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王一之系統學習2021-03-14 21:07:23

太平天國是在清朝統治極其腐朽的情況下發生的一次農民暴動,是光大的農民在生存條件集齊惡劣的條件下發生的,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用現在的觀點是不反是死,反也是死,而反還有一線生機。所以從起義產生的原因來看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所以金田村振臂一呼,響應的群眾比較多。

但是任何農民起義都有自己的侷限性,隨著太平天國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指導思想的問題

組織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建立自己的核心思想。而且這種思想要符合實際得到認可,太平天國發展以後指導思想是從西方吸收的拜上帝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雜糅。沒有從根本上進行總結和提煉,大家可以看到其實他的指導思想是用三綱五常改編的的聖經節選。例如對天王天父的絕對效忠等。

思想要有包容性特別是對於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但是太平天國對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採取的燒和殺的手段,在破壞的同時又不能立。也就是樹立敵人的同時不能團結一批人。受到了封建仕紳的但對有又沒有團結到群眾。

所以指導思想的問題,必將導致思想混亂組織不能保持長久發展。

組織架構問題

組織架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洪秀全是天王。按道理來說是最高決策者,而楊秀清利用上帝教自封天父,這必將引起洪秀全的極度不滿。一般的政治組織其實講求的是一個平衡,即組織內部既存在矛盾又存在統一。但是這種平衡被打破是因為天京事變,不但平衡被打破而且組織核心人員損失慘重。

在天京事變後建立的楊、李核心不受洪秀全信任,等於一個比較鬆散的核心,無法進行有效配合。例如有時候陳玉成單獨作戰,有時候李秀成單獨作戰。各自都為自己的地盤和財富考慮,而洪秀全不聽二人的建議,還派兩個沒有任何能力的哥哥進行牽制和掣肘。

也就是因為包括以上的各種問題,以及狹隘性,太平天國現在看起來像一個鬧劇。但是從歷史的角度說,在當時即使不是太平天國也會有其他的起義,不然中國還會在落後中度過很多年。前進總是要經歷陣痛。前進的方向是沒有路標的,需要不斷的嘗試,而太平天國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不應當被看做是鬧劇。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聞聲362021-04-06 11:24:26

怎麼能說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場鬧劇呢?

這種提法本身就是在顛覆人們的認知!

太平天國和歷史上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是一個性質,他們都是在社會黑暗,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揭杆而起的。這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怎能說是一場鬧劇呢?

歷史就是這樣,當一個朝代黑暗到一定成度後,人民無法生存時,就會造反,儘管不能成功,但卻對統治階級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無形中推動了歷史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我們對其革命行動只能讚揚,不能貶抵!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張生全精彩歷史2021-03-14 09:59:10

太平天國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有人對太平天國極力否定,充滿輕蔑,認為太平天國就是一場鬧劇。那麼太平天國是不是應該如此被看低呢?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太平天國之所以被看低,有兩方面的原因。

從太平天國方面來看,太平天國當時所做的很多事情,確實是挑戰了中國人的傳統認知底線。

太平天國以宗教立國。這種情況是不符合中國古代傳統的。中國自從古至今的王朝,沒有一個是以宗教立國的。在儒學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前,立國的標準是周禮這樣的東西。之後就是儒家道統。一個人能夠成為君王,被大家所擁戴,這個君王必須是仁愛的,是尊崇傳統文化的。而太平天國採用的,卻是一種來自於西方的宗教立國方式。所以,中國人一直不能接受這一點。乃至於很多人對“太平天國”這個國名都是不能接受的。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天國”是人死後去的地方,“太平”也意味著人去世後去的地方,比如我們醫院裡人死後的凍庫叫做“太平間”。而太平天國卻把這個當作是國名,可見太平天國在取國名的時候,是如何背離傳統認知的。

另外,太平天國也做過許多中國人不理解的事情。比如男女分營,比如分封了上千個王,數不清的丞相。這些政治體制和倫理規則,都在挑戰中國人的認知底線,讓人無所適從。覺得如果中國真的按照太平天國的方式來統治,那麼中國可能會走到一個很荒誕的世界。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從清政府方面來說,當時清政府雖然遭遇了西方列強的衝擊,但是清政府本身並沒有到分崩離析的階段。因為清政府的發展軌跡,和歷史上的朝代在分崩離析的時候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歷史上每每出現太平天國這樣大型的農民起義,整個國家肯定已經是崩潰的邊沿,朝廷也是奸臣當道,地方上諸侯們擁兵自重,各自為政。但是太平天國爆發的時候,清政府的統治,並不算奸臣當道。雖然慈禧太后是以太后的名義,掌管政權的。但是太平天國發動起義,卻並不是以推翻慈禧太后的統治為目的,朝中也沒有所謂的奸臣。更為關鍵的是,雖然當時地主階級組成了很多武裝力量對抗太平軍,但是這些武裝力量,在推翻太平天國以後,並沒有擁兵自重,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

這說明一個道理,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清政府的統治還比較牢固,換一句話,太平天國不該在那時候發動起義。

那麼,以上說法究竟對不對呢?

顯然,這種說法肯定是片面的。

存在就是合理的,太平天國可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也不是一個小事件。他在當時引起極大震動,有非常多的人,積極加入太平天國運動之中,並且這場運動,足以推翻清政府的統治。無論如何,我們是不能夠忽視太平天國存在的必然基礎。否則的話,太平天國運動也不會鬧得那麼大,不會有那麼多人支援。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清朝末年的時候,雖說清政府還能夠保持它比較完整的統治,但事實上,社會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這個尖銳的矛盾究竟是什麼?我認為,並不是所謂的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或者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中國一直堅持的頑固的封建統治,和在世界上風起雲湧的西方思潮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西方思潮早已在知識分子中廣為傳播,很多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當時中國的落後,已經看到了一向被中國看不上的西方,早已強勢崛起,這給世界已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

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外來西方思想衝擊中國傳統文化的民間化,是民間的一種響應。由於是民間行為,因此也就是一種變異行為。為什麼洪秀全倡導的拜上帝教,沒有中國傳統,但是卻依然能夠獲得那麼多老百姓的支援。就在於這是民間的響應。要讓民間理解西方的那些文化思潮,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以這種宗教的方式,卻能夠與民間老百姓的認知,緊密地結合起來。所以,他才能夠獲得老百姓的擁戴和認可,才能在當時產生積極的影響,並且形成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

顯然,這就是太平天國運動之所以爆發的歷史現實基礎。既然如此,太平天國運動,怎麼可能是一場鬧劇呢?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等)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凌煙閣論史2021-03-18 19:56:48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鬧劇的說法,非常有失偏頗。

這個說法大概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太平天國起事藉助了宗教、太平天國領袖腐化墮落。

而中國歷史上藉助宗教起義的農民運動非常普遍,比如張角發動黃巾起義藉助了太平道,東晉時孫恩藉助五斗米道起義、元末紅巾軍依靠明教白蓮教起義、清中期川楚白蓮教起義。而起義領袖的腐化墮落也很普遍。

要說差別,難道是因為太平天國借用的是外來的基督教嗎?明教本來是摩尼教、白蓮教來自佛教,這些都是外部傳入中國的。

因此,與歷史上的歷次農民起義對比來看,

太平天國起義並沒有什麼不同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而如果從影響力來看的話,太平天國起義帶來的影響則遠遠超過了運動本身。

太平天國運動目的是推翻滿清,雖然運動本身失敗了,但是運動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最終加速了滿清的滅亡。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清廷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政治上從中央高度集權變成了大幅度向地方放權,最終形成了地方力量超過中央的局面;可以說太平天國運動為推翻滿清統治做好了政治準備。

1853年6月,清朝戶部的實際存銀僅剩下22萬兩。清廷中央如果採用傳統辦法——-籌集錢糧、再訓練世襲的綠營軍,時間上不允許。於是,

清廷就下放財權,讓地方增加一種稅收--厘金。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厘金是一種商業稅,清廷允許發生叛亂的地方及其周邊身份,在交通要道設卡徵收。最早是在揚州開始收厘金,大致收取貨值的1%。後來,收取的稅率高達5%~10%,遍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身,後來普及到全國。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地方軍隊將領要成功地把這個厘金收上來,必定要派自己親信的人去辦,而不能依靠傳統的官僚體系。

因此,清廷把人事權也下放給地方將領。

同時,綠營兵不堪用,清廷就讓各地將領募兵,著名的湘軍、淮軍就是募兵制形成的。

這樣一來,將領負責募兵、發餉,就形成了軍隊對將領個人的效忠,而不是對朝廷的效忠;當然這也是作戰的需要。

這樣,湘軍淮軍等地方軍隊逐漸自成體系。

等到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湘軍解散,湘軍的高階將領們則因功受賞封官,因此,湘軍將領搖身一變,成了遍佈清朝各個省的封疆大吏。湘軍中先後為清朝輸出了36名擔任總督和巡撫的各地高階官員。除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著名的還有胡林翼(湖北巡撫)、彭玉麟(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劉坤一(兩廣總督)、沈葆楨(兩江總督)等。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隨著清朝開始洋務運動,各省也都招募訓練新軍;這些新軍當然還是效忠他的招募者,而不是清朝。

清廷下放的人事權、財政權等,則再難以收回去,地方各個督撫有人、有錢、有兵,逐漸形成了事實上的自治。

最終,當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大部分省就宣佈脫離清朝而擁護共和,清朝一點辦法也沒有。

結語:

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運動,那麼清朝是不會給地方下放權力的,各個省也就沒有機會形成事實上的獨立自治。

因此,太平天國運動不是一場鬧劇,而是一場農民起義;在它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下,中國各個地方逐漸形成獨立,最終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朱寧62822021-03-12 07:32:37

問出這種問題,就充分說明你對歷史的認知非常淺薄,對文明進步的艱難探索和巨大代價缺乏認知,充滿了事後諸葛亮的傲慢無知。你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事,都是先輩花費了巨大物質乃至生命代價從一次次嘗試中總結來的。當你輕易學會了這一切,卻要否認前輩們嘗試的意義?把你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又不是生而知之的聖人,你又能有何作為?學習歷史不是讓你嘲諷古人,而是讓你汲取經驗教訓,任何社會運動乃至起義暴亂,背後都有深刻的動因,社會矛盾的爆發,並不因其指導思想錯誤而失去本身的意義。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咿唉喂2021-03-12 02:57:35

英聯邦帝國的拿手本領是滲沙子、扶持代理人。英國利用清末農業中國固有的矛盾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而扶持太平天國起義 ,英國並不是為了幫中國解決土地問題,而是為了進一步打擊中國中央政府,削弱中國的實力。對太平天國來說,成也歐美:前期歐美大量支援武器);敗也歐美:後期歐美利用傳教士將太平天國的資料傳給清政府且不在交易武器給太平天國,而清政府又高價向歐美購入武器。太平天國起義對中國來說意味原來皇權不下鄉的中央集權體制不在適合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於是中國開始了各種救亡圖存之路。而這條適合中國國情之路就是將中央集權下放到村(原先是皇權不下鄉),並同時廢除族權、夫權與神權,從而讓整個國家及民眾高度組織化與紀律化。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西部雪2021-05-20 14:59:52

是的?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使用者炮神2021-04-09 19:48:37

官逼民反,這是每個朝代沒落的必然現象。只有一次次的大大小小農民起義。沉重打擊和終結那個末落朝代的歷史宿命。清的滿族把人找分四等。而漢族是四等。由於清末期貪官腐敗軟弱無能和內憂外患。苛捐雜稅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大災難大難民餓死遍地。 如此的朝代怎能讓百姓忍受。所以暴發了以洪秀權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腐敗的清政府。終於在孫中山終結了清的統治。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王發亮212021-04-06 20:15:12

鬧劇?中國歷史上這種鬧劇可多了!就看你用什麼態度去對待了。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風中無痕跡2021-03-11 23:54:54

一場規模還算大的農民起義。

算不上鬧劇,但也沒什麼積極意義。不過這種事多了。

美國內戰,美國越戰。兩次世界大戰。

這些事件更像是個鬧劇。可它確實發生了。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斬夜騎士2021-04-09 22:32:24

太平天國運動是帝制封建主義反帝制封建主義。帝制封建主義在近代是成功不了的。就算滅了清朝,還是會被國外或者國內滅掉的。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鬱金香1376527662021-06-09 16:08:31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

這個問題,太平天國運動在封建朝代幾千年歷史上的農民運動是一樣的。也是封建朝代末落腐朽壓迫,最後人們不能生活下去,舉行起義造反的一種運動。目的就是推翻當朝的皇帝也是改朝換代的運動,可是歷代的農民運動都有局現性,包括,李自成的農民運動推翻明朝,陳勝,吳廣運動推翻秦朝,那麼太平天國運動的目的就推翻清朝運動。可是大多數的歷代農民運動革命不徹底最後都失敗。為什麼呢?這就是農民本質所決定的,革命不徹定,李自成,農民運動起義推翻了明朝皇帝,本可以做一個朝代,可是進京幾十天官員大吃大喝,豪取土豪列強的財富,老百姓也是願恨在道,最後放清軍入關,李自成被迫撤離京城,最後起義失敗。

而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進京南京打了大半個中國就停止不前,做下來當皇帝改朝代。清朝都沒滅,你就改朝當皇帝不是可笑嗎?最後也是多年後京城內亂。太平軍被清朝政府鎮壓失敗。

歷史的農民運動多起不少可是真正的起義成功的農民領袖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一個人。雖說是農民起家,最後建朝後一樣是和前面的封建王朝皇帝一個樣。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股場二十年之剩者為王2021-03-14 07:25:40

不是鬧劇,是必然!那時西方以經工業化,遍地高樓大廈了!大量洋人,汽車新東西出現在廣東,民間求新,求變意識強烈!各地抵抗滿清的民間組織上百個!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過今天準明天2021-04-06 20:34:44

太平天國,是一場偉大的農民起義,最起碼在我們那個年代讀的書是這樣說的,給腐敗的清朝政府一個重大的打擊,現在的人愛研究歷史,像分析《水滸傳》那樣透徹,無中都能生有。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縱橫古今2021-04-10 19:05:21

每一個朝代,當到大限將至時,必然出一位超人來終結,這是自然的規律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鴻哥iouyh福小鋪2021-05-16 13:49:38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貧苦的百姓在張角用宗教為旗幟集齊發動推翻漢朝的大起義。

晚清,洪秀全也用同樣的手段去發動推翻清政府的大起義。

不管是黃巾起義也好,太平天國運動也罷,都是被鎮壓下去,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獲得遭腐敗統治逼迫的貧苦人民的支援和響應,即便失敗亦動搖了統治者的根基,使其掌控力遭嚴重削弱。

東漢,黃巾起義後,群雄割據;

晚清,太平天國起義後,軍閥混戰。

歷史是如此類似雷同,沒有虛構,所以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不是鬧劇,而是歷史的必然性。

唯一令我覺得不快的是洪秀全用的是外來的宗教,哪有張角大將軍的口號響亮: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多麼通透,明白。

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就是一場鬧劇?中林之木2021-06-09 23:59:04

大清後幾代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外國的工業革命正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只日常應用,洋槍洋炮等洋“工具“也在泛起,而中國一根火柴也作不成,思想意識遠遠落後。清朝官員梳著個大辮子,穿著個馬蹄袖的長馬褂,拖著個大煙槍,裝飾上也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了,外國人看了可笑,中國人也不習慣了。還有市井上貪官惡吏盛行,圷人當道,圷習俗害人,百姓民不聊生。外國人開始看不上中國了,不斷侵略中國,不來個徹底改革是不行的。太平國有些思想意識強於頑固不化的舊清朝意識,所以一呼百應,蜂捅而起。而大清閉關鎖國,走向衰弱,落敗,不得己賣國失疆外,不改變自身國策,矛盾會越來越大,中國也會越來越落後,導至四分五裂也有可能。其中步伐固步自封,佇滯不前是它最大弊病,尤其舊封建習俗習慣勢力的影響。必須有一種新思維新革命來不斷衝擊它,打擊它改變它。所以太平軍,義和團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緊接著國外的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又湧進來了,近代革命浪潮洶湧澎湃,不久又是二十年代興起的共產革命。一浪接一浪,浩浩蕩蕩。大清想躲也終躲不掉的,死抱著舊王朝衣缽,不求進取,不從民意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死撐著面子等於掙扎等死。結局也是被大浪淘沙過程所推倒;大清儘管從北京到東北殘喘多時,也不得已從歷史上讓位於民主革命政權。太平軍的內部不團結毀了自己,不表明他本身衝擊力不行,認識上錯誤那方面也會出現,農民運動只能存在一時挫折,會以嶄新面目出現再起,這是時代的要求與快速的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只能是另外說明大清朝已病入膏盲,暫緩暫喘而已。農民而起的運動,代表大眾利益,永遠是推動歷車輪的動力,攔也攔不住的,硬攔好比螳臂擋車,不得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