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

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她朝若是同淋雪2019-02-15 19:21:05

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之權,是神宗的大權,這是張居正效國的需要,但他的當權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權力上,居正和神宗成為對立面。張居正的效忠國事,獨握大權,在神宗的心裡便是一種蔑視主上的表現。

董其昌書《張居正詩》手卷(區域性)

從歷史大局看,張居正新政無疑是繼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際革新之後直至近代前夜影響最為深遠、最為成功的改革。張居正改革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瀾,奇蹟般地在北疆化干戈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長了明王朝的國祚;還表現在一舉扭轉“神運鬼輸,亦難為謀”的財政危機,弼成萬曆初年之治,為萬曆年間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體現在對近代前夜國家統一與社會轉型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一條鞭法是介於“兩稅法” 與攤丁入畝之間的賦役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後期的賦役制度的演變中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21]

張居正的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並沒辦法改變明朝財稅制度深層次的弊病。一方面,開國之初廣泛的小自耕農經濟在中葉以後便被不可遏止的地權集中浪潮所吞噬,土地集中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流民,產生大量佃農,地主憑藉土地壟斷對佃農進行過度盤剝。另一方面,明初按地權分散狀態設計的賦役制度日益失效,官府不斷膨脹的財政需求和無法遏制的非法征斂成為民間社會的不堪承受的重負,晚明的財稅改革已經無力醫治這一深入制度骨髓的惡疾,國家機器的敗壞已無法挽回。

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歷史小跟班2019-02-15 14:36:43

關於張居正,可以說是譭譽參半。有的說他清正廉明,有的說他貪汙受賄;有的說他賞罰分明、大公無私,有的就說是偏袒親友、敵我不分。

在我看來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位期間輔佐萬曆皇帝開啟了萬曆中興的大明最後輝煌。他主政期間,推行一條鞭法,吏治上實行考成法,軍事上重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最後國庫充盈,算得上強行為大明續命數十年,也才有了後來的萬曆三大徵的本錢。可惜後來他死之後,萬曆皇帝惱恨他,把他家滿門抄斬流放,和大多數改革家一樣沒有一個好下場。

真正想了解他的話建議去看看小說《張居正》,如果嫌看書麻煩的話可以去看看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算得上歷史正劇。

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王榮聯12019-02-18 10:08:00

謝謝頭條邀請。張居正,是對明朝作出突出貢獻的一代首輔,他的歷史功績載入史冊,無需我們來評功擺好。張居正在首輔這一重要崗位上發揮的作用,比他的所有前任都出色得多。張居正不僅沒有獨斷專行,剛愎自用,也未把朝廷所有功勞據為己有,而是充分調動了朝廷方方面面的力量,把積貧積弱的前朝改變成了初步繁榮昌盛的萬曆明朝,共同創造了明朝史上難得一見的“萬曆新政”新局面。李太后,是萬曆皇帝的生母,張居正自己也曾擔任過幼帝的老師。根據這層關係,張居正在朝廷遇事總是謙遜地與李太后多商量,傾聽她的意見。另一方面,張居正還力排眾議,大膽起用宦官之首馮保,爭取朝廷內外力量。這樣以張居正為首三人團隊如同三駕馬車,其作用遠勝於他的所有前任首輔。因此,“萬曆中興”的真正核心人物,非張居正莫屬。

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

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美食雜誌2019-02-16 11:44:10

萬曆十五年把張居正說的一無是處,可張居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還是看他的貢獻,他的出現給當時頹廢的明朝帶來一線生機,可由於當時的萬曆沒有把改革進行到底,導致改革的失敗,萬曆負不可推卸的責任。

明朝首輔張居正是一個什麼樣的首輔?行雲流水14379952019-02-16 01:58:05

張居正,湖北江陵人。他於1567年進入內閣,1572至1582年任內閣首輔。

張居正的政治思想,這要是講“綜核名實“,就是“凡事務實,勿事虛文”。他認為”天下之事,極則必變“,痛斥那些墨守陳規的人是”腐儒不達時變“。他主張“尊主權,課史職,信棠罰,,一號令”,目的是要加強中央集權。張居正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整頓史治,改革腐朽政治。張居正認為,嘉、隆年間政治混亂,其癥結在於吏治腐敗。為此,他整頓吏治,淘汰了一批因循守舊的官僚。

改善民族關係。面臨韃靼貴族的騷擾,張居正力主抵抗。他還積極採取與蒙古族加強聯絡的政策,接受韃靼的臣服,開展互市。

重視農業水利建設。他派遣專家治理黃河。使黃河水不再入淮,改變了黃、淮兩河經常決口,漕運不通的情況。

張居正認識到商業是“通有無以利農”,提出“厚農而資商,厚商而利農”的主張,扶持工商業的政策。

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制度的改革。張居正的理財措施,目的在於挽救明王朝的經濟危機。改變了嘉、隆以來財政的窘況,使得”太倉所儲,足支八年“,在”富國強兵“方向作出了一些成績,改善了國內的民族關係和水利的興修等,促進了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