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有哪幾種手法?

詩歌有哪幾種手法?使用者96919277199032019-11-11 18:51:33

1.比喻: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2.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動作等;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3.借代:用借體代本體。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以特徵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等,如《藥》中以“花白鬍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徵代本體。比喻要求本體與喻體有相似點,借代要求借體與本體有相同處。借代可使表達具體象。4.誇張: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誇大或縮小。魯迅《藥》中寫道:“……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後一句使用了“縮小”的誇張。誇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5.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別。一般來說,上下兩句應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對、反對、流水對等型別。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成。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7.設問:無疑而問,在自問自答中引人注意,啟人思考。8.反問:也是無疑而問,但答案就在暢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擴充套件資料:詩歌主要有以下幾部分:(一)詩歌的起源: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二)詩歌的特點: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三)詩歌的表現手法: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註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興:是託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 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