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阿昌老五2021-05-05 16:47:03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遠歷史的國家之一,作為曾經四大文明古國,在中國的歷史上為後世留下來了無數的珍寶現如今,如果要找一座建築作為中國的代表,那麼絕對會是故宮。

故宮又被人們叫做紫禁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座瑰寶,它是我們國家迄今為止儲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建築群,對於現在來講,已經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故宮的意義,它存在的經濟價值,遠遠不及自己所具有的歷史價值以及社會當中的影響力。故宮作為明清兩代君王的住所,他的貴重程度可見一斑,建築水平遠超當代,使用的建築材料也十分的奢侈。

作為皇帝們的住所他的安保措施也極其的嚴格,古代一個人想要面見皇上,必須穿過很多的安檢工序,但是你知道嗎?即使是這樣一個地方,也曾遭到了尋常百姓的侵入,甚至還在宮殿的牌匾之上留下了一道頗具譏諷意義的標誌。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一 :故宮的來源

說到故宮的來源,我們最早可以追溯到1043年當年經過靖難之役之後,朱棣成功的奪回了明朝的控制權,登上了皇位。隨後他便做了一件事,把明朝的年號變為永樂,本來他並沒有打算把都城遷走,但是一直有大臣上書朱棣想要讓他把都城遷到燕京,當年的燕京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北京,後來朱棣考慮了很久,終於決定遷都燕京。

自古以來遷都十分的重要,當時的北京並不是什麼都有,朱棣首先命人建造了一座自己生了都城,這就是紫禁城的前身,經過多年的建造,在永樂18年,朱棣成功的遷都北京。在之後的歷史當中,紫禁城就成為了皇家御用的住所,在明朝末期清軍入關的時候,紫禁城也成為了首要的目標,只要把紫禁城佔領,也就意味著明朝徹底結束,但誰也沒有想到,李自成竟然在紫金城之內放了一把火燒壞了很多的建築。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好在清朝的統治者並沒有放棄紫禁城,反而還花費鉅額的資金對紫禁城進行了修復,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紫禁城就是當年修復之後的,雖然紫禁城是皇家的住所,但是在紫金城之內卻發生了很多的故事,其中一個則是關於紫禁城隆宗門上的箭。

二:秋獵的習俗

為什麼戒備森嚴的皇宮,他的牌匾上還能出現一隻箭呢?實際上這跟當年的一場刺殺行動有著很大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康熙是千古一帝,其功績不必多說。

雍正也並不遜色,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嚴打貪汙腐敗瀆職之人,十分勤勉,甚至有一個說法——雍正是死在案牘之上的,雍正在位時間不長,可他卻給乾隆留下了豐厚的家底,1736年,乾隆繼位,也算勤勉,前期功績不少,清朝也是在乾隆時期達到了巔峰,常言道“盛極必衰”,此言不虛。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到了乾隆後期,他好大喜功,驕奢腐敗,六下江南,剝削民脂民膏,下面還有和珅一類的大貪官,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各地起義頻出,最著名的便是白蓮教了,乾隆曾多次派兵鎮壓,可到乾隆去世,白蓮教的風波猶在。

如果說乾隆的弊端在好大喜功,那麼嘉慶便是格外平庸,乾隆長壽,前頭幾個有能力的皇子都被熬死了,這皇位便是“矮子裡面拔高的”到了嘉慶的手裡,嘉慶目睹自己父親的驕奢,1799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後的第十五天,嘉慶便下旨殺了和珅,這是立威,也是向天下人表明決心,這個行為也挽回了不少民心。

可是天下的貪官不只是一個和珅那麼簡單,殺了一個還有第二個,怎麼也殺不完,當時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叫天理教的,對嘉慶殺和珅的行為十分唾棄,天理教的頭領叫做林清,林清此人善謀略,頗有幾分能耐,他竟然買通了皇宮裡的太監宮女,裡應外合。準備在秋獵之時動手。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關於秋獵的習俗,中國古代已經傳承了很久,《爾雅·釋天》記載:“春獵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獮,冬獵為狩”。

這種習俗早在周朝就已經出現,並一直延續了下來。由於清朝的前身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所以清朝對於秋獵十分的重視,即使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不用為糧食所困擾,但是他們的這一習俗也被保留了下來。在古代十分重視傳承,我們可以把秋天理解為滿清的精神傳承,當時清朝還特意在如今的承德附近修建了一個圍場,這個圍場就是皇帝秋獵的場所,外界名為皇家獵場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秋獵的習俗在清朝十分的重視,基本只要到了秋獵的時候,滿朝文武,都會到達皇家獵場。除此之外,還會有很多的皇親國戚,在這個時候,安全問題十分的被重視,畢竟不是在紫禁城,為了能夠確保皇帝的安全,駐守在北京的禁衛軍基本全部都參與到了這次安保活動當中,由於秋獵的時候聲勢過於浩大,這也不免引來了很多其他勢力的關注,隨後這支箭的故事就發生了

1813年9月15日,林清帶著兩百名農民軍衝進了隆慶門,清軍無能,林清一行人竟然打到了皇宮的核心地區,

之所以這些白蓮教的人能夠在宮殿當中,勢如破竹,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太監的內部有一位總管太監,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他就是白蓮教的人。再從西華門打到東華門的這一路上,白蓮教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而隆宗門上面那隻箭也是當年白蓮教射上去的,不過,在白蓮教攻入到皇家最核心的宮殿時,

當時還是太子的道光帝帶兵抵抗,可見效甚微,直到嘉慶班師回朝,才打敗了天理教,

這場意外在歷史上被稱之為癸酉之變,更不巧的是,這一年的嘉慶又被刺殺過一次。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後來,嘉慶對這件事情深以為恥,決心勵精圖治,振興社稷,下了罪己詔向天下人謝罪,又下令不許拔掉那支箭,要將其作為一個警戒,告誡自己和後代子孫——有一支箭在頭上“懸著”,時刻不能放鬆,這支箭有著獨特的意義,兩百年來,無人敢將它拔下,它便一直在那裡,看著清朝衰敗、列強侵略,看著民國建立、軍閥混戰,看著革命此起彼伏,新中國建立,民族解放,從此江山社稷長治久安。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不一不二不三2021-05-03 16:49:16

經過了康乾盛世之後,大清朝像是一個用力過猛的長跑運動員,雖然還在奮力向前奔跑,但已是強弩之末。

清朝時期嘉慶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13年,嘉慶皇帝帶著底下人去承德的木蘭圍場進行狩獵。

而當時民間有一股叫“白蓮教”的勢力,當時的白蓮教旨在推翻清朝統治,恢復舊朝,也就是“反清復明”。白蓮教在北京有一個分支叫“天理教”,天理教的頭目叫林清。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林清聽到皇帝要帶人出去狩獵,認準這是一個絕佳機會,在嘉慶皇帝帶人走後,林清集結了200餘教眾攻打紫禁城。

按理說起義嘛,在各朝各代都不新鮮,也就是個一般事件。

但這支起義軍卻相當生猛,很不一般,加上清朝腐敗,裡應外合,竟然長驅直入打到了紫禁城的隆宗門附近。

隆宗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過了這道門就是三大殿和後三宮,就能直接打到嘉慶皇帝的的炕頭了,天理教叛軍眼看勝利在望,戰鬥積極。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而清朝也知道隆宗門的重要性,也集結大批軍隊準備守城。雙方都擺開了玩命的架勢,打了一架後,由清軍取得了勝利。

事後清軍清理戰場時發現,有一支箭射在了隆宗門牌匾上,嘉慶皇帝卻並沒有讓人去除,而是將它保留了下來,以示警戒,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天下還有各種牛人都想搶他這個位置。

只不過這次對皇宮進行攻打的行為引起了嘉慶皇帝的感嘆:“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同時,他還頒佈了清朝歷史上有名的罪己詔。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有了皇帝的命令,之後的清廷當權者自然不會去拔除。

後來清朝覆滅,這枚殘箭就一直留在那裡。

當然,現在也肯定不會把那支殘箭取下來,畢竟是有歷史價值在這裡。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沒名氣的妖怪2021-05-03 10:29:41

您說的是北京故宮的隆宗門的牌匾上的那支箭吧,傳說是嘉慶年間在北京的天理教教主林清等人趁皇帝去木蘭圍場圍獵時,率教眾攻入紫禁城留下的。當年林清在內侍太監的指引下一路從西華門和東華門攻入紫禁城,隆宗門位置顯要,林清當年差一點攻入宮中,最後惜敗隆宗門。隆宗門在紫禁城中的位置很關鍵,它和坤寧宮和軍機處等一些重要地方相鄰,所以天理教起義軍當時都已經打到了紫禁城的核心地帶了,由此可見當時紫禁城的情況有多危險。嘉慶皇帝為了警示大臣和後人,就在回宮的途中,嘉慶皇帝下了一道罪己詔,同時將隆宗門上的箭留了下來。其實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處於一種非常腐敗的狀態,根基在不斷遭到腐蝕,民心也逐漸潰散,所以才有了當時的天理教農民起義。而嘉慶皇帝也深知這一點,便將箭留在匾額上警示後代。

到了現在,這支箭也還是沒有從匾額上拔下,而是繼續留在上面,對來參觀的遊客們進行展示。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塵封的記憶江水2021-05-03 10:01:40

歷史見證!留著更有意義!

故宮牌匾被射了支箭,為什麼兩百年過去了都沒拔下來?為什麼呢?騎著鴨子追日2021-05-03 15:20:54

后羿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