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星天1242456972018-04-12 13:11:46

在春秋時期中國開始出現宰相一職,其中以齊國的管仲最為出名。宰相的宰是指主宰的意思,春秋戰國時期的宰相權利僅次於君主,總管國家的行政服務。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他不但把最高統治者的名稱由天子改為皇帝,也把宰相改成了丞相,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從法律的角度明確了丞相的官名。漢朝的時 候基本沿用了秦朝的丞相制度,不過為了防止丞相權利過大,有時候會設定左右丞相相互牽制。到了唐太宗時期丞相的權利進一步被削弱,丞相一職滿地都是,唐朝 的三省六部制,幾乎各個地方的首腦都是丞相。

透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歷史上的丞相和宰相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從權利範圍來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宰相權利更大。而秦朝以後的丞相雖然和宰相的職能一樣,但是他把一個宰相分成了多個丞相,以此來限制相權威脅皇權。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趙燕雲2018-05-08 15:57:31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簡而言之,“丞相”是一種官職,“宰相”是一種稱謂。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丞相是中國古代官職名,戰國時期秦國在相國(也稱相邦)之下增設左右丞相作為副手,秦朝正式增加設定了中丞相一職。漢承秦制,設定相國,同時設定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載,“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呂產之後西漢只有丞相。至西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又改丞相為大司徒。

自西漢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二百餘年間不設丞相,所以東漢絕大多數時間沒有丞相這一官職,擔負丞相職責的是司徒。

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丞相,並由自己擔任。後來的三國只有蜀設丞相,東晉初期設定過丞相一職。南北朝時期北朝較短時期設定過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兩代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其行省也設丞相為地方官。明初設丞相,朱元璋透過胡惟庸案廢除丞相設定。

自戰國時期設定丞相,到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丞相官職歷史上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六百年之久。

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

宰相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也均不同,如: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

順便說一下相國,相國又稱相邦,起源於春秋晉國,戰國時代多稱為“相邦”,是戰國秦及漢朝廷臣最高職務。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同時並存,相國地位高於丞相。相國在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而丞相在同一時間可以有兩個(左右丞相)。

秦國第一位相國是樛斿,最後一位相國是呂不韋。呂不韋被免後,嬴政認為相國權力過大,於是廢除了相國職務。漢王劉邦即漢王位後,又重新設立了相國,後代為避諱改稱相邦為相國。

漢朝第一個相國是韓信而非蕭何。

呂雉死後,其侄子呂產曾擔任相國,自呂產後直到東漢中期,一直無人擔任相國職務,東漢末年董卓自任相國。

後世對擔任宰相的官員,也尊稱相國。明清對於內閣大學士也雅稱相國。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民國年間那些事2019-08-11 08:38:27

丞相和宰相都是我們經常在歷史典籍和古代小說、戲曲中見到的官職,比如曹操,比如諸葛亮,他們都擔任過朝廷的丞相之職。那麼,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呢?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東漢末年丞相曹操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所謂丞相,是中國古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也是文官的最高首長。按照字面意思,“丞”是副貳之意,比如縣丞,就是副縣長;“相”也是副的意思,比如我們現在常說的儐相,就是新郎新娘的副,新郎新娘不能做的事就由儐相來做。由此可見,丞相就是一個副官,誰的副官呢?皇帝的副官,代替皇帝處理朝廷的一切政務,這便是古代丞相的職能。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宰相最初與丞相不同,古代貴族家裡最終要的事情是祭祀,祭祀最重要的在於宰殺牲牛,所以當時替貴族或者國王管理家庭事務的人就叫“宰”。

秦漢以後,由諸侯國轉為郡縣制,中國古代的政權化家為國,於是替國王管理家庭的“家宰”便化身為國家的政治領袖,替皇帝管理國家,這時的宰相就是丞相了。在內稱“宰”,在外稱“相”,這就是“宰相”一詞的由來。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宰相由皇帝的家臣變為政府最高行政長官後,誰替皇室管理家務呢?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職,御史中丞又是御史大夫的副職,他住在皇宮裡,管理皇室一切事物。從這個角度講,宮廷事務也是丞相的職能,只不過專門安排了一個專人處理而已。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尹禾2019-03-13 16:07:54

宰相是一種制度和概念,丞相是包含在宰相範疇之內的一個具體官職名稱。

舉一個不完全恰當,但是有助於理解的例子:語文老師是教師,但是不能說教師是語文老師;同理,丞相在一定時期是宰相,但是不能說宰相是丞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宰相是對古代君主以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俗說法

宰相的說法取自“相”和“太宰”,源自商之伊尹和周之周公旦,二人都是輔佐君王並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

最明顯區別於“丞相”二字的“宰相”有以下幾個:

漢代的大司徒、明朝的內閣大學士以及清朝的軍機大臣。

司徒之職古已有之,但是在各朝職能不同。到了東漢,權力達到巔峰,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宰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可見其與秦代的相國、丞相等同。

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避開宰相制度而設立的“全新”中樞機構,然而可惜的是,封建社會的權利結構決定,“宰相權力”是避無可避的,最終內閣形成了“行宰相之職而無宰相之名”的新局面,明朝的首輔又稱“元輔”或者“宰輔”。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清朝原本沿襲了內閣制度,同樣有內閣大學士,但是基本上流於形式,負責處理公文,與大秘書無異。因此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是有些名不副實的,真實的歷史情況是,劉墉根本沒有資格與和珅相對抗。實際掌握“宰相”級別權力的是軍機大臣。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除此之外,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等都可以稱為宰相。

三國到元朝之間的丞相才是實際意義上的宰相

丞相雖然是固定的官職名稱,但是也不是完全統一的概念,在不同時期權力不同。自三國以後,丞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百官之長”,有資格被化為宰相之列。

在秦朝和西漢時期,丞相只是相國的副手,沒有達到權力巔峰。因此,這個時期的丞相不成被稱作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三國時期開始,丞相這一官職一直延用到元朝,中間雖然有短暫的消失,但是總會在不久之後迴歸,直到明朝廢相,丞相這一職務才徹底消失。

總體來說,丞相和宰相一個是具體的稱謂,一個是泛指的類別。無論哪種,都是極其顯赫的存在,國家興衰一定程度上繫於一人或者幾人之手。古人言:一展平生所學,最高的理想抱負莫過於此。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z山海2018-04-12 13:40:26

古代的“丞相”和“宰相”當然有區別!

一。丞相,是古代的官職,自春秋戰國始,曾在不同朝代設定。

丞相,為百官之首,協助帝王治理朝政,如戰國七雄的秦丞相李斯,助秦王贏政掃六合天下,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登上始皇帝寶座,並協助制定法度,統一度量衡,創制通用篡文,實行“車同軌,書同文”,實為秦始皇治理國家的得力重臣,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又如,民間奉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神人也,“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助劉備成就帝業,劉備白帝城託孤,甚而言之“視阿斗無助,汝可取而代之”,可見諸葛丞相位高權重之至,且死後活生生把劉皇叔昭烈帝陵,演變成武侯祠!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二。宰相,只有極少數朝代如遼國為官職,多數稱呼並不是官職,民間俗稱類似丞相職務,是歷朝不設丞相職務時,行使丞相職權官職的代稱;

如唐、宋朝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行使丞相職權,俗稱宰相;又如,明清時的內閣大學士,清中後期的軍機處大臣,執丞相職權,亦習稱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僅供參考。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看史界2018-04-12 17:00:16

古代丞相和宰相概念是有一定區別的,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一、丞相是古代最高官職的名稱,是個具體官職,丞相是代替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人,他擁有僅次皇帝的權力,從戰國時期設立丞相一職,到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

二、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統稱,宰是主宰的意思,相是輔佐的意思,宰相是一種權力象徵,對應到各個朝代有不同的官職都可以叫做宰相。

那麼古代有哪些官職可以稱之為宰相呢?

漢朝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位是百官之首,都可以稱為宰相。到了東漢時期,劉秀設立尚書檯,其長官尚書令就是隱形的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三省的長官就可以稱為宰相,而尚書令統領六部,位高權重也是宰相,因唐太宗李世民當過尚書令,後為了避諱不在設尚書令,所以尚書令的副手左僕射和右僕射就行使宰相之權。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宋代

設立二府三司制,“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東、西“二府”,兩個機構的長官“同平章事”同和“樞密使”共同行使宰相權力。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元代

設中書省總理政務,其長官為中書令,由皇太子兼任,但是長期虛位,是為名義上的宰相,在中書令之下設左、右丞,是實際上的宰相,還有參知政事也行使宰相職權。

明代

實行內閣制,內閣大學士開會時坐中間,又稱中堂大人,所以中堂又成了宰相的新稱呼。

清代

清朝延續明代的內閣制,但權力歸於軍機處,所以在清朝只有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稱的上是真正宰相,比如和珅(首席大學士兼領班軍機大臣)、張廷玉(保和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各位朋友有喜歡的請幫忙評論,點贊加關注,謝謝!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四川達州人2018-04-12 13:50:25

宰相,一般是泛稱,就是指百官之首,輔助君主處理政務的官員。

丞相是正式官名。

比如,秦和西漢時期,丞相就是宰相。東漢分丞相職務為三公,就是因為丞相權力太大,對皇權形成了威脅。那麼,東漢的大司徒,相當於政務院總理,大司空就是司法系統主官,大司馬就是軍事系統主官,三位都是宰相。

唐代繼承了三省六部制,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就是宰相,尚書令分設尚書左右僕射後就是四名宰相。其中,中書令草詔,侍中稽核,左右僕射執行。

明代廢黜中書省和宰相制度,形成皇帝直管六部九卿,就是皇帝+宰相。但皇帝能夠處理完宰相那些行政事務嗎?完全不可能。

所以,不管是明代內閣還是清代軍機處,都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實質上還是相當於唐宋中書省的功能,充當皇帝秘書處職責,負責初審奏摺,附屬處理意見(貼黃),皇帝同意(批紅)後草詔,傳遞給執行機構。因此內閣的首輔次輔大學士,後期的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實質也是宰相。而大學士+尚書,軍機大臣+尚書,就是真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拾壹談主2018-04-12 13:32:19

說一點自己的看法。首先宰相是一種泛稱,是指百官之首,是一種權利象徵。那哪些官職有宰相的權利,漢朝時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種都可以叫宰相!唐朝時的左僕射和右僕射就可以看成左丞相右丞相的,我們看電視劇裡管和珅叫和中堂,因為自從明朝廢除丞相,後面就沒有丞相了,那清朝就沿襲內閣制,那一幫內閣大學士開會肯定有個最大的坐在中間,所以稱呼他叫中堂,用中堂替代宰相稱呼,是一種名譽上的榮耀,是沒有實權的。所以用最簡單的理解,宰相是官職最高者的統稱,而丞相只是下面一種具體官職的名稱罷了!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閒情偶記2018-06-12 10:34:03

丞相是一種職務,宰相是一種制度和職務,簡單說就是這樣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歷史課課代表2019-09-12 22:46:26

在古時候,很多人都希望可以當皇帝,只要自己有機會,哪怕是豁出性命都要爭一爭,但是皇位只有一個,而且在階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很多人即便有這個野心也是沒有任何機會的,所以只能對著皇位垂涎三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那麼皇位撈不到,混一個宰相來當一當總歸可以吧,畢竟宰相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宰相或者是丞相,那麼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異呢?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宰相併不是特指任何一種官職,宰相就是古代輔佐君主的行政官員,算是一種通稱,而且提到宰相可能是特指某一個人,但是也可能是指很多人,所以宰相所包含的範圍比較廣,例如在古時候,漢朝時期的丞相是可以直接用宰相來稱呼的,漢朝時期的宰相和丞相沒有太大的差異。在某些朝代中,宰相所指的官職可能也和人們印象中的不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錄尚書事就被叫做宰相,所以透過這些方面就可以很直觀的瞭解到,其實宰相併不是指特定的一個人,而是泛指很多人,當然也可以用宰相來稱呼特定的人物。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其次丞相是特定的官職名稱,在先秦時期,當時就有“相”和“相邦”的名稱存在,在秦朝建立後,當時政府開始正式設定了丞相這一官職,從此丞相開始走馬上任。而丞相其實就是一種官職的名稱,也可以算得上一種尊稱,而宰相其實只是一種尊稱,宰相不能用來指代一種官職。在中國古代,不是每一個朝代的丞相都可以用宰相來代替的,也就是說宰相不一定就是丞相,宰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定義是不盡相同的,所以不能將兩者混淆來看。所以在觀看影視劇的過程中,對於宰相和丞相的稱呼要進行區分,畢竟有的影視劇可能沒有那麼嚴謹。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在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的朝代中都有宰相或者丞相,但是在一些朝代中也沒有設定宰相或者丞相,例如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就去掉了宰相和丞相,他的主要目的自然是讓皇權集中,所以在這段歷史時期,宰相和丞相就消失了,但是在大部分的封建社會中宰相和丞相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明白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對於理解當時的歷史有一定的幫助。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達摩說2019-03-17 12:14:38

宰相是一個統稱、泛指,指的是皇帝以下的一類官職,這類官職居廟堂之高,是中央最高級別的行政長官,而不是具體的某一個官職。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如秦漢時期的丞相、東漢時期的司徒、唐朝的中書令、侍中、中書侍郎、尚書僕射、宋朝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三司使、樞密使、明清時期的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這些都是中央最高級別的官職,屬於宰相範疇。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而丞相是一個具體官職,

秦朝時設定,位居三公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國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漢承秦制,設定丞相一職,權力極大,以至於漢武帝時須設內朝以牽制丞相之權。東漢時改丞相為司徒,三國時期復設丞相,此後除個別情況,丞相一職不再設定,至明太祖朱元璋時,丞相制度才被徹底廢除。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說白了,在中國歷史上,丞相是宰相這一類官職中的一種。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澳古說歷史2019-09-22 17:58:30

兩者的區別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其實也不復雜。簡單的說“宰相”是丞相的俗稱,它並非是一個官職,主要是用來代指統領百官的官職,如隋朝的尚書令、唐朝的中書令、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清朝的軍機大臣,這些官職都可被稱作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而“丞相”就是一個官職,自秦漢後,它就是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的全國最高行政長官。

宰相

宰相在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史上幾乎不作為正式官職來使用。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在遼國時期,遼時“宰相”曾被短暫的作為正式官職名來使用,《遼史。百官志》載

“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

,當時遼國設有南北宰相,其主要是協助南北樞密院的長官處理遼國的軍政事務。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除遼國外,“宰相”就再未被作為正式官職來使用。

當然“宰相”雖不是正式的官職,但卻也有其出處。“宰相”最初其實是“大宰”和“相”的合稱,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一書中: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

。最初“宰相”意為掌握政權的大官,後來逐漸就被世人用來代指輔助皇帝、統領群僚、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大宰”源於西周時期,周時

“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是為百官之首,掌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等六典。“相”源於春秋晉國,《史記。張儀列傳》載“惠王乃以張儀為相”,初“相”為晉國卿大夫的家相,主要是總管卿大夫家中和封地事務。後隨著原晉國的卿大夫相繼成為諸侯王,如趙國、韓國、魏國等,“家相”就成為諸侯國中統領百官的官職。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丞相

丞相作為正式的官職名最早出現在秦武王二年,《史記。秦本紀》載:

“二年,初置丞相,摢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

,此時武王為了平衡相權與王權的平衡,設“丞相”職,藉此來瓜分統領百官的“相邦”的權力。所以這個時候丞相併非是以後的百官之首,而只是“相邦”的副手,協助相國處理朝政事務的。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直到秦王政初期,丞相也一直都是“相國”的副手,比如初期呂不韋為相邦,昌平君為丞相。 不過後隨著呂不韋藉助相邦的權力行干政擅權之事,嬴政對相邦的權力開始起了忌憚之心,隨後不久相邦即被廢除。

秦統一全國後,始皇帝以“左右丞相”來統領百官,總攬全國政務,並以右為尊,如秦二世時,李斯為左丞相,馮去疾為右丞相。此外,在秦二世時期,胡亥為了褒獎趙高的功績,特意為他設立了“中丞相”一職,與左右丞相併列。 當然不管是左丞相,還是右丞相,亦是中丞相,“丞相”作為百官之首的地位已被基本確立。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不過到漢初,因劉邦恢復“相邦”(此時避劉邦諱實際已改“相國”),丞相又重新變成了“相國”的副手,當然此時劉邦廢除了左中右丞相,只設“丞相”,如漢初蕭何就因誅殺韓信有功得以

“使拜丞相何為相國”

到了惠帝時期“相國”又不再設立,又以“左右丞相”為百官之首。文帝二年,漢文帝又再次廢除“左右丞相”,改為“丞相”,自此丞相成為了真正的百官之首,不再改變。就這樣直到東漢哀帝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

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全國最高政務長官存在了三百餘年的時間。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自此從哀帝元壽二年到東漢建安十三年這200餘年間“丞相”再也沒出現。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丞相”,丞相才又再次成為全國的最高行政長官,同時因曹操的關係,丞相還成為了全國最高的軍政長官,總領全國軍政事務的最高軍政長官,

真正做到了“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但此時“丞相”職並沒有存在太久。魏晉南北朝370年間,除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設“丞相”,其餘時間皆不設丞相。而後,隋、唐、宋除唐玄宗開元元年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八年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外,其餘時間都不設“丞相”,皆被隋唐的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的尚書令、門下侍中和中書令,及宋的同平章事、參知政事所替代。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直到元朝,元廷於中書省置丞相,這個時候消失百年的丞相才再一次出現,並再次成為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

直到明朝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除丞相,不再設,此時丞相存在不過百年。此後

“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全國最高行政長官的歷史徹底宣告終結,自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爾朱少帥2019-09-20 14:04:28

神說:要有光;秦始皇說:要有丞相

要知道丞相和宰相的前世今生。往下看,看完宰相和丞相的由來和變化,您就瞭然了。

宰相怎麼來的?

最開始的時候,“宰”和“相”是不同的兩個官職。商周時期,“宰”是貴族家的“管家”,負責幫貴族監督奴隸、管理牲畜等家務事,也叫“家宰”。那麼幫助諸侯管理家務的“宰”,也幫忙管理諸侯國事務,就叫“邑宰”。天子的“管家”,幫忙管理朝廷,那就叫“太宰”。

“宰”說白了,就在是從私人管家發展來的。那麼“相”呢?“相”一出現,就是為了輔助國政,“相”就有“副手、輔佐”的含義。諸侯們管理政務都要找個副手,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就都有了“相”的職位。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後來韓非子一琢磨,這“宰”和“相”叫的不一樣,乾的事差不多,乾脆就合一起叫“宰相”了,這時候的管仲就號稱“華夏第一宰相”。

那麼“丞相”怎麼來的呢?

以前大家各叫各的,五花八門。秦始皇統一國家後,“宰相”有了一個正式的官職名稱叫做“丞相”。不過,宰相作為通俗叫法也保留下來。

到了漢朝,丞相這個正式名稱也出現了變種。比如西漢前期有“相國”,後期有“大司徒”,大家都不叫丞相了,但都統稱為宰相。這時候,不管相國、大司徒、丞相都代表了官職的名稱,而“宰相”演化為對“皇帝主要助手”的統稱。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到東漢就更有意思了,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共同執政,都可以叫宰相(多宰相制度)。

到了西晉,“三公”變“八公”(八公分別為:太尉、司徒、司空、太傅、太保、太師、大司馬、大將軍);尚書省的長官是:尚書令和尚書僕射;中書省的長官是:中書監和中書令;門下省長官是:侍中。西晉沒有丞相,八公和三省長官都可以稱為“宰相”。

至於“丞相”、“相國”之類的名稱,這時期一般人不敢用了。為啥呀?想想曹丞相干了什麼事,你就知道了。曹操做了好榜樣,魏晉南北朝誰篡位想當皇帝,就先自封一個“丞相”或“相國”,等於告訴大家我是亂臣賊子。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再後來“丞相”作為官職,偶爾出現在一時期,也很快就被廢除。而“宰相”這個通俗叫法,一直流傳下來。唐宋宰相的正式叫法是“同中書門下章事”。明代剛開始設定左、右丞相,後來朱元璋廢除丞相這個職位,宰相的權力落到“內閣首輔”。而清代,“軍機大臣”就相當於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爾朱少帥】說:丞相和宰相,最開始秦朝就是同義詞。後來發展過程中,丞相成了“職位”專有詞,特指那個固定官職。而宰相所代表的含義則越來越廣,很多具有輔政性質的大臣,都能稱為宰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會跳高的豬2019-08-10 12:26:26

我來具體說說二者的區別。

宰相,宰指的是宰殺,相指的是相禮。最早來源於夏商周奴隸時代,貴族最重要的事是祭祀,因此,把主導祭祀禮儀的人稱為宰。後來逐漸延伸為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但宰相併不是一個官名,只是一個俗稱,有時甚至指的是一群人,或一個機構。

丞相,丞指的是意思是幫助,輔佐。相指的是仔細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相手,相面的相。因此,丞相的通俗意思就是上層人物(君王)的高階助手。丞相是一個官名,最早來源於戰國時的秦國。並且丞相可以很多個,例如左右丞相等。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帝國烽火2019-03-13 08:42:44

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丞相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秦國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設定相邦,此時秦國尚未設定丞相。自秦武王開始,設左丞相、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此後相邦與丞相一直同時存在,魏冉、呂不韋等都曾居相邦之職。呂不韋免職後,沒有人擔任相邦,但丞相一職得到保留。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總體來說都是標示很牛的存在,但是宰相是統稱,指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而丞相是具體的官職,是特指,而丞相是屬於宰相範疇,但是宰相不一定就是丞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小祁說歷史2019-09-21 19:11:53

在古代,我們一說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首先想到的就是宰相和丞相。很多人也多認為宰相就是丞相,丞相也就是宰相,只是不同的稱呼罷了。可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祁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宰相”和“丞相”!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宰相狄仁傑影視形象)

其實,這兩者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地方是宰相與丞相都是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不同之處則在於丞相是一個具體的官職,宰相則是對於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官員的俗稱。簡單的說就是丞相是一個人,宰相則可以是一群人,很多人或者官職都可以稱做宰相。

下面分別介紹一下丞相與宰相。

丞相

“丞”的本義為“幫組、輔助”。比如說郡丞、縣丞,分別為輔助郡守和縣令的人。

“相”的本義為“仔細看”,然而經過不斷演變發展,“相”的本義最後變為了“上層人物的高階助手之意。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秦朝丞相李斯畫像)

兩者組合起來並將“丞”放在“相”之前就成為了輔助天子或者皇帝的人,也就是我們所理解的丞相。

戰國時期秦國最先於秦武王時期正式設定丞相,但是是作為相邦的副手。後來丞相經過發展逐漸成為百官之首。後來到了朱元璋時期,朱元璋誅殺胡惟庸,廢丞相,自此中國古代不再設定丞相。因此胡惟庸也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

宰相

“宰”為主宰之意,在古代,祭祀對於貴族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事,而祭祀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宰殺耕牛,因此類似象徵管家的人都被稱為宰。

“相”則與丞相的“相”是一個意思,也是輔助的意思。

宰和相連用就成了管理管理最大的國家的人的俗稱。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北宋宰相王安石畫像)

雖然宰相併非具體官名(只有遼代例外),但是宰相卻作為對那些輔佐君王並掌握最高行政權力的人的俗稱流傳了數千年。遠到商朝、近到清末,宰相所對應的具體官職雖然一直在變,但是宰相的稱呼卻一直沒有改變過。

從西周到清朝,先後有幾十個職位都被稱為宰相,其中就包括不同朝代的丞相,還有一些其他的官職,下面一一列舉一下:

先秦時期

:相、太宰,代表人物伊尹、周公、管仲等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齊國宰相管仲畫像)

秦朝

:(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代表人物李斯

漢朝

:相國、丞相(漢初相國高於丞相,丞相 只是相國的副手)、御史大夫、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太尉、司徒、司空,代表人物蕭何、曹參、曹操。

(後期設三公,也即太尉、司徒、司空的幾乎都可以稱做宰相)

三國

:魏國稱相國,吳蜀皆設丞相,代表人物鍾繇、諸葛亮、陸遜。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蜀漢丞相諸葛亮影視形象)

晉朝

:錄尚書事、尚書令、尚書僕射、門下侍中、中書令,代表人物王導、謝安。

隋朝

:內史令、納言、尚書令,代表人物高熲、楊廣、楊素等。

唐朝

:中書令、尚書左右僕射、門下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參知政事、參議政事,代表人物魏徵、房玄齡、狄仁傑、張九齡等。

唐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宰相最多的朝代,唐太宗時期29人,唐高宗時期47人、武則天時期77人,唐玄宗時期34人等等。

宋朝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左右僕射、左丞相、右丞相、參知政事,代表人物王安石、寇準、范仲淹等。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北宋宰相范仲淹畫像)

元朝

:中書令、右丞相、左丞相(右比左大)、平章政事、參知政事,代表人物耶律楚材、燕鐵木兒等。

明朝

: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內閣大學士,代表人物李善長、胡惟庸、張居正等。

清朝

: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代表人物張廷玉、劉統勳、李鴻章等。

由此可以看出,丞相肯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指丞相!古代,丞相多是以百官之首的身份出現的,因此難免就會引起皇權與相權之爭,而這也正是丞相存在的時間並不算久的原因。而宰相所對應的官職也極其多而複雜,就是因為皇帝即要防著宰相,又要利用宰相,於是不斷增加宰相的人數和官職以分相權,從而加強皇權!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風雨無阻1281552632019-03-13 08:25:29

歷史上的宰相與丞相都是朝廷的命官,都享有特高的地位,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區別,如果嚴格地分析,丞相是朝延任命的一種官職,而宰相是一個稱乎。他們的權力是非常之大,有著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佐佑之權。春秋戰國時期的宰相朝中立位人數極少,而權力不少。至秦朝與漢朝時期,朝中設了丞相這個官職,取消了宰相這個稱乎,國大事多,也就逐慚增加了丞相的位數,權力似乎沒有宰相時期的威嚴了。這就是宰相和丞相的區別。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穎潁影娛2020-07-17 11:23:50

丞相,官名。三國以後,是百官之長的稱謂。

先秦時期開始設定,而且相國和丞相含義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官職,兩者同時存在。丞相,是相國的副手,相國的地位是比丞相要高的。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有時不只一個,有左丞相、右丞相,甚至還有中丞相,為啥要給相國設定那麼多副手?我想,要麼相國太忙工作太多顧不過來,要麼相國能力太差辦事不行,多找些副手輔佐他,或者是君王怕相國權利太大,多配些副手分散他的權力,這樣君王才放心。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西漢繼承了秦朝的官制,也設定相國,並且丞相也還是相國的副手,公元前一年,即漢哀帝元壽二年把丞相改為大司徒。從先秦到漢哀帝元壽二年,之間300多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存在時間最久的時期。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從漢哀帝到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這200多年不設定丞相職位,建安十三年曹操又設定了丞相職位,而且他自己擔任丞相一職。之後丞相一職有時設定有時又不設定。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宰相

“宰”,是古代官吏的統稱。

“宰”,主宰;“相”,輔佐。

“宰相”,掌管國家大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是國君之下輔佐國君處理政事的最高官職。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泛指的官職稱謂。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鴻涵先生2019-07-14 16:29:47

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碼事,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俗稱,而並非是官稱。而丞相是一個明確的官職。

丞相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秦國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設定相邦,此時秦國尚未設定丞相。自秦武王開始,設左丞相、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此後相邦與丞相一直同時存在,魏冉、呂不韋等都曾居相邦之職。

所謂相邦,就是指的是相國,是統率百官的大官,大部分朝代都是文官之首。

可以這麼說吧,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可不一定是丞相。

丞相制度廢於明朝洪武年間,自春秋起一共實行了1000多年,中間也是斷斷續續的。

歷史上著名的丞相有管仲、蕭何、諸葛亮、宇文化及、房玄齡、寇準、李善長等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小勞叨叨2019-03-28 22:28:45

有人說了,這“丞相”不就是“宰相”嗎,文武百官之首,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除了皇帝就屬他大了。嘿嘿,您要是這麼理解呀,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丞相跟宰相呀,還真不是一碼事。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首先來說,丞相是一個具體的、正式的官職,官位職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這個國家總理吧。而宰相首先來說,它是一種制度,宰相的制度。這個從春秋時期就有了,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把這宰相制度給廢了,改了內閣制度了。同時呢,宰相是口頭用語,他是對那些個,輔佐皇帝,處理事物的人的一種口頭稱呼。這兩區別很大。

“丞相”一詞呢,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這各個諸侯國啊,都設定有相國的職位,用以輔佐國政,而且這個相國,和丞相,也不是一個職位。丞相是相國的副手,丞就是輔佐,丞相,就是輔佐相國的意思。後來呢,隨著歷史發展,這丞相呀,搶班奪權,慢慢的就把這相國的權利呀,給搶過來了,在戰國後期,丞相正式的取代了相國,成為輔政大臣啦。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當然,這丞相,也不是歷朝歷代都有,比如說吧,西漢,漢哀帝就把這丞相改叫“司徒”了。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又當了丞相了。蜀漢,諸葛亮,也被封為丞相,但是諸葛亮死了之後呢,丞相這個職位呢,也就沒了。然後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宋,這一歷史階段呢,大部分朝代是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的。不過也有例外,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把尚書左僕射、右僕射,改為了左丞相、右丞相啦;南宋乾道8年(1172年)也是把尚書左右僕射改為了左右丞相。元朝的時候呢,又設立了丞相一職,但是丞相權力太大,對於皇帝的權力呢,形成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到了明朝,朱元璋乾脆透過胡惟庸案,直接把丞相這個官職呀,徹底給廢除了。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那這個宰相又是怎麼個意思呢?歷史學家,祝總斌先生,給宰相呀,下了個明確的定義。他認為,只要一個官職,集兩種權利於一身,那他就可以稱為“宰相”:第一,是有能與皇帝討論政務的“議政權”;二一個是能監察百官執行政務的“執行權”,兩者缺一不可。按照這個標準來說呢,丞相作為三公之首,那肯定是能商量國事,能夠檢查百官,他肯定是可以稱為宰相的。但是,中國歷史上除了丞相擁有這兩項權利之外呢,還有其他的官職,也可以被稱為宰相。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尚書令;唐代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長官;宋代的同平章事等等,都是宰相。宰相不是具體的官名, 是對於輔佐皇帝,並且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