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強怎麼辦,感覺活的好累好難受?

共情能力強怎麼辦,感覺活的好累好難受?酒場人生2021-11-11 22:41:10

在人際關係中,他們是很棒的朋友;在家庭中,是乖巧的孩子;在職場上,是出色的員工,可實際上,他們自身卻常常因為無法建立清晰的邊界,因此會不由自主地受到許多人的情緒影響、習慣性地以犧牲自我為代價照顧他人的需求,而感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痛苦、疲憊及焦慮……

01 共情能力太強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共情能力很強的人,會本能地注意到周圍人的細微情緒變化,也十分擅長察覺、滿足他人的情感需求。

他們很容易將自我代入到別人的情緒中,將別人的情緒變成自己的情緒,可是作為代價,自己原本的真實情緒卻不斷受到壓抑。

在人際關係中,他們是溫暖關懷的朋友;在家庭中,是懂事聽話的孩子;在職場上,是勤懇努力的員工,可實際上,他們自身卻常常因為無法建立清晰的邊界,因此會不由自主地受到許多人的情緒影響、習慣性地以犧牲自我為代價照顧他人的需求,而感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痛苦、疲憊及焦慮。

深受其擾的人,可能會感到迷惑:

· 為什麼共情能力會過強?

· 這種特質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 它能夠被改變嗎?

02 為什麼會發展出過強的共情能力?

孩子被忽視的需求、父母情緒的不穩定、以及家庭角色的混亂反轉

①被忽視的需求

孩子與父母(或其他主要養育者)的關係中,存在著

依戀

(attachment)、

適應

(attunement)、

依賴

(dependentce)及彼此

相互獨立

(independence)幾個部分的需求。

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理解自我的程度、自尊及自信水平、以及管理情緒的能力。

(Heller & LaPierre, 2012)

當這些需求大部分被父母忽略時,孩子會在自我認同(“我是誰?”)、人際溝通、以及自我價值感(“我值得受到別人好的對待嗎?”、“我是否應該對他人有情感需求?”)等方面遇到困擾。(Siegel & Solomon, 2003)

這些困擾具體可能表現為:

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恐懼和焦慮,總是被排斥在外的隔離感、疏離感,難以建立或維持有意義的情感聯絡。

這並不是在強求父母要有完美表現。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過一個叫作“足夠好的父母”概念。

她認為,父母只要能夠對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所對應、對孩子的需要有一些敏感度就可以了。沒有得到滿足、因而感到沮喪和挫敗的小部分,實際上可以幫助孩子逐漸發展出獨立性。

對於共情能力太強的人來說,這種獨立性的發展並不是循序漸進式的,而是一種在幾乎沒有能力應對的情況下突然察覺的一種情況:

“我需要為父母的情緒負責”

父母中至少一方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會

傾向於將孩子作為一種“情緒管理工具”:發洩情緒、過度分享、抱怨困難、索求安慰、作為家庭矛盾的替罪羊......

結果是,孩子和父母的角色發生了混亂及反轉——

孩子變成了父母式的角色(照顧者),而父母變成了孩子(難以自我管理的一方)。

孩子表現得過分懂事,因為這是幾乎唯一可以親近父母,得到關注的方式,是一種適應行為。

② 過度適應帶來的限制

從進化心理學上看,還沒有發展出獨立生存能力之前,討好、依賴父母(養育者),建立牢固的關係,孩子才能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

當孩子的某些言行特質獲得了家長的認可、帶來了親近感,為了鞏固依戀關係,就會一再重複、強化、放大這些部分;而對於那些可能會威脅到關係的部分,就會盡量削弱、抑制、隱藏。(Heller & LaPierre, 2012)

也就是說,孩子討好父母的部分越來越多,真實自我的發展空間就越來越小。

適當的壓抑,作為一種防禦機制,有益於發展出社會適應性,但是如果壓抑太強,時間過長,

習慣性地以他人的情感情緒需求為中心,會失去創造性以及發展自我的動力,人格難以獨立,有陷入低自尊、抑鬱及焦慮的風險。

(Dwan, 2020)

與父母的相處模式,也會被帶入到與其他人的關係中,但是,能夠討好父母的方式在其他人身上未必管用——過度以他人為中心,總是以“照顧者”自居的相處模式,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壓迫、窒息,想要逃離。

而他們本身,因為害怕被拒絕和拋棄,難以表達真實需求,或者自我價值感過於依賴外界的原因,也很難從關係中得到回報與滿足。(Purvis et al。, 2013)。

當關系受挫的時候,挫敗感和迷茫感,受到拒絕的恐慌感,會累積在心中難以排解,或者在沉默中失控爆發,或者在沉默中慢慢地耗竭。

過於重視滿足他人的需求,難以拒絕別人的請求,會增加陷入惡性剝削關係的風險。

03 如何改變?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作“真實感”(authenticity)的概念,指的是內心直覺的情緒與感受,對自己內心想法的瞭解。

當真實自我受到過度壓抑的時候,“真實感”就減弱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認知的全面接管

——“應該”有什麼感覺,“不應該”有什麼感覺,“應該”怎麼想,“不應該怎麼想”,實際上

這麼多的“應該”,都是瞭解真實自我的障礙,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恢復與自己內心的連線,抓住“此時此刻”的感受,學會辨別這些感受背後的意義:

此刻我的身體、心裡分為有什麼感覺?

這些感覺與哪些人或事有關?

這些感覺與我個人的哪些想法、觀點、期待之間的聯絡是怎麼樣的?

當我們同時恢復了內在連線(情緒、身體、需求)與外在連線(人際關係,與環境的關係),治癒才能夠有效發生。(Heller & LaPierre, 2012; Siegel & Solomon, 2003)

需要額外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就是對關係破裂的恐懼:

在關係出現問題時,下意識迴避情緒,盲目妥協或粗暴切斷關係的習慣,對於(自己或他人)的負面情緒忍受度較低的問題。