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西府達人2019-07-30 17:11:59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夜不閉戶深耕半夜2019-07-31 11:52:07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侍女吳氏 “麻雀變鳳凰”

朱祁鈺是明宣宗(宣德皇帝)的次子。朱祁鈺的生母吳氏,本是永樂皇帝的二兒子朱高煦府邸中的侍女。當年宣宗皇帝對叔父漢王朱高煦用兵,並生擒朱高煦父子,隨後更將漢王宮的女眷全部充入後宮為奴。

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侍女吳氏,深深被其美貌打動。於是,直接讓她隨侍身邊。 回京以後, 因為宣宗太過喜歡吳氏,就開始著手如何將身為罪人的吳氏封為嬪妃。

宣宗皇帝先將她安排在一個緊貼宮牆的大宅院中,並時常偷偷跑去臨幸。 終於,吳氏珠胎暗結,為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鈺,就是日後的景泰皇帝。吳氏也因此被封為賢妃,但仍舊住在宮外。宣德八年(1433年),宣宗皇帝病重, 去世前派人將朱祁鈺母子召進宮,並託付自己的母后張太后要善待朱祁鈺母子。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兄弟和睦,相安無事

宣宗去世時,只有朱祁鎮、朱祁鈺兩個兒子,一個剛滿九歲,另一個才八歲。朱祁鎮(英宗)登基後,即封朱祁鈺為郕王,並修建了王府。據《英宗實錄》記載,其冊文上寫道,“ 天子之眾子必封為王,子孫代代相傳屏藩帝室。此古今帝王之大法也。”

據《明實錄》記載,正統五年,朱祁鎮敕令戶部,給弟弟郕王 “ 歲祿一萬石,支米三千石鈔萬貫 ” 。九年,又 “ 賜郕王鈔一萬貫 ”。不但給錢給糧,且恪盡兄長義務,命禮部為郕王選妃。 即使土木之變前夕,也讓太監金英輔佐朱祁鈺留守京師,更將戰時後方交到郕王手裡。

哥哥朱祁鎮對待弟弟確實不錯,而弟弟朱祁鈺,也未見不臣之心。甚至在後來當大臣們請立其為帝時,先是 “ 驚謝至再 ” ,並且跑回郕王府躲了起來。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劇情翻轉,弟弟當皇帝,哥哥成囚徒

土木之變英宗被俘,正統十四年(1449年 )朱祁鈺即位。 兩兄弟的地位一下子反轉,朱祁鈺成了皇帝。登基之後,朱祁鈺任賢用能,力保京師, 在於謙等大臣輔佐下,明朝的軍備力量顯著增強。

扣押朱祁鎮的也先見侵明無望,就想不如放英宗南歸。不過,當使者到達北京後,朱祁鈺卻說: “ 我非貪此位,而卿等強樹焉,今復作紛紜何?” 將可能出現的兩帝並立的尷尬局面,全歸咎於群臣,于謙等大臣隨即表示皇位不改,繼續效忠。

在得到大臣的表態後,朱祁鈺答應讓楊善作為使者迎接英宗。可敕書上既沒寫迎朱祁鎮南歸的內容,也沒有讓帶隨身衣物給哥哥。最後,還是楊善看不下去,“ 出家財,悉市彼中所需者攜以往 ” 。 一轎二馬,簡單謁見後,朱祁鎮接回後,就被送入了南宮。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兄弟反目,劇情再翻轉

朱祁鎮久待南歸時,在得知弟弟坐了自己的帝位,也曾預設江山易主。據《北使錄 》記載,當達伯顏帖木兒在營中見朱祁鎮時,他急切地向使臣表明:“ 你回去上覆當今皇帝,並內外文武群臣,差來迎我,吾願看守祖宗陵寢,或做百姓也好。”

準備回京前,朱祁鎮為防止弟弟朱祁鈺生疑,又特意宣佈 “ 朕辱國喪師,有玷宗廟,有何面見爾群臣?” 回京之後,朱祁鈺派名將王驥守南宮,防止其兄作亂。景泰三年,朱祁鈺又以其子朱見濟代替侄子朱見深為東宮,以絕朱祁鎮一脈復位之路。 更伐去南宮周圍的樹木: “ 時盛暑,上皇嘗倚樹憩息。及樹伐,得其故大懼。”

兄弟反目已成事實。不久,朱祁鈺重病。此時哥哥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 弟弟景泰帝朱祁鈺也於不久後去世。 名臣于謙、王文等被殺 ,明朝景泰時期宣告結束。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景泰皇帝朱祁鈺,以親王規格下葬,不入皇陵

朱祁鎮再登帝位後, 對朱祁鈺十分痛恨。朱祁鈺死後,《明實錄 》記載,“ 猶稱郕戾王 ” 。 並譴責其 “ 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往彰聞,神人共憤 ” 。

朱祁鈺去世後,朱祁鎮不承認這個弟弟的皇帝身份,不準入皇陵,只以親王規格將其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其陵墓被稱為景泰陵。到朱祁鎮的兒子繼位後,才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朱祁鈺這個叔叔。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亓俠客遊記2019-07-30 12:53:47

明代宗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

這是一對同父異母的兄弟

按照一般的規律來說

皇帝死後繼承皇位的都是自己的兒子

如果不是自己兒子

那麼這中間一定是有故事的

這兩位皇帝也不例外

而這兩位皇帝的故事

竟然牽扯到了朱祁鈺的身後大事

朱祁鎮不允許他死後葬入明代皇帝陵園

使他成為唯一一個遷都之後不在明十三陵的皇帝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朱祁鈺和朱祁鎮

名字上看就是兄弟輩的

我們先來看看朱祁鈺

朱祁鈺在治國方面可算是勵精圖治

當時正是他的皇帝哥哥

今天的另一位主角朱祁鎮

御駕親征

誰料居然

被瓦剌俘虜

這可是震驚全國的大事

皇帝被人俘虜走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

在最初的慌亂過後

大家都在商議到底是開戰還是遷都

被賦予監國重任的朱祁鈺接過這個重任

而面對被俘虜走的哥哥

只能尊他為太上皇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之後

明朝多次和瓦剌開戰

瓦剌抵擋不過

覺得再這麼下去肯定不行

有點鬆懈

想要放了朱祁鎮

這種情況就有點像是南宋趙構了

父兄都被俘虜

自己當了皇帝

但是卻一直都不想把他們救回來

朱祁鈺也是一樣

皇權在手

儘管是意外得來

但是時間長了

是會上癮的

但是沒辦法

大臣都希望把朱祁鎮接回來

朱祁鈺也只得照辦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再來看看朱祁鎮

當時朱祁鎮被俘虜的那一次事變被稱為

土木堡之變

他寵信的一個宦官王振慫恿他御駕親征

當時把年僅兩歲的朱見深立為太子

就出去了

誰知道最後竟然是那樣的結果

想必朱祁鎮在被俘虜的那幾年心裡也實在是不好受吧

特別是知道弟弟成了皇帝之後

尤其是還不願意把自己接回去

估計如果當時能夠見面

早就掐起來了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回到明朝之後

朱祁鈺當然不會把皇位讓出來

最終還是朱祁鈺病重

奪門之變

發生

朱祁鎮才最終復辟

經歷了由皇帝到太上皇

再到皇帝的命運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至於為什麼朱祁鈺死後沒能進入明十三陵

當然是朱祁鎮的手筆

當時他好不容易從瓦剌回來

朱祁鈺竟然將他

軟禁起來

而且長達七年

這期間

他居住的南宮周圍樹木全部被砍光

為的就是防止有人藏起來

與宮裡人聯絡

衣食不足

還得靠著自己的皇后做些女紅補貼

當太上皇能當到這個份上

也實在是令人窩火

所以在復辟之後

他自然對朱祁鈺懷恨在心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朱祁鈺當時病重

這才使朱祁鎮有了可乘之機

而當朱祁鎮再一次登基之後沒幾天

朱祁鈺的病似乎好了一些

也不知道這是迴光返照

還是有人刻意為之

總之這個訊息一出來

朱祁鈺很快就死了

抱著這樣的恨意

朱祁鈺被葬在西山

永遠也進不了明朝的皇帝墓群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農夫6662019-07-30 13:16:26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明朝自開國以來共傳了16位皇帝。其中13位皆安葬於此,唯獨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鈺,卻沒被葬入十三陵。這是為什麼呢?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這主要與明代宗和其哥哥明英宗之間的恩怨有關。 明代宗朱祁鈺是明宣宗(宣德帝)次子,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帝)之弟。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朱祁鈺被擁立為帝,年號景泰,並遙尊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代宗朱祁鈺即位後,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剌對北京的進攻,併成功地迫使瓦剌放回了英宗。英宗被放回後,自然不甘心當大權旁落的太上皇。代宗為怕英宗復辟,故將其軟禁,由此兄弟倆結下了很深的仇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危,在英宗朱祁鎮心腹黨羽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的策劃下,發動奪門之變,迎英宗朱祁鎮復位,改元天順,廢景泰帝,殺了景泰年間的朝廷棟樑——兵部尚書于謙,重用了一批忠於朱祁鎮的舊臣。 代宗病重期間,英宗不準太醫幫他看病,令其病情日益嚴重,最後駕崩。至於他的死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因重病而死,有的說是英宗命太監用白綾將其勒死。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其陵墓被稱為景泰陵。

英宗死後,其子朱見深繼位即明憲宗,朱見深念代宗迎還英宗有功,恢復景泰年號,並將北京西山的景泰陵以皇帝之禮重新佈置。但代宗還是沒能進明十三陵,成為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時代盛典2019-07-30 13:40:33

他在位7年一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皇位被哥哥搶回去,自己就會悲劇收場,偏偏怕什麼來什麼,冥冥之中註定一切。那麼,朱祁鈺是怎麼死的?是被自己的哥哥殺死的嗎?而且死後,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明朝自開國以來,從明太祖朱元璋傳到明思宗朱由檢(即崇禎皇帝),共傳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還有那個在靖難役中不知所蹤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餘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連亡國之君吊死煤山的明思宗朱由檢,都葬在了北京的明十三陵: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

唯獨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鈺,卻沒被葬入十三陵。

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說到這個話題就要提到代宗的哥哥——明英宗,也就是霍建華演的朱祁鎮,代宗與英宗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了這一結局。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在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中,英宗朱祁鎮被瓦刺所俘,其子朱見深尚且年幼,國又不可一日無主,所以當時的成王朱祁鈺就被推上了帝王的寶座,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其子朱見深為太子。之後代宗粉碎了瓦刺對京城的進攻,並迫使其放回了英宗,代宗坐穩帝位後當然害怕英宗的迴歸會奪取自己的地位,因此他不願迎英宗回京,且與朝臣發生了一些不快,後在於謙的建議下不得已迎回英宗。英宗回朝了,但一國不可有二主,加之代宗心胸過於狹窄,居然軟禁了英宗,並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太子,甚至一手導演了賄賂朝臣的戲碼。由此代宗與英宗產生了不可彌補的嫌隙與仇恨。

PS:有關“土木堡之變”請點選:這些畫,記錄了明英宗朱祁鎮一件不堪回首的往事

雖然代宗的目的最終達到了,但好景不長,其子早夭,深受打擊的代宗一病不起,這一病導致了他悲慘的結局。不甘心的英宗趁機復辟了,有傳言說英宗不許太醫幫代宗看病,代宗就此魂歸黃泉。重登大寶的英宗並不承認代宗的皇帝身份,自然無法葬入十三陵,而以“王”的身份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景泰陵。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鈺的廟號是誰給上的?

眾所周知,明代宗朱祁鈺與其哥哥明英宗在皇位爭奪的問題上矛盾重重,有很大的嫌隙。在代宗去世後,英宗對失去帝位,被軟禁在南宮8年而耿耿於懷,積載多年的怨憤自然要在代宗身上全部抒發出來。

因此多次下詔指責代宗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人神共憤”,甚至廢掉他皇帝的稱號,拆毀他的墳墓,不準其葬入十三陵,並賜諡號為“戾”。這足見英宗對代宗的仇恨,自然也是不會賜其廟號的,那麼後人所知的“代宗”的廟號又是從何而來呢?這之後自是又一番波折。我們就來看一下明代宗朱祁鈺的廟號是誰給上的?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鈺(公元1428-1457年)

英宗之後,其子朱見深即位,後世尊為“憲宗”。這位憲宗對待自己的叔叔朱祁鈺並非父親那般苛刻,明憲宗雖被代宗廢掉過太子的封號,但好歹他是個明事理的人,相當理解叔叔朱祁鈺所做出的功績。再加上成化年間,一些大臣開始為朱祁鈺鳴不平,認為其受命於危難,解救國家於水火之中,對外抗擊瓦刺敵軍,對內整肅朝政,鞏固防禦工事,勤加練兵,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但以“戾”為諡號,實在是太不公平,難以接受了。在這兩方面共同作用下,憲宗下旨恢復景帝帝號,定諡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但礙於父親,賜的諡號規格較短,沒有遷入十三陵,也沒有廟號。

直至南明弘光時期,朱祁鈺才有了廟號“代宗”,諡號也增加到了17個字。至此代宗雖沒葬入十三陵,但起碼與明朝歷代皇帝平等了,他的功績也逐漸的被世人所熟知、稱頌了。

如何看待朱祁鈺的一生?

對於熟悉這一段歷史的朋友來說,明朝第七任皇帝代宗朱祁鈺的一生可以說是短暫的,但又充滿了傳奇性。細細翻看世人如何看待朱祁鈺的一生,我們發現也是褒貶兼有之,現在我們就來好好評價一下代宗朱祁鈺的一生。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朝歷史上景泰帝朱祁鈺統治的時期,朝廷積弱,外憂內患不斷,明朝實際上風雨飄搖,還爆發了“南遷”的爭論。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代宗接過了這個國家重擔,而他做的第一件讓世人稱頌的事情便是支援于謙,否決將都城南遷的提議,這一舉動證明了他是一個很有雄心壯志的明君,而任用於謙為兵部尚書,提拔一批清正廉明的大臣足以看出任人唯賢,用人不疑的眼光。

在之後的午門血案中,代宗雷厲風行地處置了一大批奸佞小人,肅清朝廷風氣,獲得了百姓與朝臣的擁戴。在瓦刺圍攻京城之時,由於其平時經常組織京城保衛戰,積極屯糧,加固防禦工事,勤訓新軍,團結京城軍民,因此一舉重創瓦刺這個邊境的心腹大患,保得明朝獲得長時期的安定,也迎回了英宗。

但在處理與英宗皇位爭奪的問題上,但總顯得過於小氣,心胸狹隘。害怕帝位被英宗奪回而拒絕迎其回朝,甚至拘禁英宗,更在太子問題上得寸進尺,堂堂皇帝為了立太子而向大臣行賄,古往今來也就只代宗這一回了吧。

但其侄子憲宗朱見深後來對其叔叔代宗的功績還是相當認可的,後世對他的評論也是功大於過,對於鞏固朝政,抗擊外敵方面來說,代宗朱祁鈺還是一個很值得稱頌的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無話不侃2019-07-30 13:54:10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兄弟二人鬧了矛盾引起的,根本原因是皇權的的爭奪,這件事還需從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說起。

當年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嚮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宦官王振倉促發兵50萬,挾持明英宗親征。兵至大同未交鋒就撤退。王振又想炫耀自己,想讓英宗“臨幸”他的家鄉蔚州,致使軍隊疲於奔命,勞累不堪,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也先率軍圍住,明軍大潰,王振及各大臣死於亂軍,英宗被俘,50萬明軍死傷過半,瓦剌軍進逼北京。史稱“土木堡之變”。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至此皇帝被服,怎麼辦?大臣們慌亂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此時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帝)之弟朱祁鈺便被擁立為帝,年號景泰。代宗朱祁鈺即位後,也頗有才幹,整頓吏治,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剌對北京的進攻,併成功地迫使瓦剌放回了英宗。英宗回到了明朝做起了太上皇,此時一個想要保住現有的皇權,一個想要復辟原有的皇權,代宗為了不讓皇權旁落便將將哥哥軟禁,這樣矛盾來了,英宗滿心傷痕與怨恨。但天算不如人算,代宗是個短命鬼,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危,他的哥哥明英宗看到了復辟最佳契機,英宗朱祁鎮在心腹黨羽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的策劃下,發動奪門之變,英宗朱祁鎮復位成功,皇權再次迴歸,改元天順,廢景泰帝。以其之道還施彼身,將朱祁鈺也軟禁起來。代宗死後,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稱為景泰陵。即便是他的侄子也只是以皇帝之禮重新對景泰陵進行了佈置,而未遷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楚楚築夢2019-07-30 13:54:15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

明朝自開國以來,從明太祖朱元璋傳到明思宗朱由檢(即崇禎皇帝),共傳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還有那個在靖難役中不知所蹤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餘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連亡國之君吊死煤山的明思宗朱由檢,都葬在了北京的明十三陵。唯獨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鈺,卻沒被葬入十三陵。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與明代宗和其哥哥明英宗之間的恩怨有關。 明代宗朱祁鈺是明宣宗(宣德帝)次子,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帝)之弟。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朱祁鈺被擁立為帝,年號景泰,並遙尊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代宗朱祁鈺即位後,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剌對北京的進攻,併成功地迫使瓦剌放回了英宗。 英宗被放回後,自然不甘心當大權旁落的太上皇。代宗為怕英宗復辟,故將其軟禁,由此兄弟倆結下了很深的仇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危,在英宗朱祁鎮心腹黨羽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的策劃下,發動奪門之變,迎英宗朱祁鎮復位,改元天順,廢景泰帝,英宗死後,其子朱見深繼位即明憲宗,朱見深念代宗迎還英宗有功,恢復景泰年號,並將北京西山的景泰陵以皇帝之禮重新佈置。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沒被葬入十三陵?

但代宗還是沒能進明十三陵,成為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