奏對的時候,這中時候是有史官在旁記錄,以後要編入君王實錄的。在這種場合,你總不能說皇上南蠻子找死我們拉上批人去懟死他們吧。

所以之乎者也,噫籲兮,嗚呼哀哉這類詞語除用於書寫以外,只有在正規特定場合才會使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因該很少出現。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張生全精彩歷史2017-05-08 07:19:33

我認為,古代人說話,至少有一個時期是在說之乎者也的。之乎者也,相當於古代的語氣助詞。古人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很快就發生了分離,連古人自已也不再說之乎者也,或者說,他們聽之乎者也,聽起來也比較費力了。而這種變化,是在文字出現以後。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首先,書面語是變化很慢,而口語是變化很快的一種東西。就拿現在來說,已經有非常多的網路語言、流行語言進入了我們的口語體系中。別說古人,就說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人,他們來聽我們現在的一些話,肯定聽不懂。要是古人穿越過來,他們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可以肯定地說,之乎者也,肯定是在一個時期內古人說的話,但是後來古人就不會這麼說了,而書面語變化得很慢,它就停留在書本上。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其次,這裡說的之乎者也,也不僅僅只是這四個語氣助詞,而是以之乎者也為代表的文言文。換句話說,這裡問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說,古人說話,也是說文言文嗎?我認為,古人說話也許會用一些之乎者也這樣的詞語,這樣的書面語,但是不大可能用文言文說話,尤其是上古時期的那種文言文。上古時期的文言文,文字非常少,一個字會表達非常多的意思。任何人都不可能這樣說話。你的話裡面,要是也包含了非常多的意思,還讓別人怎麼接受啊!那麼,古代的文章為什麼會那麼簡約,而又包含著那麼多意思呢?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古人的書寫不方便,古人的文字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後來又刻在青銅器上,再後來寫在竹簡上,總之都是非常的不方便。所以才會有那樣的文言文。書面語本來變化就慢,再加上古人故意要讓文字更簡潔,所以書面語和口語很快就分離開來。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第三,莊重典雅的需要。書面語是必須要莊重典雅的。如果不莊重典雅,古人就認為,那是在說口水話。而要莊重典雅,文字就必須工穩而言簡意深。所以可以肯定地是,古代的書面語一開始就是在口語的基礎上改造過的。書面語和口語應該是比較快就分離出來了。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海岱山夫2017-08-21 09:53:05

謝邀答。《之乎者也》是文言文的象徵,在古代是古人有文化的象徵。古人也分有文化的文人,和沒有文化的老百姓。不象現在大學生,高中生遍地是,古人文化人的比例更少,文盲很多,懂《之乎者也》的必然更少。推理出這麼個道理,《之乎者也》是文化古人,寫書賦詩流傳下來的體裁,文盲古人不會寫書撰文,也流傳不下來,著書,撰文,賦詩,都是文化古人想的事,辦的事,做出來的事,可以說與老百姓的關係很少。當然,文化古人也有表現兩面性的可能性,一方面,文人達官貴族在一起的,為了顯示其有文化的高貴身份,語言交流也是《之乎者也》的,與平民百姓則不然。按照中國七千年的文明史載,如果《之乎者也》代表一定的文化層面,古人平時說話都《之乎者也》的話,中華民族的文化會是較高的水平。華夏民間文化現狀是很重要的,方言,地方語的遺傳性都是千年不變的,遼闊大中國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部落,沒有一個地域的人們在《之乎者也》。所以說,古人,特別是古人老百姓平時說話不可能是《之乎者也》的。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漢字文化講堂2017-08-21 13:21:59

古代人說話肯定不是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一種文言文的表達形式。也就是說古人寫文章和說話是兩碼事兒。寫文章的時候是書面表達,就用之乎者也。說話的時候,就是說是口語還是平常的那樣一種白話的那種表達方式。所以說言文分離是古人表達的一個重要特徵。我們應該知道文言文的來源是先秦時期的散文。後代文人寫作時,有意模仿先秦的這些散文的寫作方式。這就是說是古文或者說文言文。一般的認為先秦時期的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是不大的。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差距真的是越來越大,這就形成了兩種語言及文言文和白話文。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半卷2017-08-21 09:27:31

謝邀,之乎者也也就是文言文的虛詞,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古人說話用文言文嗎?這個問題我有過回答,就讓我把以前回答找出來吧!

你問古人聊天用的是文言文嗎?先說結論,分情況討論。不能一棒子打死。

學古代漢語的實話,第一節課其實我們就學過古代漢語的概念。下面讓大家感受一下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古代漢語是與

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它是古代漢族的群眾語言。廣義的古代漢語的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及其後人用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言;另一個是六朝以後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古代白話。狹義的古代漢語書面語就是指文言。

六朝之前的時候,尤其是先秦,口語和書面語基本上是一樣的。六朝及其以後口語和書面語分界線越來越明顯。

舉個例子: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尚書》

王說:“來吧!你們眾位,都聽我說。不是我小子敢行作亂!

翻譯過來你會覺得很口語,但是你去讀就是詰屈聱牙的。這就表明先秦的書面語和口語基本上一樣的。

歷史逐漸發展,口語和書面語逐漸分途。但是下層百姓多半是不說文言文也,讀死書的書生有可能口語和書面語一樣都是滿口之乎者也。

古代口語儲存的話,先秦參考《尚書》,兩漢有很多竹簡,魏晉南北朝參考《世說新語》(阿堵物,寧馨兒都是當時口語。有興趣的話,我可以說說這兩個故事)宋代有些宋詞人喜歡用當時口語(比如柳永),元代元曲,明清明清白話文小說。總之,越是俗文學,或者記錄下層生活的書越容易儲存口語。

另外明清的時候何止口語如此,雍正的奏摺回覆不都是口語化的很嗎?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這個問題似乎,我認識有偏差,轉載一篇別人寫的文章吧!

揭秘︱“之乎者也”來自口語嗎?

作者:孟昭連,南開大學古代小說戲曲研究室教授

摘自:《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年第

3

期,原題為“破解

之乎者也

千古之迷——文言語氣詞非口語說”。

文言語氣詞的“產生”

關於中國文字的產生,雖然學界還有爭議,但公認甲骨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根據目前對甲骨文的研究,其中不乏各種語氣,疑問的語氣是最常見的。但這些問句中有沒有語氣詞,哪些是語氣詞,研究者的意見並不統一。老一輩學者如郭沫若、陳夢家、管燮初等先生都認為甲骨文中是有語氣詞的。不過他們提出的語氣詞數量很少,只有“乎”、“不”、“才”(即“哉”)等幾個;而就是這幾個,也沒有得到國內外大部分語言學者的認可,隨著研究的深入,可以說這幾個“語氣詞”已經被排除。

有關語氣詞的產生,王力先生《漢語史稿》有如下論述:“在西周以前,漢語可能沒有語氣詞。”語氣詞產生於春秋以後,這是有大量文獻可以證明的。從《尚書》開始,《詩經》、《左傳》尤其是《論語》及戰國其他諸子著作,都有大量各類語氣詞。

但引起筆者注意的是《論語》之前的這一時段。按照通行的說法,《尚書》、《詩經》成書於春秋中期或稍前,《左傳》、《論語》成書於春秋晚期或戰國初期,前後相差才二三百年,語氣詞卻從無到有,由少到多,迅速發展到完備的階段,這種“爆發”式的語言現象,應該如何解釋?是否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從古至今,並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不認為這是個問題。考慮到上述幾部經典多多少少都與孔子有些聯絡,孟子說“孔子懼,作《春秋》”,史馬遷謂孔子“刪詩”由來已久,《漢書·藝文志》也說《尚書》乃“孔子纂焉”,那麼這十幾個語氣詞從在書面語中開始出現,到大量運用,也許根本沒用二三百年的時間,而是同時出現的。假如事實果真如此,聯絡到當下語言學家們的共識,文言語氣詞也是古代口語,那麼這種現象就更加不可思議,問題也就顯得更嚴重。一個民族的語言,在二三百年間甚或在某一時間點,突然出現了一整套以前所沒有的語氣詞,那麼它出現的最初動因是什麼?在古代傳播手段相當落後的情況下又是如何在全民口語中迅速普及的?又是如何進一步在戰國書面語中廣泛運用的?筆者認為這些問題必須有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解釋,否則,以往有關此一問題的種種議論,豈不成了無的放矢之說?

文言語氣詞是何時“消失”的?

除了文言語氣詞的出現過於突然,它的消失也很神秘。王力先生說:“漢語語氣詞的發展有一個特色,就是上古的語氣詞全部都沒有留傳下來,‘也’、‘矣’、‘乎’、‘哉’、‘歟’、‘耶’之類,連痕跡都沒有了。代替它們的是來自各方面的新語氣詞。”如此重要的一類詞,突然某一天在口語中消失得“連痕跡都沒有了”,雖然王力先生將這種矛盾現象說成漢語發展的“一個特色”,但這個“特色”是否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呢?更奇怪的是,被口語棄之如敝履的“之乎者也”,卻被書面語奉之若神明,甚至成為文人身份的標誌,斯文典雅的象徵,持續使用了兩三千年。正因為這種現象難以理解,不少研究者並不同意王力先生的觀點,千方百計地尋找文言語氣詞與近代漢語語氣詞的聯絡。筆者認為,既然古代口語中確實存在過文言語氣詞,那麼首先搞清它們是何時“消失”的,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消失”的原因,最終解開這個語言史上的“千年之惑”。

明清口語中有無文言語氣詞?

明清口語中有無“之乎者也”?若非專業研究者可能不敢輕意回答,但古代語言、文學研究者大多應該明白,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明清是古代小說、戲曲的繁榮期,白話已佔據了書面語的大半“江山”,在《金瓶梅》、《紅樓夢》等最接近口語的作品中,並無“之乎者也”之類。《紅樓夢》作者在第一回借石兄之口說:“且鬟婢開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話。”說明曹雪芹是反對作品人物滿口“者也之乎”的,因為這“不近情理”,亦即不符合生活的現實。其實,不但鬟婢們口語中沒有“者也之乎”,就是公子小姐口中也不會有,口語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全民性,同一時代不可能存在兩種語氣詞。清代語言學家對此問題也有明確回答。清人袁仁林著有《虛字說》,明確表示當時口語中並無文言語氣詞。他說:“五方殊語,莫不隨其語而聲情以具,俗所謂口氣也。……當其掉舌時,何嘗有‘焉’‘哉’‘乎’‘也’等字?而其聲則可以諸字括之而無餘。”他在強調虛字的語氣功能時,明確指出“焉”、“哉”、“乎”、“也”這些語氣詞,在口語中是不存在的。

明清之際的李漁主張寫文章要“一氣如話”,他說:“千古好文章,總是說話,只多‘者也之乎’數字耳。”如果口語中有“者也之乎”,他只說“千古好文章,總是說話”就夠了,不會再加上“只多‘者也之乎’數字耳”這一句。顯然,李漁是把“者也之乎”排除在“說話”之外的。

宋元口語中有文言語氣詞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宋元是近代漢語發展成熟的時期,白話語體已經滲入多種文體,只要看看宋代通俗詞派、宋儒語錄、宋元話本小說及元曲這些接近口語的作品,就會發現書面語中已經出現了一套全新的語氣詞,這才是真正活在口語中的語氣詞。雖然這些作品仍有少量文言語氣詞在使用,但那顯然只是一種文人作文的仿古“慣性”使然。金元戲曲中借“之乎者也”諷刺文人的情節也不少,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俺捺撥那孟姜女,之乎者也,人前賣弄能言語,俺錯口兒又不曾還一句。”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這都說明迂腐文人把書面語中的“之乎者也”搬到口語中來,下層百姓是不接受的,而且認為那是很可笑的行為。前述明清小說曲以“之乎者也”為口實諷刺文人,不過是繼承了元雜劇的傳統。

元人盧以緯撰古代第一部虛詞專著《語助》,用當時口語釋文言虛詞。比如他釋“之”:“多有‘底’(平)字意”,此處“底”即現代漢語結構助詞“的”;釋“亦”:“是俗語‘也’字之意”;釋“已”:“此有俗語‘了’字之說”;釋“甚”:“猶吳人俗語‘曷’字”。可見元代“底”、“也”(副詞)、“了”、“曷”才是真正的口語,而“之”、“亦”、“已”、“甚”都是書面語詞彙。盧元緯還將“不亦說乎”譯為“莫不也有喜悅處嗎(平)?”可見“嗎”是元代口語,“乎”則不是。

另外,元雜劇及朝鮮人學漢語的教材《老乞大》中,還有“裡”、“麼(末)”、“著”、“那”、“罷”、“呵”、“來”等新出現的語氣詞,這些才是真正的口語,而且直到現在大多仍然活躍在口語中。

唐代口語中也沒有文言語氣詞

在很多的觀念裡,唐代既是一個“詩的時代”,而且韓柳的古文也影響深遠,成為後世文言作家的典範,所以唐代口語應該是文言體。其實這只是書面語留給人的假象,“之乎者也”在唐代口語中同樣是不存在的。最明確的一個證據見於柳宗元《復杜溫夫書》。柳在信中批評杜生說:“但見生用助字,不當律令,惟以此奉答。所謂乎、歟、耶、哉、夫者,疑辭也;矣、耳、焉、也者,決辭也。今生則一之。”柳宗元在這裡所說的“助字”,就是指的語氣詞。他認為“乎、歟、耶、哉、夫”這幾個“助字”是表疑問語氣的,“矣、耳、焉、也”是表肯定語氣的。作為古文大家,柳宗元對文言語氣詞的認識肯定要比一般作家深刻,“疑辭”、“決辭”的分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唐人對此問題的最高認識水平。後來《馬氏文通》將助字分為“傳疑”、“傳信”,就是繼承了柳宗元的說法。

古代語言、文學研究者都注意到了柳宗元這段論述,文學史家贊其提攜後進,語言學者則肯定其第一次將語氣詞分為傳疑、傳信二種,這都有道理。但筆者更關注的則是杜溫夫其人。杜溫夫何許人,已難以查考。但據《舊唐書·柳宗元傳》載,宗元刺史柳州後,“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數千裡,皆隨宗元師法。凡經其門,必為名士。著述之盛,名動於時,時號柳州雲”。這個杜溫夫兩月之內給柳宗元寫了三封信,還寄了十卷文章,讓柳“指正”。柳不但給他回了信,還毫不客氣地指出他分不清這幾個最常見語氣詞的基本用法。從情理上推測,杜生雖然未必稱得上“名士”,起碼也算得上當時的一個“寫家”,但他何以連疑問句要用疑問詞,肯定句要用肯定詞這麼簡單的知識都不懂呢?如果這些語氣詞就存在於唐代口語中,而這位不懂用法的年輕人又如何與人進行口語交流呢?他難道會在向別人發問時用肯定語氣,而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反而要用疑問語氣嗎?

我們知道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中,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用錯某個詞並不稀罕,但不分“啊、嗎、呢、呀”將語氣詞混為一談的現象,卻是很少見到的,甚至完全沒有。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口語中“啊、嗎、呢、呀”表示著不同的語氣,要表達什麼語氣就用相對應的語氣詞,這是連呀呀學語的小孩子都掌握了的知識,只要把口語“照搬”到書面語中,就不可能發生用錯語氣詞的問題。杜溫夫竟將“乎、歟、耶、哉、夫”及“矣、耳、焉、也”混而為一,犯了正常人不可能犯的錯誤,原因何在?只能有一種解釋,即唐代口語中並不存在這些語氣詞,而他又沒從前人的文言書面語中體會出這幾個語氣詞的用法,故發生錯誤也就不可避免了。柳宗元為杜溫夫提的建議也說明了同一問題:“宜考前聞人所使用,與吾言類且異,慎思之,則一益也。”

魏晉南北朝時期如何?

南朝劉勰作《文心雕龍》,在《章句》篇對語氣詞“兮”字在詩中的作用有一番議論。他說:“又詩人以‘兮’字入於句限,楚辭用之,字出句外。尋‘兮’字成句,乃語助餘聲。舜詠南風,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豈不以無益文義耶。”劉勰首先指出“兮”在《詩經》與楚辭中的不同用法,並認為“兮”字僅起到“語助餘聲”的作用,並無實在的意義。所謂“文義”,這裡是指詩歌的內容,包括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說,劉勰認為《詩經》、楚辭中的“兮”字,與詩歌的思想、情感無關。同時,劉勰還以魏武作詩不用“兮”字來支援自己的論點。經查,曹詩中不但不用“兮”字,也不用其他文言語氣詞。

何以如此?劉勰解釋說,魏武不用“兮”字,是因為“兮”字“無益於文義”。如果“兮”字原本就是口語詞,而且據楚辭的使用頻率來看,幾乎是句句離不開的,曹操何以有“無益於文義”的看法呢?口語中的所有語氣詞都有自己的功能,包含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與態度傾向,是情感色彩最強烈的詞類;而詩本來就是言志言情的文體,曹操正可用之抒情達意,為什麼反而拒之不用呢?這說明曹操否認“兮”字的抒情功能,不認為它對自己的言志言情有什麼作用。若“兮”字是魏晉南北朝口語,那麼曹操拒用“兮”字及其他語氣詞就是不符合邏輯的。現代的研究者認為,楚辭中的“兮”字並不代表一種固定的語氣,在不同的上下句中,可用“之、其、以、而、於、夫、乎、與”等多種虛詞置換。也就是說,“兮”既能代替多種虛詞,又能被八種虛詞代替,它的語氣是遊移不定的。如果說書面語中的“兮”字,讀者尚可細細地揣摸到底哪一種語氣的話,那麼在口語交流中,一個含有八種可能性的語氣詞,究竟讓人如何理解呢?試想,口語中能有這種似是而非的語氣詞嗎?

漢代的口語中有無語氣詞?

對於秦漢書面語與口語的關係,學術界的共識是認為二者一致或基本一致。但種種跡象表明,書面語中的文言語氣詞並未在口語中存在過。理由有二:

其一,先來看看東漢時期。佛教東傳至中土,不久就開始進行佛經的漢譯。梁啟超在談及漢譯佛經的文體特點時說:“吾輩讀佛典,無論何人,初展卷必生一異感,覺其文體與他書迥然殊異。”異感從何而來?他舉出譯經有十個特徵是中國傳統文體所沒有的。首要一個特徵就是“普通文章中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佛典殆一概不用(除支謙流之譯本)。”說“一概不用”太絕對,但漢譯佛經中的文言語氣詞大大少於中土文人著作,有的譯文幾近全無,確是一件不爭的事實。

漢譯佛經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研究者曾作出過各種解釋,但都沒有接觸到問題的實質。其實,道理很簡單,正因為這些語氣詞在當時的口語中並不存在,而早期譯經又主要是以口語進行,譯經中自然就沒有或很少文言語氣詞。譯經中尚存的少量語氣詞,也並非出自譯經僧之口,而是擔任筆受的中土文士記錄、潤色時所加。漢譯佛經語體有一個明顯的規律,譯經僧的中土文化素養愈高,文言語氣詞就用得愈多,譯經的文言程度就愈高;反之,則愈低。

東晉的僧肇評價支謙的翻譯“文勝於質”,也就是更接近傳統文言,與安世高譯經正相反。語氣詞的口語色彩在各種詞類中是最為強烈的,如果漢代口語中有文言語氣詞,而主張以口語宣傳大眾的譯經僧正求之不得,為什麼反而棄之不用呢?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相反,與之同時出現的《漢書》,雖然在虛詞的使用上已經比《史記》少得多,但仍然“之乎者也”滿篇,以致時人居然看不懂。

《後漢書·班昭傳》雲:“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馬融出生於公元

79

年,十幾年後班固才去世,二人算是同時代的人。班固寫的書,且是寫的本朝歷史,馬融還要跟著老師學斷句,大部分人也都讀不懂;而且未及百年便注家蜂起,至漢末魏晉竟多達二十餘家,既註釋名物制度,最多的則是對《漢書》中的字詞注音釋義。如果《漢書》用的是時代口語,人人都懂,何用註釋?事實只能是,漢代口語中並沒有“之乎者也”之類詞彙,而譯經僧又沒有能力模仿書面語的寫法,所以漢譯佛經才更接近口語。相反,中土文人仿古成習,學的是先秦寫法,仍然使用了大量古代書面語詞彙,正是這些詞彙造成了閱讀障礙。後世人也都覺得文言難學,難讀更難寫,其實與漢代人讀不懂《漢書》是出於同一個原因。

其二,由東漢末上溯四百年,再看西漢初的口語中有沒有文言語氣詞。漢初劉安《淮南子·說林訓》曾雲:“扶之與提,謝之與讓,故之與先,諾之與已,也之與矣,相去千里。”很多語言學者都引用過這段話,用來說明“也”與“矣”的不同用法。筆者認為,如果換一種思維方法來思考,這句話所能說明的問題,遠比談兩個詞的用法更為重要。所謂“相去千里”,顯然是說這五對詞的含義與用法有重大區分,提醒使用者注意。同時說明這幾對詞在當時用錯的人應該比較多,甚至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這個問題最早並非《淮南子》提出來的,而是出現在戰國著作《鄧析子》和《文子》中,不過二書只提到前四對詞,“也之與矣”則是《淮南子》在轉錄時後加的。鄧析與文子都是春秋戰國之際的人,大約與孔子同時,比劉安早三百多年。他們提出四對詞“相去千里”的問題時,正值戰國初。當時文人在使用這四對意思相反的動詞時,顯然出現了嚴重的錯誤,以致他們不得不作為一個重要問題提出來。

漢人注經,遇見語氣詞則必注曰“辭也”,如孔安國注《論語》“女得人焉耳乎”曰:“焉、耳、乎皆辭。”顯然因為漢代一般文人不懂得這三個語氣詞為“辭”,孔氏才加註的;如果這些詞彙就在漢代口語中,當屬人們使用最多也是最熟悉的一類詞,其含義和用法連目不識丁的人都知道,孔安國何以擔心文人不懂,來作這種完全不必要的註釋?其實,漢代語氣詞的錯用與漢代註疏家對語氣詞的“情有獨鍾”,原因是相同的,即漢代口語中並沒有這些語氣詞。文人們使用語氣詞近乎紙上談兵,所以才弄混“也”與“矣”;漢人讀經搞不懂“焉”、“耳”、“乎”,註疏家才不吝筆墨逢“辭”必注。

春秋戰國語氣詞使用中的“亂象”

綜觀上述推論,實際上我們已經用不著再來論證“之乎者也”是否在春秋戰國口語中曾經存在。因為從書面語開始出現語氣詞的春秋中期,到漢代初期才三百餘年的時間,如果這些語氣詞在漢代口語中並不存在,那隻能說明在春秋戰國也不存在,因為它們不可能突然出現又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集體消失,而且“一點痕跡”都沒留下來。不過,繼續考察戰國語氣詞的使用情況,會為本文的結論進一步增加說服力。

“也”與“矣”的混用,雖然是《淮南子》最先提出來的,但這個問題的存在並非始於漢代,而是早在春秋戰國之際就出現了,換一句話說,這種錯誤或說是“混亂”是伴隨著文言語氣詞在書面語中出現而出現的,是與生俱來的。比如《禮記·樂記》:“散軍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國語·晉語》:“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也,……”《論語·先進》:“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這幾個例子都非判斷而是陳述語氣,但都用了“也”字而非“矣”字。也有當用“也”而用“矣”的例子,如《禮記·樂記》:“大章,章之也;成弛,備矣。”最後一個“矣”字顯然應該作“也”。

根據《經傳釋詞》搜求的例證,“也”除與“矣”、“邪”混用,還與“焉”、“者”、“耳”、“兮”、“歟”、“乎”混用,以致研究者感嘆這種亂象“使人眼花繚亂,只見交叉運用的繁雜,難以捉摸其中的緣由”。也就是說,“也”成了一個“萬能”的語氣詞,幾乎兼具各種語氣詞的功能,所以在戰國書面語中“也”的使用率也最高。根據研究者的統計,在傳世的戰國文獻總數為

32291

個語氣詞用例中,“也”的用例高達

21753

例,竟佔了全部用例的

67

65

一個語氣詞的功能愈多,它所表達的語氣就愈不確定,語言交流的效果也就愈差。古人為什麼不把一種語氣由一個特定語氣詞來表示,卻將一個詞賦予多種語氣功能,而又把一種語氣由眾多語氣詞來承擔呢?文言語氣詞的這種“多功能”現象,除了造成語言交流的混亂和困惑,不會有什麼正面的作用。因此,它在口語歷史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綜上所論,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強烈印象:“之乎者也”不但只運用於古代書面語中,而且自孔子以降,並無一個古人明確表示它們來自口語。相反,有關論述都是再三說明它們是“辭”或“詞”,強調它們是在“文”、“文籍”中,舉的例子也無一不是書面語。如果文言語氣詞同時也存在於古代口語中,那麼這些現象就是無法理解的。筆者認為,春秋戰國開始在書面語中出現,並很快廣泛使用的語氣詞,並非出自當時口語,而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一種有別於一般文字的書面語符號。把“之乎者也”等文言語氣詞當作古代口語詞,是沒有任何文獻根據的,是在西方語言理論影響下產生的一個莫大誤解。這一誤解導致我們在認識古代語言、社會、文學等文明發展史時,產生了一連串錯誤。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小橙子玖號2017-05-07 21:03:49

古時的人平時說話也是淺顯化和口語化,但因為受到文言文的影響,所以平時說話也會很精練和精短。文言文實際上是非常難啃的,古代流傳下來的文言文文獻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聖賢所作,另一種則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文人墨客所作。前一種學問非常大,後一種則主要表述世俗人和世俗社會的種種,文章也長了很多,學問也簡單了很多。在古代,只有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者才會說一些之乎者也,大眾平時說話應該是精簡的口語和方言。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IT_boss2017-02-06 14:44:54

古人說話之乎者也不可能,但普通人和秀才說話還是有區別的,普通人大白話出粗口,秀才說話文縐縐。別說古人,小時候就碰到個老秀才,很酸腐的那種,說話就文縐縐,喜歡引經據典,從不粗口。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語之助2017-08-21 08:52:45

按照近百年來的語言教科書的觀點是如此,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最近出版的《之乎者也非口語論》全面批駁了所謂“傳統觀點“,以大量古人論述證明,古人口語中並無之乎者也等文言虛詞,它們只是古人寫文章用的,用來表示不同語氣、斷句,以及字與字、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比如“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口語只說“招即來,來能戰,戰能勝“,沒有“之”。加“之“只是為了湊成四字句,讀起來有節奏感,方便記憶。詩經中的各種虛詞,都是起上述各種功能,尤以湊音節為多,故稱襯字。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蜀山筆俠2017-05-07 15:54:17

不是的,和現代一樣,書上的都是書面語,和平時說的口語還是有很大區別。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魏德雲2017-08-21 09:17:39

古人的之乎者也,烏乎哀哉,變成了今天的的地得,啊之類,換湯不換藥,一個德性。古人什麼時候開始之乎者也,不清楚,至於平日裡講話嘛,老百姓之乎者也少用或不用,士子,貴族,皇族就不用不行了,搖頭晃腦什麼的,那是身份的標誌,那是學問的標誌。五四運動以來,改為的地得,啊嗎呢什麼的,沒什麼實質變化,有人嘲笑過,有人批評過,讓時代說話去吧。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手機使用者67698272662017-02-06 22:01:01

不是,中國古代人說話語言就是現今的客家話,如唐朝李白的詩,有很多詩用現在普通話講並不押韻,但用客家話,朗朗上口。但中國古代歷代王朝公文,及書籍用的是官方文字,即文言文,其特點,文字精簡意深,其形成與竹簡有關,那時紙未發明前,所有文字均書寫在竹簡上,而竹簡笨重,成夲高,為節省成夲,必須用言簡意賅的語言表術,後出現印刷活字,同樣為減少雕刻用字,文言文大行其道,而八股文推廣,清朝文言文更是過猶不及,晦澀難懂,禁錮中國人的思想,導改中國近代史沒落。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無情一一2017-08-21 08:50:48

和你現在說話一樣,只是現在多了喜大普奔。文言文是寫八股文,和私塾教學用的。文言文是為了保護中華文化傳承的連續性用的,比如《論語》,”居,吾與汝。“就是坐,我告訴你,不論過幾千年都能讀懂,如果白話文過幾十年因為囗語的改變就沒法讀懂了。

中國古代人說話是之乎者也嗎?

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