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名仕如過江之鯽,為何只有祖弼一人殉國?

東漢末年名仕如過江之鯽,為何只有祖弼一人殉國?淡墨淺白2019-03-02 21:07:29

簡單介紹一下祖弼,此人為《三國演義》虛構的人物。本是漢獻帝的符寶郎(掌管御璽),曹丕篡位的時候,曹洪、曹休向他討要御璽,被祖弼所呵斥,後被曹洪所殺。

東漢末年,正如題主所說名士如過江之鯽,然而改朝換代之際,殉國者寥寥無幾。天下名士難道都忘記了忠君愛國的儒門思想了嗎?其實不然。

東漢末年漢恆帝和漢靈帝庸碌無為,導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再經歷董卓廢立皇帝,遷都長安,漢獻帝即位時,早已經失去統治力,民心盡失。曹操之所以還供著漢獻帝無非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部下不是不忠,不過他們忠的曹操,而不是漢獻帝。漢失其鹿,群雄共逐之,當時的名士各選明主,逐鹿天下,他們忠的是自己的主公而非漢獻帝。

東漢雖滅,但是漢獻帝沒有死,曹丕對待漢獻帝還是仁慈,漢獻帝最終安然度過餘生。國家亡了,皇帝都沒有殉國,還奢求名士殉國,這就強人所難了。

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更何況統治天下幾百年的大漢,當然也有為之殉國的人。曹操第一謀士荀彧,應該是為漢朝殉國的最大的名士。劉邦為漢朝定製“非劉姓者不能為王”,而曹操一旦稱“公”就意味著準備篡位。荀彧反對曹操稱公,就是不希望曹操篡漢,最終被賜自殺,為漢殉國。

東漢末年名仕如過江之鯽,為何只有祖弼一人殉國?

東漢末年名仕如過江之鯽,為何只有祖弼一人殉國?

東漢末年名仕如過江之鯽,為何只有祖弼一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