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奕天讀歷史2018-08-11 16:33:06

唐代杜牧有詩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臺除了要“鎖二喬”之外,更多的是昭顯了曹操的文治武功。

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中,曹操在銅雀臺建成之後,大宴文武群臣。為了助興,先是武將騎射奪錦袍,之後又是文官獻詩章。而詩章之中多是稱頌曹操功德,並暗含勸諫曹操代漢稱帝之意。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

曹操看完了詩章自然很高興,但是,曹操說了一段自我明志的話,其中就有“……圖死後得題墓道曰:‘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平生願足矣。……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裴松之為“銅雀臺”做註解時,引用了《魏武故事》中所記錄的,由曹操所作的一篇文章《述志令》,又名《讓縣自明本志令》。這是曹操表達自我思想、經歷的一篇帶有自傳性質的文章,其中就有“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

曹操在銅雀臺建成之前,曾經討滅了數十萬之眾的黃巾軍叛亂,平定了稱帝的袁術,官渡之戰又蕩平了割據的袁紹,之後又滅了包藏禍心的荊州劉表。曹操在他的《述志令》中詳細表述了他做過的這些事情,然後說“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大意就是,今天我說這些,好像很自大,其實是想消除人們的非議,所以才毫不隱諱。

依據曹操的所做所為,確實是如果當時沒有曹操,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曹操說的的確是事實。同時,也說明了,如果沒有曹操的擁戴,漢室王朝恐怕早已經四分五裂不復存在了,曹操在維持漢末漢室的統治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曹操在《述志令》中自比齊桓公、晉文公和樂毅、蒙恬。而《三國演義》中,用碑文“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表明曹操並無篡漢之心。事實也是如此,曹操終其一生,雖有恃權跋扈之時,但並沒有篡奪漢室的江山,漢獻帝一直是名義上的皇帝。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

此舉,展示了曹操非常成熟的政治能力,給人以謙恭禮讓,並對漢室忠心不二的印象,消除了政敵的疑慮,並拉攏了更多的盟友,政治表現可謂滿分。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腦洞歷史觀2018-08-11 22:24:55

誰喝點酒不吹點牛皮啊。他在,不也好多人稱帝嘛。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古風938142812018-08-11 15:38:30

謝邀,這話沒毛病。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東漢朝廷早就失去了尊嚴,被大大小小的軍閥任意虐待,毫無權威可言,袁紹想行霍光、伊尹之事,立劉虞為帝,自己攝政,袁術則認為自己就可以當皇帝,其他軍閥都在積極搶人佔地。曹操雖然自掌大權,但是還是讓朝廷來到許都,保證了朝廷的衣食住行,也一定程度恢復了朝廷的秩序和威嚴。所以說還確實是曹操令東漢小朝廷又苟延殘喘了一陣。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虛空TA2018-02-19 16:50:07

曹操,三國時期出了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一點自己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畢竟在群雄爭霸的歲月,一切以實力說話,另外一點可以亮出自己的政治觀點,可以得到很多擁護漢室江山的人們的支援。想想當年關羽的降漢不降操,也可以從中看出當時社會的普遍的心態。

曹操,是一位實幹家,而且很有政治眼光,我不稱帝,但皇帝是我立的,我不稱帝,別人你稱帝試試看,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別人也不敢。皇帝在自己手裡,曹操得到了很多的好處,做起事來有很大的迴旋餘地,比起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有了很大的優勢。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JuneWolf2018-08-12 15:07:21

三國演義看多了,認知就產生了偏差,總以為曹操是奸臣。褒劉貶曹害人不淺。直到後來上學觀滄海才知道曹操是軍事家文學家等等。如果你認為曹操是奸臣,那麼他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有問題,如果你認為曹操是軍事家,那麼曹操的所作所為都很有道理。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狼的影子3192018-08-12 22:50:30

確實如此,沒有曹操的話,天下諸侯割據,稱王稱霸,稱孤道寡者不知凡幾,袁紹,袁術,公孫瓚,陶謙,呂布,馬超,張魯,劉表,劉璋,孫權,劉備,公孫康,大大小小的軍閥數不勝數,朝廷早就名存實亡了,就是因為有了曹操,漢獻帝還能夠奉漢朝正朔,天下還有大漢,匈奴不敢南下牧馬,這些都是曹操的功勞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灰出去的小圓子ZJ2018-02-19 12:46:18

謝邀。

先說清楚,手機手打無責任印象流,時間上和引文上用詞模糊就是為了避免硬傷。

這話怎麼理解,把出處、背景,還有上下文一解讀不就出來了。

這話出自《讓縣自明本志令》,時間呢,是在赤壁戰後。獻帝要加封曹操三個縣封地外加食邑。曹操就寫了這麼一篇,讓縣,就是推讓封地三縣,自明本志,就是自陳心跡志向。不贅述其他,只看和這句相關的。

這句話是邀功的,天下沒他,逾制的不知多少。還舉了三個例子:袁術、袁紹和劉表。少兒讀物三國演義應該都讀過,不贅述。雖然袁術細節上有變化,不過不影響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大概意思自己功勞都是實打實的,是大漢棟樑。大漢的權力雖然在自己手裡,自己權傾朝野,但肯定是個忠臣。自己不但從小立志當忠臣,而且現在實力比獻帝更強了也還是忠臣。還舉了個例子,說周有天下三分之二,還是以臣事商,這是大德。我也有。

都是實在話,沒有一個字是虛的。終曹操一生,的確沒反個漢室。但是細讀呢。

首先是自稱“孤”,孤寡不是老人,而是王者自稱。那個時候曹操還沒打破劉邦定下非劉不王的規矩,還沒當上魏王。我的理解是暗示。

第二,他舉的例子,周以大事商,是大德。他有大德,會像周事商一樣侍奉大漢。但是周和商後來怎麼樣了呢?

綜述下來就是:曹操想當忠臣,也儘量在做忠臣。但是,他要求要有和他功勞相匹配的爵位榮譽。他不能沒有權力,否則全家玩完,雖然他可以做忠臣,但是死後就管不了了。就算兒子行了禪代,但自己還是個以大事小的有大德的忠臣。

通篇沒一句假話,也沒一句虛話。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凌格2018-02-19 17:26:51

建安十五年(210年),漢獻帝加封曹操三縣兩萬戶,曹操表示不願意接受,便作《述志令》,又稱作《讓縣自明本志令》,目的在於讓出三縣兩萬戶。但要注意,曹操卻藉此機會向下釋出教令,明顯是令有深意。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

原文為:“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固然說的很霸氣,為自己統一北方中國的功績說出了讓人無法反駁的語句。然而如果要理解這句話,不可以單獨分析這句話的意義,而應該理解整篇文章的意義和曹操釋出這篇教令的目的。

文章大篇幅主要描述的是曹操從小至大的志向變化:野心隨著時間推移而慢慢大起來,現在是想成就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可是有人說我有不臣之心,應該退位讓賢。實話實說,我為大漢力下功勞,現在的榮譽都是我應得的,何況我還要保全我的家人,所以絕對不會退休,至於給我的三縣兩萬戶,我願意讓出去。

結合當時形勢,朝中與曹操矛盾之人越來越多。曹操兩年前處死孔融,並與皇帝矛盾也越發尖銳。曹操釋出教令一方面表示,權力是應得的,絕不會放棄權力;另一方面表示權力和我生命息息相關,絕不允許有人阻止我掌握最高權力。誰要和我作對,我不會手下留情,哪怕你曾是我最相信的人。

曹操:如無孤一人,天下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你如何看這句話?

因此我認為,這話說的固然霸氣。但這一篇文章,反而更會引起反曹派更大的對抗,而對於曹操來說,就是一篇實話實說的恐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