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孔子》觀後感600左右?

電影《孔子》觀後感600左右?使用者19083945501136452020-06-01 21:06:48

在觀看電影之前,雖然我相信《孔子》不會像《赤壁》一樣拍成一部娛樂大片,但是在如今商業第一的大環境下,我還是不免有些擔心。但是當影院的燈光亮起,當時的遺憾大概就是片尾王菲的《幽蘭操》未曾唱完就被掐了。

影片大致分為兩段。前半段從孔子五十一歲擔任魯國中都宰開始,到其任代國相墮三都失敗被趕出魯國止。期間描寫了“收漆思弓”、“夾谷會盟”、“武子臺平亂”、“墮三都”幾個故事。著重描當時意氣風發的孔子如何推行他的“仁者愛人”、“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以及處理重大事件的智慧遠見。後半段從“子見南子”開始,到孔子辭世止。主要描寫孔子周遊列國中的顛沛流離。

昨夜曾與朋友談及,作為一部史詩級電影,《孔子》氣勢上尚欠磅礴,細想之下,孔子一生可磅礴的素材實在有限。影片前半段著力描寫了“夾谷會盟”和“武子臺平亂”,也算是盡力了。有人說《孔子》前半段很“戲劇”後半段很“散文”,我覺得十分貼切。很“散文”應當就是孔子周遊列國的寫照。事實上影片在畫面美感上已經非常注重,孔子問道於老子的一段對話就做得極具視覺享受。

感受最強烈的是幾名主要演員的表演可稱得上完美。

以前曾看到有人評論發哥戲路寬,但唯獨沒有演過文化人,因其氣質不適合。相信《孔子》以後當無人做如是說。影片開始的時候,我總是試圖在眼神中尋找往日的發哥,然而很快我就被帶入了孔子的世界。除了堅毅如舊,你看不到小馬哥的銳利或者賭神的逼人,相反,較之想象中仁愛儒雅厚重寬容,發哥的夫子更多一份從容大氣。這一點在前半段表現得尤其突出。此去二十年中,很難想象還有誰可以超越發哥的孔夫子。

“子見南子”, 因《史記》上 “環佩玉聲璆然”的記述被影片製作方曖昧得火熱。如何在妖姬南子和夫子的紅顏知己間找到平衡,考驗了編劇的編故事能力,也顯示了周迅和發哥對角色的把握能力。周迅的南子容妖豔清純於一體,雖然戲份不多,卻很好的把握了這個度,一個華麗的寂寞的靈魂讀懂了聖人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和寂寞,當她被暗箭射中胸口時她想到了夫子,因而微笑著離開人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況知己又紅顏!

飾演季孫斯的陳建斌與二週並列領銜主演,而他的表演也確實證明自己名至實歸。他將季孫斯的陰鷙、暴戾表現得入木三分,甚至在聲音上也做了一定的改變,來配合人物性格的需要。片中陳建斌和周潤發有不少對手戲,是整部影片的亮點所在。

子路為保幼主以少戰多,刀劍及身不忘“君子正其衣冠”。夫子聞之,在悲痛的同時也為子路欣慰,正所謂仁人志士殺身成仁。顏回則是為了打撈掉入冰湖的孔子書簡,最終體力不濟而溺。他的死看上去有些不值,夫子尚在,那些典籍可以重寫,而生命無法重來。我想這是一種象徵,為了挽救和捍衛孔子的思想,他的信仰者可以用生命為代價。也正是這種信仰,讓孔子的儒學最終融入了我們這個民族的血液傳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