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弔腳樓是怎麼形成的,有什麼特點?

重慶弔腳樓是怎麼形成的,有什麼特點?使用者22822302643803662020-01-02 01:44:31

重慶依山而建、兩江環抱。由於地勢的緣故,所有的建築都需沿著山坡依次建造。說到重慶人的“房”,就不能不說到聞名遐邇的特色建築--吊腳樓。 由於長江、嘉陵江橫跨城區,造就了兩江四岸。因此,重慶的江邊沿山坡處,到處都有幾根杉杆撐著的一間間四四方方的木樓,這就是吊腳樓。吊腳樓作為重慶地區獨有的傳統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東漢以前。目前,重慶市內保留的吊腳樓民居群,多數修建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後。老重慶人都不會忘記,臨江門、石板坡、化龍橋、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頗具西南地區民居特色的吊腳樓。 重慶的吊腳樓具與眾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調元的佳句:“兩頭失路穿心店、三面臨江吊腳樓。”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慶弔腳樓的獨到之處,是最美麗的地方。記得兒時記憶中的吊腳樓,傍晚,夕陽西下,金色柔和的陽光照在高低錯落、起伏跌宕的樓房上,加之點點燈火,遠望看去:山坡上,有時明亮,有時眩目,有時隱約,恰似一幅流動山水寫意畫,濃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組組閃爍的光芒連線兩岸,澆活整座城市。 重慶的吊腳樓反映了重慶人堅韌頑強的意志。與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氣和安穩,與石庫門建築反映上海人的精細和開放,重慶的吊腳樓更能凸顯出重慶人獨特的精神魅力。由於重慶山多,土地緊張,我們祖先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利用木條、竹方,懸虛構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勢,陡壁懸挑,“借天不借地”,加設披頂,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棟棟樓房。這些吊腳樓不是穿逗結構就是捆綁結構,十分簡陋。遠遠望去,如果是獨自一間,歪歪斜斜、晃晃蕩蕩,似乎風一吹就要倒下來。如果是一排排的,則你擠著我我靠著你,手握著手,肩並著肩,體現著一種團隊精神。就是這樣的吊腳樓,重慶人住了兩三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滑坡,泥土衝埋;遇上風雨,風吹雨打。年復一年,人們總是不斷地與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戰勝它,把吊腳樓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堅強。簡陋的吊腳樓是千百年來重慶人在貧困的經濟條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修建的棲身之處,最能體現重慶人的頑強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重慶的吊腳樓是巴渝的文化遺產。如今,大片的吊腳樓已不復存在,吊腳樓作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吊腳樓文化,是繁華城市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石板坡舊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陽臺等等,無不體現出重慶弔腳樓的魅力和文化。木條變成了條石,竹牆變成了磚壁,飛簷鬥壁雕龍畫鳳,猶如鑲嵌在現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項鍊,放射出一道道閃亮光芒。這些建築,或依附懸崖,或臨坎吊腳,有“凌空飛絕壁”之感,猶如一座人文藝術博物館,構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慶獨特的民居風貌,充分展現了重慶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築得到合理保護,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續與傳承。 經濟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現代的樓房居住環境更加科技、舒適、優美,簡陋的吊腳樓不可能再成為重慶人居住的房子,只能將其當作一種生態符號,供人們觀賞回顧。吊腳樓成為了重慶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