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為什麼要坐花車?

新娘為什麼要坐花車?夜空中的微光2019-06-17 16:38:41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可算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必須認真對待。不同時代流行不同的婚車,其中,婚車隊伍最能體現出新人的身份、地位、品位及經濟實力。古今中外,婚車隨著時代的腳步,也在發生著變化,從古代的花轎、馬車,到近代的腳踏車、公交車、拖拉機,再到後來的麵包車、大卡車,如今的轎車、跑車,甚至直升機,婚車也完成了手抬肩扛到馬達引擎的演變。婚車的變化,折射的是百姓幸福生活的變遷史。古代人擁有自己的婚車嗎?下面我們一起盤點婚車的那些事吧。

轎子原名“輿”,最早記載見司馬遷的《史記》,說明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轎子了。晉六朝盛行肩輿,即用人抬的轎子。到後唐五代,始有“轎”之名。北宋時,轎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趙構南渡臨安(今杭州)時,廢除乘轎的有關禁令,自此轎子發展到民間,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並日益普及。南宋孝宗皇帝為皇后製造了一種“龍肩輿”,上面裝飾著四條走龍,用硃紅漆的藤子編成坐椅、踏子和門窗,內有紅羅茵褥、軟屏夾幔,外有圍幛和門簾、窗簾。這是最早的“彩輿”(即花轎)。

把轎子運用到娶親上,最早見於宋代,後來才漸漸成為民俗。那時,待嫁的女方在家裡打扮停當,凌晨,男方就會派來迎親的鮮豔的大花轎,這叫“趕時辰”。據說當天如有幾家同時娶親,誰趕的時間早,將來誰就會幸福美滿。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娶嫁篇》裡有這方面的記述。花轎,也叫喜轎,是傳統中式婚禮上使用的特殊轎子。一般裝飾華麗,以紅色來顯示喜慶吉利,因此俗稱大紅花轎。古代新娘都是坐著轎子,懷著忐忑的心情嫁到夫家,所以這其實也算是婚車的一種形式。

古代花轎的種類及樣式繁多,因各地的習俗、貧富及主人的身份而略有不同。普通人娶親用的一般是兩人抬的花轎,罩轎子的帷子都選用大紅色的綵綢,並繡有富貴花卉、 丹鳳朝陽和百子圖等吉祥圖案,綴以金、銀色,以烘托熱鬧喜慶氣氛。家境富貴之戶常用四人抬的大花轎,轎子的裝扮與兩人抬的無異。在傳統的禮俗中,一頂花轎堪稱不可或缺的道具,由此衍生出上轎、起轎、喝轎、宿親、翻鏡、壓街(顛轎)、落轎等一系列禮儀,把整個送嫁迎娶活動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時至今日,仍有不少鍾情於傳統婚禮儀式的新人,選擇用花轎迎娶。

新娘為什麼要坐花車?吉林匠心藝彩2019-06-17 16:43:15

說花車,要先說說大姑娘坐花轎是從哪朝哪代開始的?又是怎麼講究起來的?先得把花轎的根刨清楚。現在的花車就是古代花轎的替代!

政治聯姻逼出的“花轎”故事

古時候,有錢人家的小姐出門乘坐的是馬拉的車,後來,大約是到了唐代,皇家和最高級別的大臣有了一種特殊的代步工具――“簷子”,這種代步工具是對馬車的改裝,去掉了雙輪,車廂被改成了僅可坐進一人,廂體的前後被加上了抬槓,由前後等數的下人拎著抬槓將廂體抬起。

到了宋代,簷子不再高貴,不再是皇家和高官的特權了,有點錢的人也可以打製個簷子顧人抬著招搖過市。不過,以轎子抬新娘是到宋中期以後的事,在北宋的都城汴京就曾出現了專門接新娘子的抬“花簷子”的行當。

宋朝被草原騎兵轟到江南以後,“花簷子”被改稱作了“花轎”,以“轎”代“簷”在於轎與橋諧音,意在為男女結親搭橋。以花轎迎娶新娘成了江南的時尚,這是因為江南少馬,馬拉的車也很少,不夠吉日裡迎親之用,不過,以花轎替代馬車迎娶新娘並不是南宋時的發明,花轎替代馬車還有著政治原因呢。

唐朝的時候,在北方有七個跟皇帝沾親的大豪族,這些豪族的兒女婚事都是在小圈子裡邊進行的。為了能攀上權貴,當朝宰相李義府想在七大豪族中討個兒媳婦,結果呢?老宰相連碰了七鼻子灰。

老宰相憤憤不平,暗自揣摩:連我這麼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宰相都不放在眼裡,你們也太猖狂了。越想老宰相的心裡就越不平衡,奮筆疾書給皇帝寫了個奏章。在奏章里老宰相併沒有列陳七大豪族駁面子的事,而是歷陳了這七個大戶人家的聯姻勢必造成地方豪強勢力的惡性膨脹,到頭來就會損害到國家利益。老宰相認定,豪族聯姻不取締,將成為國之大患。看過了老宰相的奏章,皇帝也覺得放任七大豪族聯姻的確不妥,於是下旨,七大豪族今後再也不準相互通婚。

明著婚嫁不行了,七大豪族索性將以往以馬車送新娘改作了以花轎晚上偷偷的迎娶,新娘子坐花轎就是這麼來的。

一女不二夫搞出的花轎資格

到了宋代,花轎得到了百姓的認可,用花轎送新娘成了民間習俗,但是有些情況是沒資格乘坐花轎的,比如,寡婦再嫁、納妾收房,說白了,只有初婚原配才有資格享受坐花轎的榮譽。

新娘子為什麼要坐花轎?另一種說法是,宋代的理學大家程頤看不上女人再嫁,主張女人應該從一而終,為了顯示自己有別於社會上通行的以馬車嫁女、女兒如果不滿意可以隨時回孃家的風俗,程頤嫁女不用馬車,而用花轎,意在一去不復返,從此以後,一女不二嫁被社會認可了,成了宋朝以後的天經地義了。

關於新娘子坐花轎,還有一種說法,宋高宗被金兵追趕到寧波的時候,被一個村姑給救了。後來,高宗在臨安登基,特意下旨尋找救命恩人。結果呢?沒能找到,為了感激村姑,高宗下旨,凡寧波女子出嫁都可以坐四抬的花轎,而四抬花轎是皇后乘坐的八抬金鑾轎的一半,能與皇后出行的禮儀掛上鉤,簡直就是莫大的榮譽。皇帝的恩准造就了民間的風俗,再後來,許多地方的老百姓紛紛效仿起了寧波嫁女的做法,就這樣,乘坐四人抬的花轎成了新娘子出嫁萬不可少的環節了。新娘子坐花轎發展到今天變做了花車。花車來的數量也是很有些講究的,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得湊夠十輛,圖的是十全十美!

新娘為什麼要坐花車?張潔文創2019-06-17 16:27:40

有故事的,清朝乾隆二十年,皇帝到河南,正好遇到一姑娘劉若蓮出嫁的隊伍,劉若蓮坐著毛驢,乾隆的侍從大喝“皇帝在此,請避讓”,劉若蓮鎮定自若,“本姑娘一生出嫁一次,不讓”,乾隆一聽,這姑娘性格特別很有個性,隨後大筆一題“大姑娘坐轎頭一回”,隨後讓出自己的轎子給劉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