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風舞鷹翎2020-06-17 00:16:01

我認為,趙普說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意思是:

用《論語》來奠定自己的精神,用行動去做實踐。

也就是說,《論語》不是解決萬事的方法,而是一種精神糧食,它的作用,是讓自己有堅定的內心。

可運用到實際事務上,《論語》顯然就不夠用了,必須要從實踐中出真知。

在當時的儒家世界裡,趙普的說法也算很委婉了,既沒有得罪天下士人階層,又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可惜,被腐儒們誤解了多年。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PM趙小磊2020-06-16 10:54:00

《論語》是指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在大家潛意識裡,“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是源自宋代一代明相趙普所述,但是根據中國政法大學宋定國教授考證,“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及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籠。在大師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正式定義為《四書》,在整個社會大面積宣傳儒學之際,也未見有相關記載。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半部《論語》治天下”真正流傳起來,應該是在元代,有史料記載的應該就是高文秀的《遇上皇》劇情裡,藉助主角趙元所說的一句話。但是元代大家都知道,屬於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又多崇尚武力,對這些他們認為文縐縐的東西自然不感興趣,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所以當時也有一種說法叫“九儒十丐”,儒生幾乎就是乞丐的代名詞。後來儒生被稱為“臭老九”的說法就是由“九儒十丐”得來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看來,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心態的流露而已。當時儒生們大多不受重用,為了找一個精神信仰,提升自己這個團隊的社會地位,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在私塾、酒館等地方,不斷宣揚《論語》的好處,在一些鬱郁不得志的社會青年範圍反而得到了廣泛散播。

我翻看了一下《宋史·趙普傳》,裡邊趙普有這樣一句話:“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顯而易見,趙普雖然肯定了《論語》的好處和對自己的幫助,但壓根就沒提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事。趙普是趙匡胤這個疑心病高度患者的絕對嫡系,經歷了“陳橋兵變”,後來又幫助趙匡胤搞定中央集權,到最後達成終極目標的“杯酒釋兵權”,趙普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但是趙普心裡也清楚,趙匡胤之所以建議他讀書,一方面讓他更知禮節,另一方面幫他更好的管理天下。因為趙匡胤和趙普心裡特別清楚,想要贏得天下,那就是一條鐵律“槍桿子裡出政權!”,沒有絕對的武力和支援,其他都是空談。所以即使得到了天下以後,趙匡胤也一直居安思危,不斷鞏固自己的統治,《論語》等古籍,也只是他們暫時的一種工具。對於古代的這些君王,帝王心術,法學,才是他們治理國家真正需要研究的學術。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生升泉2020-06-16 04:18:24

半部論語治天下。

宋初宰相趙普輔佐太祖趙匡胤定天下,太宗趙匡義平天下,人們問他時,這句話出自他之口。

論語這部書為孔子及弟子所著,其入世治世思想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其仁義禮智信思想影響幾千年,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核心。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面上理解是學習並且不斷溫習是件高興的事。本人體會是把學習當成習慣是一生最高興的事。把學習成為習慣,這人最可敬,也最可怕。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博大精深,影響無數明君和治世能臣推動歷史前進,使中華民族成為人類歷史上文明唯一沒有間斷的民族。近些年學習陽明先生之心學,深化了對這句話的理解。每個人都有優點值得學,以它優置換己缺,這人生的置換反映,是人不斷進步的核心思想,同先生看滿大亍都是聖人的正能量觀高度統一。

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這是內修的核心思想,是無數能人志士成功的秘訣。

僅以上這兩句就影響這麼深遠,半部治天下,無可厚非!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格物至趣2020-06-17 00:10:07

其實“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一直以來存在很大的爭議。

典故出處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南宋朱熹謝世之後。首先是一個叫林駧(dòng)(具體生卒年不詳)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按照他的記載來說,就是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另外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但這一說法真正流傳開來卻是在元代,然而其實元代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當時有著“九儒十丐”的說法,什麼意思?就是說儒生的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而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則是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一句臺詞,所以這極有可能是被冷落的儒生們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心態的流露。因為當時畢竟教書匠都是儒生,他們佔據著廣大的社會背景,再加上元代戲劇又很容易流傳,所以這句刻意誇張《論語》功能和儒生作用的臺詞,極大可能是當時儒生們用來宣傳自己的,無非是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質疑

但其實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一直以來存在很大的爭議。

《宋史·趙普傳》中與《論語》相關的記載為:“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其實趙普一生多次拜相,從上面《宋史》記載可以看出,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期,趙普早年不學無術(歷史中有記載他當時做宰相時鬧了很多笑話),他是在晚年的時候才手不釋卷讀《論語》,這就與他當年靠著《論語》替宋太祖打天下的歷史相違背。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另外宋太宗趙光義之所以能順利當上皇帝,這其中趙普是出了不少點子的,所以他被宋太祖所削去的相位,當宋太宗一即位就給恢復了(即趙普再相)。那麼也就是說趙普與宋太宗關係是非常好的,這從宋太宗親自為其撰寫《趙普神道碑》就可以看出來。假如趙普果真在宋太宗面前講過“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之類的話,為什麼《趙普神道碑》中卻隻字未提呢?而宋代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輕武”,像“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此有利於這個指導思想的話,要是確實屬實的話,而居然未被統治者看中並利用,那就太不合情理了。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再者朱熹曾經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並 列入儒家經典,大肆宣傳儒學,而且朱熹也曾盛讚過趙普,他說“趙韓王(即趙普)佐太祖區處天下,收許多藩鎮之權,立國家二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像朱熹這樣既推崇《論語》及儒學,又對趙普盛讚有加的人,按理講,他應該會提到“半部《論語》治天下”這麼有利於造勢的說法呀,但實際上卻未見有相關記載。

以上種種跡象無不表明趙普同志“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確實存在爭議,還有待考證!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小結

其實關於“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真也好,假也罷。

其之所以一直能在民間廣泛流傳,就說明《論語》及儒學確實對我國政治以及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論語》本身也是一本充滿智慧的語錄,其中很多處世的方法對如今甚至以後都具有現實意義,我們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人,應該也是必須把這樣好的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讓它繼續發光發熱!

(以上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觀點僅為個人拙見,歡迎廣大條友積極討論!)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半壺少清—賴君2020-06-16 11:40:37

我是翻了半部,裡面有些言論是很受益,解惑!無論時代如何發達,做人做事都是一個道理的,千百年變化不大,不會因為你科技發達了,就不用做人了,人與事的關係根本上不會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語》講的都是人,從個人與家庭與大集體方面的道理,要是從這個層面去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還真是夠了!無論你微到個人,小到治理一個家,中到一個公司,大到一個國家,你都要講治理,治理遠比管理更有深度,治理主體還是人,而不是機器,不過說回來還是智者見智吧,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本書讀出人生百態很正常!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群雄爭霸在戰國2020-06-15 11:15:04

工業革命是人類由古代走向現代的分水嶺所以別說半部論語就是全部論語也屬於古代範疇對現代人教導無意義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哲子影視2020-06-15 11:30:27

“半部論語治天下”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趙普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這些經歷可能讓他對從政之道和治國理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半部論語治天下,聽著很誇張,很狂妄。其實作為現代人,是無法感受出趙普當年說這句話的真實想法。

無論如何,《論語》都堪稱是一部大作,它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修德,修心,正念,正是中華文明的精髓。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襤褸的靈魂2020-06-16 07:00:17

《論語》是講人倫,道德問題的。和統治國家無關。而老子的道德經才是,告訴統治者,怎麼統治國家的。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宗智止觀2020-06-16 10:01:24

論語當然能治天下,只要是愚民教育思想,都能治天下,所以古代的皇帝都推崇儒學。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使用者夲源元源僧2020-06-16 10:54:54

集從古至今的知識疑成智慧的中華文華精華。《論語》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奎19692020-06-15 20:31:09

人之常識,並非一部《論語》可治天下。思惟願維者常眼長識之道是已。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聞香色2020-06-16 10:41:56

文高於武,智勝乎力!又有多少沒有讀過《論語》的照樣可平天下?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局中人手記2020-06-16 08:54:37

在農業畜牧業社會,或者說在我們現在稱之為封建社會的過往,由於經濟發展完全依靠自然作物的光合作用,人的主觀能動性有限。這樣的社會,用《論語》來規範人的行為,來分配物質資源已經足夠。隨著人類社會進入科技資訊文明,遑論半部《論語》,整部《論語》也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領導已經在學習經濟學、科技、社會學、網際網路等各類學科,即是一個證據。還有防疫呢,讀論語一點用處都沒有。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智者小魚x2020-06-15 09:38:50

老輩流傳於世,雖說警世名言,實則一大堆的大道理!

對個人而言,沒多大作用。廢腦不說,而且字都認不全。

讀聖賢書,聖賢,古代有知識,有道德的一批老文化人。

社會更迭,現如今21世紀了。

讀《論語》,不如讀易中天,金燦榮,鄭強等知名教授。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紹興李珍2020-06-16 20:53:23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見仁見智。你的看法如何?不妨腦洞?

答:北宋宰相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妙論,後人說得沸沸揚揚。

主要是不相信有這樣大的神奇功效,指出異議,即懷疑型。

其實,作為趙普來說,這樣說只表示了謙虛之意,如果說“一部《論語》治天下”,那麼把宋太祖趙匡胤放置在何處?所以他只能這樣說,讓君王可以放心:

一是表明態度不會越雷池半步;

二是最主要的表示知禮儀,讓帝王大可以放心。

宋太祖趙匡胤,是由於“陳橋兵變”才黃袍加身,所以,他的心病,是防止部下的篡權。

人性就是這樣,那一塊缺失,就時刻提防那一塊,唯有修身養性得法,才能避免,否則終身就在那裡打圈圈。

那麼,再說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能不能做到?

筆者倒要問問?是前半部治天下呢,還是後半部治天下?所以,後人的異議那是正確的。哪裡有一個理論,只說了一半,就能明瞭全體呢,這樣智慧之人哪裡可以找到呢。這種責疑是正確的。

有進想想,古人說的言外之意與後人所思,完全是兩個軌道,那怎麼可能會有答案呢?敬奉!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讀寫新樂園2020-06-17 08:37:18

這是對智者和有大愛的人講的,如果缺少這兩點,即使讀了全部論語也上治不了天下。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使用者嚮往2020-06-16 12:12:10

師傅引進門,修心在自己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一流鏟史官2020-06-16 09:59:20

于丹的《〈論語〉心得》說:“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她似乎和很多人一樣,誤解了趙普說這句話的原意。記載趙普說這句話來源的,有南宋人的《樂庵語錄》,其中提到李衡曾對弟子們說宋太宗想要以趙普為宰相,有人就詆譭他,說他只是個“山東學究,只會讀讀《論語》。”於是宋太宗把這話告訴了趙普,趙普回答說:“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稍晚,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也有類似的記載,只是最後一句是:“可以輔陛下致太平。”與《樂庵語錄》幾乎同時的王稱《東都事略》則說趙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回到家裡,他常常把自己關在書房,有時甚至整天在讀書,翌日上朝他就成竹在胸了。趙普逝世後,“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宋史》也採用了這個說法,這與趙普的原話是有出入的。從趙普上宋太宗的疏中可以知道:他對漢唐的史書還是相當熟悉的;宋太宗所撰趙普《神道碑》也稱其“及至晚歲,酷愛讀書,經史百家常存几案。”以至達到了“碩學老儒,宛有不及”的程度。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宋太祖曾用“乾德”二字為年號,並自認為沒人用過,趙普也隨聲附和,可是盧多遜說:這是偽蜀曾用過的年號。命人一查,果然不錯。於是宋太祖惱羞成怒,拿起毛筆在趙普臉上亂畫,認為趙普太沒有學問了。但這種細事,不足以說明他早年不讀書,所謂“山東學究”不過是說他讀書不甚廣博,比較初級而已。所以他說:“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的言下之意並非承認了自己真的只會讀《論語》,而是說:別人所說只會讀《論語》的自己,不是已經輔佐宋太祖平定了天下?接下來用餘生也足以輔佐宋太宗治天下。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

字面意思是意思,也不是意思,所以要看這句話背後的故事,咱們不能斷章取義,論語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他的很多思想更是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從古至今,一直影響著我們,但是所有思想都要批判繼承,不應是全盤接受,兩年多年以前的思想者創造出的哲學不一定全部都適應今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是正確對應文明的態度,才是現階段我們應該有的態度。趙匡胤是開國皇帝,本身自己就是造反起家,文化程度也應該是有限的,情商高,智商有限的皇帝身邊不能有能臣,趙普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們倆是好哥們兒,趙匡胤做了皇帝以後還經常去趙普家去串門,為什麼串門,因為有的聊啊,為什麼有的聊,因為有共同語言啊,只有兩個人有共同的話語體系,才能聊下去。

綜上,咱們不能含糊其辭,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斷章取義,半部論語治天下不足以說明任何問題。

如何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