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的十大特點?

地質災害的十大特點?1771117777712021-05-22 06:56:29

1、地殼活動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

2、斜坡岩土體運動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變形災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地裂縫)等;

4、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如煤層自燃、洞井塌方、冒頂、偏幫、鼓底、巖爆、高溫、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質災害,如建築地基與基坑變形、垃圾堆積等;

6、河、湖、水庫災害,如塌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

7、海岸帶災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蝕、海港淤積、風暴潮等;

8、海洋地質災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壩、淺層氣害等;

9、特殊岩土災害,如黃土溼陷、膨脹土脹縮、凍土凍融、沙土液化、淤泥觸變等;

10、土地退化災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鹼化、潛育化、沼澤化等;

11、水土汙染與地球化學異常災害,如地下水質汙染、農田土地汙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災害,如河水漏失、泉水乾涸、地下含水層疏幹(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地質災害的十大特點?曹健82021-05-22 06:56:33

型別多,分佈廣,危害大,具有區域性和群發性,具有永續性和週期性,具有與社會的同步性,緩變型地質災害日

地質災害勘查不同於一般建築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點至少包括如下幾方面。(1)重視區域地質環境條件的調查,井從區域因素中尋找地質災害體的形成演化過程和主要作用因素。(2)充分認識災害體的地質結構,從其結構出發研究其穩定性,(3)重視變形原因的分析,並把它與外界誘發因素相聯絡,研究主要誘發因素的作用特點與強度(靈敏度)。(4)穩定性評價和防治工程設計引數有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現為較強的離散性,應根據災害個體的特點與作用因素綜合確定,進行多狀態的模擬計算。(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適性的穩定性計算方法(也許並不存在),現有的方法都有較多的假定條件。(6)勘查階段結束不等於勘查工作結束,後續的工作如監測或施工開挖常常能補充、修改勘查階段的認識,甚至完全改變以前的結論。因此,地質災害的勘查有者延續性特點,即使是非常認真詳細的工作,也不能過於希望畢其功於一役。(7)地質災害勘查方法選擇是強讕應用經驗與技巧,尋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資,獲得最佳的勘查效果,(8)勘查工作量確定的最基本原則是能夠查明地質體的形態結構特徵和變形破壞的作用因襄t滿足穩定性評價對有關引數的需求,而不拘於一般的勘察規程。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裝置越簡單越好,勘查週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據地質災害體的規模、複雜程度和勘查技術方法的效果綜合確定。(9)勘查隊伍是實現勘查目標、選擇合理勘查方法和最佳化勘查工作量的關鍵。從事地質災害勘查的工作實體應在地質技術^才,勘查裝置和室內分析試驗等方面具備條件,井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

地質災害的十大特點?使用者98528086238152021-05-22 06:55:59

崩塌是位於陡崖、陡坎、陡坡上的岩土體及它們的碎屑物質在重力作用下失穩而突然脫離母體發生崩落、滾動、翻轉,堆積在山體坡腳和溝谷的地質現象。崩塌的主要特徵為:下落速度快,發生突然,崩塌體脫離母巖而運動,下落過程中崩塌體自身的整體性遭到破壞,崩塌的垂直位移大於水平位移等。

滑坡是在以重力為主的自然引力的作用下或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發生髮展的斜坡變形運動。滑坡是山體變形中數量多、規模大、危害嚴重、性質比較複雜而又具有一定規律性的自然地質災害。滑坡與山崩、泥石流一樣,是破壞性極大的自然災害,它產生後將在地表形成環狀後壁、臺階、壟狀前緣等特定的滑坡構造形跡和滑坡地貌。滑坡是因山體、岩石、土塊向下移動而引起的災變。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突發性地質災害現象,它常發生于山區小流域,是一種飽含大量泥沙石塊的固液兩相流體,呈黏性層流或稀性紊流等運動狀態,是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植被等自然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泥石流在暴發過程中,有時山谷雷鳴、地面震動,有時濃煙騰空、巨石翻滾,混濁的泥石流沿著陡峻的山澗峽谷衝出山外,堆積在山口。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具有發生突然,來勢兇猛,歷時短暫,大範圍衝淤,破壞力極強等特點,常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的巖體、土體覆蓋層在外動力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的突發性地面變形破壞,其結果往往形成塌陷坑。我區重要的煤礦區均發育採空區地面塌陷,其破壞鐵路、公路、城鄉建築和工程設施,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寧南黃土丘陵區存在土洞塌陷,具有突發性和隱蔽性,破壞農田,有時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地質災害的十大特點?使用者25275176530582021-05-22 06:56:15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

地質災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必然現象。人類透過探索研究,可以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佈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採取適當措施,有效地防禦地質災害的威脅。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週期性

地質災害是在多因素影響下由多種動力作用形成的,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是複雜的隨機條件。受地質作用週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亦具有周期性特徵。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

按災害發生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地質災害可分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和漸進性地質災害兩大類。突發性地質災害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均屬突發性地質災害。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煤田自燃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

許多地質災害不是孤立發生的,常常具有群發性的特點,而且一種災害的結果可能成為另一種災害的誘因。如我國西南地區,因為有大量潛在的危巖和滑體,暴雨後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由此而轉化成泥石流災害。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複發性

多數地質災害的成因具有多元性,受氣候、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人為活動等綜合因素的制約,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複發性。如川藏公路沿線的古鄉冰川泥石流,一年內曾發生70餘次,國內罕見。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

受區域地質條件的控制,地質災害的空間分佈具有區域性的特點。我國“南北分割槽,東西分帶,交叉成網”的區域構造格局,對地質災害的分佈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而言,主導作用是破壞;相對而言,有時可能具有“建設性”作用,如上游水土流失可為下游提供肥沃的土壤。

8。地質災害影響的複雜性和嚴重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具有長久性、複合性等特徵。

9。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

由於人口的急增,人類需求快速增長,經濟開發活動日益強烈,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發生,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地質災害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有效防治地質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