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聞古知新2017-09-05 17:33:05

謝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為

中元節

,也被稱為七月半、盂蘭盆節,但更為人熟知的,是“

鬼節

”。

民間俗信,整個七月是鬼月,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放鬼出來,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這“盂蘭盆”是什麼呢?盂蘭盆是梵文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

後來“盂蘭盆”具象化,成為用竹篾編織成的一個盆子,下頭用竹子劈成三腳架支著,竹盒子裡貯放著冥紙,稱為“盂蘭盆”。在中元節這天,把盂蘭盆燒化了,把紙錢燒給祖先和孤魂野鬼用,所以叫“

盂蘭盆會

”。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有中元節,自然也有上元節和下元節,也就是道教文化裡的“三元”。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道經裡講: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七月十五,地官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所以七月十五日也是人們祈福消災的節日。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中元節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一個“孝”字,儒家主張“七月新糧,祭祀祖先”,中元節時令,正值夏收之後,民間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除此之外鬼節的出現,在佛教文化中也是源於“目連救母”的佛教典故,便是有著孝敬雙親的含義。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俗語講“

七月半,鬼亂竄

”,以前的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

另外,大家習慣用木板加上五色紙,做成各色彩燈,中間點上蠟燭後,放到河中任其飄搖。其實目的就是因為陰間到陽間的路太黑,放河燈可以照亮路途照亮路,更好的超度亡靈。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東方的中元節跟西方的萬聖節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亡靈重返人間的一天,都設有特定的燈作為節日的標識,中元節是蓮花燈,萬聖節是南瓜燈。

但是西方的萬聖節無論是“表情”怪異的南瓜燈,還是奇裝異服的狂歡活動,都是為了驅趕和嚇走亡魂,躲過災難。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而相比之下,中元節的河燈、“放焰口”、祭祀等等活動,都是引導亡靈遠離人世,祭祀“家鬼”是為孝道,而對於野鬼,也是藉由河燈而指引他們的歸路,這是人世間的慈悲之心,更是人們對於天地的敬畏。

說起來,中元節和清明節也很相似,都是祭拜亡靈和故人。但似乎中元節並沒有清明節被人所熟知。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其實古時,甚至是20世紀初時,中元節遠比清明節、七夕節熱鬧。人們繼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大肆舉行活動。但由於中元節“鬼神”的寓意太深,被視為封建迷信,逐漸被邊緣化,最終走上了沒落之路。

為什麼農曆七月十五會有中元節和“盂蘭盆節”兩個名稱?

關於很多的傳統節日,有越來越多“不好玩兒”的聲音傳出來。事實上傳統節日承載的並非人們內心釋放慾望的狂歡,反而是一種文化的嚴肅性,期間所有的行為活動都是一套神聖的文化體系。

節日本身的意義就在於每個人對其文化內涵的身體力行。因為我們說好的是“過節”,而並不是“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