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作者是誰?

《我們仨》作者是誰?民國年間那些事2017-11-10 11:25:47

《我們仨》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楊絳,當時,楊絳的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瑗都已去世,她寫了一些紀實性的散文,回憶一家三口幸福的時光。《我們仨》就是由這些回憶文字組成的,2003年7月由三聯書店出版發行,受到人們的熱捧。

《我們仨》作者是誰?

楊絳1911年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書香家庭,父親楊蔭杭留日出身,曾任北洋政府司法官員,後來在上海當律師,抗戰末期在蘇州病逝。楊絳與父親感情很深,她的《我們仨》中有不少筆墨是寫父親的。抗戰期間,楊蔭杭避居上海,楊絳一家三口從歐洲歸來後住在楊家,在楊絳筆下,錢瑗對姥爺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所以爸爸(楊蔭杭)對圓圓頭(錢瑗)特別寵愛。我們姊妹兄弟,沒一個和爸爸一床睡過。以前爸爸的床還大得很呢。逃難上海期間,爸爸的床只比小床略寬。午睡時圓圓總和外公睡一床。爸爸珍藏一個用臺灣席子包成的小耳枕。那是媽媽自出心裁特為爸爸做的,中間有個窟窿放耳朵。爸爸把寶貝枕頭給圓圓枕著睡在腳頭。”

《我們仨》作者是誰?

楊絳的公公錢基博也是一位著名學者,曾在多所大學任教,抗戰期間在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今湖南師範大學)教書,勝利後到武漢華中大學(今華中師範大學)任教授,1957年病故。這些經歷楊絳都在《我們仨》中有所涉及。楊絳曾在文章中講過一件趣事,晚清狀元張騫曾稱她的父親楊蔭杭為“江南才子”,結婚後錢鍾書將張騫致父親錢基博的信給楊絳看,信中稱錢基博是“江南才子”。於是,楊絳帶有幾分調侃、幾分得意的筆墨說:“這使我不禁懷疑:‘江南才子’是否敷衍送人的,或者我特別有緣,從一個‘才子’家到又一個‘才子’家。”

1948年夏,錢鍾書爺爺百歲冥壽,分散在各地的錢家後人都回無錫聚會,錢鍾書三口也一同回老家。在這次聚會中,錢基博偶然發現他的孫女錢瑗是個讀書的好材料,於是他對錢鍾書的幾個弟弟說:他們的這個那個兒子,資質屬某等某等,“吾家讀書種子,唯健汝(錢瑗)一人耳”。楊絳在書中評論說:“爹爹說話,從不理會對方是否悅耳。這是他說話、作文的一貫作風。”

1949年後,錢鍾書和楊絳夫婦到北京工作。楊絳在書中還記錄了錢鍾書與清華同窗胡喬木的交往。據楊絳回憶,1977年他們搬到北京三里河寓所後,胡喬木常來找錢鍾書聊天,開始還帶個警衛,後來就一個人隨隨便便來了。他們談學術,談掌故,談讀書,無話不談,錢鍾書是個有趣的人,胡喬木也很有趣。關於他們與胡喬木的關係,楊絳在書中這樣寫道:“我們和他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他可以不拿架子,我們卻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可以隨便來,我們決不能隨便去,除非是接我們去。我們只能來而不往。我們收到庇護,心上感激。但是鍾書所能報答的額,只不過為他脩潤幾個文字而已。鍾書感到慚愧。”

楊絳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90多歲了,夫亡、女故,孤身一人,冷冷清清,寂寞異常,只有在回憶中度日。正如她在《我們仨》中所說:“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每當讀到這段話,我就想,從某個角度講,壽長有時候是不是也是一種折磨?

2016年5月25日,105歲的楊絳駕鶴西歸,“我們仨”團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