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散文的結構是怎樣的?高飛看書2019-06-10 11:19:23

一。散文結構通常有如下形式:

1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魯迅的《藤野先生》,是按“認識—交往—離別—懷念”的時序而寫;許地山的《落花生》,則依“種—吃—議”的時間順序依次而寫。

2按空間位置安排結構。記遊,記事散文多屬之。不突出時間因素,或隱沒時間因素,只突出空間因素。朱自清《歐遊雜記》裡許多文章的寫法,便採用“近→遠”,“東→西”,“上→下”等結構,這種結構方式類似於中國畫“移步換形”的表現技法。

3按物事性質、類別組織材料,安排結構。比如賈平凹的《入川小記》將入川觀感,分成幾類寫,分別寫了小吃印象、對成都人的印象等。

4以中介物組織材料,安排結構。即把中介物作為串連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所謂的中介物,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問題、概念、思想等東西。比如蕭乾的《鼓聲》,就分別寫了小時撥浪鼓(歡樂)、商販鼓(收破爛)、和尚道場鼓(葬別母親)、歡慶解放鼓(新生)、農民分田地鼓(歡樂)、文革鼓(挨鬥)和“四人幫”倒臺鼓(歡樂)等,鼓聲串起的片斷表現了作家的人生歷程及感悟。

5 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變化脈絡組織材料,安排結構。如餘秋雨的《廢墟》,就按照思想、情感的變化脈絡而寫,先後寫了自己和別人對廢墟的看法,認為應當儲存廢墟,中國需廢墟文化,儲存歷史廢墟是為了走向現代。

6以雙線結構(復調)散文,分明線和暗線。暗線,即作家採用的

象徵手法。如茅盾的《白楊禮讚》、《雷雨前》等。

7環扣式結構。寫兩件以上的事,寫完一件再寫一件,各件之間以特定的方式聯絡起來;事件間或層層深化,或互相映襯,或互相對比,或相互反覆、強調。如川端康成的散文《我在美麗的日本》等。

8“陽光散射式”結構。即圍繞一事或一物,寫與之相關的物事。

這種結構方式成了梁實秋《雅舍小品》的基本結構模式。

9“流水式”結構。猶同大江東去,或宛若綠溪輕漾。蘭姆隨筆是代表作。梁遇春的散文,也多用這種結構方式。

10套箱式結構,即一大箱中套多個小箱。表現為一本散文或一長篇散文的總主題裡還蘊含若干個分主題,或故事物事中又套故事物事。如韓少功的長篇散文《山南水北》,其書內又暗含十組篇章,篇章間似無分野,開闔自如,然每個篇章裡又若隱若顯了相對集中的主題或內容,比如,書中分而抒寫的主題或內容計有“奇木異人”、“生靈吾友”、“淳樸鄉情”、“皈依沉思”等,各篇章的主題或內容各有分野,亦真亦虛,共同構築了作家在喧囂時代的精神守望及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