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古代前輩們,經歷了怎樣的“國考”?

我們的古代前輩們,經歷了怎樣的“國考”?公考師兄2018-02-01 16:06:57

國考即國家公務員考試。古代的“國考”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呢?我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實施人才選拔制度的國家,源於先秦,廢於清朝末年,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不同歷史時期實行過不同選拔型別、層次分明的選才制度,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奴隸制時期的世卿世祿制、漢代開始的察舉徵辟制、隋唐及以後的科舉制度。

一、世卿世祿制

什麼是世卿世祿制呢,它透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在國家這一概念剛剛形成的時期,世卿世祿制可以使國家統治依據強大的血緣紐帶得以維繫,但在世卿世祿制下,等級森嚴,儀制繁瑣,連穿衣、吃飯、親朋交際都有嚴格的“規範”,不許任何人“僭越”和“違犯。

二、察舉徵辟制

所謂“察舉”,就是考察推舉,始於漢高祖劉邦,至漢武帝時成為一種制度,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階官吏透過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幹出眾的人才推薦給朝廷,經過考核,然後授予官職。 所謂“徵辟”,就是徵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闢”。

三、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是我國古代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從隋代開始實行,經歷了1300多年的時間。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進了古代教育、文化藝術的發展,但也易產生家庭悲劇,導致官場腐敗。

為什麼說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歷史上最先進的教育制度呢?

西周時期的學校按教育物件的身份劃分為鄉學和國學,地方學校有以下有四學:鄉校,州序,黨庠,閭塾。鄉學實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薦。鄉大夫選擇秀士報送司徒,稱為選士,司徒從選士中再選擇優秀者升入大學,稱為俊士。在大學期間,第一、三、五、七、九學年定期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德行和道藝兩方面。七年告一段落,稱為“小成”;第九年考核合格,結束學業,稱為“大成”。對於合格的學生,可以分派官職,獎勵爵位和俸祿;對於不合格的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勸誡程式之後仍不改悔的,則流放遠方,永不再使用。

西周學校系統

國學和鄉學教育的基本學科是“六藝”,具體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是西周教育的特徵和標誌,它既重視思想道德,也重視文化知識;既注意傳統文化,也注意實際技能;既重視文事,也重視武備;既要符合禮儀規範,也要求內心情感修養。

人才選拔制度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由世襲、推薦到考試選拔,其考核方法個體測試發展到群體測試,考試由主觀性測試發展到客觀性、標準化考試等,與學校教育制度聯絡緊密,而西周的這種教育制度以其科學的機制影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