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民國年間那些事2019-08-03 09:25:26

沙門島是宋代發配犯人的地方,《水滸傳》中盧俊義被陷害後就被髮配此處。據史料記載,宋朝發配犯人有三個海島,分別是沙門島、通州島(崇明島)和瓊州(海南島),蘇東坡當年就被貶到海南島,如今在島上還有許多傳說和遺蹟。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那麼,沙門島究竟是今天的什麼地方呢?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其實,沙門島就是今天膠東半島的廟島群島。廟島在宋代叫沙門島,清末改成廟島,一直沿用至今。廟島群島還有個著名景觀海市蜃樓,著名蓬萊籍散文家楊朔在他的名篇《海市》中就曾描述過這種難得一見的盛景:“只見海天相連處……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從來沒見過的山巒,黑蒼蒼的,像水墨畫一樣。滿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隱隱露出一帶漁村。山巒時時變化著,一會山頭上幻出一座寶塔,一會山窪裡又現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動著許多黑點,影影綽綽的,極像是來來往往的人馬車輛。”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散文作家楊朔

廟島今天屬於煙臺市長島縣管轄,位於膠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渤海海峽南端,是個非常富裕的漁村,楊朔在《海市》中描述的真實的“海市蜃樓”指的就是廟島群島。古代之所以將此地作為流放犯人的所在,我估計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地形,犯人一般跑不出去;再者,古代海島人煙稀少,生活艱苦,所以在當時這是個非常折磨人的地方。

順便再提一筆楊朔其人,我之所以知了解廟島群島完全得益於楊朔的文章。楊朔散文是我們那個時代最經典的散文,多篇被選入中小學教科書有,我們熟悉的就有《荔枝蜜》《香山紅葉》《泰山極頂》《茶花賦》《海市》等等。這些散文有個共同特點,先是描寫某一平凡的事物,然後引出主題:平凡中擁有不平凡的含義。小時候對這些文章非常崇拜,寫作文也學會了這些套路,後來才發現這些文字文學性並不高,而楊朔的散文也被稱為“楊朔體”。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澳古說歷史2020-05-04 16:53:30

“沙門島”,即今位於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的

廟島

。為何改名“廟島”呢?主要是因島上建有一座漁人為求海神保佑而建的娘娘廟,供奉著媽祖娘娘,因此取名“廟島”。

當然,沙門島在古代可不是用來拜神的,而是用來流放重刑犯的。《山東通志》載:“宋建隆三年(公元692年),索內外軍不律者配沙門島”,692年,趙匡胤下詔,嚴重違反軍法者一律分配沙門島。如此,自北宋始,

沙門島就成為了朝廷專用的流放地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北宋時期,沙門島是用來發配宋廷認為是罪惡滔天的重刑犯的流放地。《宋史•刑罰志》載:

“ 配隸重者沙門島寨,其次嶺表,其次三千里至鄰州”

,當時,宋廷的流放地分為四個等級,最輕的是流放臨近京城的州縣,最重的則就是流放沙門島。

至於,北宋為何要將沙門島作為重刑犯流放的首選之地,主要是基於兩點原因:(1)優越的地理位置,據《太平寰宇記》所載:

“沙門島,在縣(蓬萊縣)北海中五十里”

,沙門島遠離大陸,四面環海,朝廷只需控制船舶,即可防止犯人逃跑,畢竟五十里的距離,除非是毅力驚人,不然絕無可能游回大陸。同時,對於船舶而言,五十里並不算遠,因此這也就方便沙門島官兵的補給,及輪換工作。

(2)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流放本就是為了懲罰犯人,因此為了達到懲罰的目的,自然不能給予多好的待遇,尤其是罪惡滔天的重刑犯,朝廷更不可能可能給他們什麼好結果。沙門島的環境十分惡劣,是缺水少糧的,由大陸來的補給船,最快也要數週才能到達,因此其生存環境可謂是十分惡劣,經常是出現犯人“至者多死”的現象。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北宋,有哪些罪行會有可能被流放到沙門島?

其一、

十惡重罪

。所謂十惡重罪,指的就是“謀反”、“謀逆”、“謀大逆”、“造妖書妖言”等意圖推翻北宋統治的造反罪行。按理說,以上這些皆屬十惡不赦的重罪,一旦發現就是殺無赦的結局,但是,因北宋奉行以仁治國,且當朝者皆是仁厚之君,所以有些時候,若是對北宋的統治沒有造成多大傷害的,北宋皇帝皆會免除其死刑,改判流放沙門島。

比如,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五月,解州州民勒有方以妖術惑州民造反,原是處死的,但是真宗念其不是主犯,因此免死,改判“黥面配沙門島”。再如,熙寧九年(1072年), 宿州民孫真妖言惑眾,冒犯聖威,但神宗念其無知,且對北宋的統治沒造成什麼傷害,亦免死 ,改判 “ 配沙門島 ”。

當然,對於這類罪行,在免死的情況下,犯人並不一定全部都分配到沙門島。宋初,對於政治性犯罪,一旦免死,宋廷多會將其分配到西北邊疆地區,但是因發配到西北的罪犯,多出現 “亡命至塞外,誘羌為患”的現象,由此之後,宋廷為避免出現這種現象,於是將其

“ 改配於登州沙門島及海州諸島”

,就是或流放沙門島,或流放海州附屬島嶼。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其二、

嚴重刑事犯罪

。北宋時期,有兩類刑事犯罪,在免死之後,多會流放沙門島,即

貪汙罪和搶劫強盜罪

。首先,北宋對於吏治是十分重視的,其統治者是十分痛恨貪官汙吏的,“凡罪罰悉從輕減,獨於贓吏最嚴”,對於貪汙罪,一旦發現,多是嚴懲不貸,或直接處死,或是流放沙門島。如乾德四年(966年),樞密直學士馮瓚、綾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使李楫等被查出貪贓枉法,本應處死,但恰逢大赦,因此就改判“流沙門島”。再如慶曆四年(1044年)知秀州祠部郎中集賢校理錢仙芝因 “在任遺越枉法 ” ,依律論死,但亦大赦,得以免死,改判“配沙門島”。

其次,對於搶劫強盜的盜賊,因其一旦聚攏在一起,並盤踞於某地,就會對宋朝的統治造成不小的傷害,因此宋廷對其是採取嚴厲打擊的態度的,一旦抓到那就是非死即流。如天聖九年(1031年)八月,郴州民黃晟囊因劫錢毆人致死,依律當死,但因逢大赦,因此改判“黥面配沙門島”。再如天聖十年(1032年)六月, 安州盜賊胡參,因搶劫被抓獲,本應處死,但朝廷念他是“以父命劫財”,因此免其一死,改判“黥面配沙門島”。

其三、

軍事犯罪

。眾所周知,宋朝統治者為避免重蹈五代十國的覆轍,對軍隊的管理是極其嚴格的,因此對於一些違反軍紀的罪行,如勾結盜賊、臨陣脫逃、貽誤戰機、虐待兵士等,宋廷多會採取流放沙門島的懲罰。如天禧三年(1019年)七月“苛嵐軍鋪軍士有為賊嚮導者,配沙門島”。再如元豐六年(1083年)元月,鹿延路第二將李浦見“副將死戰”,卻見死不救,致使慘敗,事後,李浦被分配至沙門島。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之後,流放至沙門島的罪犯,宋廷對其是怎樣管理的?

首先,凡是分配到沙門島的罪犯,宋廷都會在他們的臉上刻上“刺配沙門島”的字樣。其次,為方便對這些犯人進行管理,宋廷在沙門島建有沙門寨,屯兵駐守,由寨主這個最高長官來負責看押流放至沙門島的罪犯。最後,關押在沙門島的罪犯是要服勞役的,據《宋大師記講義》所載:

“乾德元年八月,女真來貢,蠲登州沙門島居民租賦,令專治舟渡女真所貢馬”

,這些罪犯需要幫助島民製造船舶,及運送女真上貢的貢馬。

最後,被髮配至沙門島的罪犯,還有機會活著走出嗎?

因發配至沙門島的罪犯多是罪惡滔天的,是原本要被處死的,所以多數時候他們是不可能活著走出來的,所謂“晝監夜禁,與死為鄰”。當然也有少數幸運兒能夠活著走出去。當時,因沙門島環境極其惡劣,是極度的缺衣少糧,最多隻能容讓二三百人,可是因朝廷對於發配至沙門島的罪犯沒有人數限制,所以其被髮配到此的罪犯是遠遠超過三百人,正如京東路轉運使王舉元所說:

“登州沙門島每年約收罪人二三百人,並無衣糧,只在每島戶八十餘家傭作,若不逐旋去除,即每戶難的贍養”

因此,這就造成島上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危機,餓死者眾多。同時,因駐島兵士也需要糧食,他們為了生存,有些時候就會用特別惡劣的方法來讓罪犯減少,

“妄以病患別緻殺害”

,就是用生病的藉口來將一些多出的罪犯暗地殺害,甚至是用船梢將其活生生的沉入大海。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由此,宋廷為防止發配至沙門島的罪犯出現莫名其妙的非正常死亡,宋廷遂以改配的辦法來限制發配沙門島的人數。神宗時期,神宗接受前引知登州馬默的諫言,

“更定配島法凡二十條,溢數而年深無過者移登州

”,即如若出現超額現象,則就將那些年紀大的,分配期間沒有犯什麼錯的罪犯改配至登州。如熙寧五年 (1072 )七月,神宗就下詔將“沙門島罪人趙能等四十四人量移過海,再詳情理輕重分配諸路牢城”。

總得說,要想活著走出沙門島,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1)沙門島的罪犯出現滿額現象,就是要超過三百人。(2)必須是年紀大的罪犯。(3)必須是在服刑期間沒有犯過任何錯誤的。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夏目歷史君2020-05-03 14:32:59

在我國古代有著非常多殘忍的刑罰,例如腰斬、車裂之類,光是想象一下那樣的畫面就不禁讓我們後背發涼,不過今天要談的這個刑罰和這些不大相同,它是把犯人流放到一個叫做沙門島的地方。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這個刑罰是在宋代開始施行的,其實只從這個刑罰表面來看好像也就稱不上什麼酷刑,和那些剝皮抽筋一類的刑罰相比簡直就是“弱爆了”,流放到沙門島大不了受幾天苦,然後等到處罰的時間到了,然後再回來繼續過平常人的生活就行了。

這又怎麼稱得上酷刑呢?

從感官上來說,這甚至對一些在外面吃不飽飯的窮人來說還算是好事,最起碼政府管著監獄裡的飯菜,不至於餓死。不過如果真是這樣宋朝就完全沒有必要設立這個刑罰了。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沙門島地處於我國山東半島的東邊,也就是蓬萊島的北面,遠遠望去也只是一個孤零零的小島。雖然離大陸較遠,不過安全性還是有的,其在現代被稱之為廟島群島。

其實在北宋時期,一旦被判決“刺配沙門島”,那麼已經基本可以宣告這個犯人的死亡了,沙門島這個地方與其來說是把犯人“刺配”於此地,倒不如說成是宋朝重刑犯的大型“墳墓”。

當時宋朝為了管理犯人,專門設立了一個官職叫做“通寨”,掌管著沙門島的所有犯人。沙門島離朝廷距離遙遠,所以島上犯人的生死完全都是由通寨一個人說了算,畢竟當時朝廷也根本無暇估計這麼多的犯人。

所以通寨可以說就是這座島嶼的“上帝”。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要想在沙門島生存,首先要保證自己長得沒有那麼討人厭,因為一旦通寨看到犯人不順眼,當場就會派人將其殺掉。

第二要保證自己長得不那麼吉利,在沙門島逢年過節的時候為了祭奠海洋,通寨甚至一連殺好幾個犯人來祭海,別人逢年過節頂多殺頭豬祈求上天保佑,而在殘忍的沙門島則是殺人祭祀。

再有一點要保證自己足夠能抵抗飢餓抵抗寒冷,因為每年朝廷給予沙門島的糧食衣物非常少,在通寨享用完之後剩的也只能保證一百來人不被餓死凍死了,但是沙門島的重刑犯在最多的時候足足有兩千餘人,所以在沙門島的土地裡早就已經被這些犯人們的屍骨塞得滿滿當當了。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在殘忍的沙門島上動輒就是幾十條人命,真是應了那句古話“人命如草芥”。

由於沙門島的死亡人數過多,所以曾經宋真宗一度下詔禁止沙門島隨便殺人,但是畢竟“天高皇帝遠”,離朝廷那麼遠的沙門島自然也不會太聽命於皇帝的聖旨。

畢竟每年到沙門島的除了犯人之外就是那些派送衣服食物的官員了,只要把他們安排妥當了,朝廷自然不會知道殺這麼多人的事情。

宋代的“刺配沙門島”中的沙門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刺配沙門島”之所以被稱為是北宋的酷刑,就是因為沙門島距離大陸遠犯人不容易逃走,而且人煙稀少,用來當成犯人的流放地點是在合適不過了。

當然這個島嶼在今天已經成了一座比較美麗的島嶼了,再也不見當年殘酷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