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閱讀一生2020-07-14 10:21:45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出生於1812年,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英國是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倫敦就是英國的一面鏡子,將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全部展現在世人面前。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狄更斯正是社會矛盾衝突中的普通一員,卻也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少年時因為父親的揮霍無度,全家住進了債務人監獄,狄更斯被迫輟學進入工廠做童工。晚年的狄更斯回憶往事時,對這段童工的經歷記憶猶新,因為苦痛總是很難讓人徹底忘懷。

狄更斯做過法庭記錄員和報社的採訪員,這樣的工作能夠讓狄更斯接觸到貧困潦倒的底層民眾,瞭解到英國政府的腐敗與黑暗。

基於這樣的經歷,狄更斯能夠在作品中將底層民眾的形象刻畫地惟妙惟肖。當《霧都孤兒》出版時,狄更斯只有26歲。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在《霧都孤兒》中,主人公奧立弗對盛飯的大師傅說:“對不起,先生,我還要!”,這句話在很多場合被引用。食不果腹的階級向腦滿腸肥的階級要一碗飯吃,但是卻遭到了毒打。

其實,《霧都孤兒》不僅批判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更是將人心赤裸裸的展現在眾人面前。

東野圭吾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1、人是高階的動物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當奧立弗來到棺材鋪當起了學徒,另一個學徒諾亞本來可以和奧立弗成為好朋友的。但是,諾亞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同學們都辱罵和嘲笑諾亞,而諾亞沒有任何的反抗,對於外界的傷害照單全收。

當一個弱者出現在諾亞面前,諾亞將自己曾經受到的攻擊在奧立弗身上如法炮製,似乎欺負比自己弱的同類才能釋放舊日的怨恨,才能找到個人的存在感。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像奧立弗和諾亞這樣的孩子,都處於底層階級,本來可以有很多的共同語言,悲慘的命運可以讓他們通力合作。可是,欺負同類似乎是人類的本能,或者說是動物的本能。

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寫道:“

人若老實了,不但異類要來欺侮,就是同類也不同情

”。

放在狄更斯筆墨所渲染的時代中,將”老實“改成“善良”似乎也不為過。所以,有人就說善良需要自帶鋒芒,其實這就是相對的善良,並不是對所有人都善良,而是因人而異。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記得BBC有一個名叫《大貓日記》的紀錄片,攝影師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拍到了這樣的一幕:雌獅塔姆和自己的幼崽正趴在草地上小憩,這時候從遠處來了一頭流浪的雄獅。當雄獅走近的時候,身為母親的塔姆處於戒備的狀態。

突然,雄獅狂奔過來咬了一隻幼崽,雌獅塔姆怒吼著將雄獅趕跑了。可是,這隻幼崽很快就死了。身為媽媽的塔姆用舌頭將死去的幼崽舔了一遍,帶著剩下的幼崽離開了。

雄獅來到新的領地會將幼崽殺死,然後和雌獅繁殖自己的後代。這本是獅子的本能,可是在本能的背後,卻是同類之間的欺辱和殺戮。

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非洲大草原的獅子身上,似乎一切都合情合理。可是,如果發生在人類的身上,卻顯得那麼的扎眼。

人是高階動物,和低階動物有著很多的區別。可是,歸根結底都是動物。

2、沙丁魚式的命運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讀完《霧都孤兒》,我梳理了一下奧立弗遇到的惡人:

在寄養所,老太太剋扣奧立弗的撫養費,毆打孩子;

在習藝所,奧立弗遇到了一票的惡毒官員;

掏煙囪的壞傢伙差點帶走奧立弗,那個傢伙身上揹著幾條孩子的性命;

棺材鋪的老闆娘、諾亞和夏洛特合夥欺負奧立弗,讓奧立弗吃狗都嫌棄的飯菜;

在賊窟裡,遇到了一堆惡人,尤其是費根和賽克斯;

還有奧立弗同父異母的哥哥蒙克斯,設計圈套讓奧立弗走上邪路;

其實還遠不止這些,狄更斯透過這麼多的惡人來襯托奧立弗慘淡的人生際遇。奧立弗這樣的小人物,在社會中確實微不足道。可正是在小人物的身上,可以挖掘出人性的善惡。

BBC有一個很經典的自然紀錄片叫做《藍色星球》。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在這個紀錄片中,沙丁魚群隨著洋流的方向遊動,不過旅途中埋伏著很多殺手。當一千多隻海豚追上沙丁魚群時,它們會團隊協作將沙丁魚群壓縮在很小的空間,並且趕向海面,然後肆意享受大餐。

就在這時,空中數不清的塘鵝如同炮彈扎入水中捕食沙丁魚。這還不算夠,鯊魚也趕來參加這場饕餮盛宴。最後,不知從哪裡出現了一頭鯨魚張開恐怖的大嘴,將沙丁魚群吞沒。

沙丁魚群在水中閃轉騰挪,各種殺手則圍追堵截。我們可以想象到沙丁魚的悲慘命運,可是悲慘的背後卻凸顯了生命的頑強和不屈的抗爭。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海洋的規則。

奧立弗就如同一條沙丁魚,當千千萬萬個奧立弗形成了魚群之後,對於埋伏已久的殺手而言,這正是殺戮的最好時機。

那麼,奧立弗活下來的機率會有多少呢?

3、矛盾才是真實的

在《霧都孤兒》中,漂亮的南茜這個角色帶有強烈的矛盾色彩。

當南茜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被費根訓練成一個小偷,成為了惡人的搖錢樹。隨著年齡的增長,南茜意識到費根的惡毒,但是她一直在這個犯罪的集體中生活了十幾年。她儼然成為了墮落的女子,但是良知卻沒有完全泯滅。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話:

這些圍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費根是個老油條,他已經將南茜”體制化“了。

南茜痛恨費根將自己培養成竊賊,也痛恨自己的惡劣行徑。當南茜看到費根對奧立弗的所作所為,她的良知被一點點的喚醒。但是,她早已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了,任由生命肆意揮霍。即便露梓小姐和老紳士布朗勞伸出援手,南茜也斷然拒絕了。

正如南茜所言:

我是被一條鏈子同過去的生活鎖在一起了。現在我討厭它,痛恨它,但是不能拋棄它。

在《霧都孤兒》的作者序中,關於讀者認為作者將南茜這個角色寫的過火了,狄更斯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裡包含著人類本性最好和最壞的方面;有許多色彩醜惡不堪,也有一些極其美麗。這是一種矛盾,一種異態,一種表面看來不可能的現象,然而這是真實。

其實,南茜的內心被自我矛盾所淹沒。她也想脫胎換骨,但是過去就如同一隻大手,將她緊緊攥在手心裡。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回到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內心的矛盾可能是英國作家毛姆筆下的”月亮與六便士“的矛盾,也就是理想與麵包的矛盾;也可能是在工作或者婚姻愛情中堅持與放棄之間的掙扎;又可能是在內心堅持自我與隨波逐流的抗爭;或者是人性中善與惡之間的抉擇等等。

有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像是非洲大草原的角馬。在每年的6、7月份,角馬會離開乾旱的草原,去尋找水源和食物。在遷徙的過程中,角馬會經過獅子和豹子的地盤,而且還要跨過鱷魚成群的河流。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在渡河過程中,湍急的水流隨時有可能將角馬沖走,但是前進卻是唯一的方向。當踏入河流之中,角馬已經沒有回頭的機會了,因為後面有太多的角馬推搡著往前走。

呆在原地,死路一條。跨越河流,卻危機四伏,隨時喪命。在生與死的矛盾衝突中,角馬唯一的慾望就是求生。

歌德說:

生命在於矛盾,在於運動。一旦矛盾消除,運動停止,生命也就結束了

4、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狄更斯生活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皆大歡喜的結局是那個時代的風向標,似乎和現代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有著類似的味道。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狄更斯筆下的奧立弗是脆弱的,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好心人,奧立弗的結局很難想象的。

奧立弗從棺材鋪去倫敦的路上,沒有好心人讓他吃飽飯,他會倒在路上;

假如布朗勞先生和露梓小姐沒有給予鼎力支援,奧立弗的人生就如同一葉小舟在大海中游蕩。

奧立弗一直充當著倒黴蛋的角色,直到小說結尾才變成了幸運兒。狄更斯透過《霧都孤兒》來宣揚人性中的至善,只要眾人擁有仁愛的品格,那麼苦難的人會越來越少。

在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蓋世太保希特勒發動了種族滅絕的軍事行動,辛德勒用自己的錢財僱傭1100名猶太人到自己的工廠工作,從而逃避了納粹軍團的屠殺。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當納粹戰敗之後,猶太人獻給辛德勒的戒指上用希伯來文寫著一行字:

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你就等於挽救了全世界

。辛德勒接過戒指後,內心懊悔不已,因為他認為自己本來可以救更多的猶太人。

1100名猶太人,相對於希特勒屠殺的600萬猶太人而言,真的是九牛一毛。可是,世界需要更多的”辛德勒“,他未必能用一己之力來力挽狂瀾,但是那股精神會感染很多人。

在《霧都孤兒》中,如果有更多的”老紳士布朗勞“和”露梓小姐“等好心人,那麼千千萬萬個奧立弗或許能夠過上好一點的生活,不至於凍死街頭或者在習藝所中慢慢餓死。

狄更斯說:

在生活中我們不是置身事外的觀眾,而是粉墨登場的演員。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次邪惡的勝利都是袖手旁觀的局外人造成的。

韋唯演唱過一首經典的歌曲《愛的奉獻》,裡面有一句歌詞: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句歌詞唱出了狄更斯對這個世界的期待,希望悲慘的奧立弗只是停留在小說當中。美好的人間,是需要我們共同來完成的。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現代的讀者或許認為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完全虛構,根本不存在奧立弗式的孩子。當《霧都孤兒》出版後,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道:”習藝所的伙食比最窮的工人吃的還要壞,而工作卻更繁重,甚至監獄裡的伙食也比這裡好。習藝所實際就是一所窮人的監獄“。

《霧都孤兒》記錄的是一個孩子的苦難,是所有孩子的苦難,也是全人類的苦難

。這本書就如同一面鏡子,將完整的過去對映到現代的幕布上,似乎在提醒著我們:人性進化得很慢很慢。

狄更斯將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膿瘡揭開給世人,然後將傷口縫好,上面再鋪上一件色彩斑斕的衣服,依然相信博愛與仁慈才是人類的主旋律。

羅素說: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藝緣堂主2019-06-14 21:02:13

狄更斯透過《霧都孤兒》塑造了小奧利弗的形象,整部小說揭露各種醜陋的嘴臉及殘酷的社會現實,表現了難能可貴的仁愛思想。然後,由於時代及階級等原因受限,導致狄更斯的仁愛思想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首先,狄更斯將導致整個社會人情冷淡的根源歸結於一部人及新濟貧法上。作者認為小奧利弗的悲慘是由於濟貧院的幹事們造成的,沒有觸及到整個資產階級制度上。在這點上,狄更斯倡導的仁愛思想過於單純。其次,狄更斯認為仁愛是社會萬能的解藥。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透過心懷仁愛之心來解決,小奧利弗最後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因為滿懷慈善之心的布朗洛搭救。但當時的倫敦除了存在一個小奧利弗外,還有千千萬萬的跟小奧利弗有同等遭遇的人們,不可能每個人都能遇到同樣善心的人來搭救。對於這一點,狄更斯並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良藥。最後,狄更斯仍然對資產階級存有一絲幻想,認為他們能夠解救勞苦大眾。在小說中布朗洛老紳士和露絲小姐等人都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作者一味的為他們歌功頌德,卻忽略了資產階級的本質。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小方說歷史19902019-06-14 16:44:03

我很驚異於《霧都孤兒》的成書僅僅是在查爾斯·狄更斯年僅二十六歲的時候,這般年紀能有如此豐厚的社會閱歷以及如此靈動、直扣心絃的文筆創作出這樣一部不朽的鉅作,不得不說查爾斯·狄更斯確實不負生前身後之盛名,他是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壇的耀眼巨星。

《霧都孤兒》的文字犀利,而且極具狄更斯風格,即用冷幽默正話反說的方式來講述長達35萬多字的長篇故事。其中很多亮眼的章節,比如主人公奧利弗·特威斯特在濟貧院請求多添點粥而引發的騷亂、奧利弗在棺材店與諾亞打架並頂撞邦布林先生、奧利弗前往倫敦的路上遭受的困苦並與機靈鬼相逢、奧利弗因同伴行竊被倫敦市民追逐等生動的情節讓人百看不厭。

但凡是閱讀狄更斯作品的讀者都能發現他冷幽默式的敘述方式獨具一格,正是這一點狄更斯在其他作家堆裡拔地而起、獨樹一幟。這位高產且作品精良的作家看待當時英國底層社會顯然有著獨到的眼光和見解,這源於他早年在貧民窟做童工的經歷以及造化賦予他的天賦。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1968版《霧都孤兒》劇照

《霧都孤兒》自打問世以來就被多次搬上銀屏和舞臺,它們和原著一樣令人百看不厭。在我看來,這部作品有一個非常傳奇的地方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正邪兩派分明,除了南希這個女性角色外,幾乎沒有灰色人物。這種非黑即白的臉譜化人設往往是文學作品中的大忌,但神奇的是在《霧都孤兒》中,這種界限分明的人物刻畫卻毫無假大空之感。我想狄更斯勝在設定的劇情引人入勝(簡直有看《貓和老鼠》的痛快感),幽默且極具文采的文筆使得臉譜化人物的稜角變得圓潤。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1968版《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雖然是現實主義小說,但是它絲毫不缺乏浪漫特質以及只有在舞臺上才會出現的戲劇性巧合,比如奧利弗非常神奇地在參與團伙犯罪中巧遇自己的親人,最後回到善良富有的親人身邊過起了幸福而俗套的團圓生活。當然由於《霧都孤兒》還是狄更斯的早期作品,所以整體構架的設定還不能做到完美。

令人扼腕的是男主人公在獲得了幸福結局的同時,女主人公卻慘遭殺害。在我看來,後者恐怕才是當時英國社會底層的常態,南希的死把《霧都孤兒》推向了最後的高潮。她死後引發的全城大搜捕精彩結論,堪稱整部書的壓軸點睛之筆。狄更斯就是這樣將現實和夢想穿插進行,讓讀者在包含希望的時候還會被提醒這個世界的殘酷與黑暗。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2005版《霧都孤兒》劇照

狄更斯和他筆下的男主人公奧利弗·特威斯特一樣見慣了社會的醜惡,但是他們沒有像書中大部分角色那樣墮落到最深的泥濘中去。狄更斯稱這是造化和遺傳的結果,我更相信這是人類本性中善念以及對是非分明的判斷所造成的。

《霧都孤兒》透過奧利弗的故事、甚至南希的悲劇告訴我們,與人為善是做人的驕傲和本質。書中所有的壞蛋們都得到了悲慘的下場,絕大部分好人也得到了令人快慰的好結局。儘管小迪克和南希的死讓人產生好人沒好報的嘆息,但是這都不妨礙善惡有報的大主題是被世界上千千萬萬的讀者所認可的事實。

查爾斯·狄更斯的名字就是文豪的代稱,他那些享譽世界的鉅著都展示了這個性格有點玩世不恭的作家是怎樣以一種獨特的角度和目光看待世間的一切的。我們透過他的作品邁入一段段精彩傳奇,讓自己的心靈得到豐富和滋養,並由衷產生對這位作家驚世才華的欽佩。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騎豬旅行記2020-09-05 20:28:21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他於1832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寫了歌劇、笑劇、隨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以長篇小說最為成功。《霧都孤兒》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從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創作走向成熟的時期。這時期他先後到過美國、義大利、瑞士、法國旅遊考察。從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創作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先後寫的《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雙城記》、《孤星血淚》等長篇小說,這些作品把揭露與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英國的國家制度、政治機構和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社會關係,同時對勞資衝突和工人命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狄更斯不知疲倦地從事文學創作活動30餘年,最後在寫作過程中,因勞累過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日。

內容簡介:19世紀30年代,英國。棄嬰奧立弗·特維斯特在教區孤兒院長大。他既不會偷奸耍滑,也不會阿諛奉承,每天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因為終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天性善良的奧立弗被孤兒院的孩子們抽籤選中為要求增加食物的代言人。他戰戰兢兢挺身而出拿著殘破的湯碗,向廚師問道:“先生,能否再多給一點點?”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孤兒院管理層的騷亂,大驚失色的管事決定攆走這個造反的隱患。成為眾矢之的的奧立弗先是險些成為打掃煙囪的小工,後來又在棺材店裡當學徒被年長學徒妒嫉和誣陷險遭老闆毒打。悲憤填胸的小奧立弗星夜出走,一連7天7夜,來到了霧都倫敦。

舉目無親,飢寒交迫,絕望中奧立弗卻又輾轉落入了在倫敦橫行的小偷童黨之手,但本性善良的奧利弗不欲加入偷竊行為,幸好在緣份安排下,他遇上了善良而富有的老作家,被收為養子,可惜命運弄人,童黨老頭目得悉他在富裕家庭生活,強行擄帶奧利弗,更利用他熟識作家家中環境,計劃進行大偷竊,奧利弗反抗誤中槍傷,更險些被誤會成背叛養父的小賊,而小偷黨的頭領亦因事敗而遷怒於奧利弗,本性善良的奧利弗,在面對生死攸關的同時,如何洗脫罪名?……

如何評價《霧都孤兒》這本書?依舊damiao2019-06-14 23:19:28

《霧都孤兒》是英國作家狄更斯出版的長篇現實(寫實)小說。該書以霧都倫敦為背景,主人公奧利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兇徒為伍,歷經無數心酸,最終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獲得幸福。所以該書別名又叫《奧利弗。崔斯特》

“人的本性是多麼的美妙,同樣美好的品質從不厚此薄彼。既可以在最出色的君子身上發揚,又可以在最卑汙的慈善學校學生的身上滋長”小說中的世界是一個黑暗的世界,母親生下奧利弗便含恨離世,一個老婦人喝醉了酒而醫生沒有得到足夠的報酬,因為這個他們竟然並不在意這個新生命的生死。在這個麻木不仁,人情冷漠的環境下,這個孩子竟然堅強的活了下來。作者在揭露救濟院的虛偽和殘酷的同時,暗示並強調了奧利弗從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反抗精神,在痛苦中掙扎是他生活的全部__如果向這個黑暗世界屈服,註定要被無情的現實所吞噬。其實沒有誰的反抗精神是天生就存在的,是一次次遭遇不幸所造成的必然結果。“存在即合理”這種不和諧的因素處於萌芽狀態,但它註定會一直存在並不斷重複它的故事。在棺材店裡當學徒受到諾厄的惡語誹謗和橫加毒打,這一事件讓奧利弗的反抗精神隨內心世界的成熟逐漸壯大。在一次次捱打,一次次受辱中,奧利弗並沒有向這個骯髒的世界低頭,在他瘦弱的身軀下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指引著他不斷前進。一切會過去的,堅信光明終會到來的。

獨自偷逃到倫敦的奧利弗,在插翅神偷的帶領下住進了以費金為首的賊窩裡。費金這個人名的英文指教唆兒童犯罪的教唆犯,作者用意不言而喻。“你不去偷,別人也會去偷!這是毫無疑問的”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下,奧利弗依舊擁有一顆善良淳樸的心。整部小說的始末奧利弗的善良貫穿全篇。在結尾奧利弗弄清了自己的身世並得到了父親遺囑中的財產,布朗洛先生建議把其中一半分給他同父異母的哥哥,他欣然同意。但事實上他的哥哥蒙克斯為了獨佔遺產,想盡辦法將他置於死地。他與蒙克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性形成強烈的對比,烘托了小奧利弗的善良本性。

如果奧利弗代表了人性中光明的一面,那麼南希就演繹了人性中矛盾的一面。在賊窟中長大的南希與同夥抓住了剛出逃的奧利弗,另一方面在奧利弗遭遇塞克斯毒打時挺身而出。“你們現在弄到這個孩子了,你們要把他變成一個賊,一個騙子這還不夠嗎”歇斯底里下南希的人性並沒有完全泯滅,只是無情的現實不停地折磨她僅存的善念,在墮落的環境中苦苦掙扎,或許是奧利弗的出現點燃了她的星星之火,但要想燎原何其之難。南希一直竭力保護著與費金一丘之貉的塞克斯,只因愛情__絕不摻雜任何外在的因素。她可憐,悲苦卻無怨無悔忠實她所愛的人,所有人或者她自己本身知道逃不出死亡的宿命,最後死在自己所愛之人手中。這對她來說未嘗不好,她用自己本能的愛和部分人性善使自己的靈魂擺脫了一個悲慘的世界,飛上那個沒有黑暗沒有死亡的天堂。在作者的筆下,不僅寫出了倫敦的陰冷,潮溼,汙穢(藏汙納垢的場所),而且以奧利弗作為媒介,如實的寫出他們在汙穢的路上惴惴前行最後也逃避不了絞刑架的命運。成千上萬的賽克斯潛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不斷地滋生和蔓延__這是一個恐怖而嚴肅的事實。

“一些意志堅定的人在經受生離死別考驗時表現出令人羨慕的順從與剛毅”對於善良和愛是開在魑魅魍魎世界裡的一朵彼岸花__令人神往卻不可隨意觸控。

“人類作孽的罪證如同濃重的陰雲”狄更斯看在眼裡,卻沒有寫在筆下。他終歸不是個狠心的人,不願意現實在撕開人的皮肉後再撒上一把鹽,所以無論是雙城還是霧都都有一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所謂完美結局。霧都可以說是一個悲慘的童話故事,若要點燃燭光獲得光明,必須對現實不再麻木,力求改變不惜一切。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第一部是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都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很多人評論這部小說只寫出了社會黑暗人性醜惡的現象,看不到這些罪惡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用善有善報的所謂光明來解決矛盾。而我認為,這部作品細膩深刻的描繪出人性中的善良,愛,仁慈,邪惡,欺詐,嫉妒仇恨等等諸多方面極其矛盾性。善之花和惡之花在人性中齊開放,讓讀者在瞭解人生百態的同時澄澈心靈,努力使自己的人生開放出善良的花朵。“在他們的一生中,他們對其他人表現出的同情與善良就像上帝對一切生靈所表現的一樣”

每部作品中都會有作者的影子和寄託,狄更斯少時家境窘迫,只能斷斷續續求學,被迫到工廠做童工,入過監獄。15做過律師事物所學徒、錄事,法庭記錄員。20開始當報館採訪員。這也為他的寫作打下基礎,所以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成為英國文學發展的代表之一。

所以沒有誰的成功是無緣無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