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大蕭條時,有哪些行業是逆勢而上的或至少是可以維持的?

當年美國大蕭條時,有哪些行業是逆勢而上的或至少是可以維持的?談壇2020-06-28 18:32:28

電影娛樂業,公共事業公司,農業等都當年是逆勢而上的贏家。所以今天直播、帶貨、小影片如此火!

1、電影娛樂業,

最具代表性說服力的是好萊塢成功逆襲。

1929年至1933年大洋彼岸金融危機,緊接著席捲全球形成經濟危機。人們找不到活幹,企業紛紛關張大吉,華爾街金融首當其衝成為爆發策源地。

這種形勢下,百業蕭條,然而電影成為了造夢的地方,也成為了低成本的娛樂主陣地。人們或許失業在家,或者辛苦奔波掙扎,奮鬥信心喪失,總得找個慰籍心靈的方式。買醉、聚會、耍錢成了最傳統方便的方式。但是,聚會也好,買醉也罷,都有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成本太高。原本不富裕,本來就拮据,這些高成本的方式,實在有些承受不起。

怎麼辦?看電影,順便還可以“勵志”。據統計,1930年,也就是金融危機的第二年,電影觀眾入場人次達到最高—每週8000萬。

從供給側來講,金融崩潰,實體彈盡糧絕,運轉不靈。資本在哪裡逐利呢?娛樂給人開心,給原本苦逼的人們提供含笑糖,麻痺也好,重振也罷,這是一個短期可見利的行當。

證到如此,你有沒有發覺最近幾年直播、短影片風靡呢?難道只是技術進步,使“人人媒體”得以實現?NO!技術只是提供了可能,市場才是資本嗅覺的本來。消費、投資、出口,三駕古老的馬車,消費排第一。娛樂是經濟危機中能夠消費得起的商品之一。

2、公共事業公司。

這個呢一半靠政策支撐。政府主導投資,發展公共事業是危機中能夠解決就業、流通等一系列問題的一個好辦法。所以呢,高速公路、鐵路、通訊、衛生等公共事業成了投資好去處。

3、農業,全靠政策。

民以食為天,農業在危機中,無論何地都會將其作為頭等大事來保障。所以,農業企業,農業從業者在危機中會不會迎來發展,但是通常會打下一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