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莫味道2019-12-03 17:14:36

1。八旗制度的形成及優越性

人類構建更復雜的組織形式都是為了提升組織密度,從而更充分的利用資源。

古代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漁獵民族擅長騎射,吃羊肉喝牛奶長大,蛋白質攝入高,身材壯碩,單兵作戰能力遠高於南方的漢人,但遊牧民族以部落為單位相互攻伐,一盤散沙。

一旦各部落團結起來,就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鐵蹄就能踐踏南方的漢人政權,誰能統一各部族,誰就能成為北方雄主。

滿族起源於東北女真部落,氣候嚴寒,生存條件差。但擅長騎射、耐苦寒,是天生的戰士。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面臨著怎麼統治的問題,他改進了傳統的“牛錄製”,帶著他的八旗制度來了。

八旗制度從氏族制度中發展而來,早期女真各部外出打獵實行“牛錄製”,十人一單位按氏族出行,各出一箭,以一人為頭目,頭目稱為“牛錄額真”。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開始了和明朝的拉扯,1601年,為了強化自己的勢力,他把十人一單位的牛錄製度,改成三百人一牛錄,牛錄成為最基本的軍事和行政單位。

每五“牛錄”為一“甲喇”,每五“甲喇“為一”固山“,也稱旗,開始時有黃、紅、白、藍四旗,後來加上鑲黃、鑲紅、鑲白、鑲藍。此時八旗加起來六萬多人。

六萬多小火苗在八旗制度的聚攏下,成了熊熊烈火。

八旗制度是一種行政組織,具有行政、軍事和生產三個方面的職能,平時耕種打獵,戰時出征。

此時的八旗是一種聯合共治。藉著制度上的靈活性,滿族可以傾國而來、傾國而去,把資源和效能發揮到極致,努爾哈赤在與明朝的戰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努爾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統帥,旗主一般由努爾哈赤的子侄擔任,八旗旗主聽他指揮。

旗主在旗內享有至高的權利,旗內軍民效忠旗主,旗主效忠努爾哈赤。凡遇軍政大事,必須召集八旗旗主商議。出征時八家平攤軍備,戰利品和奴隸由八家平分。

2。八旗制度的消亡

八旗制度有個不可忽視的缺點,為領導者所不容,

旗主的權利太大。

皇太極削弱了三大貝勒的權力,自己擔任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旗主,後來這三旗被稱為上三旗。

皇太極不斷削弱旗主的權力,加強自己的權力。

清朝入關後,雍正大肆屠殺親貴,派出自己的親信直接管理旗務,強迫旗丁脫離與旗主的關係,直接隸屬於皇帝。

入關後,八旗兵的主要任務改成了駐防各軍事要地,作戰的任務交給了綠營兵。八旗兵長期脫離戰爭,活力盡失。康熙時三藩之亂,八旗兵幾乎不能上戰場作戰。到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去杭州閱兵,八旗兵丁射箭脫靶,有人還不會騎馬。雖然戰鬥力一瀉千里,但欺壓百姓、搶佔民天、提籠架鳥方面都是一把好手。

入關前,流傳著這麼一句傳言:滿洲兵滿萬人,則天下無敵。入關後卻墮落成勾欄瓦肆的常客、鬥雞走狗的紈絝。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彼得堡的肥天鵝2018-03-08 09:42:33

努爾哈赤在起兵造反之初,靠著自己爺爺和父親留下的13副鎧甲和不足百人的部隊,可謂是白手起家。他和自己的兄弟,聯絡了與自己有血緣關係且較為親近的幾位寨主,集結了一支500餘人的部隊,討伐在古勒寨之役中給明軍帶路的建州加哈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雖然這場戰鬥努爾哈赤未能手刃仇人,卻打響了自己的名號。在此之後鄰近的一些部落首領慕名來投,使建州衛的勢力逐漸壯大了起來。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大,人口的增多,制定一項能夠兼顧行政和軍事管理的制度就成了努爾哈赤的當務之急。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八旗的鎧甲示意圖

按照女真人的傳統,行圍狩獵和征戰以10人為一組,參加者各出箭一支,公推一人為首領,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小組就被稱為“牛錄”(女真語裡,牛錄是箭的意思,額真則是首領的意思)。這一傳統的管理方式給了努爾哈赤很大的啟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將每300男丁編為一牛錄,設定一名額真,下設代子兩人,章京四人。4名章京分別率領300男丁,編為塔坦。5個牛錄編為“五牛錄”(後來改稱甲喇),5個五牛錄編為一固山。時至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共設八個固山,分別以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和鑲藍這八種顏色的旗子為標誌,所以八固山又被稱為“八旗”。每旗設一名固山額真(後來改稱都統)、甲喇額真(後改稱參領)、牛錄額真(佐領)。軍政合一,全民皆兵。這就是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八旗制度的由來。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1809年伊犁地區地圖,圖中可見滿人駐軍和綠營的分佈情況

後來隨著蒙古和北方漢人的依附,又出現了蒙八旗和八旗漢軍。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曉霞1815588382018-01-19 13:39:52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清朝的八旗是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努爾哈赤)於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起先建立的只有黃,白,紅,藍四旗!被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後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

“以上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圖片源於網路)!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四川達州人2019-03-25 09:21:11

滿族,初源於東胡,肅慎,然後形成女真,融合周邊朝鮮,蒙古,契丹等族。被蒙古擊敗之後,部分人退回遼東,形成漁獵民族。明初女真大體分為三部,分別就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

努爾哈赤祖先最早是蒙元軍官,投降明成祖之後朝貢,封建州衛指揮使,從此世代為明帝國所屬軍事貴族。努爾哈赤祖父與父親兵少,依附於親家,努爾哈赤外祖父,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1574年,王杲反叛被明軍誅殺,努爾哈赤祖父與父親就是明軍臥底。1583年,王杲兒子再被明軍攻破,戰鬥中,努爾哈赤祖父與父親因服裝與語言關係被明軍誤殺。

努爾哈赤想造反,但勢力單薄,只好下書責問明軍。明軍覆信表示歉意,歸還遺體,給敕書30,馬匹30,封龍虎將軍,再給都督敕書。努爾哈赤接受冊封,重整舊部,當然不可能才13副甲,大約數百人。自1585年開始,努爾哈赤在明軍默許下基本統一建州女真。1591年開始攻擊海西女真,遭葉赫部反擊,努爾哈赤擊敗吞併葉赫與烏拉部,1616年建國大金。1618年以所謂七大狠起兵公開反叛大明。

由於女真是漁獵部族,生活條件艱苦。幾乎每個人都有騎射能力,一個村莊出外漁獵,由能力最強者領導,號稱大箭。努爾哈赤依舊這個辦法組織軍隊,每300士兵組成一個牛錄,首領佐領就是大箭。若干牛錄組成旗。

最初努爾哈赤只有黑旗,發展壯大後再組紅白兩旗,分別交給弟弟舒爾哈齊與長子。1601年努爾哈赤整編軍隊,規定300人為一牛錄,5牛錄為甲喇,5甲喇為一旗。合計4旗,分別是紅白藍黃。1615年擴軍建八旗。1624年初建蒙古八旗。1631至1642年,擴建漢軍八旗。1650年,順治親政,吞併多爾袞留給嗣子多爾博的正白旗,以兩黃正白為上三旗,駐軍京畿熱河地區,負責皇宮守備。下五旗分駐地方。八旗制度定型。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儒姐在北京2019-03-25 09:02:25

努爾哈赤的父母被李成梁所殺,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被李成梁俘虜,李成梁的妻子看努爾哈赤儀表不凡,所以將他放走了。

努爾哈赤在回家途中,召集了祖父和父親留下的十三副鎧甲,憑藉這這部分兵馬,努爾哈赤不斷征服家鄉周圍的女真部落,並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隊,將它命名為黑旗。隨後,在不斷的征戰中,他又收服了鄰近的一大批部落,兵馬也不斷擴充、壯大,作戰能力也大大增強,為了便於統治和管理,於是又組成了紅旗。

建立紅旗後,因為紅旗的作戰能力要強於最初的黑旗,所以努爾哈赤將黑旗交給了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自己統帥新建的紅旗

後來,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與海西女真之間的戰爭,努爾哈赤最終征服了海西女真,諸如林丹汗的妃子等都率部歸順了努爾哈赤。因為他們兵馬眾多,作戰能力也十分強大,可以組建為新的一旗,所以又將這部分兵馬組建為了白旗,並把白旗交給自己的長子褚英統領。這就是最初三旗的來源。

在後來的權力鬥爭中,舒爾哈齊被幽禁致死,褚英因性格暴戾被殺,黑旗和白旗都被一分為三。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紅旗由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統領,擁有25個牛錄,鑲紅旗由代善的長子嶽託統領,擁有26個牛錄,剩下的鑲藍旗由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統領。白旗分為正白、鑲白和正藍旗。旗主依次分別為:董鄂和合理、褚英長子和莽古爾泰。與此同時,努爾哈赤自己統帥的黃旗也被他一分為二,變成了正黃和鑲黃旗兩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建立。

清朝八旗制度是怎麼形成的?老郭雜談2018-01-19 13:58:24

簡單說,就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合夥人制度。女真人屬於漁獵民族。他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所以需要彼此之間結盟,也就是合夥人制度。這樣能最大限度保證領導人的優秀。畢竟八旗都有自己的話語權,就是所謂的八王議政。

起初只是滿人,後來隨著女真人實力增長,又增加蒙古人,漢人加入。每個旗主權利很大,但是實力也必須強大。就像是今天很多集團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