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火石之花2019-08-14 12:07:58

立秋的儀式感

“立者,建始也”,立秋可直接理解為秋天的開始。

古人為何將這個季節命名為“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揫斂”為聚集、收斂之意,《慎子·外篇》雲:“氣之揫斂而有質者為陰,舒散而有氣者為陽。”從農曆七月開始,天氣由熱轉涼,萬物聚集收斂,所以古人將農曆七、八、九三月命名為“秋”。另外,秋字還有禾穀熟之意,所以人們常說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悲秋”,萬里悲秋常做客。《禮記》則從人文方面解釋秋字:“西方曰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也。”當秋風吹起,落木蕭蕭,此種景象,最易觸動人的愁緒,故秋字又有愁義。古詩常有“悲秋”之語(如杜甫的“萬里悲秋常做客”),即緣於此。

對於現代人而言,立秋只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在古代,立秋是個大日子。因“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轉換的重要時間節點,古人認為要順應自然,因此無論政令、農事,還是生活作息,也要隨之而變化。為隆重其事,每逢“四立”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儀式,以迎接春、夏、秋、冬的到來。

報秋儀式

常言道,一葉知秋。在立秋這天,古人在迎秋之前,先要報秋。如何報秋?一般是太史官透過觀察太陽和北斗的位置,確定立秋的具體日子時辰。後來又用桐葉報秋,立秋當日,太史官便將盆栽梧桐移入殿內,待立秋時辰一到,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迎秋儀式

《禮記·月令》雲:“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齊(齋)。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可見這場儀式名為“迎秋”,立秋前三日,天子要齋戒。立秋這一天,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等到京城的西郊舉行迎秋儀式。

迎秋儀式包括祭祀、歌舞等活動。祭祀的物件有兩個:一個是少暤,另一個是蓐收。少暤是上古帝王之一,又作少昊、少皓,史稱金天氏、青陽氏等,據說是黃帝長子,後人奉他為五方帝之一的西方帝,又稱白帝。迎秋活動在西郊舉行,故以少暤為祭祀物件。蓐收是傳說中的司秋之神。《山海經·海外西經》雲:“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淮南子》說他是少暤的助手,“執矩而治秋”,便也成為秋祭的物件。

在舉行迎秋儀式時,所有人都穿白衣,因白色為秋天的代表色。歌舞表演中,歌曲名為《西暤》,內容是歌頌少暤,舞蹈名為“八佾舞”,由64人列隊而舞。

閱兵儀式

迎秋儀式結束後,天子在朝廷上賞賜“軍帥武人”,並命令將帥“選士厲兵,簡練桀俊,專任有功,以徵不義;詰誅暴慢,以明好惡,巡彼遠方”。類似現在的閱兵儀式。至漢代,還舉行車騎、樓船等比賽。

立秋日為何要舉行閱兵儀式和軍事演習?原來,古人認為秋天有肅殺之氣,帝王相應也要“習用干戈”。《隋書》雲:“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蓋非獲已。”故在立秋日閱兵及操練軍隊,也是順應自然之舉。

與肅殺之氣相應的,還有律令刑獄。在立秋這天,古代帝王命有司“修法制,繕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務搏執……決獄訟,必公平;戮有罪,嚴斷刑。”強呼叫法既要止奸戮罪,更要公平公正。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遊戲人間81962019-08-08 22:39:10

立秋是我國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關於這個節氣有一些在民間流傳的民俗活動還有一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這些故事值得大家閱讀。

一葉知秋

《五燈會元》裡記載說: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於是將衣缽傳給了迦葉。

小桃核牽連著的是大瘟疫,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摩訶迦葉能從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羅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萬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見微知著是一種大智慧。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秋神蓐收

遠古傳說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盤著一條蛇,右肩上扛著一柄巨斧。山海經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著繁衍後代,生生不息。《詩經·斯干裡》說: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如果夢到蛇,會生一個漂亮女兒。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還是一位刑罰之神。古時處決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後,叫秋後問斬。秋天有殺氣。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所以蓐收到來的時候,總帶有一股涼意。

立秋的由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靜靜真的是我2019-08-10 14:05:51

暑去涼來,一葉知秋~~~立秋之民俗

一、祭祀、蓐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蓐收等儀式。漢代沿承此俗,並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二、貼秋膘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並且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三、煎香薷(rú)飲

香薷飲是中醫的一個古方,具有消除暑溼、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們在立秋前便紛紛買好這些藥,煎好後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時涼飲。

四、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五、稱水

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

說了這麼多,你身邊的立秋民俗都有哪些呢?(最後附上)

這個夏天

或許你出了遠門

或許你和好久不曾見面的朋友聚會

恍惚中,夏天就要結束。

迷濛之間,已然立秋。

夏天快要過去了

秋意也許已經開始落下

那麼與這個夏天相遇

你又用什麼記錄了難忘的回憶?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爽朗的雪兒2019-08-09 16:03:03

小時候有個歌謠,是這麼說的:小扇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立冬,立秋也行!

立冬知道,就是冷了,立秋吶!大人解釋說,立秋早晚就涼快了,不用總拿扇子了。

但是對於小孩來說,總沒有貼秋膘,有肉吃來的實在一點。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

你都聽說過哪些有關立秋的故事?在說2019-08-09 15:00:48

不知怎麼的,每年立秋,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一葉知秋”這個成語,意思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便知秋天的到來。用來比喻透過某些細緻跡象,可以洞察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和結果。

“一葉知秋”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康《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一葉知秋”的意思有點像,可見一斑、落葉知秋,見微知著,從區域性推知未來。

從上面一些基本知識來看,“一葉知秋”從表面上看是對季節更替的感知,更深刻的內涵卻是對人、對事或者對形勢的一種提前預感。

如果交往中女孩子老是對你說,你真壞,那麼你們基本上是可以繼續交往;如果女孩子有一天對你說,你是個好人,一葉知秋,你要做到心中有數,你們的關係不容樂觀。

有人說,在許多馬雲小時候的照片上,多數是馬雲把手搭在別人肩膀上,說明馬雲性格開朗,與人交往積極主動,而且那雙眼睛很有靈性和想象力,一葉知秋,馬雲將來應該不是簡單普通的人物。

所以說,秋天不僅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還是一個智慧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