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鳶都龍城2018-01-22 22:56:01

茂腔是流行與諸膠高地區的地方戲種。諸膠高主要是指諸城、膠州和高密,當然茂腔流行地也包括膠南,五蓮,安丘甚至平度一部分。

關於茂腔的起源於哪個地方,現在眾說紛紜,膠州人說是起源膠州的,高密人說起源高密,也有說發源於諸城的。關於起源於哪裡,他們各有各的理由和證明。我個人認為茂腔在諸城起源發展的可能性比較大。

首先,茂腔的發展離不開一位外號老滿洲的藝人,這是茂腔圈內公認的祖師爺。老滿洲是蘇北人,原先是唱拉魂腔的藝人,她從蘇北落戶諸城,在第一任丈夫死後,改嫁諸城唱本肘股的藝人。並將自己二女兒嫁給了諸城本肘股世家王玉林。這種婚姻上的融合促使拉魂腔與本肘股融合,誕生了茂腔的前身茂肘股。

其次,諸城地處茂腔流行區域的中心,以前的戲班都是家庭戲班,以流動性演出為主。以諸城為大本營便於向四周擴散演出。

再次,茂腔是屬於肘股子系統,是本肘股和拉魂腔融合發展。拉魂腔產於蘇北,其進入諸膠高地區,首先要經過諸城,不可能邁過諸城直接到高密和膠州。

因此,我提出了茂腔的根脈在諸城這一觀點。

以上純屬個人見識,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手機使用者629003464842018-05-01 15:26:20

茂腔發源地究竟是諸城或膠州或高密本人沒考察過,但高密茂腔發源地在高密西北鄉的大牟家鎮北斜溝村是不爭的事,這在高密政協文史委編的《高密史話》上有所記載,清朝末年,原周戈莊鄉安家莊一位姓張的老人和北斜溝村一位姓鄭的共同創立了高密第一家茂腔戲班,後遷到蔡家莊,高密茂腔的傳承人焦桂英就是在那裡學的戲,解放後高密茂腔劇團的班底就是這個戲班和高密南鄉另一個戲班合併而成。不過論後來茂腔劇團發展和名氣還是膠州,其次是高密,諸城,膠南,五蓮都有茂腔劇團。:九年代我問過原五蓮茂腔劇團一位叫王雲亭的老劇團人,這是他說的。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冬天裡的太陽808082018-01-23 12:28:55

靠譜啊,不管怎麼把茂腔發揚廣大,不管諸城高密還是膠州,青島。在我們坐股一路,唱腔諸城好還是膠州好。各有各的好,分扮演什麼角色。只要發揚廣大,別失傳了。作為我們的非物質文化來發揚。編那些古典傳統的戲比較好啊我以為。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日月朝暮懸2018-01-22 12:46:56

茂腔建國前又叫茂肘鼓,是流行於青島、濰坊、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茂肘鼓的前身是“本肘鼓”,本肘鼓是一種流行於諸城、高密、膠州一帶類似於曲藝的說唱形式,屬於山東境內肘鼓子系統的一支,與五音戲、柳琴戲、泗州戲同源。當年諸膠高地區有很多演唱本肘鼓的藝人與班社。在清朝末年,從蘇北地區傳來了“拉魂腔”的唱法,唱拉魂腔的老滿洲一家由蘇北賣唱來到了諸城膠南境內,與唱本肘鼓的藝人家庭透過婚姻,將本肘鼓與拉魂腔相結合,產生了以尾音翻高八度為特點的茂肘鼓,深受觀眾歡迎。因為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各個本肘鼓戲班都掙相學習這種唱法,使得茂肘鼓流傳開來。

因為當時的家庭戲班都是流動演出,就是在流動演出過程中拉魂腔與本肘鼓融合產生了茂肘鼓,又在流動演出中將茂肘鼓推廣開來。所以基於這種歷史現象,很難具體界定茂腔到底產生於哪裡,只能說以老滿洲家庭戲班為主,將茂肘鼓推廣開來,最終茂肘鼓取代了本肘鼓。而老滿洲家族戲班在諸城與膠南交界處活動較為頻繁,至今還有老滿洲的後人生活在此。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手機使用者26871305042018-01-30 22:22:54

茂腔起源於神農時代的炎帝孫子戲器,炎在當帝之前被封在陳地(昌邑大莊)任火官,他的孫子喜歡唱戲和打樂器,就發明了用來祭祀祖先用的一種哭腔,在鼻腔發音也稱南腔。高陽大莊自古興隆唱茂腔,大莊出了個唱的有名的叫焦桂英,她現在是高密茂的傳承人。茂字草頭古字是倆個火,火代表炎帝,炎帝生節並,節並生戲器,茂代表戲器上邊有兩代炎帝。戲器兒子的墳在大莊村東頭,有塊地叫戲子墳。呂劇發明於昌邑山陽,黃帝孫子顓頊自幼喜歡彈琴,他在醫巫閭山(博陸山)修道教為百姓治病(古代帝王都是道教人,都為平民治病),發明了典禮時用一種戲,因為閭山而稱呂劇,劇字源於這種劇多在昌樂劇地傳播,是上升下降調子的唱法,曾經叫北調。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青島周邊玩兒2018-01-24 07:49:12

過大年,唱大戲,十里八莊的老少爺們聚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大年,灰常懷念那個時代。原先村裡有一個戲班,每年正月裡都會在本村固定演唱幾天,到後來就會到處遊唱,從記事起一直唱到九幾年,後來年輕人都不大好了,政府也不大扶持了,一個方圓十幾裡的文化演繹村從此就消失了。現在每年雖然也搞,可找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至於根源嘛,每個地方都說是根源,經究出自哪裡,也無從考究,那是全憑一張手抄本互傳演唱,如果能找到原始得戲本,也許能知道一二吧。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行走在城2018-11-29 22:35:50

我是安丘的,我們那邊聽的都是高密的,雖然離著諸城那麼近沒聽諸城啊。小時候媽媽用縫紉機繡花,一直聽著茂腔。十幾歲的我跟著停了不少,印象中有《西京》《東京》《小姑子嫌》《牆頭記》

追根溯源,流行於濰坊、青島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發源於哪裡,什麼證據能夠證明?ICEMAN3132018-11-06 09:59:26

貌似感覺是高密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