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文1519392202018-06-04 22:54:24

說白了皇帝未成年沒能力掌管朝政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歷史這樣說2018-06-04 23:41:35

謝邀。

題主說到的兩位清朝攝政王,悅史君認為是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與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這種有趣而古怪現象的出現,折射出的是清朝開國與末路的特殊時局。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接下來,悅史君將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與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分開,來給大家說說這一情況的偶然與必然性。

第一,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是後金天命汗、後來的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生母是大福晉烏喇那拉·阿巴亥。

明朝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病逝,愛新覺羅·多爾袞當時只有15歲,他的八哥愛新覺羅·皇太極等人逼迫烏喇那拉·阿巴亥殉葬後,由愛新覺羅·皇太極繼承了後金汗位。

明朝崇禎九年,後金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愛新覺羅·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24歲的愛新覺羅·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成為舉足輕重的藩王。

明朝崇禎十六年,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愛新覺羅·皇太極去世,生前他沒有確立皇位繼承人,愛新覺羅·多爾袞在無法自立的情況下,決定排除大侄子和碩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不得已擁立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即帝位,改元順治。

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當時只有6歲,朝政大權便落入愛新覺羅·多爾袞之手。

明朝崇禎十七年,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愛新覺羅·多爾袞利用大順皇帝李自成攻克北京城、明朝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之際,接受明朝平西伯吳三桂的請援,率領清軍進入北京城,隨後帶著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遷都北京,自己也成為叔父攝政王。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後來,隨著叔父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先後攻滅李自成大順政權、南明弘光政權,又晉升為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地位距離皇帝一步之遙。

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皇父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在古北口外喀喇城去世,順治帝先下詔追尊愛新覺羅·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不久追奪他的一切封典,毀墓掘屍。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才下詔為愛新覺羅·多爾袞平反,恢復他的“和碩睿親王”封號,追諡為“忠”。

第二,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

愛新覺羅·載灃是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的第五子,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的異母弟,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生父。

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愛新覺羅·奕譞去世後,愛新覺羅·載灃襲封王爵,成為第二代和碩醇親王。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先後去世,愛新覺羅·載灃的長子愛新覺羅·溥儀入承大統,改明年為宣統元年。

愛新覺羅·溥儀當時才3歲,愛新覺羅·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把控了朝政。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愛新覺羅·載灃不得不把軍政大權交給袁世凱,卸任監國攝政王,以和碩醇親王的名義退養。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1912年,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宣告退位,愛新覺羅·載灃低調以對,從不參與復辟活動,只求維持清室優待條件。

後來,愛新覺羅·溥儀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後,愛新覺羅·載灃並不滿意,一直把小兒子愛新覺羅·溥任,小女兒愛新覺羅·韞娛、愛新覺羅·韞歡等人留在身邊不放,多數時間留在北平。

新中國成立後,愛新覺羅·載灃把醇親王府出售給“國立高階工業學校”,搬到利溥營11號居住。

1951年,愛新覺羅·載灃去世,葬在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

到這裡,答案其實已經很明瞭了,悅史君給大家總結一下:

一,兩個人面對的都是小皇帝

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繼位時只有6歲,愛新覺羅·溥儀才3歲,這麼小的年齡自然不能親政。

二,兩個人都有獨特的身份

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是順治帝的叔叔,而且是擁立他的帶頭人;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則是愛新覺羅·溥儀的生父,慈禧太后生前指定的監國攝政王。

當然,兩個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愛新覺羅·多爾袞越走越遠,成了威脅順治帝的存在,最終落得死後毀墓掘屍,一百多年後才被平反;愛新覺羅·載灃雖然沒能守住江山,但他甘於寂寞,最終得以善終。

這也是歷史的無奈啊!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聊純粹的情感,我是悅史君,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歷史課課代表2019-03-10 18:37:40

整個清朝時期,攝政王也只有兩位,一位是清初時期帶領八旗勁旅鐵血入關的攝政王多爾袞,一位是清末時期執掌風雨飄搖殘局的攝政王載灃。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順治登基,睿王攝政:

明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即公元1643年,五十一歲的皇太極在清朝即將入關的前夕猝死於盛京後宮,廟號太宗,由於皇太極去世的過於突然,且省錢並沒有明確日後的皇位繼承人,所以 在皇太極駕崩後,大清帝國的皇位變得異常敏感起來,各派勢力紛紛盯準皇位,都希望自己擁立的人能成為皇位的繼承者,當時朝中最有力的競爭者便是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

。多爾袞是太祖第十四子,太祖努爾哈赤在晚年對多爾袞母子非常寵愛,甚至一度屬意多爾袞為日後汗位的繼承人,但是隨著努爾哈赤的駕崩,皇太極在眾貝勒的擁戴下繼承皇位,多爾袞的母親被逼殉葬的同時多爾袞也被迫從此稱臣十七年。所以在皇太極駕崩之後,隱忍了多年的多爾袞意欲稱帝

。與此同時,皇位的另一個有力競爭者就是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

雖然皇太極生前雖從未明示豪格日後繼位,但是豪格的皇長子身份卻讓他贏得了實力強大的、原由皇太極直接掌握的兩黃旗的將領們的擁護,就連掌握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對豪格繼位表示擁護,加之豪格自身掌握正藍旗,所以實際上豪格擁有了兩黃旗和兩藍旗的支援,其實力不容小覷,在這場在皇位爭奪的天平上,多爾袞與豪格難分伯仲

也正是因為雙方實力旗鼓相當,所以最終,皇太極第九子,莊妃的兒子福臨作為兩派勢力妥協的產物登上了大清的皇位,兩派各選出一位親王作為輔政大臣,最終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成為了順治初年的“輔政大臣”,但是不久之後多爾袞便排擠了濟爾哈朗,成為了唯一的攝政王,後來隨著權勢和利益的不斷增大,攝政王多爾袞又先後晉封“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成為清朝唯一獲此稱號的人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宣統登基,醇王攝政: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已經被慈禧太后囚禁了十年的光緒皇帝因病駕崩於瀛臺涵元殿,享年三十八歲。光緒帝去世時,慈禧太后也已經陷入彌留之際,但是病中的慈禧太后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行將就木,反而認為自己的病很快就會痊癒,於是,精明的慈禧太后再次故伎重演,將醇親王之子,年近三歲的溥儀扶立為這個風雨飄搖的帝國的皇帝。然而,在這項決定做出不久後,

慈禧太后陷入病危,預感大限將至的慈禧太皇太后頒下懿旨,宣佈由於皇帝年幼,醇親王載灃為監國攝政王,負責一切朝政事務的決斷,同時慈禧還對攝政王的身份做了強調,她說:“攝政王是臣,太后是君,君臣的禮儀不可廢,攝政王遇到重大的朝政事務,仍要請示皇太后(此處指隆裕太后)”慈禧這話的意思,是明確了攝政王的身份,

她雖然知道載灃並非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在自己百年之後,面對孤兒寡母,載灃如有異心,怕是自己的侄女不是對手,所以慈禧在削去了隆裕太后垂簾聽政的資格之後又要攝政王遇大事請示皇太后

。載灃的攝政王之位從宣統元年做到了宣統三年八月,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灃辭去攝政王職務,以醇親王名義退居藩邸。可以說,從公元1909年到公元1911年的這三年,在載灃是中國的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興起和結束都有很多相似之處,

例如清朝第一位皇后是葉赫那拉氏,最後一位皇后也是葉赫那拉氏;清朝興於兩宮太后最終也亡於兩宮太后,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撫順起兵,末代皇帝溥儀也被關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同樣,與上述這些巧合相同的就是清朝始於親王攝政而又亡於親王攝政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原創:歷史課課代表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歷史探索公元2018-06-04 21:08:21

在大清兩百多年曆史上,只有過兩位攝政王,即多爾袞和載灃,多爾袞是大清入關時的攝政王,載灃是大清亡國時的攝政王。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上圖為順治皇帝幼年畫像

皇太極駕崩後不久,清軍開始入關,那時的順治年紀尚小,也沒有能力治理朝政,因此多爾袞被封為攝政王輔佐順治帝。多爾袞為大清的建立和穩定可以說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上圖為多爾袞畫像

在入關後的清朝早期,多爾袞實際是大清國的掌權人,因為皇帝年幼,又加上自己威望太高,所以他的命令比皇帝的聖旨管用,這其實也給當時年幼的順治留下不少的陰影。

順治八年,多爾袞一次外出狩獵,從馬背掉下摔傷,不久便去世。多爾袞死後被順治掘墳毀屍移出了宗籍,直到乾隆時期才被平反。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上圖為載灃畫像

第二個攝政王就是晚晴時期的載灃,他是光緒的弟弟,清廢帝溥儀的父親。光緒慈禧相繼去世後,沒落的晚晴政府就交給了載灃,那時的載灃還不到三十歲,他也是清政府最後幾年的實際掌權人。

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灃不得不卸任攝政王的職務,同意清廢帝溥儀退位。溥儀的退位標誌著大清國正式滅亡,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徹底結束。

之後載灃移居東北,他在民族大義上是非常清醒的,非常反對溥儀投靠日本做偽滿洲國皇帝。之後載灃在北京去世。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青年史學家2018-11-12 15:45:09

歷史往往會出現偶然與巧合,比如清王朝以攝政王開始,同時又以攝政王終結就是其中一個巧合。而至於為什麼清王朝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真的只是一個巧合和偶然。

為什麼清朝以攝政王入關又以攝政王而結束?

清朝入關的時候,攝政王是多爾袞,當時之所以需要攝政王,因為順治皇帝才9歲,非常年幼,而在順治皇帝的父執輩中,只有多爾袞是最有實力和能力的,所以多爾袞就做了攝政王,但是隨著順治皇帝的年齡不斷增加,他與多爾袞的矛盾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多爾袞最終被扳倒。

而清朝為什麼又以攝政王終結呢?原因同樣在於皇帝十分年幼,且當時的皇帝溥儀是攝政王載灃的兒子。1908年11月,光緒帝去世,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宣佈溥儀為皇位繼承人。很多人一直都有疑問,那就是為什麼不讓攝政王載灃直接登基呢?因為這裡涉及到一個為光緒帝和同治皇帝的立嗣問題,光緒帝和同治皇帝沒有兒子,因此在死後需要立嗣,所以慈禧太后從溥字輩中找到了溥儀來同時為光緒帝和同治帝繼嗣。因而,清廷在快要終結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