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火山儒士2019-10-29 15:02:56

應該說在東漢後期,太學參與了反宦官的黑暗統治,於是太學成了宦官的打擊物件,進行逮捕和囚禁。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玉之溪2019-10-29 17:08:17

答:太學是啥性質,用今天的話說,太學就是官辦的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在秦漢以前,人才都是自學成才,然後都是,在社會上博得好的名聲,然後被人推薦,最終成就抱負。這樣的做法很有侷限性,大量的人才,不為認知。

東漢建立之初,興起了國家官辦學校太學。用國家力量辦學,設想很好,但是太學之中也都是充斥的官宦家子弟,他們不用上太學,家中也會有人教他們讀書寫字。因此吸引力不大,而一般家庭子女就是上了太學,沒有人推薦也是很難從仕的。國家沒有正常的科舉仕途考試製度。上了太學也無出路。因此“東漢立國盛世之首”的太學,在東漢前期就已式微。

大家知道,兩漢外戚專權的狀況十分厲害,尤其是東漢,為了制衡外戚專權,就對宦官委以重任,這樣,外戚`宦官輪流坐莊,人才,不是靠學問當官,而是看站隊是否正確。

正真的寒門取仕,是到了500年後的隋朝從制度上確定了科舉制度,才有了讀書人,也可以當官的路子。

不知說的對否,大家可以評論,補充!

文|玉之溪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穿越再現彼岸2019-10-29 17:16:35

東漢的太學真正衰微是在東漢末期,東漢前期太學的作用還是相當大的。(東漢太學形象圖)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

東漢太學的建立和作用。

中國古代的太學萌芽於先秦時期,太學和其他機構混雜在一起,非單獨存在,到西漢漢武帝時期才成立正式獨立的太學,主要教授儒家經典,培養的太學學生優異者將會選拔為官員,是王朝的最高教育機構。

漢光武帝也是太學生出身,對此深有感觸,建立東漢後就開始重新修建新的太學,為王朝培養有用的人才。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

東漢進入太學的人也是有一定的原則的,一般的人不能隨便進入太學上學的。東漢時期明確規定進入太學學習人員的要求:

第一,年薪超過600石的官員子弟,包含600石的官員子弟。相當於現在的縣級官員的子弟,司馬遷任職的太史令就是600石的官員。

第二,郡國高材明經者,也有國家明經考試落第的人。明經指的是通曉經書的人才,有下面的郡縣或者郡國推薦,也有參加國家考試落第的人員。

第三,郡國學習明經50-70內的儒生也可以推薦進入太學。

東漢的太學生大都是官宦子弟,也有較少的貧寒家庭的人員。太學生的附屬人員也可參加旁聽,也就是旁聽生,這些人如果透過考試也可以任命官員。相當於現在勤工儉學的附屬人員。官僚子弟有俸祿,生活比較滋潤,而貧寒的學生很多都要靠自己來解決上學問題。

透過太學的教育,為王朝培養了一批儒家學者,有很多進入到官僚系統任職。東漢時期採取兩年一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不同於西漢時期的一年以選拔,選拔的方式就是考試,當時稱為策試。考試分為甲乙兩種,考試的老師選擇題目讓考生回答的稱為

“對策”

,這一題目形式固定;第二種則是由學生自己抽取考試題目回答,稱為

“射策”

,參加不同的考試選任的官職也是不同的,後者明顯要高於前者。

東漢漢桓帝時期,將策試分為上、中、下三等,按照考試成績分等級,授予不同的官職。

太學的目的就是宣揚儒學,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

東漢太學生運動和太學的衰微。

東漢前期,太學經過大力的修建,太學最昌盛時期學生達到三萬人,聚集了王朝不少的精英人士,為東漢的發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太學作為全國的最高教育機構,在建立之初就不單純是一個學術機構,而是和政治緊密相連。西漢時期就有太學生聯合起來抗議王朝對一些政治人物的處理,顯示了正義的一面,王莽為了篡權,收買了一大批太學的學生為他搖旗吶喊,顯示了黑暗的一面。

東漢末期,宦官專權,外戚干政,雙方交替登場,官僚腐敗,最大的體現就在選拔官員上。東漢時期的選官制度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舉孝廉,東漢時期王朝推崇孝道,這是選拔孝順的人加入到政府中來;第二種是察舉,是由地方考察、選拔的人才推薦給上級或者中央政府,考核後任職;太學生選拔的官員則稱之為“學選”。

東漢末年的政治腐敗,導致王朝的選官制度受到極大的侵害,當時流傳這樣的記載:

舉明經,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舉孝廉,濁如泥。舉良將,怯如雞。

舉薦的通曉經書的人才卻不學無術,舉薦的孝廉之人的家庭卻是是兒子和父親分開居住,將年老的父母撇在一邊。被舉薦的人只要有錢、有關係就可以了,進入國家的選官程式。三國時期的董卓就是內部關係舉薦的

“良將

”。

東漢太學作為學術機構和官員的選拔之地,形成了一種品評官員的“清議”的氛圍,對王朝的各級官員進行評價,褒貶不一。東漢前期很多官員都畏懼太學的這種“清議”,對腐敗是一種遏制和打擊的作用。

漢桓帝劉志時期,他依靠宦官奪回權力,重用宦官,為了解決朝廷的財政赤字,採用了賣官鬻爵的辦法,只要有錢可以買到很多官職,官場一片烏煙瘴氣。

以太學為首的一批清流們,對宦官們為非作歹很看不慣。而宦官在166年漢桓帝大赦之前公開犯罪,然後藉助大赦可以免罪,太學以及太學出身的一批官員對宦官在大赦之前的犯罪嚴懲不貸,不考慮漢桓帝的大赦。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

漢桓帝得知情況後對太學生和太學出身的官員進行打擊,很多士人逃亡,最後多虧了漢桓帝竇皇后的父親竇武出面,太學生和太學出身的官員才逃過一難。

漢靈帝即位後宦官和太學生、太學出身的官員、同情太學的官員準備清除把持朝政的宦官,其中陳蕃率領幕僚和太學生幾十人進攻皇宮,要求清除宦官,都被殺害,竇武起兵對抗,也被迫自殺。(漢靈帝像)

被稱讚為“東漢立國的盛世之首”的太學,為何會在東漢前期衰微?

這一次“黨錮之禍”一直持續到黃巾大起義開始的184年,歷時將近二十年,東漢的太學遭到無情打擊,對朝政的影響日趨衰微。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外戚和宦官輪番掌權,作為王朝的最高教育機構也很難獨善其身,太學生選拔的學生出現了很大問題,很多無才能的人被推薦到太學,選拔學生任職官員也充滿了銅臭氣。太學生的學生運動對抗宦官也歸於失敗,很多人受牽連,影響力自然也就下降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