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繁華,還是危機?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繁華,還是危機?良人執戟22021-08-23 08:47:31

巜清明上河圖》是對中國繪畫題材的重大突破,作家用現實中的真實人物,特別是下層人物的市井生活,表現了宋朝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轉折點,畫面中幾百個人物的各種不同形像,成為中國社會的新生力量。張擇端是國家翰林畫院的專職畫家,他的職責就是為政府提供社會現象狀,所以我認為畫面表現的是

“繁華”

。‬

‬中國風俗人物畫標杆《清明上河圖》的社會背景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繁華,還是危機?

《清明上河圖》作於1119~1125年,這段時間裡,北宋朝廷的一樁心事有了實現的轉機,這就是宋朝的邊患問題。

燕雲十六州歷來就是中原的重要領土,北方五代後晉的石敬塘不惜割讓給遼國以獲取支援,本人也成為遼國卵翼下的“兒皇帝”,公元955年的後周世宗柴榮誓師北伐,雖然未競全功,卻也收復了瀛、莫、易三州(都在今河北境內)。

北宋建立之初,從979~986年,太宗皇帝兩次北伐均告失敗,從此,宋朝失去中原屏障,遼人可以牧馬南下直到黃河。

政和三年(1113)女真部落的完顏阿骨打崛起,建立了金國,阿骨打的狼牙棒此時直搗遼的東京遼陽,廣闊無垠的遼河流域以東及西南,盡入金的版圖。

遼金互毆,大宋欣喜。恰好童貫赴遼公事後的回程中,帶回一個社會人員馬植,這個“三無”人員憑藉“三寸之舌”竟然說動了好大喜功,虛榮心極強的徽宗信任,在僅有童貫、王黼、蔡攸等奸臣的支援下,不顧朝中大部分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徽宗的行為是投機取巧,與虎謀皮。

最後的結果是,宋朝用“異地託收支付”的辦法,把每年給遼的歲幣如數付金,另外還要再加一百萬貫。而宋朝只接收到已成空城的燕京地區。

即使如此欺人,徽宗也是興奮異常,他認為自己建立了不朽功勳,不但大赦天下,並且在延壽寺(昌平境內)立下“復燕雲碑”。整個宋朝朝野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清明上河圖》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誕生了。

‬行萬里路之胸有成竹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繁華,還是危機?

古代人總結繪畫的“六法”,對於我這個小白來說,在理解上陷入一片迷茫,啥子“氣韻”、“骨法”、“物象”、“賦彩”、“位置”、“模寫”,實在太抽象,悟性太差。

但是,繪畫界的大師董其昌和點評家郭若虛倒也說得淺顯易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

張擇端肯定在汴河兩岸徘徊了一次又一次,區域性素描不知作了多少次,終於完成了傳世作品巜清明上河圖》,它是我國12世紀傑出的風俗人物畫,足以光照千秋。

這幅作品,無論是社會價值、歷史價值還是藝術價值,完全可以稱之為里程碑意義的作品,成為我國以後風俗人物畫的標杆,沒問題。

這幅作品寬24。8X528。7釐米。畫中人物超過五百五十人,船隻二十多艘,車、轎二十多乘,店鋪房屋無數,可以說是北宋年間汴京社會風俗的全面反映,空前絕後的宏偉史詩。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繁華,還是危機?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之城樓前面)

這個區域性是視線已經出了汴河,在進城樓的地方,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頗有北宋時期風俗的豪華轎車,有錢人的車頂上鋪著棕墊,窮人的只有草蓆頂,有騎馬的、有步行的、有推車的、有抬轎的、有賣藥的、有賣大餅的、竹棚中算命求卦的、有賣杏花的、還有兩個吏員在官府門前昏昏沉沉打瞌睡。

‬《清明上河圖》的畫外音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繁華,還是危機?

關於“清明”的兩層意思,當然,我們從整個畫面的時間來看,一般認為是清明節,因為郊區的早晨,遠處煙樹迷茫,小橋流水剛解凍,路邊楊樹綻新葉。一頂小轎插滿柳枝,顫顫悠悠向城中而來,我的理解就是,這戶人家的女眷已經回孃家掃墓祭祖回城,理解為這是清明節期間沒有問題。

持相反意見的認為,畫面表現的時間是秋天的景象,對於這個意見無法作出有力反駁,在這個瞬間,時空竟然模糊了,有點。

既然“清明”與季節無關,那麼,另一個常用的詞彙衝口而出:“政治清明”。《詩經》:“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後漢書》:“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這些“清明”,就是專指政治了。

金人也懂得起在畫面留下跋文:“當今翰林呈畫本,承產風物正堪傳。”意思就是,這幅畫是送給宋徽宗的,要透過畫面的內容,反映汴京的繁華景象,歌頌政治的清明。

結語

我認為巜清明上河圖》透過對汴河兩岸細緻入微的觀察,將汴京繁華的景象淋漓精緻的描繪於畫面,其格調是積極向上的,古代的繪畫,猶如今天的攝影,反映的是瞬間的定格,我們對畫面內容的理解,只有從眼前的描繪中得出,而由此延伸的部分,則是歷史學家的探索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