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閒看秋風9992017-08-13 17:57:12

唯 之 與 阿 , 相 去 幾 何 。

善 之 與 惡 , 相 去 若 何 。

唯:是,對的。阿:此處讀e , 如,阿諛奉承,剛直不阿。拍馬屁。

縱觀老子《道德經》其要旨是消極遁世,靜觀待變,清靜無為的。所以老子這句話也不例外。大意是:點頭稱是和阿諛奉承沒兩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誰能說清楚。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建章君2017-09-02 16:51:38

不知道提問者所根據的是何種版本。通行本原文是“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很明顯,提問者的版本本身就不合古文語法與習慣,不可能是正確的版本。

唯,象聲詞,表誠心的同意與答應,跟象聲詞“哦”接近。阿,象聲詞,有拍馬屁的味道,即阿諛之阿。

這兩者聽起來表面上很相近,其實內心裡的真實反應是很不同的。

美麗與醜陋(可厭惡者)也是如此,表面上未必真的相差很遠。

這句話說明表象上的相似的東西,其實質可能相差甚遠。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陳廣逵2018-02-24 22:01:50

這是《道德經》第二十章的前兩句。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它的意思是:

恭維與阿諛,相差有多大?善良與醜惡,相差不過如此。

唯,表贊成的應答之聲,恭維地應答。之,放在“唯”與“與阿”這個主謂短語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下文“善之與惡”中的“之”,用法相同。阿,音ē,表討好的應答之聲,阿諛地附會。相去,相差。去,距離,差距。幾何,多少,幾多,極言其少。何,多。例如:“居無何,史者果召參。”(《史記·曹參傳》) 善,善念善行。惡,惡念惡行。若何,像這麼多。

本章中,我對“唯之與阿,相去幾何”與“善之與惡,相去若何”的處理,跳出了前人解釋《道德經》的窠臼,使得整個解讀簡單明瞭,語義順暢。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與“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不是簡單的並列,其實這裡運用了“比喻”——“平喻”的修辭手段,正像“唯之與阿,相去很少”一樣,“善之與惡,相去的也就如此而已”。

“若何”既不是“何若”的筆誤,也不是“幾何”的筆誤,可釋為“也就像這麼多”“如此而已”。何,本來可以釋作“多”的,表示時間不長、數量不多、差距不大。

“唯”與“阿”本來都是應答之詞,表面上看來似乎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才有“相去幾何”之說。唯,恭敬地應答,“恭”加於其前,故曰“恭維(唯)”;阿,應答帶著討好,“諛”隨其後,故曰“阿諛”。“善”就像“唯”,只是恭敬地應答;“惡”就像“阿”,應答帶著討好。“唯”“阿”二者不可截然判分,故曰“相去幾何”。善惡亦如“唯”“阿”,故曰“相去若何”。

恭敬應答與阿諛奉承本來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態度,但又不太容易區別,因為這二者“相去”不遠。善惡亦一念之差:心向善,抱持自己行善則善;稍有放縱,不用刻意為惡,可能已為惡矣。我敢說世上本無一心為惡之人,之所以有為惡者,從一念之差開始。

“阿”為什麼能與“惡”類比呢?因“阿”是溢美之詞,因為“美言可以市尊”(六十二章),然而老子又認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阿諛之辭乃包藏禍心之辭。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微妙玄通冰激凌2017-08-13 23:11:08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句前應有絕學無憂。何謂絕學?很顯然有兩種,一種絕學是物我兩忘,無思無慮,看似寂然不動,塞兌閉門,給人無所事事之感,非也!實則是寧靜致遠、窮通造化樞機之學;另一種絕學是真的不學無術、渾渾噩噩之輩,這種人是真的無所事事。一種是樂天知命故無憂(語出《易》,通達之無憂),一種是無知無畏故無憂。兩者有天壤之別,這天壤之別便衍生出“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這個比方。唯:應諾、應答,有恭遜之意;阿:也是應答、應諾,但有阿諛奉承之意。也就是說同樣是絕學無憂,道之無憂與不學無術之無憂,就好比同是應諾、應答,但兩者有天壤之別。美之與惡,相去何若?美:善之引申也,和合為善,向和合方向發展就會有美感;惡:不能和合,向不好的方向轉化,不但不會有美感,而且還易走火入魔。道之絕學無憂與不學無術之無憂,也如同練功時,倘能做到和合,便會有美好的感覺出現(當然不要去貪執此美感),如果不能洗心滌慮、物我兩忘,或在運功過程中走神,便不會有和合美感,相反還會向壞的、不好的方向轉化,以至走火入魔(必須糾偏,放空神思)。

讀老子,切不可直譯或望文生義,僅靠直譯是很難把握老子思想精髓的;再則,老子也說的很直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道首先是體悟之學,體悟能合天地之道,此道乃真真之道,必須由本源闡發,由此引申,方為治學之本。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道者12姜華遠2017-08-13 08:26:40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五千言是書寫在大約五百片竹簡上,每片大約書寫十個字左右。在它的相傳過程中,由於竹簡沒有如當今書的頁碼,加上連線竹簡的絲繩材料的簡陋,導致竹簡排序的錯亂,從而致五千言章句次序的混亂,從帛書楚簡老子及八十一章節老子的章句次序有很大不同,可以斷定老子的原貌是與我們所能見到的決非一模一 樣的。因而現今我們學習研究老子,必須依據五千言所包含的邏輯思維關係予以重新編排章句次序,儘可能恢復其原貌次序。這是學習研究老子的關鍵的第一步。例如老子的“唯與呵,相去幾何?”其前句是什麼?這關係到能否準確理解此句話的本意,其實此句的前句為“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而非傳統版本的“絕學無憂”。唯字為是和肯定的字意,呵字為呵斥和否定的字意,唯與呵的物件都是道。如此就不難理解提問中的老子所言的本意是肯定道與否定道,相差多少?合道之美與違道之惡,相差多大?因而看似亳不相關的兩句話,其實存有緊密的因果關係的,唯道必產生美,呵道必產生惡,老子藉此言告誡人們必需敬畏道遵守道,不然的話就會荒唐而不能自拔。下面發有關書頁供大家比對參考。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燕北林叢2017-11-05 22:15:50

“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或“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單從這兩句來理解其本意似乎沒什麼意義。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同的態度和兩種相互對意事情也許就在人的一念之間,但其結果卻天差地別。應諾與呵斥、阿諛奉承與怠慢,能有多少差別?善美與邪惡,相差又該有多大?但這兩種不同的態度和對立的事物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既可以使其昭昭,也可令其昏昏。(這裡的“昏昏”非指《道德經》原文中的“我獨昏昏”。)“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異於人”,如果只這樣還達不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程度,回到《道德經》的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昏亂,有忠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六親不合”、“國家昏亂”才是善和惡的區別,差距。這種現象從遠古就有,到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罷休。這才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這都是“大道廢”所造成的。為了恢復“大道”,維護“大道”,老子提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使人人都“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老子又提出了“絕學無憂”。

老子的“絕學無憂”是要絕所有的學問嗎?他也知道不可能。“絕學”,斷絕“唯”與“阿”、斷絕“巧”與“利”、斷絕“大偽”、斷絕假仁假義之學,才沒有善惡偽分化,才沒有“昭昭”和“昏昏”的差別,才能使六親友善、國家不昏亂。用到現在還要斷絕造謠生事、妄言惑眾之學……

“唯與呵,相去幾何?”似乎沒什麼大礙,但在老子看來,正是這“唯與呵”才造成一切惡行的根源。我記得有一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所有的腐敗都是從聽第一句奉承話開的。”似乎是在印證老子的觀點。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捧殺”吧!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隴西馬三寶2017-12-06 15:12:03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絕 學 無 憂,唯 之 與 阿 , 相 去 幾 何 ?善 之 與 惡 , 相 去 若 何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荒 兮 其 未 央 哉 !眾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臺 。我 獨 泊 兮 其 未 兆 , 如 嬰 兒 之 未 孩 ﹔儽 儽 兮 若 無 所 歸 。眾 人 皆 有 餘 , 而 我 獨 若 遺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沌 沌 兮 。俗 人 昭 昭 , 我 獨 昏 昏 ,俗 人 察 察 , 我 獨 悶 悶 。澹 兮 其 若 海 ,飂 兮 若 無 止 。眾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獨 頑 且 鄙 。我 獨 異 於 人 , 而 貴 食 母 。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前章“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緊接著此章又提出“絕學無憂”。很多的版本將“絕學無憂”歸在前一章。我覺得,如果放在前一章,好像“絕學無憂”是對前三者的一個總結似的,但是這個應該是平行的一個概念,所以放後面一章另起爐灶更適合。

也可以理解說,前面所提到的三個“絕棄”,是精神層面,或者理想狀態的。但是“絕學無憂”則是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士”的一個直觀理念倡導。所以單獨說,更合適。學透了,就不學了,丟開書本,不追求死板的教條。該懂的都懂了,也就不用學了,也就無憂無慮了。啥都不學,那是愚昧無知,跟大智若愚是兩碼事情,天上地下。

誠懇的接受意見,和阿諛奉承,看起來相差不大;看起來好像都是聽從,但是本質上是完全不同。在學習這個問題上,應該惟“唯”去“阿”。

善與惡,相差真的那麼明顯嗎?現實生活中,好心辦壞事的多了去了。世間萬物,相生相剋,互相依附,互相影響,就如善惡一般,沒有很絕對的判斷標準。

雖然沒有絕對的判斷標準,但是,“人之可畏,不可不畏”,大家都遵守的規範,還是必須遵守。

如荒野一般,無窮無盡。荒,是個形容詞,形容空曠、無邊無際。

無絕對標準,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後面便用非常華麗的文辭來描述普通大眾與“我”——得道之人(老子不會自大到說你們這些俗人如何,我這個得道之人如何的。我是一個代詞,指得道之人或者追求道的人)——的區別。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就像享受著牛頭貢品似的,就像登上花團錦簇的舞臺似的,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而“我”呢,平平淡淡,波瀾不興,“少思寡慾”。就像還沒長大成孩童的嬰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嬰兒天門未開,人之根還在,所以為道之象。天門閉合,長成孩童,則已離道遠去)。不歸於任何典型,不給自己貼上任何標籤,自由自在,隨性而為;人們都在拼命追求、佔有,想得到的更多,只有“我”無所謂,啥都可以有可無,哥們可以做到“遺世而獨立”。

我就像傻乎乎的一樣,無慾無求,你們愛咋咋地,我就這樣了,貌似暈暈乎乎,其實哥們心裡啥都清楚,只是懶得去爭而已。

所有人都看起來好聰明,只有我看起來傻乎乎;

所有看起來都是明察秋毫,只有我看起來懵懵懂懂,啥都不明白。

恬靜、平淡的就像波瀾不驚的大海,其實蘊藏的是波濤洶湧;娟狂、急暴的好像大風一樣看起來沒有止境、無休無止,其實風雨過後既是彩虹,更多的是風平浪靜,靜虛若谷。

眾人都有著自己的奮鬥目標(有以,有以……為目標、動力),只有我看起來又頑固又鄙陋,吊兒郎當,不修邊幅,隨遇而安,愛咋咋地。傳統文化或者傳說中,這個概念最明顯的,當屬濟公了。不過濟公是個和尚,卻把道家的有些思想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是中國文化中比較奇特的一部分。這也是從另外一個側面展示出,道家文化對於中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很多飽讀詩書的儒家學子,寫出來的非正統文章,都是道家形象佔據主要。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

只有我異於常人,因為“吾以觀復……是謂覆命”。迴歸根本,瞭解自己的根本,向自己的生母——“清虛”——道的根本走去。

不爭,自然,歸根,在這一章更詳細的做了論述。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劉怯之2017-08-13 19:45:02

此段老子原文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我在口袋書《老子略談·逼近本原》中,作如下大義直解:懂得與萬物榮損與共這一樸素的共生道理,人類才能達成基本共識,才有可能把私心和私利減到最小,把慾望和需求降到最低。同理,絕學無憂,因為過多過雜的知識學問,易致人迷惑,喪失主見。喪失了主見的主體,與唯喏阿諛之人,有多大差別?善心可能帶來惡果,惡行也許帶來轉機,那麼善與惡,又有何差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置身於無邊無盡的荒漠之中,誰不畏懼!

老子所言"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其本意是什麼?夫子老卜2017-08-29 13:43:45

是“唯與阿”,不是“唯與呵”——弄清了再提問。提問者不能認真,回答者如何認真回答呢!

老子是說:統治者(君子也)對民眾唯願是從,民眾對統治者阿諛奉承,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嗎!君子(統治者)依順民眾心願而作為這就是善,君子沒有依順民眾心願而治理這就是惡,這之間相差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