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詩文堂2019-08-05 00:23:42

民間故事:

除夕是我國農曆的最後一天,閩南地區稱作“年兜”,白天“年兜日”,夜間叫“年兜暝”。長期以來,晉江一帶的年兜暝一直流傳著“跳火囤”的民俗活動。

每年除夕夜一家人“圍爐”(吃年夜飯)後,即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地瓜藤放在自家大門口,並把年終大掃除(俗稱“拂塵”)專用的扎著紅紙的新掃帚擱放在地瓜藤上,當地瓜藤騰出熊熊火焰之際,又徵火堆裡灑上鹽巴,使之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這時,家中男性即按輩份大小逐一從火焰上跳過去,並有節奏地念著歌謠,如“跳入來,添丁又發財,大豬大羊演(捉)來刣(宰殺)”,“跳到東,任吃都不會空;跳到西,錢銀歸(滿)厝內”„„邊跳邊往火堆裡新增稻草、地瓜藤。一時間,家門口闢啪閃耀的火光與歡聲笑語彙成一片,熱鬧非凡。

地瓜藤火光一滅,家中主婦即鏟一些火紅的灰燼裝進“火窗”(早時冬天取暖的用具)放入灶膛裡,嘴上還不斷念著:“跳火囤,火拉輪(即暖和),公擔金,婆擔銀,金銀無處稽(存放),藏在灶廚(灶膛)下。”這種跳火囤的民俗活動,抒發了人們辭舊迎新,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據說還可以避邪呢?

目前晉江許多農村過年時仍有這種民俗活動,但由於時代不同了,不但男人可以跳火囤,女人也可以跳火囤。

《開元寺》

開元寺是泉州的大叢林,遜清嘉道間,寺裡和尚多至數百,香火鼎盛,視今情況卻不如從前了。當這日前宇興盛的當兒,有一位住持,號慧圓,精於技擊,名噪一時。有一次有暑天的時候,慧圓僧坐在大雄寶殿的門跟上納涼,忽來了一生客,手持一把鐵傘,貿然到了殿口,急促地問道:“慧圓師在哪裡?”慧圓心裡十分驚訝,裝假答道:“慧圓師雲遊還未回,你找他幹麼?”來客似懊悔的樣子道:“因為久仰你們師父的名,所以不遠千里,來求他一試,如今碰不到他,這是我的緣慳,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可是你們師父要什麼時候才能歸來呢?”

“三月。”慧圓依舊裝假的答道。

“那麼,我暫且把這傘擱在這裡,等你們師父回來時候,再來取去可以嗎?”他說了以後縱身一躍,竟至樑上,把傘擱在兩椽的中間,屹自揚長而去。

原來那殿頂距地約有五六丈的高,這個來客,竟會這般從容跳將上去,慧圓看了,暗自欽服,還欣幸沒曾和他說實,不然,就糟了。但是,據他所說的,定然會再來,那時要怎麼對付他呢?無論如何總得預備一下。於是日夜練習,照他那樣輕身縱躍的法子,到了三月之久,也會象來客那樣了。

所約時間到了,那個客人,真的如期而至,這時慧圓竟自趨前道:“你又來得遲了,我們師父回來不多日,聽說貴客要來試藝,非常地歡喜,不料他有一個摯友在浙江紹興病得利害,差不多要死了,昨天來信時我們師父前往和他訣別,恰巧早上才出門。可是我們師父也曾交代我說:貴客要是不耐等他的話,叫我把你的傘取下送還你,改日當有會面的機會呀!”說了之後,也縱身一躍到樑上,取傘從容還他,那客也沒多說旁的話,只是點點頭而去,嗣後也不再來。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最甄童心2019-08-05 12:51:12

泉州人的民間傳說:《陳三五娘傳說》 《洛陽橋傳說》 《姑嫂塔傳說》

陳三五娘的民間傳說及歌謠

陳三五娘的故事在明代中葉衍戲文搬上舞臺之後,明清以來一直在舞臺生根立足,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傳統劇目。幾百年來,民間對陳三五娘這對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又賦予許多傳說,至今在潮汕和閩南一帶,尚有傳說的遺蹟。

[五娘井] 今潮州市楓溪區花園鄉,據說就是明代黃九郎的蔚園,稱為花園。花園鄉有一眼古井,井四季不竭,是當年五娘汲水澆花之古井,鄉民稱為“五娘井”,近年當地群眾加以修繕,時有參觀者。

[五娘墩] 遺址在花園鄉。相傳當年五娘常在此賞花觀景泊偕陳三在此逃離黃府。(見《潮州市潮劇志》)

[陳三壩] 相傳泉州北郊常有水患。陳三後任當地官吏,率鄉民修堤壩,有益於民, 當地鄉民為紀念他的功績,稱此壩為“陳三壩”。(見馬風:《陳三五娘傳說史蹟雜談》)

[墜花山] 在閩粵交界處,有座小山叫墜花山。當花五娘隨陳三奔回福建時,途經此地,五娘鬢上所插的三丹花不慎墜下,後此地滿山遍野盡開此花,此山遂稱為墜花山。

[粉脂溪] 距墜花山不遠,有一小溪,五娘與益春跑累了,來此溪邊洗臉,從懷中取出絹帕抹汗,不慎把帕巾中的胭脂和香粉掉落溪中。溪水遂被染紅,溪底的砂石也被香粉沉澱皆崢嶸潔白,鄉民遂稱此溪為粉脂溪。《荔鏡奇逢傳》載:墜花山至赤水也近,琚(即碧琚、五娘名——引者注)至此停坐,忽墜所帶之三丹花。後此山出三丹花甚盛。至雙溪口,解羅帕,誤脫脂粉,遂化溪水為脂,沙如粉,今日呼為脂粉溪。凡此二端,其事甚怪,此琚之精華不凡, 一經其地,山川為出色。為此。因題一韻:

花落靚姬兩鬢紅, 煙斜墨溼淚殘妝。

不因荔子牽羈興, 怎得仙葩徹世香。

蝶舞花飛迷過眼, 山光水色驟非常。

至今人指停驂處, 躑躅春風斷嫠腸。

陳三五娘的故事,除戲文外,還有明清以來不同年號刊刻的小說、歌冊和文人筆記。小說《荔鏡奇逢傳》,據說最早的刊本是明代永樂刻本,還有清道光丁未年刊的《新增磨鏡奇逢集》,光緒丁西年的《增注奇逢全集》,以及1924年上海變文書店翻印本改名《真正新西廂》等。1932年日本作家佐藤春夫來過中國,大量蒐集有關材料,回去根據陳三五娘故事出版了小說《星》。至於歌冊,就更多了;有《五娘炎荔枝歌》、《黃五娘送寒衣歌》、《黃五娘跳古井歌》、《洪益春告御狀》、《陳三全歌》、《新造荔枝記》等。這些小說、歌冊,以及文人筆記,對陳三五娘的故事,又有不同的傳說。如鄭昌時《韓江聞見錄》所載:五娘原為潮州武舉林大闞(俗傳林大、林大鼻)所聘,陳三送兄赴廣南經潮州時,得遇五娘,欲娶之,求計於郡守師爺,得一計,轉聘六娘,差人在外揚言揚言,陳三已聘五娘。林大聞知,詰問九郎,九郎謂陳家實聘六娘。陳藉故先行迎娶,並再揚言,某人娶五娘。林大乃一介武夫,又自恃地方勢力,乃於陳三娶六娘時,將其花轎搶去,陳三趁機告於官府,官府只得將錯就錯,判六娘歸林大,陳三娶五娘。有時把陳三五娘的結為夫婦,說成是命中註定的事。如《新造荔枝記》,說陳三五娘兩在未出生之前,已被陰間指腹為婚,兩人後來必然結合為夫婦。有的則加進了因果報應,如《新陳三歌》說陳三全家後為林大勾結官府所害,陳三五娘投古井死,益春女扮男裝上京告御狀,五娘於陰間訴之閻王,閻王令五娘之魂附於益春婢女身上;後林大等惡人終得惡報,入地獄。有的歌冊還加進了色情描寫和淫穢詞句,加進了小市民的低階趣味。一部陳三五娘的故事,經過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的描述,便起了形形色色的變化。據薛汕先生在《<荔枝記>及其他》一文所載,《二刻泉潮荔鏡奇逢傳》,有雙合主人作序,反映了刊印者的觀點,抄錄如下:

“天地為有情之宇宙,自來文人閨秀,有才即有情。情之為用大矣哉。顧情之用不一,有正用、有誤用。野田草露,桑間濮上,同一情戶而出於邪。佳人才子各得其偶,情之固結而不可解者,皆情之一往而出於性真也。餘觀傳奇不下百十種,其大旨皆不外乎竊玉偷香,及觀磨鏡奇逢傳,陳三之備嘗困苦而初心不改,黃氏之守貞待字而平享大榮。茲二人者,何莫非情之所鍾 而天有以成全之也。更有益春之從中攝合,憑三寸之舌脫陳三之一罪也者,此人救黃氏命者,此人靈心慧舌成人美事,殆紅娘娘後身歟?斯固不見其情,而用情於無形之中,誠善用其情者也。後之用其情者也。後之有情人觀此書而知情之為用大矣。”

在潮汕地區,民間又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對陳三五娘加以歌頌和傳播,據馬風先生所輯,民間歌謠中有關陳三五發良的故事,有:

東畔出有苦孟姜,西畔出有蘇六娘,

北畔出有英臺共山伯,南畔出有陳三五娘。

六月熱毒天,五娘樓上擲荔枝,

陳三騎馬樓下過,五娘伸手擲給伊

綠竹綠竹枝,綠竹種在河溪乾,

五娘坐在竹叢頂,“吊渴”陳三在路邊。

綠竹綠竹叢,綠竹所種在溪東,

五娘坐在竹叢頂,“吊渴”陳三在路中。

溪水涸乾幹一涸二涸到轎腳。

陳三騎馬來砌塔,五娘騎馬砌塔腳,

溪水涸悠悠,一涸二涸到潮州,

陳三騎馬來砌塔,五娘騎馬砌塔周。

井底飼“洋官”,井面開花紅牡丹,

陳三五娘相伴走,放掉益春在半山。

井底飼泥鰍,井面開花雙石榴,

陳三五娘相伴走,放掉益春在半洲

提個籃仔來摘茄,聽見鑼鼓“沖沖潮”,

放掉籃仔走去看,看見陳三五娘。

提個籃仔摘莞荽,聽見鑼鼓“沖沖飛”,

放掉籃仔走去看,看見關爺帶二妃。

門腳一叢柑,唔高唔矮好涼衫,

唔高唔矮好打扮,打扮起來似陳三。

門腳一叢蕉,唔高唔矮比君腰,

唔高唔矮好打扮,打扮起來似五娘。

茶花開來向日紅,陳三磨鏡為人情,

九月初九曾有約,同走花園泉州城。

九月菊花實清紅,挲摩鏡內有情人,

九月初九曾有約,走出花園潮州城。

1957年廣東潮劇院演出的《陳三五娘》

1979年廣東潮劇院一團演出的《陳三五娘》

【泉州文化】洛陽橋傳說

碧波盪漾的洛陽江上,有一座聞名中外的洛陽橋。它歷史悠久,氣勢宏偉,是我國宋代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橋,她留傳下許多古老優美的民間傳說,為泉州名城增添了奇麗的光彩。

相傳一千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荒村古渡,名叫“萬安渡”。這裡水深浪急,過往船隻每遇狂風則檣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無數渡客葬身魚腹……原來這是江妖水怪在興風作浪。當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曾掏出腹中腸肚拋入洛陽江中;不料年深月久,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常在洛陽江中攪浪掀波。

有一日,渡船離岸駛近江心,忽然龜蛇兩怪浮出水面,頓時狂風呼嘯,濁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險,突然從空中傳來連聲呼喊:“蔡大人過江,休得無禮!”龜蛇聞聲慌忙遁逃。霎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驚奇,不知誰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婦,丈夫姓蔡,她心想將來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許願:將來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陽江上修建一座大橋。那婦人回鄉後生了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十分聰穎靈慧。蔡襄長大懂事,蔡母便對他講當年過江遇險約處逢生的經過,殷殷叮嚀兒子要實現她所許下的造橋夙願。蔡襄默默地把母親的囑咐記在心裡。不久,朝廷開科取士,蔡襄以才學廣博,被擢選入朝為官,頗受皇帝的器重。他心裡惦記著母親的夙願,卻又感到苦惱:老是呆在京都,何時才有機會到泉州建造洛陽橋呢?

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遊賞御花園。蔡襄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暗中託小太監用蜂蜜在芭蕉葉上寫下兩行大字,不一會,螞蟻紛紛爬上芭蕉葉吮吸蜜汁。皇帝發現密密麻麻的螞蟻竟然在芭蕉葉上擺出字陣,甚為驚奇,不禁移步近前,望著芭蕉葉上的字跡脫口唸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聽,急忙跪下叩頭謝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葉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長跪不起:“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坦誠陳說母親許願造橋的事。皇帝只好讓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晝夜兼程趕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屬僚鄉賢商議倡建成洛陽橋,並親自到江邊察勘,下令招募造橋工匠,籌集建橋資金。百姓聞訊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一時工匠四至。開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可是,由於洛陽江“水闊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拋下江中,霎時被洶湧的江濤卷得無影無蹤;龜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幾艘木船。

太守蔡襄愁眉不展。一天夜裡忽然夢見一位白髮蒼蒼的仙人指點他“龍宮遞榜”,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書。蔡襄草擬了一道黃牒,要求海龍王助一臂之力,退潮三日,好下橋基。寫好黃牌後,便坐堂詢問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衙吏,名叫“夏得海”,一聽傳喚,趕忙回答:“小人夏得海!”當他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黃牒送入海底龍宮,不禁暗自叫苦,只得硬著頭皮奉命而去。

夏得海接過文書,暗暗叫苦:若要下海,定難生還;如不履令,難保身家生命。他索性沽了一壺酒,喝得酩酊大醉。夏得海跌跌撞撞來到海邊,醉倒在沙灘上。此時正好漲潮,他彷彿被波臣帶入水府,美麗善良的龍宮公主捧出玉液瓊漿……

哪知一覺醒來,手中黃牒不翼而飛,手心卻赫然寫個“醋”字。夏得海慌忙踉踉蹌蹌回府衙,向太守稟報。蔡襄正為橋基難奠愁眉不展,一見“醋”字,頓然大悟:這“醋”字拆開來不就是“廿一日酉時”麼?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時辰!蔡襄轉憂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門頭張貼布告,諭令洛陽江兩岸民眾和工匠,火速做好奠基的準備。廿一日酉時,洶湧的海潮果然退盡,整個江底裸露無遺。蔡襄親自指揮數千工匠拋石奠基、砌築橋墩,洛陽江畔車水馬龍,穿梭不息。一座座堅固的橋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可是到了砌築第四十六座橋墩時,江邊的石頭已經用盡,如果不能趕在海水退潮三日的期限內把最後一座橋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嘯而來,就會沖毀橋基,前功盡棄!就在緊急關頭,恰巧八仙中的呂洞賓駕雲漫遊經過這裡,他深為蔡襄建橋的非凡氣魄所感動,不慌不忙地飄落萬安山上,輕輕把拂塵一揮,頓時漫山頑石皆點頭。又一揮,山上所有的岩石躍然而起;再一揮,一塊塊大石全變成“豬母”,成群結隊奔下山來,跑到海灘,紛紛跳進建造橋墩的江底。轉眼間,這些“豬母”又都化作大石頭層層堆疊起來。有一隻“豬母”,不小心跌傷了一條腿,走得慢,落在後頭,趕到江邊時,最後一座橋墩已經造好了。它只好臥在旁邊,成為一塊軀體肥碩的“豬母石”。

當奔騰的海潮再度席捲而來,蔡襄已指揮工匠奠定橋基。首戰告捷,群情鼎沸,歡聲雷動,四十六座橋墩猶如中流砥柱威鎮狂瀾,嚇得龜精蛇怪膽戰心驚。

附近白沙寺裡有一位名叫義波的和尚,竭盡心力募集建橋資金,受到不少朱門豪富的刻薄嘲笑。他辛辛苦苦地把俯首討來的每一個銅錢都用在造橋事業上。無論嚴冬酷暑,這位僧人總是不辭辛勞四處奔波,熱心為民工燒茶、送飯,還時常上芒鞋山採集草藥,為患病的工匠治療。有一回,由於連日風雨,伙房裡的柴草都燒光了。臨時從山上砍下的柴草,溼漉漉的也燒不著。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長橋,義波僧悄悄地掩上了伙房的門,毅然把自己的雙腳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燒飯。說也奇怪,義波和尚的雙腳頓時象兩根熊熊燃燒的薪木,升騰起熾烈的火焰。當他的雙腳燒成灰燼時,伙房裡一大鍋、一大鍋的飯都煮熟了。造橋工匠無不感動得流下熱淚。後人作詩讚頌義波僧的高風義舉:“為架虹橋甘捨身,代薪雙膝泣鬼神。釜底熾火紅似血,留得千古美名存。”

為了鋪築三百六十丈長、一丈五尺寬的大石橋,急需把數以萬計的巨大石板架在橋墩上。這個時節偏偏缺乏一大批杉木造船裝運石料,因此施工進展緩慢。蔡襄為此十分著急。一天深夜,蔡襄心慮著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想著想著,不覺伏在案上睡著了。夢中忽見一位白髮仙人,指點他差人到清源山麓請“三人一目仙”說明。蔡襄一覺醒來,將信將疑,傳喚衙吏夏得海速往清源山下去探尋個究竟。夏得海急忙趕到清源山,等候了大半天,也沒碰見什麼“三人一目仙”的影子。將近黃昏,忽見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以手搭肩魚貫而來。為首一個,只睜著一隻眼睛,另一眼瞎;其餘兩個,雙目皆盲。夏得海不禁又驚又喜:這不就是“三人一目仙”嗎?慌忙拔腿奔了過去,一把攔住,苦苦懇求。那三個乞丐見他十分誠懇真摯,也就應允了。其中一個口中唸唸有詞:“洛陽江頭,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飲酒……”說罷,三個乞丐忽地全睜開了眼睛,原來竟是呂洞賓、李鐵柺和張果老。三仙哈哈大笑,象一陣風飄然而去。夏得海嚇得目瞪口呆,趕緊回來報知蔡襄太守。數日之後,果然在洛陽江畔一口古井中,噴泉似地湧出許多杉木,蔡襄和造橋式匠喜出望外,拊掌讚歎不已。建橋民工到口井中汲水,一股酒香撲鼻,水喝到肚裡頓覺止飢消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喝個痛快。而這口井從不幹涸,酒香四溢,因此被稱為“酒井”。

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創造了“筏形基礎”,使船尖形的橋墩分開水勢,減少了浪潮的衝擊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發明了“懸機浮運”,藉助潮漲船高,把一塊塊重達數千斤的大石板,輕輕託舉起來鋪在橋墩之間,使洛陽橋漸漸顯出了奇偉的雄姿。

有一天,蔡襄發現洛陽江中每一塊礁石中,生長著密密麻麻的牡蠣叢,心想要是能採用“種蠣固基”的方法,使牡蠣繁生把橋基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該有多好呵!驀然間,江上颳起一陣巨風,刮雨似的把滿江的牡蠣叢全都吹到洛陽橋墩上,彷彿打上無數鋼釘,使雄峙江上的石橋更加堅不可摧。蔡襄驚奇萬分,抬頭一看,只見南海觀音立在雲端微笑道:“學士苦心精誠可感,方才是我略施小技。”南海觀音接著又說:“建此長橋,已花金錢一千萬兩,財庫業已匱乏,待我幫你籌足資金,爾後再叫八仙助你除妖,永絕後患!”

說罷,南海觀音倏然化作一位絕色美女,泛舟洛陽江邊,聲稱誰若能用金錢投中她,她願嫁與為妻。一時,沿江兩岸人頭攢動。人們圍觀煙波江上花容月貌的美女,爭相投擲金錢。那些平日貪財如命的富豪子弟,不惜拋擲千金萬銀。金錢雨點般落在小舟上,卻無一人能投中。不舟天天滿載金錢而歸,紈絝子弟則垂頭喪氣敗興而回。就這樣,又籌集了一大筆資金,用於建造長橋兩面三刀翼的扶欄,以及“七座亭,九座塔,石獅二十八”。

眼看凌波長橋即將竣工,潛伏江底的龜精、蛇怪不肯罷休,它們糾集洛陽江上游的九十九條蛟龍,掀起狂風惡浪,張牙舞爪,直向石橋撲來。張果老騎著驢子,把作惡多端的龜精踩成一團爛泥。李鐵柺開啟火葫蘆,葫蘆中立即噴吐出一股濃煙烈火,把那九十九條蛟龍活活燒死。

這時天上出現彩虹,江上波平如鏡,岸上弦歌聲聲。洛陽江兩岸人民喜氣洋洋,敲鑼打鼓,歡呼歷經七年終於建成的跨海長橋。

沿江兩岸的人民為了紀念蔡襄倡建洛陽橋的功績,特地在橋南建起一座“蔡襄祠”,並塑像立碑。

洛陽江拾趣

請君入竹

洛陽江畔,有一種體形似鱷,長約十公分的小魚,名叫鰷魚,也叫跳跳魚。烹飪後,肉嫩味鮮,營養價值高,如果和豆腐、雞蛋等配料清燉,還是一盤“鰷魚鑽豆腐”的名菜,能治療瘧疾等病。

捕捉鰷魚,方法很多。因其性善奔躍又機靈,一旦發現人影晃動或有異樣聲響,即鑽入海泥中。洛陽江畔的漁民根據鰷魚的這一特性,採用“請君入竹”的方法捕捉。退潮後,捕魚人在鰷魚洞邊插上一節帶底的竹管,管口向上,用鑿有小洞的泥餅封住洞口,偽裝成鰷魚洞,待鰷魚爬到海泥上玩耍,捕魚者便隨手抓一泥撒向鰷魚,鰷魚受驚,見洞即鑽,有的鰷魚就鑽進竹管了。

為鱘造宮

每年農曆五至九月間,正是洛陽鱘(即螃蟹)開始入肥階段。捕鱘人就在洛陽江邊海灘高處,為鱘建造一座座舒適的“宮殿”,宮長約六十公分,前門蓋塊石片,底下留扁形洞口;屋頂留個天窗,天窗蓋上磚頭,便於開啟捕捉。退潮後,捕鱘人只要看到洞口有碎石或爬過的痕跡,就開啟天窗,手到鱘來。

強肉弱食

“九月章魚起,鱘仔逃海底”。別看鱘全身武裝著那堅硬甲殼和那對令人生畏的大“鉗子”,可一旦遇上全身沒有一根骨頭的章魚,也是毫無用武之地的。章魚一條條恰似繩索的腳上有吸盤,一旦把鱘的手腳纏上,就像“捆仙索”一樣牢固。誠然,章魚腳有的可能被絞斷一二隻,可橫行一世的鱘仍無法擺脫被“弱食”的命運,任憑章魚吸食,直至剩下一個堅硬的空殼。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處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於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一○五三~一○五九)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歷六年竣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工程艱鉅,造橋者首創“筏型基礎”以造橋墩,種植牡蠣以固橋基,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科學創新。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尚存船形橋墩四十六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一九八八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景點之一。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隨心便釋然2019-08-05 14:52:33

何氏九仙

泉州洛江區馬甲鎮有一座高山。山遠遠看去就像兩個婦人的頭髻,人們把它叫做雙髻山。傳說古早時如果遇到乾旱,到雙髻山乞雨就會下雨,讓五穀豐收,因此雙髻山又稱豐山。山上有一個山洞,叫豐山洞,洞內奉侍何氏九仙公。所以人們更常把這座山叫做仙公山。

傳說在漢武帝年間,江西九江有一戶姓何的人家。何先生是淮南王劉安的部下。何先生有九個兒子四個女兒。這九個兒子胸懷天下,但是生於亂世,就一心學道修煉,濟世救人。這九個兄弟知道自 己的父親參與了淮南王的叛亂,勸阻無用,就做陣來到福建隱居。他們先是住在福州于山,後來走到莆田。九個兄弟在靠近惠安的所在砍楓樹搭亭子居住,採藥煉丹,這個地方後來叫做楓亭。

何氏九個兄弟四處採草藥煉丹救人,最後在仙遊九鯉湖騎鯉魚飛天成仙。百姓感激他們的恩德,就建成一座九鯉湖寺,塑造何氏九仙的神象來供奉。後來何氏九仙在豐山降靈,豐山也就奉侍何氏九仙了。

關於先公山還有另外一種傳說。有一個縣官,生了九個兒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腳瘸手。縣官覺得這九個兒子很丟臉。但是九個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關心百姓的辛苦,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有一回,縣官做六十大壽,四五路的親戚朋友、官場同僚、鄉里老大都來賀壽。縣官大擺筵席招待客人,可是心裡總是怕九個破相的兒子讓他沒面子。縣官就把九個兒子關在柴房,不讓他們出來見客。

九個兄弟的舅舅也來拜夀,看不到他的九個外甥出來叫阿舅,就問縣官。縣官只顧招呼客人,沒有閒工夫答話。舅舅就親自去找九個外甥。找到柴房,聽見裡面有人在哭,舅舅就推門進去。九兄弟見門一開就往外跑。他們見舅舅追過來,以為是有人又要把他們關進柴房,就拼命跑。一直跑到湖邊,一個一個跳進去。舅舅大驚,趕快叫人來撈。突然間,湖水象煮沸的開水不停地滾動。九尾鯉魚衝出湖面,載著九個兄弟向天頂飛去。從此,人們把這個湖叫做九鯉湖,九個兄弟就叫做九仙公。

傳說講,九仙公來到豐山,看到豐山山勢好,風景秀麗,就在豐山顯靈。人們就在山頂建寺供奉九仙公。是舅舅在誤會中幫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內也供奉一位仙舅公。閩南俗語說,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舅舅的地位是很大的。真是古話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就會出名。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的豐山,有了九仙公,香客、遊客來山頂的一年比一年多,仙公山一年比一年出名。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一杯淡茶尋真趣2019-08-05 17:27:59

洛陽橋傳說,傳說有個阿婆35歲牽孫子看金牛,不管你們信不信?我相信,那個地方的女孩都比較早出嫁生孩子,35歲做了阿婆這是有可能的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林sir2019-08-05 13:13:15

洛陽橋,35歲牽孫子走過去會看到金牛,不知道真假!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詞俊郎2019-08-05 17:23:32

每年除夕夜一家人“圍爐”(吃年夜飯)後,即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地瓜藤放在自家大門口,並把年終大掃除(俗稱“拂塵”)專用的扎著紅紙的新掃帚擱放在地瓜藤上,當地瓜藤騰出熊熊火焰之際,又徵火堆裡灑上鹽巴,使之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這時,家中男性即按輩份大小逐一從火焰上跳過去,並有節奏地念著歌謠,如“跳入來,添丁又發財,大豬大羊演(捉)來刣(宰殺)”,“跳到東,任吃都不會空;跳到西,錢銀歸(滿)厝內”„„邊跳邊往火堆裡新增稻草、地瓜藤。一時間,家門口闢啪閃耀的火光與歡聲笑語彙成一片,熱鬧非凡。

地瓜藤火光一滅,家中主婦即鏟一些火紅的灰燼裝進“火窗”(早時冬天取暖的用具)放入灶膛裡,嘴上還不斷念著:“跳火囤,火拉輪(即暖和),公擔金,婆擔銀,金銀無處稽(存放),藏在灶廚(灶膛)下。”

這種跳火囤的民俗活動,抒發了人們辭舊迎新,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據說還可以避邪呢?

目前晉江許多農村過年時仍有這種民俗活動,但由於時代不同了,不但男人可以跳火囤,女人也可以跳火囤。

《開元寺》

開元寺是泉州的大叢林,遜清嘉道間,寺裡和尚多至數百,香火鼎盛,視今情況卻不如從前了。當這日前宇興盛的當兒,有一位住持,號慧圓,精於技擊,名噪一時。有一次有暑天的時候,慧圓僧坐在大雄寶殿的門跟上納涼,忽來了一生客,手持一把鐵傘,貿然到了殿口,急促地問道:“慧圓師在哪裡?”慧圓心裡十分驚訝,裝假答道:“慧圓師雲遊還未回,你找他幹麼?”來客似懊悔的樣子道:“因為久仰你們師父的名,所以不遠千里,來求他一試,如今碰不到他,這是我的緣慳,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可是你們師父要什麼時候才能歸來呢?”

“三月。”慧圓依舊裝假的答道。

“那麼,我暫且把這傘擱在這裡,等你們師父回來時候,再來取去可以嗎?”他說了以後縱身一躍,竟至樑上,把傘擱在兩椽的中間,屹自揚長而去。

原來那殿頂距地約有五六丈的高,這個來客,竟會這般從容跳將上去,慧圓看了,暗自欽服,還欣幸沒曾和他說實,不然,就糟了。

但是,據他所說的,定然會再來,那時要怎麼對付他呢?無論如何總得預備一下。

於是日夜練習,照他那樣輕身縱躍的法子,到了三月之久,也會象來客那樣了。

所約時間到了,那個客人,真的如期而至,這時慧圓竟自趨前道:“你又來得遲了,我們師父回來不多日,聽說貴客要來試藝,非常地歡喜,不料他有一個摯友在浙江紹興病得利害,差不多要死了,昨天來信時我們師父前往和他訣別,恰巧早上才出門。

可是我們師父也曾交代我說:貴客要是不耐等他的話,叫我把你的傘取下送還你,改日當有會面的機會呀!”說了之後,也縱身一躍到樑上,取傘從容還他,那客也沒多說旁的話,只是點點頭而去,嗣後也不再來。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引鳳爪2019-08-04 23:06:07

洛陽橋的傳說

碧波盪漾的洛陽江上,有一座聞名中外的洛陽橋。它歷史悠久,氣勢宏偉,是我國宋代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橋,她留傳下許多古老優美的民間傳說,為泉州名城增添了奇麗的光彩。

相傳一千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荒村古渡,名叫“萬安渡”。這裡水深浪急,過往船隻每遇狂風則檣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無數渡客葬身魚腹……原來這是江妖水怪在興風作浪。當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曾掏出腹中腸肚拋入洛陽江中;不料年深月久,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常在洛陽江中攪浪掀波。

有一日,渡船離岸駛近江心,忽然龜蛇兩怪浮出水面,頓時狂風呼嘯,濁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險,突然從空中傳來連聲呼喊:“蔡大人過江,休得無禮!”龜蛇聞聲慌忙遁逃。霎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驚奇,不知誰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婦,丈夫姓蔡,她心想將來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許願:將來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陽江上修建一座大橋。那婦人回鄉後生了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十分聰穎靈慧。蔡襄長大懂事,蔡母便對他講當年過江遇險約處逢生的經過,殷殷叮嚀兒子要實現她所許下的造橋夙願。蔡襄默默地把母親的囑咐記在心裡。不久,朝廷開科取士,蔡襄以才學廣博,被擢選入朝為官,頗受皇帝的器重。他心裡惦記著母親的夙願,卻又感到苦惱:老是呆在京都,何時才有機會到泉州建造洛陽橋呢?

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遊賞御花園。蔡襄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暗中託小太監用蜂蜜在芭蕉葉上寫下兩行大字,不一會,螞蟻紛紛爬上芭蕉葉吮吸蜜汁。皇帝發現密密麻麻的螞蟻竟然在芭蕉葉上擺出字陣,甚為驚奇,不禁移步近前,望著芭蕉葉上的字跡脫口唸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聽,急忙跪下叩頭謝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葉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長跪不起:“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坦誠陳說母親許願造橋的事。皇帝只好讓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晝夜兼程趕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屬僚鄉賢商議倡建成洛陽橋,並親自到江邊察勘,下令招募造橋工匠,籌集建橋資金。百姓聞訊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一時工匠四至。開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可是,由於洛陽江“水闊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拋下江中,霎時被洶湧的江濤卷得無影無蹤;龜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幾艘木船。

太守蔡襄愁眉不展。一天夜裡忽然夢見一位白髮蒼蒼的仙人指點他“龍宮遞榜”,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書。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迷路的人2019-08-05 11:36:31

開元寺傳說。

原來開元寺是一個名叫黃守恭的大財主的桑園,有一天一名叫匡護的僧人前來索地求建寺廟,這個黃守恭是虔誠的佛教徒,但是這麼平白的將大片桑林捐贈出去呢卻很捨不得,但不好推脫,於是假言待得桑林開蓮花便捐地,匡護禪師笑笑而去。

第二天大早就來敲門告知桑林已經開蓮花,黃不信,一起來到桑林,發現果然滿園桑樹枝頭皆掛滿蓮花!便問和尚需要多大的地蓋寺廟,匡護禪師說只要一袈裟大的地足矣!那黃守恭想這才要多大地,於是點頭同意,不想匡護禪師將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頓時將整片桑林覆蓋!黃守恭歎服佛法無邊,將整片桑林捐出,建成如今這福建省最大的寺廟。

洛陽橋傳說。

傳說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拔劍剖腹,將自己的腸肚拋落在洛陽江中,時間一久,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不時在江上颳風起浪,危害過往船隻和客人。

有一日,一隻渡船正在過江,龜蛇兩怪突然浮出水面,大風呼呼吼,大浪翻翻滾,渡船被弄得就要翻過去啦!正在這時,天頂傳來了喊聲:“蔡大人在船上,不得無禮!”龜蛇兩怪聽了,嚇得趕緊鑽入江底。不一會,江面又風平浪靜了。船上的旅客很驚奇,相問誰是“蔡大人”?全船沒有一個姓蔡的,只有一個莆田縣的懷孕婦女,丈夫姓蔡。那婦女自己心裡清楚,她未來的孩子一定不是簡單的人物,就暗暗對天許願:“我這胎若能生下男孩,將來又能成器,一定要叫他在洛陽江上建造一座大橋。”

那懷孕婦女回家後,果然生了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蔡襄從小聰明伶俐,愛讀詩書。等到他長大懂事時,蔡母經常對他講起當年過洛陽江落難和她許願造橋的事,教育他要努力讀書,將來才能成器,也才能建造洛陽橋。

還有東西塔傳說,老君巖傳說等等……

泉州有哪些民間傳說?太極拳秘境2019-08-05 14:31:29

洛陽橋,35歲牽孫子走過去會看到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